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裝扮生活 吉祥幸福1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了解團花的的歷史和基本特點,學習剪紙團花的制作過程,進行吉祥剪紙團花的創作。2、方法與過程: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賞析活動,運用一兩種創作元素進行團花創作。3、情感態度價值觀:用吉祥幸福的文化內涵引導學生熱愛民族美術傳統文化,學會裝扮生活和學習環境,體驗學習過程的樂趣和成就感。2學情分析通過前一課《傳統紋飾 民族風格》的學習,對中華傳統紋飾和風格有一定了解,剪紙源于我國,有千年的歷史,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被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而團花是中國剪紙歷史最悠久、運用率最廣泛的一種形式。因為它既符合時代的需求,同時也使學生的剪紙能力和對中國民間的傳統美學認識有了一定的提升,了習總謂:要樹立文化自信,作為一個中學生要傳統文化,對這一課的學習就顯得尤其重要。3重點難點重點:欣賞、感受剪紙之美,理解和掌握團花剪紙造型的表現方法,培養學生創造性地設計剪紙作品能力。難點:能夠正確把握紋樣的連接與完整性來表現自己的作品。4教學過程4.1第一學時4.1.1教學活動活動1【導入】觀看視頻“國寶檔案”團花是中國剪紙歷史最悠久,運用最廣泛的一種形式,在一千五百年前的古代南北朝就出現了團花《對馬團花》和《對猴團花》,團花格式是剪紙中最為古老的格式。在1967年我國考古學家在新疆吐魯番盆地的高昌遺址附近的阿斯塔那古北朝墓群中,發現的兩張麻料團花剪紙,都是折疊型祭祀剪紙。活動2【講授】1、課件展示教師團花作品,呈圓形花樣、四面均齊這種裝飾格式在剪紙中尤能顯示其優異性,由于紙張可折疊,如對角折疊二次、三次、四次不等,便可剪出四面均齊的團花。 與單體剪紙相比,“團花”有更華麗、更壯觀的特色,將一個單元無數次重復,產生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活動3【活動】2. 探索研究如何創作好的的團花作品(1)等角對折有幾種方法 (2)折疊后設計層次如何安排 (3)改變外輪廓有什么影響 (4)怎樣運用諧音寓意象征等手法 (5)團花的用途可以在哪 活動4【活動】3、教師給學生做團花剪紙示范。范時配以講解,注意擴展學生的思路,引起學生興趣。團花剪紙的制作步驟: 折——畫——剪(刻)——(貼)即:“折”(紙的多種折法)、“畫”(在折好的紙上構思圖案)、“剪”或“刻”(把圖形之中不需要的部分剪刻掉)、“貼”(貼在合適的背景紙上,此環節本次課堂中省略)等四個操作過程。強調在剪刻時,注意安全,按先細后粗、先疏后密、先外后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順序進行,注意剪刻刀味,線條流暢,各部分線條要互相連接不能斷開。活動5【練習】4.分層布置課堂作業,學生分小組合作或獨立設計制作,教師輔導(1)分層作業要求:目標1:能通過折紙完成一張簡單的團花剪紙。目標2:能(用花、鳥、魚、蟲)完成一張有主題內容的團花剪紙。目標3: 能用夸張變形手法,合理運用剪紙語言,設計完成一張富有創意,富有生活趣味的團花剪紙。(2)出示參考圖形,分發資料。活動6【活動】展評學生作品,請部分學生闡述作品及表現意圖1.何為優秀的作品 2.作品展示、自評、他評,說說喜歡的作品好在哪 3.評價提示:造型 夸張線條 疏密得當刀法 流暢寓意 吉祥裝飾意味 濃郁活動7【活動】課堂小結、拓展延伸1.團花剪紙應用欣賞,讓學生了解剪紙藝術在生活中的作用。2.上網欣賞不同表現手法的剪紙的作品,課后以不同的題材創作剪紙作品。3.剪紙來自民間,表現民間生活,我們要從民間剪紙中吸取營養,多看,多想、多動手,一定會創作出好作品。PAGEPAGE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