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穿編的樂趣》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知識技能:學生能夠通過兩種小魚的穿編練習,熟練掌握的穿編技巧。過程方法:學生大膽進行想象,只做自己喜歡的小魚形象,激發他們對編織的興趣。情感態度:在體會編織工藝的樂趣中,激發學生對傳統工藝的熱愛,養成善于發現,積極思考,勤于動手的好習慣。、教學重點:通過兩種小魚的制作,讓學生熟練掌握穿編的步驟和技巧,制作簡單的穿編作品教學難點:能將自己的設計意圖用穿編的方式制作出來教學準備:教師用具:課件 、兩種穿編小魚范例、彩紙條、剪子、膠等學生用具:彩紙條、剪子、膠、收集的海洋圖片等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一)、播放課件,欣賞各種穿編工藝的作品,提問:這些作品都是用什么方法制作而成的?學生:用穿編的方法作的。教師:對了,有玉米皮、麻繩、紙條、彩帶、樹葉……,這些看似平凡的材料在藝術大師的巧妙構思和精心制作之下,可以變成令人驚嘆的精美工藝品。那么,在這些材料當中,彩紙條是最常見的,這節課我們就繼續來通過學習體會穿編的樂趣。(二)通過游戲 復習舊知上節課我們已經學過了最基本的紙條經緯編織法,下面我們來做一個游戲,看同學們掌握的怎么樣(課前將紙條備好)游戲規則:以個人為單位,每人準備十條紙帶,橫五條,豎五條,按照經緯穿編法進行編織,看哪位同學在2分鐘之內能夠完成任務,編得又快又結實二、傳授新知 動手探究:(一)欣賞感知,激發學生創作的欲望。神秘的海底世界對我們人類來說充滿了好奇與未知,下面讓我們一起跟隨一段短片一起去看看 提問:你都看到了什么 (二)分小組用穿編的方法制作海底世界,重點討論兩種小魚的制作步驟和方法1、欣賞教師范品,初步了解小魚的穿編過程2、教師示范講解經緯編織法的三種變式:①經線型的變化②緯線色塊的變化③提壓格式的變化分層次教學,學生動手嘗試第二種小魚的編法(以下三種方法任選其一)。①看書中的步驟圖,小組成員間討論②拆編老師的范品③直接詢問老師作畫練習教師提出作業要求:1、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采用穿編的方法制作小魚等海底生物裝飾本組的海域,通過粘貼組成一幅完整的畫2 、要求造型簡單大方、獨特美觀 ,色彩搭配合理。3 、注意構圖及背景完整4 、小魚的編法不少于兩種(提示:制作過程要特別注意剪刀的使用安全以及桌面與地面的衛生)三、動手實踐學生自由結組,合作將老師提供的一片海域填充完成。穿編時,鼓勵學生大膽使用不同色調的彩條。教師走近學生,了解學生只是掌握情況。1、對于有創意的作品隨機評價。通過動手嘗試,發現問題,培養學生探究的精神。2、動手能力差的學生,教師適時給與輔導。四、班級海洋世界展示各組將自己設計好的小海域拼貼到黑板上組成一片蔚藍的海洋世界,師生共同欣賞,評選出最佳作品。教師對學生的作品給予充分的肯定,并從中滲透集體的力量,只有大家齊心協力一起完成,我們的海洋世界才會更加美麗多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