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神秘的禮盒教學目標:知識目標:知道禮盒的結構、形象、功能,了解設計美觀與實用相結合的道理。能力目標:學會利用綜合材料設計制作禮品盒。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環保意識,體驗巧妙利用廢舊物的樂趣,感覺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系和生活的情趣,啟發引導學生做一個有愛心的人。教學重點:了解禮盒的結構、形象、功能,了解設計美觀與實用相結合的道理。學會利用綜合材料設計制作禮品盒。教學難點:綜合利用材料,創新設計制作禮品盒的方法。 教學準備:教學準備:教師:優秀作品,課件學生:不同形狀的紙盒,卡紙,膠水等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導入新課 教師:同學們,老師今天上課為大家帶來了禮物,現在我把禮物送個每個小組的同學們。現在試著打開禮物,看看老是送你們得是什么?看來有些同學已經發現了,里面什么都沒有,所以這節課老師真正要送你們的其實是這些神秘的盒子,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今天的內容《神秘的禮盒》提問:請問你在什么時候會用到禮盒呢?提問:那為什么要用禮盒呢? 每個小組學生接受禮物學生打開發現禮盒是空的。 在給別人送禮物的時候。 因為這樣別人猜不到我送的東西,可以給別人驚喜,制造神秘感。 利用新奇的禮物勾起學生的興趣和創作欲望。引出這節課的題目。 讓學生了解到禮盒的作用觀察思考 那我們來看一看,猜一猜,老師將要出示給大家看的這些禮盒,會在什么樣的節日或者什么情況下使用呢?那看了這些圖,你知道我們在制作禮盒的第一步是做什么了嗎?提醒學生:顏色圖案要符合主題 學生看圖說一說這些禮盒會用在什么樣的場合。 明確主題 引出不同禮盒的包裝使用的主題是不一樣的,不一樣的主題就會用到不一樣的場景中去。引出學習禮盒制作的第一步:明確主題。分組探討 確定主題之后咋們要來研究這些盒子是怎么做成的,我們分小組觀察老師的禮盒,請你們思考這些問題:老師的紙盒運用了哪些材料?老師的紙盒運用了哪些方法?試著講一講猜一猜,這些手中的紙盒是怎樣制作出來的? 學生觀察討論 讓學生能直觀的自己去探究出禮盒制作的方法。教師歸納 經過同學們的討論,老師歸納了這些方法:剪貼、粘黏、纏繞、拼接、繪畫、鏤刻 讓學生了解到制作禮盒可以用到的方法,以便在他們是做的時候也能用上。藝術實踐 明確實踐要求:利用生活中廢棄的合盒子,選取適當的材料,為小禮物設計一個精美的禮盒。 學生利用廢舊盒子進行藝術創作。 明確座椅要求,引導學生在藝術創作過程中,抒發情感。體驗樂趣。展示評價 組織學生展示作品,并從以下方面進行評價:設計的禮盒是否巧妙利用了廢舊材料?說一說受贈者會喜歡禮盒的哪些設計。 學生展示作品,從能否巧妙利用廢舊材料、創作構思是否獨特等方面進行分析。 培養學生的綜合評價能力。教學反思:本課以訓練學生利用綜合材料進行造型表現為目的。開始學生的概念比較模糊,覺得書上的范作較好,就想依葫蘆畫瓢。我在教學指導中,沒有過多地考慮讓學生用發散的思維方式去“臨摹”范作,做到舉一反三,如果注重引導學生圍繞范作,從色彩、用料、制作方法上下功夫,學生的作品就不會出現枯燥、單一的現象。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想,真正能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潛能,發揮自己的想象,提高設計興趣,創出佳作并非易事。只有讓學生學會從范作中去發掘創作靈感與激情,大膽放手地去做,學生才能創作出屬于自己的佳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