資源簡介 小學美術《色彩的純度》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本課的內容是人民美術出版社小學美術五年級下冊第3課。本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本課要求學生了解色彩變化的規律,探究培養學生對色彩三屬性的判斷、感受、應用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循序漸進地將色彩知識傳授給學生,引導學生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二、學情分析小學高年級階段的學生,隨著年齡和經驗的增長,身心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思維形式由具體形象逐步向抽象思維發展,心理活動的隨意性和自覺性也在增強,他們力求表現更真實、更深刻,表現能力有所加強。能運用一些造型方式,表現自己的所觀察到的對象,有的學生對材料進一步的拓展,尋求技法和表現方法的創新,也有的學生眼高手低,對表現缺乏信心。三、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引導學生學習色彩純度的知識,嘗試用不同純度的色彩完成一幅美術作品。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探究,嘗試在色彩中調入灰或其他色彩,改變色彩的純度,創作一幅作品。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深入了解色彩變化規律,培養對色彩三屬性的判斷、感受、應用能力,在學習中提高審美素養。四、教學重難點重點:了解改變色彩純度的方法。難點:學會分析高純度與低純度的色彩。五、教學方法教法:講授法、提問法、情境法學法:直觀感受法、實踐練習法等六、教學準備:多媒體、范圖等。七、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播放一段不同旋律的音樂,引導學生聆聽,讓同學們說出自己的感受,找到匹配的圖。2、為老師手中具體純度變化的色卡找一找朋友,學生感受不同的純度帶給我們不同的感受。由此便引出我今天的課題——《色彩的純度》。(二)欣賞作品,感受魅力1、出示剛才的兩幅圖,采用小組討論的形式,引導學生合作探究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變化 被稱為什么 小組討論交流并思考問題,前后四人為一小組進行討論,鼓勵他們相互交流,大膽發言。依據學生的回答做最后總結概括其含義是:這種變化在美術中叫作色彩的純度變化,色彩的純度是指色彩的鮮艷程度。2、組織學生回顧三原色、三間色的知識,在學生對色彩規律有一個初步的感知時,繼續展示兩幅色彩圖片,引導學生賞析,并引導學生觀察,提問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通過初步的欣賞與觀察,使學生自主的感知色彩。了解第一組與第二組色彩色相相同,但是第二組沒有第一組色彩鮮艷。從而激發他們深入了解色彩變化的興趣。(三)交流探索,深入了解1、為了使學生更好的運用色彩變化的規律,探究其方法,組織學生小組試驗,探索怎樣使一種顏色發生純度變化 讓學生用發現的眼睛去探究,發現其規律為純色+灰色=降低純度、純度+補色=降低純度,加入其他顏色種類越多,純度越低。從而培養了學生獨立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2、大師作品賞析。為了進一步加強學生的感知能力,繼續展示“星月夜”作品和“豪飲的斗牛士”引導學生賞析,并提問畫面的純度和畫家表達的情感是怎樣的 并引導學生探究出畫面中的主要色彩,表現了畫家的感情。3、分析學生作品。純度的變化在畫面中起到哪些作用 總結出純度的變化能使畫面表現的美感、情感更豐富多樣,純度低的色彩可以緩和整幅畫面的色彩對比,更好的襯托主體,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四)示范操作,體驗樂趣教師演示用自由的線條在畫面上分割出幾個大小不同的空間,并選用高純度和低純度的色彩,簡潔的畫出一個主題形象讓學生仔細觀察,通過直觀的方式讓學生掌握。高純度色彩表現技法:直接選用純色進行涂色;低純度表現技法:選擇一個色彩為畫面主色調,在色彩中加入灰色或另一種色彩,調和出多種不同純度的色彩再進行涂色,使畫面呈現純度變化。為學生獨立創作解決技法上的難點。(五)展示評價,分享成功教育家弗賴登塔說過:“學習唯一的正確方法就是實現再創造”。作業要求:用色彩純度的變化畫一幅畫,選取自己喜歡的題材、款式不限。采用開展交流會的方式,小組推選并從純色運用效果等方面進行自評、互評教師點評。(六)小結作業,拓展思維1.在課程即將結束時,以回顧式的方式引導學生對本節課的重點加以回顧,對本節課的知識含義、特點、方法。進行歸納和梳理,讓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有一個更加系統全面的認識。2.走進大師的色彩世界,和老師一起進行賞析。八、板書設計色 彩 的 純 度高純度 鮮艷 明亮低純度 優雅 平和加入了黑、白、灰、對比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