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Lesson 1 “發光”的昆蟲教學內容串聯和并聯電路是常見的電路連接方式。用電器首尾依次連接在電路中稱為串聯電路,而在構成電路元件間電流有一條以上的相互獨立通路稱為并聯電路。本節課我們通過建立假設、測試利用銅箔連接不同類型電路,讓兩個二極管同時發光,結合生物學知識,利用電路知識制作“眼睛”發光的昆蟲。教學目標科學知識:串聯和并聯電路是常見的電路連接方式。用電器首尾依次連接在電路中稱為串聯電路,而在構成電路元件間電流有一條以上的相互獨立通路稱為并聯電路。科學探究:通過建立假設、測試利用銅箔連接不同類型電路,讓兩個二極管同時發光,結合生物學知識,利用電路知識制作“眼睛”發光的昆蟲。跨學科內容:技術(T):用導線替代物銅箔連接并聯閉合電路。藝術(A):利用彩紙制作昆蟲。教學重點使用電路元件連接可以使二極管發光的閉合電路。教學難點比較串聯和并聯電路的差異。教學活動流程解決問題所需材料:二極管、毛根、銅箔膠帶、彩紙、泡棉膠。工具包材料:剪刀、紐扣電池、雙面膠。(課程結束后放回工具包)教學活動流程一、引入(5min)師:STEAM科學大課堂開始啦!讓我們看一段爆眼球的視頻。教師根據爆眼球視頻內容,通過提問了解學生的興趣點,提取視頻中與本次實驗相關的關鍵詞。主題引入師:從視頻中我們觀察到什么?(提示:燈在閃爍,不止一個燈泡在閃爍)師:它用燈泡制作了什么圖案呢?(提示:可以用多個燈泡連接電路,連接不同的圖形)* 實驗引入師:要讓這些燈泡發光,有哪些必須元素?(提示:用電器、電源、導線)師:這些燈泡可能是如何連接的呢?(提示:可能是把燈泡依次連在電路中)師:如果可以,你想用許多燈泡設計什么圖案呢?(提示:開放性的問題)今天,我們就利用你手邊的材料和電路知識,制作一個眼睛會“發光”的昆蟲吧!二、實驗過程(30min)認識材料師:請取出袋子中的材料,看看它們如何幫助你解決實驗問題?教師帶領學生從袋子中取出材料,根據學生水平及實驗需要,引導學生初步觀察,并了解不同實驗材料特征及使用方法。開始實驗教師引導學生開展探究實驗,(注意:探究過程中,應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如果學生遇到操作問題,教師可根據情況選擇為學生展示相應的,幫助學生了解操作方法。)1.建立假設,制作模型師:根據手邊的材料,請找出連接電路的必需元件,首先認識二極管、紐扣電池的正負極區分及連接。(提示:二極管長的為正極,短的為負極。)師:現在利用手邊材料嘗試讓2個二極管同時發光。根據你的推測,它可能有哪些方案?請將你的推測記錄在實驗記錄單上。(提示:教師需要向學生介紹如何根據實際電路畫出簡單的電路圖)。學生根據推測,在實驗記錄單上畫出電路圖,并嘗試將二極管、銅箔膠帶、紐扣電池三者連接起來。2.驗證推測,確定最優模型師:觀察二極管是否發光,此時兩個二極管是如何連接在一起的?如果沒有亮請檢查電路連接方式,并2人一組討論二極管沒有亮的原因。學生記錄二極管發光時,將電路連接方式畫在實驗記錄單上。3.優化方案,再次測試師:現在根據你已經了解到的電路知識,將兩個同時發光的二極管作為昆蟲的眼睛,利用手邊材料制作昆蟲身體的其他部分(提示:是否需要調整二極管的在電池上的位置)。請先觀察昆蟲的外形有哪些部分組成,數量與結構,用手邊材料制作昆蟲身體結構。(提示:教師展示ppt當中的圖片。)學生利用毛根、剪刀、硬卡紙制作昆蟲的其他部分。用泡棉膠連接昆蟲的足,用剪刀裁剪卡紙,制作昆蟲的身體和翅膀。4.改變實驗條件,設置實驗變量,收集數據師:請思考:如果斷開其中一條電路,會對昆蟲發光的眼睛帶來什么變化?思考這說明此電路有什么特點?學生斷開其中一個二極管,觀察另一個二極管的變化。和小組同學溝通交流,此種電路連接的特點。5.拓展活動師:請思考如何保證昆蟲身體協調的情況下,不影響昆蟲“眼睛”發光。學生調整銅箔膠帶與電池之間的連接長度,調節昆蟲身體,讓昆蟲眼睛所連電路穩定的發光。三、討論與分享(5min)教師引導學生對以下問題展開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實驗中我們是如何連接電路使昆蟲的雙眼“發光”的?2.在連接電路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什么呢?3.實驗中的這種連接方式有什么特點呢?四、實驗結論(2min)師:通過這個實驗,請陳述一下你所看到的現象,并解釋這個實驗現象背后的科學原理。(教師可根據學生分享與討論的內容,結合以下信息做簡要總結。)總結:師:根據實驗測試我們可以知道,我們要將兩個二極管的正極使用銅箔膠帶進行連接,然后與電池紐扣的正極相連接;二極管的負極使用銅箔膠帶分別與電池紐扣的負極相連,形成并聯的電路后昆蟲的雙眼才能夠同時“發光”。要注意銅箔膠帶在使用的時候一定要粘貼緊。在并聯電路中,從電源正極流出的電流在分支處要分為兩路,每一路都有電流經過,因此即使某一支路斷開,另一支路仍會與電源構成通路,各個支路之間互不牽連。(提示:教師可根據師訓視頻中的實驗總結部分,了解本次實驗的原理。)五、拓展與遷移(2min)教師可利用“科學大講堂”視頻,幫助學生拓展本節課相關知識。師:科學大講堂中發生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和有趣的實驗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播放科學大講堂視頻。六、回顧與總結(1min)教師請學生拿出活動單頁,引導學生完成自我反思與評價。師:經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得到哪些收獲和成長?請將你本節課的實驗收獲和心得以及還需提高和優化的部分記錄在《回顧與總結》表中,并對自己本堂課在科學興趣、科學實踐、科學思維方面的成長給予評價。(共17張PPT)“發光”的昆蟲1.從視頻中我們觀察到了什么?2.視頻中用燈泡制作了什么圖案呢?要讓這些燈泡發光,有哪些必須元素?這些燈可能是如何連接的呢?思考:如果可以,你想用許多燈泡設計什么圖案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利用電路知識制作一只“雙眼”會發光的昆蟲。毛根彩色卡紙銅箔膠帶二級管泡棉膠剪刀雙面膠紐扣電池提示:其中紐扣電池、剪刀、雙面膠來自工具包,使用后請將其放回工具包中。1推測二極管同時發光的連接方式,并嘗試推測兩個二極管同時發光時有哪些連接方案,將推測的連接方式記錄在實驗記錄上并動手進行嘗試連接。2. 檢查電路,探討分析思考:通過觀察已經連接的電路,探討二極管沒有發光的原因并改善,記錄兩根二極管同時發光的連接方式3.制作“發光”的昆蟲分析昆蟲的組成結構,利用手邊的材料和二極管制作一個“發光的”昆蟲4.斷開一根二極管,觀察另一個的變化思考:如果斷開其中一條電路,會對昆蟲發光的眼睛帶來什么變化?思考這說明此電路有什么特點?5.拓展活動思考:如何保證昆蟲身體協調的情況下,不影響昆蟲“眼睛”發光。1.實驗中我們是如何連接電路使昆蟲的雙眼“發光”的?2.在連接電路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什么?3.實驗中的這種連接方式有什么特點?根據實驗我們可以知道,我們要將兩個二極管的正極使用銅箔膠帶進行連接,然后與電池紐扣的正極相連接;二極管的負極使用銅箔膠帶分別與電池紐扣的負極相連,形成并聯的電路后昆蟲的雙眼才能夠同時“發光”。要注意銅箔膠帶在使用的時候一定要粘貼緊。請你回顧本堂課的學習過程用心記錄下自己的成長與收獲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01 發光的昆蟲 .pptx Lesson 1 “發光”的昆蟲.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