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歷社九上3.4.2《雅爾塔會議與德日投降》同步試卷一、單選題1.下列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相關的歷史事件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內在聯系。這種內在聯系按發生的時聞先后順序排列應是( )①日軍偷襲珍珠港 ②諾曼底登陸 ③雅爾塔會議④《聯合國家宣言》簽署 ⑤蘇聯對日宣戰 ⑥德國投降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②④⑥⑤C.①④②③⑥⑤ D.①⑤②④③⑥2.(2019九上·新昌期中)在“二戰”期間的中國參加了許多重要的國際會議,使國際地位大大提高。下列會議能印證這一觀點的是( )A.開羅會議 B.德黑蘭會議 C.雅爾塔會議 D.波茨坦會議3.二戰中標志著歐洲戰場正式結束的標志是( )A.日本投降 B.意大利投降 C.雅爾塔會議 D.德國投降4.如圖資料取自二戰期間一份重要的文件,從中可以證明釣魚島就是中國的領土,從而批駁了日本政府覬覦釣魚島的野心。這份國際性文件是( )A.《開羅宣言》 B.《聯合國家宣言》C.《慕尼黑協定》 D.《凡爾賽條約》5.歷史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每個歷史事件都有一些關鍵詞,比如處置戰后德國、蘇聯出兵中國東北、斯大林、羅斯福、丘吉爾三巨頭、戰后格局——下列最符合這些關鍵詞的事件是( )A.反法西斯聯盟建立 B.雅爾塔會議C.開羅會議 D.波茨坦會議6.“史論結合,論從史出”是學習歷史的基本方法。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①不列顛之戰是德國在二戰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敗,宣告閃電戰的破產②諾曼底登陸戰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加速德國法西斯的滅亡③雅爾塔會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重要的會議,它規劃了戰后世界和平④蘇德戰場中莫斯科保衛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7.1945年8月20日美國出版的《時代》雜志,封面是一幅視覺效果強烈的圖畫(如下圖),它明確告訴讀者一個不爭的事實( )A.日本向同盟國簽署了投降書B.法西斯集團分崩離析C.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D.《波茨坦公告》勒令日本無條件投降8.(2019九上·臺州月考)“它”莊嚴宣告“三國之宗旨在剝奪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奪得占領之一切島嶼,及時日本在中國所竊取之領土,如東北四省、臺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華民國。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貪欲所攝取之土地亦將日本驅逐出境。”“它”是指( )A.《聯合國家宣言》 B.《開羅宣言》C.《雅爾塔協定》 D.《凡爾賽和約》9.1944年6月6日,6000多艘戰艦、運輸船和登陸艦艇駛出了英國港口,當它們正利用夜暗接近法國海岸時,專門派出的3個空降師所屬傘兵部隊已經升空。這一軍事行動的執行者是( )A.蘇聯軍隊 B.美英盟軍 C.德國軍隊 D.日本軍隊10.(2019九上·青田期中)2015年,世界各國通過多種形式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以下關于這場戰爭敘述正確的是( )①這是帝國主義之間掠奪與侵略的非正義戰爭②戰后確立的凡爾賽體系暫時維護了世界和平③聯合國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產物④戰爭改變了世界格局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1.(2019九上·蒼南期中)資料取自二戰期間一份重要的文件,對此文件理解正確的有( )①這份文件的名稱應是《聯合國家宣言》②文件中的臺灣被日本所竊源于甲午戰爭③該文件標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④文件簽署有利于中國抗日戰爭取得勝利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2.下列國際組織中,成立于1945年的是( )A. B.C. D.13.(2019九上·浙江期中)二戰中某國際文件指出:“羅斯福總統、蔣委員長、丘吉爾首相、偕同各該國軍事與外交顧問人員在北非舉行會議,業已完畢,茲發表概括之聲明如下:三國軍事方面人員關于今后對日作戰計劃,已獲得一致意見……”該國際文件是( )A.《大西洋憲章》 B.《波茨坦公告》C.《開羅宣言》 D.《慕尼黑協定》14.(2018九上·杭州期中)1945年,一位美國記者分別在蘇聯、日本、中國進行采訪,他看到的景象依次有( )A.雅爾塔會議舉行、日本戰敗投降、國共雙方簽訂《雙十協定》B.《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原子彈爆炸后的慘景、國共雙方簽訂《雙十協定》C.聯合國誕生、原子彈爆炸后的慘景、新中國的誕生D.雅爾塔會議、日本戰敗投降、新中國的誕生15.下圖為聯合國的標志,中間是從北極上方看到的地球,外圍是象征和平的橄欖枝圖案。它體現聯合國的宗旨是( )A.反對美蘇爭霸 B.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C.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 D.人與自然和諧發展16.某中學九年級(8)班同學開展了一場以“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之我見”為主題的班級辯論會。下列同學們的辯論觀點不符合史實的一項是( )A.莫斯科保衛戰終止了德軍進攻蘇聯的計劃B.美、英等聯軍發起的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C.犧牲弱小國家利益的綏靖政策不利于維護世界和平D.二戰改變了世界面貌并影響了世界歷史發展的進程17.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每一個階段,往往都是以進攻的一方發動突然襲擊開始的。下列戰役,不屬于突然襲擊的是( )A.德國進攻波蘭 B.德國進攻蘇聯C.日本進攻珍珠港 D.蘇軍攻克柏林18.分析下表,你能得出關于“二戰”的正確結論是( )第二次世界大戰情況統計表持續時間 卷入國家數量 死傷人數 軍費開支及物資損失6年多 61個 5000多萬 5萬多億美元A.人類歷史上空前的浩劫 B.非正義的侵略戰爭C.正義的民族解放戰爭 D.改變了世界格局19.(2019九上·吳興期中)歷史研究,強調“論從史出”。下列選項中,史實與影響之間邏輯關系成立的有( )史實 影響①1940年7月,不列顛之戰 宣告了希特勒閃電戰的破產②1940年9月,德意日三國結成軸心國軍事同盟 標志著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③1941年6月,德國對蘇聯宣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規模擴大④1945年9月,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 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0.(2018九上·婺城期末)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期,召開了①②③④四次重要的反法西斯國際會議(下圖),其中對戰后國際政治關系產生最深遠影響的會議是( )A.① B.② C.③ D.④二、材料分析題21.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是一場偉大的正義戰爭,對戰后世界發展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42年1月,日軍進攻緬甸,英軍節節敗退,英國政府正式向中國政府請求迅速派兵入緬協同英軍作戰。中國政府即派出10萬遠征軍入緬,后又不斷增兵。由于中國戰場和印、滇、緬戰場牽制日軍達130萬之眾,使日軍無法調往太平洋,大大減輕了美國的壓力。——摘編自軍事科學院《中國抗日戰爭史》等材料二:1943年11月,同盟國(中美英)召開三國首腦會議,討論中國和亞洲有關重大軍事、政治問題,包括聯合對日作戰和戰后處置日本。——摘編自軍事科學院《中國抗日戰爭史》材料三:1943年10月,中、美、英、蘇四國代表簽署《四國宣言》,提出:“為了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在重建法律與秩序和創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們將彼此協商,必要時并將與聯合國家的其他成員進行協商,以便代表一個國際共同體采取共同行動。”——摘編自朱貴生等《第二次世界大戰史》(1)依據材料一說明中國遠征軍出國作戰的直接原因。(2)依據材料一,二,分析中國為什么能以大國身份參加材料三中的會議。結合所學知識說明這次會議的重大成果。(3)依據材料三分析《四國宣言》的主要目的。其基本宗旨在戰后是如何落實的?2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1943年,戰爭中最艱難的日子已經過去,英、美盟軍的戰車搶灘登陸,蘇聯軍隊的進攻所向披靡,蘇聯對日宣戰,美軍重拳出擊,中國抗日武裝展開了全面反擊。正義,終于又一次戰勝了邪惡!何成剛《史料教學的理論與實踐》材料二:1945年10月25日,在中國戰區臺灣省對日受降典禮上臺灣省行政長官陳儀說:“本官奉命接受臺灣、澎湖列島琉球日本陸海空軍……這種具有歷史意義的事實,本人特報告給中國全體同胞及全世界周知……感謝協助我們光復臺灣的同盟國家。”——左雙文《國民政府與臺灣光復》(1)材料一中標志著“最艱難的日子已經過去“的重要事件是什么?寫出決定“蘇聯對日宣戰”的會議名稱。(2)結合材料二指出,國民政府是根據哪個國際法律性文件收復臺灣的?從陳儀的講話中,可以看出抗戰勝利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什么?(3)談談中國抗日戰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地位及作用。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戰的轉折;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此題考查二戰中重大歷史事件的時序。①發生于1941年12月7日;②發生于1944年6月6日;③發生于1945年2月;④發生于1942年1月1日;⑤發生于1945年8月;⑥發生于1945年4月。故答案是C。【點評】知道二戰中重大歷史事件的時序。2.【答案】A【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開羅會議會后公布開羅宣言,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歸還一切侵占的土地,塑造戰后東亞的新局勢。開羅會議確立中國成為世界四強的地位,對中國政治上意義重大,提高了我國國際地位。因此A正確。B主要議題是討論美英開辟西歐第二戰場,東西方配合對德作戰問題,與題意不符。因此B錯誤。C會議的主要內容有:戰后處置德國問題、波蘭問題、遠東問題、聯合國問題。因此C錯誤。D是英美蘇三國為了商討對戰后德國的處置問題和解決戰后歐洲問題的安排,以及爭取蘇聯盡早對日作戰的會議,于中國無關,因此D錯誤,綜上故選A。【點評】 本題考查二戰時期重要會議及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難度適中。容易誤選波茨坦會議。3.【答案】D【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1945年4月,蘇聯紅軍對柏林發動總攻,希特勒自殺身亡,5月2日,柏林守軍投降,5月8日,德國正式簽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場戰爭結束。D項德國投降標志著歐洲戰場正式結束,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歐洲戰場正式結束的標志。另外,同學們還要識記非洲戰場和亞洲戰場的結束事件,1943年7月10日,美英軍隊在西西里島登陸。7月24日,法西斯議會多數票通過要求墨索里尼辭職。1943年9月3日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二戰的非洲戰場結束,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正式簽署投降書,亞洲戰場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也就結束了。4.【答案】A【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據“二戰期間一份重要的文件”“從中可以證明釣魚島就是中國的領土,從而批駁了日本政府覬覦釣魚島的野心”和圖片信息可知這份國際性文件是《開羅宣言》。1943年12月《開羅宣言》明確規定,“日本所竊取于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四省、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國。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務將日本驅逐出境”。《開羅宣言》維護了我國的領土主權。A項《開羅宣言》是題干描述的國際性文件,符合題意;BCD三項和題干圖片不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二戰期間一份重要的文件為依托,考查學生對《開羅宣言》的識記能力。識記《開羅宣言》的內容是解題的關鍵。5.【答案】B【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1945年2月,美國、英國、蘇聯三國首腦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在蘇聯的雅爾塔召開會議。會議決定打敗德國以后,要對德國實行軍事占領,徹底消滅德國的法西斯主義;同時,決定成立聯合國。蘇聯承諾在德國投降后三個月內,參加對日本法西斯的作戰即答應出兵東北,但這是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帶有明顯的大國強權政治的色彩。二戰后,根據雅爾塔會議的內容,形成了雅爾塔體系。ACD三項和題干關鍵詞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雅爾塔會議最符合題干關鍵詞,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雅爾塔會議。6.【答案】C【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莫斯科保衛戰是德國陸軍在二戰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敗,打破了希特勒吹噓的德軍天下無敵的神話,宣告希特勒閃電戰的破產,①表述錯誤;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會戰以蘇軍的勝利宣告結束。從此,蘇軍開始了全線反攻。這次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關鍵性戰役,極大地消耗了德軍的有生力量,斯大林格勒戰役不僅是蘇德戰場根本轉折的開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④表述錯誤。C項②③表述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史實。識記與靈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重大事件以及影響。7.【答案】C【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根據材料“1945年8月”結合所學知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A項日本向同盟國簽署了投降書是在1945年9月3日,不符合題意;B項法西斯集團分崩離析錯誤,1943年,意大利宣布投降,法西斯集團瓦解,不符合題意;C項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正確,符合題意;D項《波茨坦公告》勒令日本無條件投降錯誤,1945年7月,美、英、蘇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勒令日本無條件投降,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歷史材料的能力。8.【答案】B【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國首腦會晤,發表《開羅宣言》,《開羅宣言》規定“三國之宗旨在剝奪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奪得或占領之一切島嶼,及使日本在中國所竊取之領土,如東北四省、臺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華民國。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務將日本驅逐出境。”《開羅宣言》維護了我國的領土主權,中國能夠取得這一重大成果的前提條件是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做出了巨大貢獻,贏得了國際上的大力支持和幫助。ACD三項均與題中描述不符合,不符合題意;B項《開羅宣言》是題干描述的文件,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開羅宣言》。要求具備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9.【答案】B【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1944年6月6日凌晨,由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組成的盟軍部隊在最高司令艾森豪威爾指揮 下,從英國起航,橫渡英吉利海峽,在法國諾曼底成功登陸,一舉突破德軍防線。諾曼底成功登陸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重要轉折點,加速了德國法西斯的滅亡。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諾曼底登陸的史實,屬于簡單題。10.【答案】B【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即第二次世界大戰,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是全世界人民反抗法西斯統治而進行的正義戰爭,①這是帝國主義之間掠奪與侵略的非正義戰爭錯誤;②戰后確立的凡爾賽體系,暫時維護了世界和平錯誤,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確立了凡爾賽體系;排除①②。③聯合國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產物正確,1945年,美、英、蘇三國政府首腦在蘇聯的雅爾塔舉行會議。會議總結了反法西斯的經驗教訓,決定成立聯合國,以維護世界的和平,因此聯合國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產物;④戰爭改變了世界格局正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后,法西斯國家受到重創,形成了美蘇對立的兩極格局。B項③④敘述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史實,注意區分辨析兩次世界大戰的相關史實。11.【答案】D【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據“二戰期間一份重要的文件”“從中可以證明釣魚島就是中國的領土,從而批駁了日本政府覬覦釣魚島的野心”和圖片信息可知這份國際性文件是《開羅宣言》。文件中的臺灣被日本所竊源于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中戰敗,與日本簽訂的《馬關條約》的內容有關,《開羅宣言》的簽署有利于中國抗日戰爭取得勝利。D項②④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二戰期間一份重要的文件為依托,考查《開羅宣言》。注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識記與靈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重大事件以及影響。12.【答案】C【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依據題干中時間提示:圖C是聯合國的會徽,聯合國成立于1945年,C項符合題意;1945年。結合課本所學,圖A是歐盟的旗幟,歐盟成立于1993年。A項不合題意;圖B是世界貿易組織的標識,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成立。B項不合題意;圖D是亞太經合組織的標志,1989年11月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的成立。D項不合題意。由此可知ABD三項不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理解并識記聯合國的建立的相關史實。13.【答案】C【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材料“羅斯福總統、蔣委員長,丘吉爾首……在北非舉行會議”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二戰時期中美英三國在北非召開開羅會議,發表《開羅宣言》。A項《大西洋憲章》是羅斯福和丘吉爾會面以后發表的宣言,不符合題意;B項《波茨坦公告》是博斯坦會議以后發表出來的,參加波茨坦會議的主要是英國,蘇聯和美國,沒有中國,不符合題意;C項《開羅宣言》是題干描述的國際文件,符合題意;D項《慕尼黑協定》是1938年的9月,在慕尼黑會議上德意英法四國簽訂的,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開羅宣言》的相關內容,考查學生準確解讀、獲取材料信息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14.【答案】A【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題干中的時間是“1945年”,地點依次為“蘇聯、日本、中國”,因此首先判斷選項中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然后進行選擇。 1945年2月4日,蘇、美、英三國首腦在蘇聯雅爾塔舉行了“雅爾塔會議”,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向全日本廣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結束戰爭1945年10月10日,《國共雙方會談紀要》(雙十協定)在中國重慶簽訂,A項符合題干要求。B選項中 《聯合國家宣言》是1942年1月1日,美、英、中、蘇等26個參加反法西斯同盟的國家代表在華盛頓簽署,不符合題干要求,排除;C項中聯合國誕生的標志是1945年10月24日在美國加州舊金山簽定生效的《聯合國憲章》,不是在蘇聯,不符合題干要求,排除;D選項中新中國誕生的標志是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時間不符合,排除。因此本題答案為A。【點評】解答該題要看清題目的要求,不要漏看條件。該類題目要求學生對史實有清晰的認識,有一定難度。15.【答案】C【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本題考查聯合國的相關知識點。上圖為聯合國的標志,聯合國是二戰后成立的世界性、綜合性的政府間國際組織,它的宗旨是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一般,考查聯合國的相關知識點。16.【答案】A【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A項莫斯科保衛戰終止了德軍進攻蘇聯的計劃不符合史實,1941年,德軍發動對蘇聯的侵略戰爭,蘇聯軍民打響莫斯科保衛戰,給德軍重創,但并未阻止德軍的侵略步伐,符合題意;B項美、英等聯軍發起的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符合史實,1944年6月6日凌晨,法國諾曼底附近的英吉利海峽,突然萬船齊發、萬炮齊鳴。美英等反法西斯盟軍向德軍發動了猛烈攻擊并登陸,開辟了歐洲的第二戰場,不符合題意;C項犧牲弱小國家利益的綏靖政策不利于維護世界和平符合史實,1938年,德、意、英、法四國政府首腦在德國慕尼黑簽訂協定,企圖采取犧牲弱小國家利益的綏靖政策,將禍水東引蘇聯,使法西斯國家侵略野心日益膨脹,造成了嚴重的戰爭后果,不符合題意;D項二戰改變了世界面貌并影響了世界歷史發展的進程符合史實,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一場空前的浩劫,也徹底改變了世界面貌,影響了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相關知識的掌握,重點掌握二戰的進程及影響。17.【答案】D【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據所學知,德國法西斯進攻波蘭、德國法西斯進攻蘇聯、日本法西斯進攻珍珠港都屬于突然襲擊的軍事行動,而蘇聯紅軍攻克柏林不屬于突然襲擊的軍事行動,在此之前蘇聯與德國已進行了長期的戰爭,不是突然襲擊。ABC三項都屬于突然襲擊,不符合題意;D項蘇軍攻克柏林不屬于突然襲擊,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二戰時期的重要戰役。18.【答案】A【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圖表說明第二次世界大戰持續時間長,參戰的國家多,給人類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是人類歷史上空前的浩劫。A項人類歷史上空前的浩劫是分析題干表格得出的正確結論,符合題意;BCD三項說法都不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及學生對史料的閱讀分析理解能力。19.【答案】D【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①1940年7月,不列顛之戰——宣告了希特勒閃電戰的破產邏輯關系不成立,莫斯科保衛戰宣告了德國閃電戰破產,不符合題意;②1940年9月,德意日三國結成軸心國軍事同盟——標志著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邏輯關系不成立,1933年,德國希特勒上臺,稱為國家元首,希特勒上臺后,建立法西斯統治,世界大戰的歐洲策源地形成,不符合題意;③1941年6月,德國對蘇聯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規模擴大邏輯關系成立,1941年6月22日,德國向蘇聯發動了突然的全面進攻,蘇德戰爭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進一步擴大,符合題意;④1945年9月,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邏輯關系成立,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符合題意;D項③④邏輯關系成立,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相關史實的識記能力,建議學生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結束標志、主要事件與時間。20.【答案】D【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①為波茨坦會議所作地,②為開羅會議所作地,③為德黑蘭會議所作地,④為雅爾塔會議所作地。1945年的雅爾塔會議對于奪取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后勝利具有重大意義,為建立戰后新秩序打下了基礎,對戰后國際關系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D項④對戰后國際政治關系產生最深遠的影響,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二戰期間的國際會議及學生的識圖能力、理解能力。理解與識記雅爾塔會議的相關史實。21.【答案】(1)英國請求中國支援;中國保衛西南大后方。(2)中國在印、滇、緬戰場和國內戰場堅持抗日,為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重大貢獻。成果:發表《開羅宣言》。(3)目的:戰時合作,消滅法西斯;戰后共同維護世界和平,創建聯合國。【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看中國的地位與作用【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中國遠征軍出國作戰的直接原因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結合所學分析問題的能力。根據材料一中能直接得出的原因就是英國的請求,但結合所學知識,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后,中國面臨險惡環境,保衛滇緬公路以獲取國際援助。(2)本題考查中國能以大國身份參加此次會議的原因和這次會議的重大成果及成果內容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結合所學分析問題的能力。第一小問,回顧近代中國屈辱的外交,并聯系材料一的內容不難得出。第二小問,結合所學知識可得,開羅宣言的內容屬于基礎知識的記憶。(3)本題考查《四國宣言》的主要目的和其基本宗旨在戰后的落實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結合所學分析問題的能力。第一小問,結合所學可知,《四國宣言》簽訂于1943年,要從當時來分析其簽訂的主要目的。第二小問,結合所學可知,得出其基本宗旨的落實。故答案為:(1)英國請求中國支援;中國保衛西南大后方。(2)中國在印、滇、緬戰場和國內戰場堅持抗日,為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重大貢獻。成果:發表《開羅宣言》。(3)目的:戰時合作,消滅法西斯;戰后共同維護世界和平,創建聯合國。【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22.【答案】(1)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雅爾塔會議。(2)《開羅宣言》;反法西斯同盟國的援助(或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3)中國抗日戰爭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或中國成為最早抵抗法西斯侵略的國家),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在戰爭中和戰爭后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顯著提高。中國抗日戰場牽制并消滅了大量日軍,大大緩解了太平洋戰場和歐洲戰場上的壓力。中國抗戰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開始最早、歷時最長、犧牲最大,為世界反法斯西戰爭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犧牲,作出了重要貢獻,起到了重大作用。【知識點】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戰的轉折;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看中國的地位與作用【解析】【分析】(1)材料一中“二戰最艱難的日子已經過去,大反攻的日子終于來臨”指的是斯大林格勒戰役;斯大林格勒會戰是法西斯德國遭遇的戰略范圍最嚴重的失敗,不僅終結了德國南方集群自1941年以來保持的攻勢局面,而且直接造成了蘇聯與德國總體力量對比的根本變化。為了協調行動,盡快打敗法西斯,1945年2月,美國、英國、蘇聯三國首腦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在蘇聯雅爾塔召開會議。會議決定打敗德國后,要對德國實行軍事占領,徹底消滅德國的法西斯主義。同時,還決定成立聯合國。蘇聯承諾在德國投降后三個月內,參加對日本法西斯的作戰。(2)1943年的《開羅宣言》明確要求:“日本所竊據的中國領土,如中國東北、臺灣和澎湖列島等,必須歸還中國”。 從材料二中的 “……感謝協助我們光復臺灣的同盟國家”可見抗戰勝利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反法西斯同盟國的援助。(3)中國抗日戰場是抗擊日本法西斯的主戰場,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民族付出了重大犧牲,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故答案為:(1)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雅爾塔會議。(2)《開羅宣言》;反法西斯同盟國的援助(或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3)中國抗日戰爭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或中國成為最早抵抗法西斯侵略的國家),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在戰爭中和戰爭后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顯著提高。中國抗日戰場牽制并消滅了大量日軍,大大緩解了太平洋戰場和歐洲戰場上的壓力。中國抗戰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開始最早、歷時最長、犧牲最大,為世界反法斯西戰爭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犧牲,作出了重要貢獻,起到了重大作用。【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斯大林格勒戰役、雅爾塔會議、《開羅宣言》、抗日戰爭的勝利原因及意義。需要掌握斯大林格勒戰役、雅爾塔會議、《開羅宣言》的史實及抗日戰爭的勝利原因及意義。1 / 1歷社九上3.4.2《雅爾塔會議與德日投降》同步試卷一、單選題1.下列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相關的歷史事件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內在聯系。這種內在聯系按發生的時聞先后順序排列應是( )①日軍偷襲珍珠港 ②諾曼底登陸 ③雅爾塔會議④《聯合國家宣言》簽署 ⑤蘇聯對日宣戰 ⑥德國投降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②④⑥⑤C.①④②③⑥⑤ D.①⑤②④③⑥【答案】C【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戰的轉折;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此題考查二戰中重大歷史事件的時序。①發生于1941年12月7日;②發生于1944年6月6日;③發生于1945年2月;④發生于1942年1月1日;⑤發生于1945年8月;⑥發生于1945年4月。故答案是C。【點評】知道二戰中重大歷史事件的時序。2.(2019九上·新昌期中)在“二戰”期間的中國參加了許多重要的國際會議,使國際地位大大提高。下列會議能印證這一觀點的是( )A.開羅會議 B.德黑蘭會議 C.雅爾塔會議 D.波茨坦會議【答案】A【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開羅會議會后公布開羅宣言,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歸還一切侵占的土地,塑造戰后東亞的新局勢。開羅會議確立中國成為世界四強的地位,對中國政治上意義重大,提高了我國國際地位。因此A正確。B主要議題是討論美英開辟西歐第二戰場,東西方配合對德作戰問題,與題意不符。因此B錯誤。C會議的主要內容有:戰后處置德國問題、波蘭問題、遠東問題、聯合國問題。因此C錯誤。D是英美蘇三國為了商討對戰后德國的處置問題和解決戰后歐洲問題的安排,以及爭取蘇聯盡早對日作戰的會議,于中國無關,因此D錯誤,綜上故選A。【點評】 本題考查二戰時期重要會議及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難度適中。容易誤選波茨坦會議。3.二戰中標志著歐洲戰場正式結束的標志是( )A.日本投降 B.意大利投降 C.雅爾塔會議 D.德國投降【答案】D【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1945年4月,蘇聯紅軍對柏林發動總攻,希特勒自殺身亡,5月2日,柏林守軍投降,5月8日,德國正式簽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場戰爭結束。D項德國投降標志著歐洲戰場正式結束,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歐洲戰場正式結束的標志。另外,同學們還要識記非洲戰場和亞洲戰場的結束事件,1943年7月10日,美英軍隊在西西里島登陸。7月24日,法西斯議會多數票通過要求墨索里尼辭職。1943年9月3日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二戰的非洲戰場結束,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正式簽署投降書,亞洲戰場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也就結束了。4.如圖資料取自二戰期間一份重要的文件,從中可以證明釣魚島就是中國的領土,從而批駁了日本政府覬覦釣魚島的野心。這份國際性文件是( )A.《開羅宣言》 B.《聯合國家宣言》C.《慕尼黑協定》 D.《凡爾賽條約》【答案】A【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據“二戰期間一份重要的文件”“從中可以證明釣魚島就是中國的領土,從而批駁了日本政府覬覦釣魚島的野心”和圖片信息可知這份國際性文件是《開羅宣言》。1943年12月《開羅宣言》明確規定,“日本所竊取于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四省、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國。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務將日本驅逐出境”。《開羅宣言》維護了我國的領土主權。A項《開羅宣言》是題干描述的國際性文件,符合題意;BCD三項和題干圖片不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二戰期間一份重要的文件為依托,考查學生對《開羅宣言》的識記能力。識記《開羅宣言》的內容是解題的關鍵。5.歷史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每個歷史事件都有一些關鍵詞,比如處置戰后德國、蘇聯出兵中國東北、斯大林、羅斯福、丘吉爾三巨頭、戰后格局——下列最符合這些關鍵詞的事件是( )A.反法西斯聯盟建立 B.雅爾塔會議C.開羅會議 D.波茨坦會議【答案】B【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1945年2月,美國、英國、蘇聯三國首腦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在蘇聯的雅爾塔召開會議。會議決定打敗德國以后,要對德國實行軍事占領,徹底消滅德國的法西斯主義;同時,決定成立聯合國。蘇聯承諾在德國投降后三個月內,參加對日本法西斯的作戰即答應出兵東北,但這是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帶有明顯的大國強權政治的色彩。二戰后,根據雅爾塔會議的內容,形成了雅爾塔體系。ACD三項和題干關鍵詞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雅爾塔會議最符合題干關鍵詞,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雅爾塔會議。6.“史論結合,論從史出”是學習歷史的基本方法。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①不列顛之戰是德國在二戰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敗,宣告閃電戰的破產②諾曼底登陸戰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加速德國法西斯的滅亡③雅爾塔會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重要的會議,它規劃了戰后世界和平④蘇德戰場中莫斯科保衛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答案】C【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莫斯科保衛戰是德國陸軍在二戰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敗,打破了希特勒吹噓的德軍天下無敵的神話,宣告希特勒閃電戰的破產,①表述錯誤;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會戰以蘇軍的勝利宣告結束。從此,蘇軍開始了全線反攻。這次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關鍵性戰役,極大地消耗了德軍的有生力量,斯大林格勒戰役不僅是蘇德戰場根本轉折的開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④表述錯誤。C項②③表述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史實。識記與靈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重大事件以及影響。7.1945年8月20日美國出版的《時代》雜志,封面是一幅視覺效果強烈的圖畫(如下圖),它明確告訴讀者一個不爭的事實( )A.日本向同盟國簽署了投降書B.法西斯集團分崩離析C.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D.《波茨坦公告》勒令日本無條件投降【答案】C【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根據材料“1945年8月”結合所學知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A項日本向同盟國簽署了投降書是在1945年9月3日,不符合題意;B項法西斯集團分崩離析錯誤,1943年,意大利宣布投降,法西斯集團瓦解,不符合題意;C項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正確,符合題意;D項《波茨坦公告》勒令日本無條件投降錯誤,1945年7月,美、英、蘇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勒令日本無條件投降,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歷史材料的能力。8.(2019九上·臺州月考)“它”莊嚴宣告“三國之宗旨在剝奪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奪得占領之一切島嶼,及時日本在中國所竊取之領土,如東北四省、臺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華民國。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貪欲所攝取之土地亦將日本驅逐出境。”“它”是指( )A.《聯合國家宣言》 B.《開羅宣言》C.《雅爾塔協定》 D.《凡爾賽和約》【答案】B【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國首腦會晤,發表《開羅宣言》,《開羅宣言》規定“三國之宗旨在剝奪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奪得或占領之一切島嶼,及使日本在中國所竊取之領土,如東北四省、臺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華民國。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務將日本驅逐出境。”《開羅宣言》維護了我國的領土主權,中國能夠取得這一重大成果的前提條件是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做出了巨大貢獻,贏得了國際上的大力支持和幫助。ACD三項均與題中描述不符合,不符合題意;B項《開羅宣言》是題干描述的文件,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開羅宣言》。要求具備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9.1944年6月6日,6000多艘戰艦、運輸船和登陸艦艇駛出了英國港口,當它們正利用夜暗接近法國海岸時,專門派出的3個空降師所屬傘兵部隊已經升空。這一軍事行動的執行者是( )A.蘇聯軍隊 B.美英盟軍 C.德國軍隊 D.日本軍隊【答案】B【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1944年6月6日凌晨,由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組成的盟軍部隊在最高司令艾森豪威爾指揮 下,從英國起航,橫渡英吉利海峽,在法國諾曼底成功登陸,一舉突破德軍防線。諾曼底成功登陸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重要轉折點,加速了德國法西斯的滅亡。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諾曼底登陸的史實,屬于簡單題。10.(2019九上·青田期中)2015年,世界各國通過多種形式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以下關于這場戰爭敘述正確的是( )①這是帝國主義之間掠奪與侵略的非正義戰爭②戰后確立的凡爾賽體系暫時維護了世界和平③聯合國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產物④戰爭改變了世界格局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B【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即第二次世界大戰,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是全世界人民反抗法西斯統治而進行的正義戰爭,①這是帝國主義之間掠奪與侵略的非正義戰爭錯誤;②戰后確立的凡爾賽體系,暫時維護了世界和平錯誤,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確立了凡爾賽體系;排除①②。③聯合國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產物正確,1945年,美、英、蘇三國政府首腦在蘇聯的雅爾塔舉行會議。會議總結了反法西斯的經驗教訓,決定成立聯合國,以維護世界的和平,因此聯合國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產物;④戰爭改變了世界格局正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后,法西斯國家受到重創,形成了美蘇對立的兩極格局。B項③④敘述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史實,注意區分辨析兩次世界大戰的相關史實。11.(2019九上·蒼南期中)資料取自二戰期間一份重要的文件,對此文件理解正確的有( )①這份文件的名稱應是《聯合國家宣言》②文件中的臺灣被日本所竊源于甲午戰爭③該文件標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④文件簽署有利于中國抗日戰爭取得勝利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D【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據“二戰期間一份重要的文件”“從中可以證明釣魚島就是中國的領土,從而批駁了日本政府覬覦釣魚島的野心”和圖片信息可知這份國際性文件是《開羅宣言》。文件中的臺灣被日本所竊源于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中戰敗,與日本簽訂的《馬關條約》的內容有關,《開羅宣言》的簽署有利于中國抗日戰爭取得勝利。D項②④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二戰期間一份重要的文件為依托,考查《開羅宣言》。注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識記與靈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重大事件以及影響。12.下列國際組織中,成立于1945年的是( )A. B.C. D.【答案】C【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依據題干中時間提示:圖C是聯合國的會徽,聯合國成立于1945年,C項符合題意;1945年。結合課本所學,圖A是歐盟的旗幟,歐盟成立于1993年。A項不合題意;圖B是世界貿易組織的標識,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成立。B項不合題意;圖D是亞太經合組織的標志,1989年11月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的成立。D項不合題意。由此可知ABD三項不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理解并識記聯合國的建立的相關史實。13.(2019九上·浙江期中)二戰中某國際文件指出:“羅斯福總統、蔣委員長、丘吉爾首相、偕同各該國軍事與外交顧問人員在北非舉行會議,業已完畢,茲發表概括之聲明如下:三國軍事方面人員關于今后對日作戰計劃,已獲得一致意見……”該國際文件是( )A.《大西洋憲章》 B.《波茨坦公告》C.《開羅宣言》 D.《慕尼黑協定》【答案】C【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材料“羅斯福總統、蔣委員長,丘吉爾首……在北非舉行會議”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二戰時期中美英三國在北非召開開羅會議,發表《開羅宣言》。A項《大西洋憲章》是羅斯福和丘吉爾會面以后發表的宣言,不符合題意;B項《波茨坦公告》是博斯坦會議以后發表出來的,參加波茨坦會議的主要是英國,蘇聯和美國,沒有中國,不符合題意;C項《開羅宣言》是題干描述的國際文件,符合題意;D項《慕尼黑協定》是1938年的9月,在慕尼黑會議上德意英法四國簽訂的,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開羅宣言》的相關內容,考查學生準確解讀、獲取材料信息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14.(2018九上·杭州期中)1945年,一位美國記者分別在蘇聯、日本、中國進行采訪,他看到的景象依次有( )A.雅爾塔會議舉行、日本戰敗投降、國共雙方簽訂《雙十協定》B.《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原子彈爆炸后的慘景、國共雙方簽訂《雙十協定》C.聯合國誕生、原子彈爆炸后的慘景、新中國的誕生D.雅爾塔會議、日本戰敗投降、新中國的誕生【答案】A【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題干中的時間是“1945年”,地點依次為“蘇聯、日本、中國”,因此首先判斷選項中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然后進行選擇。 1945年2月4日,蘇、美、英三國首腦在蘇聯雅爾塔舉行了“雅爾塔會議”,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向全日本廣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結束戰爭1945年10月10日,《國共雙方會談紀要》(雙十協定)在中國重慶簽訂,A項符合題干要求。B選項中 《聯合國家宣言》是1942年1月1日,美、英、中、蘇等26個參加反法西斯同盟的國家代表在華盛頓簽署,不符合題干要求,排除;C項中聯合國誕生的標志是1945年10月24日在美國加州舊金山簽定生效的《聯合國憲章》,不是在蘇聯,不符合題干要求,排除;D選項中新中國誕生的標志是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時間不符合,排除。因此本題答案為A。【點評】解答該題要看清題目的要求,不要漏看條件。該類題目要求學生對史實有清晰的認識,有一定難度。15.下圖為聯合國的標志,中間是從北極上方看到的地球,外圍是象征和平的橄欖枝圖案。它體現聯合國的宗旨是( )A.反對美蘇爭霸 B.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C.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 D.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答案】C【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本題考查聯合國的相關知識點。上圖為聯合國的標志,聯合國是二戰后成立的世界性、綜合性的政府間國際組織,它的宗旨是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一般,考查聯合國的相關知識點。16.某中學九年級(8)班同學開展了一場以“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之我見”為主題的班級辯論會。下列同學們的辯論觀點不符合史實的一項是( )A.莫斯科保衛戰終止了德軍進攻蘇聯的計劃B.美、英等聯軍發起的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C.犧牲弱小國家利益的綏靖政策不利于維護世界和平D.二戰改變了世界面貌并影響了世界歷史發展的進程【答案】A【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A項莫斯科保衛戰終止了德軍進攻蘇聯的計劃不符合史實,1941年,德軍發動對蘇聯的侵略戰爭,蘇聯軍民打響莫斯科保衛戰,給德軍重創,但并未阻止德軍的侵略步伐,符合題意;B項美、英等聯軍發起的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符合史實,1944年6月6日凌晨,法國諾曼底附近的英吉利海峽,突然萬船齊發、萬炮齊鳴。美英等反法西斯盟軍向德軍發動了猛烈攻擊并登陸,開辟了歐洲的第二戰場,不符合題意;C項犧牲弱小國家利益的綏靖政策不利于維護世界和平符合史實,1938年,德、意、英、法四國政府首腦在德國慕尼黑簽訂協定,企圖采取犧牲弱小國家利益的綏靖政策,將禍水東引蘇聯,使法西斯國家侵略野心日益膨脹,造成了嚴重的戰爭后果,不符合題意;D項二戰改變了世界面貌并影響了世界歷史發展的進程符合史實,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一場空前的浩劫,也徹底改變了世界面貌,影響了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相關知識的掌握,重點掌握二戰的進程及影響。17.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每一個階段,往往都是以進攻的一方發動突然襲擊開始的。下列戰役,不屬于突然襲擊的是( )A.德國進攻波蘭 B.德國進攻蘇聯C.日本進攻珍珠港 D.蘇軍攻克柏林【答案】D【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據所學知,德國法西斯進攻波蘭、德國法西斯進攻蘇聯、日本法西斯進攻珍珠港都屬于突然襲擊的軍事行動,而蘇聯紅軍攻克柏林不屬于突然襲擊的軍事行動,在此之前蘇聯與德國已進行了長期的戰爭,不是突然襲擊。ABC三項都屬于突然襲擊,不符合題意;D項蘇軍攻克柏林不屬于突然襲擊,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二戰時期的重要戰役。18.分析下表,你能得出關于“二戰”的正確結論是( )第二次世界大戰情況統計表持續時間 卷入國家數量 死傷人數 軍費開支及物資損失6年多 61個 5000多萬 5萬多億美元A.人類歷史上空前的浩劫 B.非正義的侵略戰爭C.正義的民族解放戰爭 D.改變了世界格局【答案】A【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圖表說明第二次世界大戰持續時間長,參戰的國家多,給人類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是人類歷史上空前的浩劫。A項人類歷史上空前的浩劫是分析題干表格得出的正確結論,符合題意;BCD三項說法都不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及學生對史料的閱讀分析理解能力。19.(2019九上·吳興期中)歷史研究,強調“論從史出”。下列選項中,史實與影響之間邏輯關系成立的有( )史實 影響①1940年7月,不列顛之戰 宣告了希特勒閃電戰的破產②1940年9月,德意日三國結成軸心國軍事同盟 標志著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③1941年6月,德國對蘇聯宣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規模擴大④1945年9月,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 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D【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①1940年7月,不列顛之戰——宣告了希特勒閃電戰的破產邏輯關系不成立,莫斯科保衛戰宣告了德國閃電戰破產,不符合題意;②1940年9月,德意日三國結成軸心國軍事同盟——標志著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邏輯關系不成立,1933年,德國希特勒上臺,稱為國家元首,希特勒上臺后,建立法西斯統治,世界大戰的歐洲策源地形成,不符合題意;③1941年6月,德國對蘇聯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規模擴大邏輯關系成立,1941年6月22日,德國向蘇聯發動了突然的全面進攻,蘇德戰爭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進一步擴大,符合題意;④1945年9月,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邏輯關系成立,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符合題意;D項③④邏輯關系成立,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相關史實的識記能力,建議學生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結束標志、主要事件與時間。20.(2018九上·婺城期末)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期,召開了①②③④四次重要的反法西斯國際會議(下圖),其中對戰后國際政治關系產生最深遠影響的會議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D【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①為波茨坦會議所作地,②為開羅會議所作地,③為德黑蘭會議所作地,④為雅爾塔會議所作地。1945年的雅爾塔會議對于奪取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后勝利具有重大意義,為建立戰后新秩序打下了基礎,對戰后國際關系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D項④對戰后國際政治關系產生最深遠的影響,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二戰期間的國際會議及學生的識圖能力、理解能力。理解與識記雅爾塔會議的相關史實。二、材料分析題21.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是一場偉大的正義戰爭,對戰后世界發展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42年1月,日軍進攻緬甸,英軍節節敗退,英國政府正式向中國政府請求迅速派兵入緬協同英軍作戰。中國政府即派出10萬遠征軍入緬,后又不斷增兵。由于中國戰場和印、滇、緬戰場牽制日軍達130萬之眾,使日軍無法調往太平洋,大大減輕了美國的壓力。——摘編自軍事科學院《中國抗日戰爭史》等材料二:1943年11月,同盟國(中美英)召開三國首腦會議,討論中國和亞洲有關重大軍事、政治問題,包括聯合對日作戰和戰后處置日本。——摘編自軍事科學院《中國抗日戰爭史》材料三:1943年10月,中、美、英、蘇四國代表簽署《四國宣言》,提出:“為了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在重建法律與秩序和創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們將彼此協商,必要時并將與聯合國家的其他成員進行協商,以便代表一個國際共同體采取共同行動。”——摘編自朱貴生等《第二次世界大戰史》(1)依據材料一說明中國遠征軍出國作戰的直接原因。(2)依據材料一,二,分析中國為什么能以大國身份參加材料三中的會議。結合所學知識說明這次會議的重大成果。(3)依據材料三分析《四國宣言》的主要目的。其基本宗旨在戰后是如何落實的?【答案】(1)英國請求中國支援;中國保衛西南大后方。(2)中國在印、滇、緬戰場和國內戰場堅持抗日,為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重大貢獻。成果:發表《開羅宣言》。(3)目的:戰時合作,消滅法西斯;戰后共同維護世界和平,創建聯合國。【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看中國的地位與作用【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中國遠征軍出國作戰的直接原因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結合所學分析問題的能力。根據材料一中能直接得出的原因就是英國的請求,但結合所學知識,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后,中國面臨險惡環境,保衛滇緬公路以獲取國際援助。(2)本題考查中國能以大國身份參加此次會議的原因和這次會議的重大成果及成果內容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結合所學分析問題的能力。第一小問,回顧近代中國屈辱的外交,并聯系材料一的內容不難得出。第二小問,結合所學知識可得,開羅宣言的內容屬于基礎知識的記憶。(3)本題考查《四國宣言》的主要目的和其基本宗旨在戰后的落實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結合所學分析問題的能力。第一小問,結合所學可知,《四國宣言》簽訂于1943年,要從當時來分析其簽訂的主要目的。第二小問,結合所學可知,得出其基本宗旨的落實。故答案為:(1)英國請求中國支援;中國保衛西南大后方。(2)中國在印、滇、緬戰場和國內戰場堅持抗日,為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重大貢獻。成果:發表《開羅宣言》。(3)目的:戰時合作,消滅法西斯;戰后共同維護世界和平,創建聯合國。【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2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1943年,戰爭中最艱難的日子已經過去,英、美盟軍的戰車搶灘登陸,蘇聯軍隊的進攻所向披靡,蘇聯對日宣戰,美軍重拳出擊,中國抗日武裝展開了全面反擊。正義,終于又一次戰勝了邪惡!何成剛《史料教學的理論與實踐》材料二:1945年10月25日,在中國戰區臺灣省對日受降典禮上臺灣省行政長官陳儀說:“本官奉命接受臺灣、澎湖列島琉球日本陸海空軍……這種具有歷史意義的事實,本人特報告給中國全體同胞及全世界周知……感謝協助我們光復臺灣的同盟國家。”——左雙文《國民政府與臺灣光復》(1)材料一中標志著“最艱難的日子已經過去“的重要事件是什么?寫出決定“蘇聯對日宣戰”的會議名稱。(2)結合材料二指出,國民政府是根據哪個國際法律性文件收復臺灣的?從陳儀的講話中,可以看出抗戰勝利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什么?(3)談談中國抗日戰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地位及作用。【答案】(1)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雅爾塔會議。(2)《開羅宣言》;反法西斯同盟國的援助(或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3)中國抗日戰爭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或中國成為最早抵抗法西斯侵略的國家),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在戰爭中和戰爭后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顯著提高。中國抗日戰場牽制并消滅了大量日軍,大大緩解了太平洋戰場和歐洲戰場上的壓力。中國抗戰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開始最早、歷時最長、犧牲最大,為世界反法斯西戰爭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犧牲,作出了重要貢獻,起到了重大作用。【知識點】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戰的轉折;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看中國的地位與作用【解析】【分析】(1)材料一中“二戰最艱難的日子已經過去,大反攻的日子終于來臨”指的是斯大林格勒戰役;斯大林格勒會戰是法西斯德國遭遇的戰略范圍最嚴重的失敗,不僅終結了德國南方集群自1941年以來保持的攻勢局面,而且直接造成了蘇聯與德國總體力量對比的根本變化。為了協調行動,盡快打敗法西斯,1945年2月,美國、英國、蘇聯三國首腦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在蘇聯雅爾塔召開會議。會議決定打敗德國后,要對德國實行軍事占領,徹底消滅德國的法西斯主義。同時,還決定成立聯合國。蘇聯承諾在德國投降后三個月內,參加對日本法西斯的作戰。(2)1943年的《開羅宣言》明確要求:“日本所竊據的中國領土,如中國東北、臺灣和澎湖列島等,必須歸還中國”。 從材料二中的 “……感謝協助我們光復臺灣的同盟國家”可見抗戰勝利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反法西斯同盟國的援助。(3)中國抗日戰場是抗擊日本法西斯的主戰場,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民族付出了重大犧牲,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故答案為:(1)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雅爾塔會議。(2)《開羅宣言》;反法西斯同盟國的援助(或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3)中國抗日戰爭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或中國成為最早抵抗法西斯侵略的國家),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在戰爭中和戰爭后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顯著提高。中國抗日戰場牽制并消滅了大量日軍,大大緩解了太平洋戰場和歐洲戰場上的壓力。中國抗戰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開始最早、歷時最長、犧牲最大,為世界反法斯西戰爭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犧牲,作出了重要貢獻,起到了重大作用。【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斯大林格勒戰役、雅爾塔會議、《開羅宣言》、抗日戰爭的勝利原因及意義。需要掌握斯大林格勒戰役、雅爾塔會議、《開羅宣言》的史實及抗日戰爭的勝利原因及意義。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歷社九上3.4.2《雅爾塔會議與德日投降》同步試卷(學生版).docx 歷社九上3.4.2《雅爾塔會議與德日投降》同步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