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美術 )學 科 教 學 設 計課 題 16. 打開的柜門 年級 一年 備課教師教 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 課時 1課時 課 型 設計應用教 學目 標(三維目標) 1、引導學生認識各種柜子的外形特征和結構與功能。2、指導學生選用各種工具、材料,選用繪畫、剪貼、手撕、紙工制作等多種手法進行造型活動。3、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和善于觀察的習慣。教學重點 了解和掌握柜子的造型特征和內部結構。教學難點 運用繪畫、制作等方式表現打開的柜子及里面擺放的東西。教具學具 準備盒子、包裝紙、剪刀、水彩筆、膠水、廣告宣傳紙等。教 學 過 程教學程序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一、欣賞導入二、講授新課 1、教師展示、播放各式各樣柜子的圖片。2、讓學生觀察、回憶、討論各種柜子的形狀。都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特點。1、教師向學生明確、清晰的演示柜子的制作方法,讓學生掌握柜子的基本方法。2、欣賞不同風格、材質的柜子的圖片。 學生了解柜子的造型特點、激發學生的創作。學生思考,討論各種柜子的形狀。找出相同和不同的特點。學生學習掌握柜子的制作方法。在欣賞中探索如何巧妙地運用各種材料(如:木質、藤制、鐵皮等)制作柜子。 在利用廢紙盒、廢卡紙制作能開門的小柜子的活動中,發現柜子不同的樣式種類,感受各種材料特性。通過直觀演示,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探討巧妙運用各種材料、手法表現有創意的“可愛的動物”的方法。激發自信心和美術學習的興趣。教學程序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三、學生制作四、展示評議五、總結整理 3、教師出示柜子實物模型,讓學生親手打開柜子。4、欣賞、了解不同作品的各種表現形式,體驗打開柜子的感受。教師巡視、鼓勵學生大膽、自由表現想象中的柜子。1、展示學生作品。2、教師適當總結。組織學生收拾物品及廢紙屑。 學生觀察、了解柜子外形特征與里面所裝物品的關系。認真的聽、看,提出不懂的問題。認真觀察,積極思考,嘗試演示過程中提出的相應問題。閱讀作業要求,大膽分工、合作。學生以小設計師身份介紹自己的滿意作品。學生整理工具材料。 教師通過展示,引導學生更加認真地去觀察柜子的形狀和結構,然后利用各種方法裝飾自己制作的“柜子”,讓它變漂亮。探索如何巧妙地運用各種材料制作。通過展示提升學生的表現欲,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開闊視野,活躍創作思維。板 書設 計 16. 打開的柜門制作過程:1.剪開盒子 2.重新折疊 3.粘貼好,加隔層4.裝飾教 學反 思 本課教材屬于“設計*應用”的領域。針對低年級孩子性格特點入手,柜子是孩子們在生活中很熟悉的東西。在利用廢紙盒、廢卡紙制作能開門的小柜子的活動中,學生可以更加認真地去觀察柜子的形狀和結構,然后利用各種方法裝飾自己制作的“柜子”,讓它變漂亮。在設計本課時我重點關注學生們是否對課程內容發生興趣,并激發出想象、創造的熱情。能否積極動腦筋,大膽想象,并畫出、做出與別人不同的柜子造型和裝飾。學會能否將繪畫與其他造型方法結合運用到作品之中。作品展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