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3張PPT)第二單元-第一課動物肌理藝術詞匯肌理第一課 動物肌理課程目標:分辨并說出各類肌理。描述、分析、解釋并評定這些藝術作品。NVAS(K-4)#2 運用結構與功能的知識。NVAS(K-4)#5 回顧并評估這些作品中的特質與優點。NVAS(K-4)#6 將視覺藝術與其他門類聯系起來。第一課 動圖肌理拓片課程目標:通過在藝術作品中展示肌理特征來表達觀點。演示證明如何用各種的藝術媒介和工具來表現不同種類的肌理。讓學生和他們的搭檔一起評估這些原創作品。NVAS (K-4)#1 理解并運用這些材料、技巧與步驟。NVAS (K-4)#3 選擇并評估這一系列的題材、象征和觀點。藝術引導Q:小朋友們,你們認識下面這些是什么物品么?看看這些物品,想一想,如果我們的小手摸上去的感受如何?①當人們在談論某種物品的樣子以及摸上去的觸感時,實際上就是在討論這種物品的肌理;②你可以直接看出的肌理特征,比如光澤的或是暗淡的,這就叫視覺肌理;③你可以通過觸摸感受到的特征,比如粗糙的或是光滑的,就叫做觸覺肌理。藝術探究Q:小朋友們,看一看,你們今天穿了什么衣服?摸一摸,你的衣服是什么感覺的?想一想,對于衣服來說,你最喜歡哪種肌理?為什么?(我喜歡柔軟的肌理,柔軟的衣服穿起來很舒適。)Q:小朋友們,你在戶外發現了哪些有趣的肌理呢?(松果多刺的肌理,花瓣柔軟的肌理,巖石粗糙的肌理)動物也有肌理,有的堅硬有的柔軟,有的粗糙有的光滑。像藝術家一樣觀察與發現,你身邊有哪些小動物?藝術鑒賞佚名《面具》美洲印第安努特卡文化1800年,木板作畫加頭發和纖維1看看這件物品是什么?2在這件面具上,你在哪里能看到有光澤的?哪里看到的是暗淡的?3找一找,在你的教室周圍,有沒有有光澤的物品?有沒有暗淡的物品?藝術問題佚名《面具》美洲印第安努特卡文化1800年,木板作畫加頭發和纖維藝術史:幾世紀以來,面具在北海岸的美洲印第安人的生活中都發揮著巨大作用。有些是動物面具,有些是人形面具。還有一些面具本身可以顯示出佩戴者特殊的身份和地位。藝術背景Saul Steinberg索爾·斯坦伯格《母雞》1945年,鋼筆、筆刷、墨水你在《母雞》中看到了什么?描述藝術家在這幅畫中是如何表現肌理的?分析畫家想通過這幅畫讓人們了解到哪些有關母雞的訊息呢?解釋你最喜歡這幅作品的哪一點?評定藝術問題Saul Steinberg索爾·斯坦伯格《母雞》1945年,鋼筆、筆刷、墨水藝術家:美國藝術家索爾·斯坦伯格(1914-1999)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為《紐約客》畫的封面與插圖出名的。斯坦伯格是個多產的藝術家,他笑稱自己為“揮之不去的涂鴉手”。他的作品也常出現在其他雜志與美術館、博物館中。藝術背景藝術活動猜一猜,這種肌理屬于什么動物?猜一猜,這種肌理屬于什么動物?猜一猜,這種肌理屬于什么動物?藝術創作作業設計-書籍作品為你喜歡的動物制作一幅動物肌理畫吧!1你想制作什么動物?2你想在動物身上添加怎樣的肌理?3為了做出你想要的肌理效果,你會在教室中選取哪些物品來摹拓?頭腦風暴作品參考作品參考作品參考作品參考藝術評價與課后作品評述與自我評價大家好,我叫 ......我們今天學的是......我們觀察了 ……我們了解了……我創作的是 ......描述制作過程:我先……,再......,然后......謝謝大家!藝術鏈接音樂:帶著孩子們一起唱“老麥當勞有個農場”這首歌(包括其中動物叫聲的音效),然后幫助他們給自己制作的動物也寫一首類似的詩歌。比如:老麥當勞有個農場 咿呀咿呀噢他的農場里有鴨子 咿呀咿呀噢鴨子的羽毛好光滑 鴨子的羽毛好光滑怎么這么滑 怎么這么滑 怎么這~么~滑老麥當勞有個農場 咿呀咿呀噢課后作業用黑色油畫棒畫出一幅有肌理的動物畫Thanks!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