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基本信息 名稱 大花雞執教者 課時 1課時所屬教材目錄 冀教版第七冊第六課教材分析 本課以雞的形象為切入點,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初步了解裝飾繪畫的表現手法,感受圖案的裝飾美。雞是學生最常見,最熟悉的動物,易于觀察了解,形象簡單易畫,適合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本課的重點之一在于如何引導學生深入觀察了解形象的特點,在概括、夸張、變形中不失其特征。重點之二是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豐富的想象與聯想,運用各種花紋和表現手法,去添加被裝飾的形象,使形象更美麗,更有浪漫色彩。學情分析 讓學生多觀察了解一些,學習效果會更好。民間藝術作品對引導學生進行結構裝飾表現和純裝飾表現起了很好的引導作用,學生作品中的雞的動態各有不同,生動形象,裝飾方法豐富多彩,能給學生以啟發。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能夠了解民間美術作品的裝飾性特點。2、能夠初步了解動物變形、裝飾的一般表現方法和規律。過程與方法目標 能夠初步了解動物變形,裝飾的一般表現方法和規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愿意欣賞中國民間美術,對中國民間美術感興趣。教學重難點 重點 學習簡單的裝飾方法(裝飾、簡化、變形、夸張),感受其特有的藝術美感。難點 動物變形及創作過程教學策略與 設計說明 本課通過對“雞”的形象進行加工設計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初步感受到裝飾藝術的一般手法。概括、提煉、夸張、變形,紋樣裝飾處理。另外,還可以引導學生運用現代平面構造的一些方法進行裝飾美化。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注明每個環節預設的時間) 教師活動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1分鐘二、指導探究 3分鐘1、提問:同學們認識雞嗎?你能說出雞長什么樣子嗎?請同學們翻開課本看一看。2、學生討論后教師總結雞有紅紅的冠子、頭、勁、軀干連在一起,左右側各有一個翅膀,后部是尾巴,下面長著兩條結實有力的腿和鋒利的爪子。3、對比生活中的雞和藝術家的作品有什么不同?說說藝術家是怎樣進行裝飾和變形的?三、教師演示 8分鐘你們想不想看看老師是怎么畫的。用簡筆畫雞的方式讓學生一邊討論一邊了解雞的外形和動態變化。多媒體出示創作提示:1、畫出雞的外形,注意雞的外形和動作。 2、進行裝飾,充分發揮想象力,在雞的身上大膽裝飾合適的花紋。(注意花紋的色彩搭配)四、學生作畫,教學輔導。 20分鐘觀察雞的形象特點,用裝飾變形的手法把它表現得更美麗。 能夠了解民間美術作品的裝飾性特點。感受中國民間繪畫作品的寓意。激發學生對民族文化的熱愛。通過不同作品的欣賞,探索農民畫不同的裝飾方法。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欣賞了解雞的特征。通過幾張圖片放在一起對比的能使學生更容易發現雞的外形特點.欣賞真實的雞的圖片,引導學生從外形、顏色等方面了解雞的特征.課堂小結2分鐘 這些作品中,你們把“雞”的形象進行加工,概括、夸張、變形和花紋裝飾處理。今后我們要多運用了裝飾繪畫手法,創作出各式各樣的藝術品布置作業1分鐘 1、畫出雞的外形,注意雞的外形和動作。2、進行裝飾,充分發揮想象力,在雞的身上大膽裝飾合適的花紋。3、選擇合適裝飾方法和裝飾圖案裝扮一只與眾不同的大花雞。板書設計 大花雞變形裝飾夸張大花雞的圖片教學反思 《大花雞》這一課屬造型、表現的領域。這節課我先運用了多媒體課件給學生演示了畫大花雞的方法,讓學生分析雞的外形特點,再欣賞雞的圖片,進一步了解它們的外形特點,這個方法很簡單,使學生很快了解了雞的繪畫方法,又通過圖片對比了解雞的真實形象和藝術作品中的差異,并從中認識到概括、夸張、變形、裝飾的基本方法。讓學生感受到圖案的裝飾美。在本節課中,因為雞的的形象簡單易畫,降低了表現的難度,使學習的重點轉向了裝飾變形上,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本節課我通過多種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很好的引導了學生深入觀察了解分析雞的形象特點。教學中,我考慮到學生繪畫層次的不同,給他們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讓他們有創造性的利用,給學生以啟發,這樣的學習效果很好。在展示評價環節,教師用實物投影儀展示了部分作品,給學生創造了學習交流的機會。 不足:1、在欣賞優秀學生作品時,我展示的作品是以往學生的作品。因為用了新的教學方法,感覺展示的作品和新方法關聯不大,沒有起到相應的作用。2、教師在課前沒有和學生見面,課堂師生關系還不夠融洽,感覺學生比較緊張,回答問題不夠積極主動,教師的互動發揮的也不夠,有待以后改進。 總之,《大花雞》這節課教學環節設計合理,教學效果比較理想,學生在經歷認識、總結、分析、實踐過程中,認知逐步提升,學生們能夠把自己的想象大膽表達出來,興趣始終不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