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八課《復制與傳播》教材分析:本課旨在通過制作木刻版畫,了解黑白木刻是線條單純、富有張力,黑白對比強烈的,它體現本土生活習俗和審美觀念,也反映了時代生活的變遷。引導學生了解我國古老的雕版印刷,了解祖國古老、優秀的傳統文化就是依賴這種印刷方式得以傳播和推廣,認識雕版印刷對祖國傳統美術文化傳承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本課主題:徽派建筑是中國封建社會后期比較成熟的建筑流派,也是中國古代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它始形成于唐末、興盛于明清時期,工藝特征和造型風格主要體現在民居、祠堂、牌坊等建筑實物中,因此民居、祠堂和牌坊被譽為“徽州古建三絕”。而在民居、祠堂、牌坊和園林等建筑實物中,最具特色的又數傳統民居,它集中反映了徽派建筑的主要特征。本課是以特色課程為依托,以木刻版畫《徽派建筑》為主題,進行木版畫的復制與傳播課程教學。教學過程:教師活動:教師提前準備好印畫工具和材料,調好印刷油墨,滾筒,勺子等。學生活動:學生兩人一組,準備好已刻制完成的木刻版畫。引入新課:教師問:同學們,你在日常生活中會照鏡子嗎?學生答:會教師問:那老師帶來了一個鏡子,你們看一看,鏡子中的你,跟現實中的你有什么不同?學生答:跟自己很像,但鏡子中的自己跟真實的自己方向是相反的(預設)。教師問:生活中我們常常照鏡子,但你們想給自己的畫也照照鏡子嗎?學生答:想。探究新知:1、手工印制木刻版畫:教師:請同學將上節課我們已完成的木刻版畫準備好,我們通過PPT圖片演示了解手工印制木版畫的具體方法。(圖片演示手工印畫的步驟和方法)為了學生更具體細致了解手工印畫中的注意事項,教師具體演示手工印畫。2、版畫機印制木刻版畫:教師示范版畫機印畫的具體流程和方法。學生體驗:讓學生從兩種印畫方法中任選一種,完成自己刻制木版畫的印制。學生動手實踐,通過動手實踐,體會木版畫帶來的美感,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展示評價:1、展示學生作品,學生通過觀看自己和同學作品,積極思考,表達自己的不同見解,評述自己喜歡作品的優點,提高學生分析、理解和表達能力。課后拓展: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自己家鄉特有的建筑形式。西遞、宏村這兩個傳統的古村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著那些在上個世紀已經消失或改變了的鄉村的面貌。其街道的風格,古建筑和裝飾物,以及供水系統完備的民居都是非常獨特的文化遺存。本課以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傳播為主要目的,讓每個小學生都做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和傳播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