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賦予材料以生命》《什物組合立體造型——瓦楞紙立體造型》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課是初三下冊第四單元的學習內容。所謂賦予材料以生命就是將材料通過巧妙的組合、藝術的加工而煥發生氣,給作品以靈性,使作品因材料的恰當運用而呈現生命的活力,從而增強作品的藝術感染力。以《瓦楞紙立體造型》為課題,以美學理論為基礎賦予廢舊材料新的生命。【學情分析】八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美術創作和實踐能力包括剪、折、卷、幾何原理、力學原理等內容,能夠與同伴很好的協作。但對瓦楞紙立體制作方法不了解,因此我們要培養學生積極探究問題態度,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材料,在有效的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美術實踐與創新的潛能。我們的美術課堂要培養學生對材料的美感發現和積極應用,還要在青少年時期幫助他們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對資源的節約意識以及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通過本課學習引領努力成為環保達人、創意之星、美好事物的締造者、傳遞者。《天空之城》瓦楞紙立體制作 萊州市平里店中學 學生集體創作【活動背景】瓦楞紙從誕生到現在雖算不上歷史悠久,但瓦楞紙卻已遍布世界各個角落,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離不開的材料。瓦楞紙箱現已成為現代商業和貿易中使用最廣泛的包裝容器,也是當今世界各國采用最重要的包裝形式之一。瓦楞紙的發明極大地方便了人類的生活,也成為社會負擔。認識瓦楞紙,了解瓦楞紙學會瓦楞紙立體造型,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拓展知識面,而且活動的過程中還能加強環保意識,提高合作意識,因此設計了本次活動。【教學目標】1、了解瓦楞紙的材料特性,結構特點,拓展知識面。學會將面材轉換成立體形態的基本方法。2 、培養孩子們善于觀察發現、善于思考的學習品質,敢于挑戰的創新意識以及積極主動的合作能力。3、引導學生同學們具有關注社會、關注自然,形成科學的良好的環保意識以及熱愛生活的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立體造型的方法、裝飾手法。教學難點:立體造型的創意。【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教具:多媒體課件、瓦楞紙作品、瓦楞紙箱、剪刀、刻刀、熱熔膠槍、膠棒。學生準備學具:剪刀、刻刀及繪圖工具。 【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實踐調查:平日怎樣稱呼它?家中怎樣處理的?發現問題:瓦楞紙紙箱在社會中有泛濫之嫌,已經成為社會的負擔。【設計意圖】:啟發關注生活關注社會,發現材料之美。二、新授知識:(一)知識技能:1.解決方案:提出立體造型的方案,板書課題。2.欣賞觀摩:學生創作現場圖片、作品展示、室內氛圍創設,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欲望。【設計意圖】:學校學長的作品拉近與學生的關系。3.造型方法:提出問題,面材轉換為立體造型的方法,讓學生觀察回答。老師總結:方法A依附形體;B紙卷造型;C面材圍合;D面材并置 (板書制作方法)補充方法:E立體制作與機械原理相結合。4.裝飾方法:觀看幻燈片,分析瓦楞紙裝飾方法,詢問《貓頭鷹》神態各異的原因。裝飾方法的不同,老師再來分析《迎賓機器人》,進行總結:大小、長短、曲直、方圓、疏密的對比。(板書裝飾手法)【設計意圖】:觀察分析提高能力。(二)演示示范:1.視頻演示制作方法:以依附于一定的形體為例進行指導。2.教師示范指導:卷曲造型貓頭鷹,或者是其他造型,采用機動靈活的方式,建立學科的愉悅性。【設計意圖】:教師演示更親切真實。三、創作輔導:作業:小組合作、動物形象、用一種方法為主,可多種方法結合。提出活動要求:1.造型夸張、特征突出2.巧妙利用紋理裝飾3.粘合牢固4.組長統籌安排、組員分工明確5.安全使用工具【設計意圖】:提高學生合作意識。四、評價展示:各小組學生展示作品,采用自評、互評、師評相結合的方法,運用學過的知識和方法推薦和點評作品。【設計意圖】:展示是對學習成果的呈現,也是總結。五、拓展延伸1.學校立體制作在創客展中亮相的圖片及視頻:讓學生感受到立體造型的進一步探索的方式及方法。2.瓦楞紙的廣泛利用圖片:包裝、家居、陳設等,并引發學生對瓦楞紙的再認識。出示大量的紙殼箱子讓學生回答上課開始時提出的問題,檢驗本節課學生的意識轉變及收獲。3.其他環保材料的巧利用:是教學思想的延伸,給學生創意啟發。4.結束語:“世界上沒有垃圾,只有放錯了地方的資源”提出倡議。【設計意圖】: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方法技能,更是不斷探索的方向和指引。六、板書設計 :瓦楞紙立體造型制作方法 裝飾手段A依附 大小B卷曲 曲直C并置 方圓D圍合 疏密《福音戰士》瓦楞紙立體制作 萊州市平里店中學 作品展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