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7課多彩的民間美術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初步了解民間美術的不同形式,并能簡單評述民間美術作品在造型、色彩、圖案、寓意、用途等方面的特點。2 、利用搜集資料、游戲探究、分組討論、對比分析等多種形式,分析民間美術作品在圖案、色彩、寓意上所蘊含的文化精神。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本課學習,引發學生對民間美術的關注、認識和興趣,激發學生對多元文化的了解與包容,培養學生熱愛民間藝術,涵養人文精神。教學重點和難點1、教學重點:欣賞不同形式的民間美術,感受民間美術的吉祥寓意和多元的造型特點。2、教學難點:感受不同地域民間美術的特點。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圖片展示法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皮影戲導入,出示課題《多彩的民間美術》新授1播放視頻,感受民間美術2 學生看書總結,民間美術形式有:剪紙、刺繡、雕塑、年畫、風箏、布老虎、面花3 以剪紙作品為例,生分析剪紙作品,吉祥的寓意,藝術性與實用性相結合。師總結鑒賞方法4 對比分析同一主題,不同形式的作品展示的不同的美感,師總結由于地域文化及生活習俗的不同使得民間美術造型各異。三、藝術實踐1 學生鑒賞民間美術,并推薦發言人2 學生匯報總結提升民間的就是民族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將民間美術發揚光大。反 思民間美術與大眾生活、勞作相伴相隨,一幅剪紙、一件木雕、一只青花瓷碗、一塊藍印花布、一件布虎等作品等都傾注著勞動者的心血和智慧。民間美術是學生們喜聞樂見的藝術,本課著重讓學生了解中國民間美術代表性的藝術樣式及其藝術語言特征,了解各類民間美術與民俗相互依存的關系,這是理解民間藝術的重要一環。因此在授課中除了講解課本中的圖例作品,我搜集很多的民間美術作品給學生欣賞,有效的促進和豐富了學生對民間藝術品的感知力。大部分學生能在教師引導下積極投入到學習活動中,能大膽的說一說自己對民間美術的了解和評述一件民間美術作品。但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感到一些不足,一是教學范例還不夠有說服力,停留在形式的理解上;二我沒有去挖掘本地資源西蘭卡普,儺戲面具,三我覺得還應該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反映民間美術產生的環境、背景和民俗場面的資料,為學生搭建一個感性的、鮮活的、立體化的學習空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