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有趣的葉子》活動案例一、活動主題的產生 春天到來,枝條上抽出了嫩綠的新芽;夏天到了,蛻去了稚嫩的葉子,越發郁郁蔥蔥起來;秋天來了,葉子黃了,從樹上翩翩地落下來,靜靜等候著冬的來臨。生活中,葉——無處不在。 “為什么每片葉子的形狀都不一樣呢?”“為什么有的葉子會變黃了呢?”握著手中墨綠的葉片,望著飄零的枯葉,孩子們常會好奇地問。被成人忽略的樹葉,在孩子們的世界中卻映出了情趣,也映出了一些困惑。以“有趣的葉子”為題的綜合實踐活動,讓孩子有充分的機會親近自然,觸摸自然,享受快樂,獲得知識。 二、活動主題的定位 《有趣的葉子》這一課題,屬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所指定的四大板塊中“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領域。它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走出教室,參與社區和社會實踐活動,以獲取直接經驗、發展實踐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為主旨的學習領域。通過該學習領域,可以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系,不斷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識和實踐能力,使學生人格臻于完善。 三、活動研究的目的、意義 1、通過收集樹葉,認識日常生活中樹葉的形狀,了解樹葉的作用。2、學習制作樹葉貼畫的基本方法。3、培養學生收集、處理、整合信息的能力和活動組織、語言表達、交往溝通等能力。4、能將自己的研究成果通過不同的形式展出出來,具有創新能力。5、培養學生在學習以及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的發展。6、通過學生對這次活動的合作研究,對自己的成果有喜悅感、成就感,感受到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樂趣。通過對樹葉的認識與研究,激發學生愛葉、用樹的情感,培養其環保意識;通過小課題研究、實踐活動等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 在活動過程中,鼓勵學生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大膽實踐,勇于創新,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精神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為每一個學生個性的充分發展創造一個空間。形成初步的自力能力和嘗試體驗的能力。 四、課題的準備 課題產生后,我們為課題的實施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1、 確定參加活動班級:四年級42名學生作為參加活動對象,根據學生的特長每7人分成一小組,共計分成6個小組。2、 擬定《告家長書》:讓家長明白本活動的目的意義、活動程序、基本方法、時間安排等,以便家長能給予積極地配合與指導。3.活動時間:2013年3月12日——2013年5月10日 五、活動步驟(一)、選擇班級要研究的問題通過調查統計,發現同學們關注的問題最多的是:樹葉的顏色、樹葉的形狀、樹葉的作用、樹葉的用途、樹葉的種類、樹葉的文化。(二)、擬定方案 為了使《有趣的葉子》這一課題有條不紊的開展好,我們引領學生擬定活動方案,指導教師告訴學生活動方案要分階段進行,寫清各個階段的時間、任務、目標、所需條件等項,然后放手讓學生去研究、擬定。結果擬定的方案形式多樣,經過討論分析。大家普遍認為表格式活動方案醒目,易操作。但學生在填寫階段目標時,與階段任務不吻合、脫節,于是指導教師和學生共同探討了每一階段任務與其對立的目標要求,學生明白后,擬定了以下方案。 3.12-3.15 準備階段:收集本活動的相關資料,制定活動方案與活動范圍、 教師指導、學生專題閱讀 。3.19-3.22 啟動階段: 宣傳發動、成立活動小組。3.25-4.19 實施階段:實地調查、采集標本、查閱資料、核準資料。4.22-5.10 總結階段:整理資料 、集中總結、 成果展示。(三)、收集班級要研究的問題的信息資料;問題確認以后,教師和學生共同分析所研究的課題涉及到哪些方面,然后再對學生進行分工,指導學生收集資料,或進行相關的調查。在此過程中,資料收集組查找資料,了解情況,通過調查、了解發現有關樹葉的知識。各個小組同學們通過上網查詢,了解到關于樹葉的一些常識。在這些調查采訪中,同學的收獲很多,寫了許多的體驗日記。六、活動的實施 樹葉的種類很多,有的同學自己可能曾經編織過漂亮的工藝品,而有的同學根本就沒動手編貼過。為讓學生了解樹葉給我們帶來的巨大作用,以及它的美術價值、鑒賞價值等。特讓學生通過不同途徑收集、利用、探究了解有關樹葉。 1、收集樹葉階段 (1).學生從自己學校的樹葉開始入手,收集自己比較喜歡的樹葉,為以后面利用樹葉做準備。 學生通過自己的親身活動,收集到大量的樹葉,他們看看自己收獲的樹葉,心情非常的高興,同是對樹葉的充分利用非常感興趣。所以,本課題的研究對學生來說,很有吸引力。 (2).學生將收集的樹葉進行歸類, (3).學生收集的樹葉類型,進行分析講解,讓學生了解不同樹葉不同的實用價值和用途。 2.由于學生的專業知識少,對其形狀分辨不清, 所以他們的歸類相互混淆了,為了使各種歸類有條不紊,發揮其真正的作用,同學們將他們整理的分類,樹葉的形狀組通過各種途徑整理資料。 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收集不同的樹葉,了解其形狀和特點,為以后樹葉的充分利用做準備。學生由于初次整理資料,雛形往往是粗糙的,這就需要小組討論,不斷地進行加工,交流,集思廣益,共同達成共識。 3.探究樹葉階段 樹葉采集回來,對其特點和作用不了解,那對以后樹葉的充分利用也會帶來障礙,所以簡單的了解其性能也是有一定好處的。 (1).樹葉的種類 單葉——每個葉柄上只長有一個葉片。 復葉——每個葉柄上長有許多的小葉 (2).樹葉的用途 (1)可以給愛好粘貼畫的朋友作為素材 (2)部分葉子可以作為收藏 ,制作樹葉書簽 (3)可以供給地球上大部分生物作為食物,使它們生存! (4)可以光合作用,制造氧氣 (5)可以凈化空氣中的灰塵,及凈化空氣 (6)可以阻擋沙塵暴及狂風的襲擊 (7)大部分有藥用價值可以治病 (8)腐爛后或燃燒后埋在地下可以作為其他植物的營養來源 (9)可以成為部分生物的窩 (10)可以調節空氣溫度及濕度 (11)可以襯托出鮮花的驕艷 (12)可以根據部分樹葉的形態看出四季 (3)樹葉的顏色綠色黃色紅色(4)樹葉的作用、(1)光合作用(2)呼吸作用(3)食用作用(4)藥物作用(5)、樹葉的形狀、(1)針形 葉片細長,頂端尖細如針,橫切面呈半圓形,如黑松;橫切面呈三角形,如雪松。 (2)條形 葉片長而狹,長為寬的5倍以上,兩側邊行,如水杉。 (3) 扇形 葉片頂部甚寬而稍圓,向下漸狹,呈張開的折扇狀,如銀杏。 (4)鱗形 專指葉片細小呈鱗片狀的葉形,如側柏。 (5)圓形 葉片長寬近相等,形如圓盤,如獼猴桃。 (6)披針形 葉片長約為寬4~5倍,中部以下最寬,向上漸狹,如垂柳;若中部以上最寬,向下漸狹,則為倒披針形,如楊梅。 (7) 矩圓形 亦稱長圓形。葉片長約為寬的3~4倍,兩側邊緣略平行,如枸骨。 (8)橢圓形 葉片長約為寬的3~4倍,最寬處在葉片中部,兩側邊緣呈弧形,兩端均等圓,如桂花 (9)卵形 葉片長約為寬的2倍或少,最寬處在中部以下,向上漸狹,如女貞;如中部以上最寬,向下漸狹,則為倒卵形,如海桐。(6)樹葉的文化 (1)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2)風拂過落葉,脈絡上留下無息的痕跡,譜成了一首金色的小詩。記得那個季節,已走過春夏的樹葉在空中飛舞,漫步在林蔭小道,給人無限的詩意與遐想。... 4、制作作品階段 (1)制作簡單的作品 只有理論,沒有實踐,只會是紙上談兵,只有經歷過,才能不慌不忙,從容編貼自己心中的作品。由于樹葉書簽做起來容易的多,所以大多數同學都選做樹葉粘貼畫作品。 1.學生利用自己收集的樹葉,制作簡單的作品。 2.將完成的作品進行展評,師生共同欣賞評議。 (三)思考實踐 1.說說自己動手動腦能學到什么? 2.你能再說說你的制作方法和過程嗎? 六、活動反思 經過一個學年的《有趣的葉子》的活動,收獲頗豐。通過這次活動,每一個組的成員學習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學會了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以及獨立地查找資料、分析資料。現在的社會是一個充滿競爭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中,重要的是如何去獲得知識,如何在知識的獲取過程中,開發自己的各種潛能。這次的活動正訓練了我們這方面的能力。這項活動改變了原有的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元化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富有個性地學習。讓學生樂于動腦、動手,勤于實踐的好習慣。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探討獲得新知識。讓學生主動參與,積極互動,使問題得到解決,完善自我。以此來促進每一位學生健康地成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