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珍視世界遺產》教學設計課時:第1課時課型:欣賞.評述教學目標:1. 通過多媒體課件的顯示、教師講授,師生互動,認識和了解世界遺產的概念,標志。1. 通過播放視頻、圖片,師生互動賞析及自學相結合的方式,理解和掌握世界遺產的類型。增強民族自豪感,提升保護世界遺產的意識。1. 通過觀察、分析、檢測,80%的學生能夠掌握世界遺產類型。通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初步學會界定世界遺產類型。1. 通過書寫、討論、交流,表達出保護世界遺產的心聲。樹立主人翁責任感,并能自覺從身邊做起參與保護世界遺產的各項活動中。教學重點:理解世界遺產的概念及類型。教學難點:如何界定世界遺產的類型,如何使學生自覺地參加保護世界遺產的各種活動。教學方法:采用啟發式,講授、討論、探究式等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全體參與活動中,進行有效教學。教學準備:學生:課本 小紙片 筆等學習工具教師:磁鐵等輔助工具教學過程:課前調節氣氛聽說大家都非常喜歡旅游,也都去過很多地方,不妨我們交流一下,你都去過哪里?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設計說明:師生互動,調節氣氛,也是導入的一個過渡。)一、導入:請看一段(微視頻:丁錦昊在埃及盧克索神廟上留下“丁錦昊到此一游”)短片,試問,丁錦昊的父母為什么不得不主動站出來向世人道歉?生答……師追問(根據學生回答追問)導出課題——珍視世界遺產。(設計說明:采用微視頻,調動學生的好奇,又讓教育滲透其內,并與學生一問一答中,自然導入本課課題。)二、新授1.世界遺產概念師生互動,認識和了解世界遺產概念,標志。世界遺產概念世界遺產是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產委員會確認地人類罕見的、目前無法替代的財富,是全人類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文物古跡及自然景觀。世界遺產標志(屏幕顯示世界遺產標志)中央的正方形代表人類創造,圓形代表大自然,兩者密切相連,象征著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是相互依存的關系。整個標志呈圓形,即象征著全世界,也象征著進行保護。外圍是三個國家的“世界遺產”文字,左邊是英文,右邊是法語,上面是西班牙語。世界遺產委員會決定,可以根據需要任意改變標志的色彩和尺寸,并且可以用本國的語言代替西班牙語“世界遺產”。(屏幕顯示中國世界遺產標志)學生根據老師的講解說出中國世界遺產標志。(設計說明:根據課題,自然過渡到世界遺產的概念,多媒體課件的介入加上老師的講授,師生的互動,促使學生達成教學目標1。)2.世界遺產類型師:目前,我國是世界遺產種類最全的國家,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世界遺產的類型。世界文化遺產屏幕打出“菩薩”的圖片,引出第一課所學的“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在1987年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課件顯示強調“文化”)教師介紹“文化”一詞的含義,讓學生初步領略文化的含義。觀看敦煌莫高窟視頻,了解在視頻中“文化”指的是哪些內容?學生小組討論交流并回答教師鼓勵表揚師生小結:這里的“文化”包括歷史、美學、考古、科學……,包含這些文化內涵的文物、建筑群、遺址的表現形式大都屬于世界文化遺產。學生看課本P12-P15,進一步了解世界文化遺產。教師巡回觀察。(課件)小檢測請說出下列圖片中展示的是哪個國家的文化遺產,能否說出你的感受?學生根據課本所學知識結合第一單元欣賞知識,依據平時旅游所見,說出圖片中所展示的是哪個國家的什么地點名稱,并結合自己的知識、經驗談出自己對此世界文化遺產的體會和感受。教師鼓勵表揚,并適當補充。師生小結:文化遺產包括宮殿、神廟、教堂、石窟還包括一些具有神秘色彩的古城遺址,還有一些不太被重視但在歷史上起過重要作用且保存較好的產業遺址。(設計說明:此過程是本課教學重點中比重比較大的一項世界遺產,因此把它作為學生了解世界遺產類型中的一個重要的類型,通過教師的講解、視頻的播放、學生課本的閱讀、典型圖片的評析,有促使學生深入地理解世界文化遺產類型所表現出來的特點,從而總結出世界文化遺產的表現形式,對于學生界定世界文化遺產的類型的教學難點起了鋪墊作用。從而有效達成教學目標2。)3.其它世界遺產師:(課件)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都知道蘇州園林屬于世界文化遺產,下面這三個地方也是風景名勝,是否也都屬于世界文化遺產呢?請自學課本P16-17,請說出它們分別屬于哪類世界遺產?你能用通俗的語言說出如何分辨的嗎?學生自學并小組討論交流,回答問題。其他學生補充,教師鼓勵表揚并適當拓展。(設計說明:這三類世界遺產的出現用的是圖片對比的方法,通過學生自學課本內容,找出其不同點,從而引導分辨出此三種類型。比起世界文化遺產,這三類遺產用時簡短,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我在課前走訪過能力在中游的學生,短時間內能夠找出此三類遺產的特點。因此這樣的安排,在整個課堂講解上有詳略之分,授課方法上也有著多樣性,并有助于培養學生能力的發展。同時促使學生達成教學目標3。)三、教學小結師:我們分別學習了這四類(課件)世界遺產。其中,世界文化遺產占世界遺產總數的77%。下面我們來檢測一下:(課件)小檢測:運用你的所學,下面各屬于哪類世界遺產?學生找出對應關系。舉手示意。老師鼓勵,不明白之處我們課下可繼續探討。(設計說明:運用評測小結練習,觀察學生分辨世界遺產的能力,界定世界遺產類型是本課難點,通過檢測觀察可以獲得一個數據,如果低于80%的學生掌握,那說明有些學生沒有領會,可以利用課下繼續研討,下節課前可以進行必要的鞏固。這也從另一方面來說學生在分辨界定世界遺產類型時,對教學重點中的哪四種類型的遺產已經能夠掌握。)四.升華情感——保護世界遺產1.書寫心聲到2016年世界遺產委員會召開之前,我國已經被確認的世界遺產總數是48項,僅次于意大利,排名第二。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但是目前,有許多世界遺產面臨瀕危和易碎,主要表現在戰爭的破壞,改建的傷害,天災比如天火,地震、臺風等,人禍比如濫砍濫伐,觀光旅游的破壞等等,我們作為新時代的主人,更應該去保護,去珍惜,那我們怎樣做,才能真正保護世界遺產呢?下面每人在你的小紙片上寫下你如何保護世界遺產的心聲。學生書寫,教師巡回瀏覽學生小組內交流,選代表班上交流全體參與,把自己書寫的小紙片貼在老師在黑板上畫的心形圖上。教師總結:同學們,看到你們的肺腑之言,老師不禁心生感激之情。就讓我們一起同心協力來保護我們的世界遺產吧!(設計說明:與導入中“丁錦昊事件”互應,通過本課所學內容,抒發心中情感,通過書寫心聲貼入“心形”圖案之內,無形中映射出一個“同心協力”保護世界遺產的見證,情感得到升華,更能激發他們保護世界遺產的決心和毅力。)2.國旗下宣誓我們的家鄉地處文登,人杰地靈,有文登學之美譽,并且我們有王母娘娘洗腳盆的昆崳山,它已經成為國家3A級景區;有著鐫刻老子道德經的圣經山,它已經載入中國名勝詞典;并且也有著當年秦始皇東巡時召集文人登山論功行賞的“召文臺”。也許不久的將來,它們也能為我們的子孫后代帶來普遍價值,就讓我們從身邊做起,保護好身邊的,才能保護好世界的。我代表長輩們向你們發出倡議,請全體起立,舉起你的右手,面向國旗莊嚴宣誓:(課件)保護遺產,刻不容緩。以身作則,從我做起。世代傳承,永放光彩!好,心動不如行動,就讓今天成為我們歷史的見證!(設計說明:保護世界遺產要從保護身邊的遺產做起,只有保護好身邊的,才能保護好世界的。發出倡議,集體面對國旗宣誓,珍視世界遺產,讓學生有一種神圣感與責任感,并進一步提升情感,達到本課高潮,完美結題。通過書寫保護世界遺產的心聲和國旗下的宣誓,有效達成教學目標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