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嶺南版美術學科四年級下冊第14課《成群的動物》教學設計教材分析剪紙是中國一門古老的傳統藝術,其造型夸張,裝飾性強。本課以“人與自然”為隱性主題,以動物剪紙為學習載體。教材以優秀的剪紙作品引入,使學生理解剪紙的藝術語言,感知多元化的剪紙藝術魅力,激發學生對剪紙藝術的熱愛,培養熱愛大自然的環保意識。學情分析四年級學生已經初步掌握對稱圖案、窗花等剪紙技能技巧,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本課引導學生通過一系列的探索活動,學習用折剪和疊剪方法一次剪出多個重復的動物造型。設計主題剪紙的創作活動,活動過程既有個體個性化創作,又有團體創作環節。充分調動學生的創作激情,并在活動中滲透疏密排列,前后層次及色彩搭配等構圖技巧的學習。教學目標1、認知目標:通過視頻欣賞,啟發學生以剪紙的藝術手段創造動物夸張的藝術形象,組成具有主題性的剪紙作品。2、能力目標:正確掌握“對折剪法”和“疊剪法”一次剪出多個重復的動物造型,學習剪紙的紋樣裝飾方法,以及疏密排列、大小對比、色彩搭配等畫面構圖方法。3、審美目標:使學生感受我國傳統剪紙的藝術魅力,特別是重復圖樣的造型美感。4、情感目標:在學習活動中感受剪紙藝術的美和動物的形態美,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和培養大自然的環保意識,增強團隊合作的能力,促進學生間的情感交流和互補互助的學習能力。教學重點正確掌握對折剪,疊剪方法一次剪出多個重復的動物形象,并進行畫面構圖的藝術處理。教學難點抓住動物的形體特征,大膽運用對折剪、疊剪方法一次剪出多個重復、造型夸張的動物形象,學習各種紋樣的裝飾方法。課前準備教師:課件、活動環節的背景板、實物作品圖片、剪刀學生:彩色紙、剪刀、固體膠水、動物剪紙作品課 時:1課時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1、播放視頻《動物世界》,引導學生觀察回答問題。(問題1)“你們看到了什么動物?它們是成群結隊還是單獨行動?”(問題2)“為什么動物喜歡群居生活?”2、小結:動物的群居生活方式可以抵御天敵,方便捕食,哺育后代,共享群體生活的快樂。(板書:成群活動物)《設計意圖》直觀的視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復制剪紙的方法類型的探索。1、“復制泡泡”的游戲環節。展示海底情境圖,讓學生共同討論如何一次剪出多個泡泡。2、學生動手實踐,教師鼓勵學生創新和發現復制剪紙的新方法。3、教師小結:復制剪紙的方法——對折剪和疊剪(板書:對折剪、疊剪)。4、由泡泡的復制方法延伸學習動物造型的剪紙復制方法。教師用實物作品展示說明復制方法和基本步驟。《設計意圖》由簡到繁的剪紙造型讓學生易懂易學,快速掌握剪紙的“復制”方法。三、學習抓準動物形體特征大膽夸張,塑造動物剪紙形象,以及學習剪紙的紋樣裝飾方法。1、學生展示課前準備的動物剪紙作品,教師鼓勵學生說出制作環節遇到的困難。2、展示動物剪影圖片(播放課件),引導學生分析動物變成剪影后的造型變化特點。剪影就是把真實動物的外形簡單概括歸納。3、引導學生欣賞剪紙作品(播放課件)(1)畫面有什么動物?動態有什么特點?(2)動物身上有什么裝飾紋樣?色彩變化?常用剪紙裝飾紋樣有:鋸齒紋、月牙紋、魚鱗紋、漩渦紋、云紋等。《設計意圖》剪影法能突破性地解決動物剪紙造型的設計難點,使學生能更好地運用夸張手法塑造動物的體形特征。四、主題創作1、主題創作內容——“海底世界真奇妙”、“快樂的森林王國”2、活動方式——分組競賽:每個組員按各組既定的主題用復制方法剪出動物形象,由各組組長篩選組員的動物剪紙作品,并粘貼于主題背景板中。(活動過程利用課件循環展示動物剪紙作品,播放輕快的背景音樂,激發學生的創作激情)。《設計意圖》小團體完成“主題創作”任務,營造相互學習,互補共進的學習氛圍。其中的個人設計環節又保證個性化創作的發展,兩者相得益彰。五、展評1、展示各組的主題創作作品。2、學生找出最欣賞的剪紙作品,并說明原因。3、引用課本“小博士”的話,學習畫面構圖方法。(構圖方法——講究疏密排列、前后層次、色彩對比)《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自評和互評,培養自信心,提高藝術審美能力。六、課堂小結,進行思想教育。今天我們學會用剪紙的復制方法裁剪出成群的動物,共同完成了《海底世界真奇妙》和《快樂的森林王國》的主題創作。老師希望在生活中大家也能共同保護動物,與動物共建和諧的家園。教學反思剪紙課對這一年齡階段的孩子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四年級之前學生已初步掌握對稱圖案和窗花的剪紙技巧。因而根據本課的新知識——重復圖樣的裁剪方法,我開展“復制泡泡”的學生自主探索活動,由簡到繁,從實踐中領悟動物剪紙復制的方法和技巧。抓準動物形體特征設計動物剪紙造形,我巧妙地運用剪影教學方法,教學生通過動物的剪影大膽夸大其體形特征創造新形象,很大程度提升了學生的創作欲望。最后通過“海底世界真奇妙”、“快樂的森林王國”的主題創作活動,深化學生的大自然環保意識,同時使學生感悟民間剪紙藝術的獨特魅力。從課堂教學效果來看,學生自主參與興致高漲,自主探索技能技巧的能力得到很大的鍛煉與提升。課堂結構緊湊,環環相扣。學生的個性化表現和團體協作能力都得到充分地發揮,但還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1、部分學生的紋樣裝飾技巧運用不得當。2、學生對動物的形體塑造能力不強,缺乏獨創性。3、部分學生的鏤空裁剪技巧不夠嫻熟靈活,出現連接部位斷開,形體不完整。4、部分學生評價作品較籠統空泛,不能運用美術專業術語來評價。今后,我應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剪刀使用的技巧。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有趣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學會自主探索,取長補短,團結協作的能力。評價活動中有意識地滲透專業的美術術語,提高學生對美術作品的評價水平。課余加強自身專業素養的學習,盡最大的努力把每堂課的各個環節備到細致、全面。PAGE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