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寫意金魚【課時】 1課時【教學分析】本課是嶺南版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筆情墨趣》的延伸課,屬“綜合·探索、創造.表現學習領域。本學期八年級備課組以中國畫為主要教學目的,安排的課時較多,通過多個課時了解中國畫的筆墨,此課的教學設計一是檢驗學生對中國畫的了解有多少,二是檢驗學生能否對中國寫意小品畫的筆法及墨色進行分析、臨習。教學重點是在探究中國寫意畫的筆墨運用上,體驗水墨的趣味。【教學設想】本節課復習導入新課,主要打破傳統國畫教學的模式。游覽金魚大觀園,實物、圖片相結合讓學生感受多種多樣的金魚的造型美、色彩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感受金魚的剪紙、木雕、油畫、國畫,了解“年年有余”、“金玉滿堂”的寓意,接著讓學生探究嘗試用國畫的形式表現魚尾巴的畫法,用筆以及用墨方法。欣賞名家的作品,了解金魚的演變,在文化情境中學習金魚的畫法。教師進行示范畫金魚后先讓學生賞析讀畫,讓學生嘗試后,結合配飾、詩詞的介紹后學生練習,最后評價展示。通過贈送等方式增強同學之間的友情。教學目的:1.知識目標:使學生了解有關金魚的知識,學習國畫金魚的方法和步驟,提高中國畫的表現能力。2.能力目標:引導學生學習簡單的筆墨技法,并學習用寫意技法來表現金魚。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中國畫的筆墨韻味,激發學生熱愛中國畫,熱愛生活的情感。教學重點:中國畫寫意金魚的畫法教學難點:畫面的構圖、布局,把握金魚的外形特點。[教學方法] 講授法、欣賞法、討論法、比較法。[教具準備] 學生:國畫工具、臨摹的作品。教師:多媒體、國畫工具,圖片作品展示[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 師 活 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課堂引入 1. 金魚的實物展示。2.金魚的圖片欣賞。3. 金魚題材的作品(5分鐘) 1.學生就座2.學生分享養金魚的經驗。3.學生感受金魚的造型美、色彩美。 營造學習氣氛,欣賞金魚實物及各種魚的圖片,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課堂發展 一、欣賞與探索1.展示課題。2.活動一:欣賞金魚圖片,探索發現金魚的尾巴的用筆、用墨方法。3.欣賞名家寫意金魚作品圖片,分析金魚的畫法,再次了解金魚特征。4.金魚的科普小知識:金魚的起源和演變。5. 欣賞作品感受金魚象征吉祥美好,象征年年有余(魚),金玉(魚)滿堂。6.觀察寫意金魚作品圖片中配飾、金魚的畫法。7. 活動二:教師示范寫意金魚的作畫步驟。8.小視頻再次觀察寫意金魚的作畫方法。(13分鐘)二、造型與表現運用所學寫意國畫技法畫一幅寫意金魚作品,可臨摹。展示寫意金魚作品及描繪金魚的詩句再次感受金魚的寓意。(16分鐘)三、展示與評價 各小組展示作品,進行自評和互評。(6分鐘)四、教師結語 在中國漢字中,金魚的“魚”與“余”同音,因此,金魚就有金余的口彩。人們為了寓意年年有余,吉慶有余,經常將有金魚形象的飾物帶入家中。金魚是吉祥、美好的象征。金魚色彩斑瀾,體態優美,是天然的藝術品,文人墨客常以此為題材來吟詩作畫,表達對金魚的喜愛。我們通過畫寫意金魚,體驗中國畫的筆墨變化,感受筆墨變化所帶來的樂趣,通過描繪金魚把吉祥如意、快樂帶給每一個人。(2分鐘) 1.學生通過欣賞圖片用以往知識初步探索金魚尾巴的用筆用墨方法2.進一步了解金魚特征。3.學生通過金魚的科普知識來了解金魚的特征4結合之前所學知識賞析寫意金魚的筆墨。4.通過觀察發現活動,師生共同發現問題、演示解決問題來進一步感受中國寫意畫的筆墨特點。5.觀看小視頻,進一步了解寫意金魚的畫法,鞏固學生的知識點。6.學生練習,交代注意事項,教師巡視輔導并適當演示。作業展示、評價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發表自己的感受。 1.通過課前的準備,課中分享金魚知識,對知識進一步了解加強記憶。2.鼓勵學生大膽評述,表達自己個性化見解和情感。3.教師歸納總結,使知識形成系統性4.層層遞進式的觀察、發現活動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激發學習興趣。5.通過比對、分析練習,使學生掌握寫意金魚的作畫方法及構圖。6.學會評價,深化知識和能力。教學延伸 1.課余到網絡上欣賞更多國畫名師的《金魚》作品2.把作品張貼到家里,美化家居。板書設計:寫意金魚金魚步驟圖金魚特點二、金魚的作畫步驟:金魚作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