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香港和澳門的回歸》說課稿 大家好,我是來自撫寧縣石門寨初級中學的賀帥,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12課《香港和澳門的回歸》。人類進入21世紀,經濟全球化進程日益加快,世界范圍內各種思潮文化相互激蕩,政治多極化趨勢持續發展。在這種國際形勢背景下,如何保持和發揚中華民族文化的傳統,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就成為歷史教育不能回避的問題。本節課我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課件容量大,集聲、色、圖、像等與一體,對本課很適合,教學實踐證明是成功的。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本課主要介紹的是香港和澳門的回歸。介紹了“一國兩制”的構想提出的背景及其含義、香港和澳門回歸的經過及其歷史意義等問題。 2、本節教材所在地位和作用:香港和澳門的回歸是現代中國的大事。順利回歸說明中國開始強大起來,能夠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尤其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為振興中華而奮發進取,是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佳教材。港澳回歸,為最終實現祖國的統一,實現臺灣的回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范例。 3、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香港、澳門問題的由來;“一國兩制”的含義;香港澳門回歸的時間及意義。 (2)能力目標:由于本課是多媒體教學,有很多圖片,培養學生讀圖識圖能力;由于要聯系舊知識,教會學生新舊知識聯系的能力,培養學生初步的歷史歸納的能力;通過相關的問題,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3)思想目標:通過香港澳門被割占的歷史,讓學生認識“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通過中國共產黨順利解決港澳歷史遺留問題,讓學生認識到是綜合國力增強的表現,也說明了只有共產黨中國才能順利走上獨立自主發展的道路;本課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國情教育的很好素材。 4、重點、難點: (1)重點:“一國兩制”的內容;港澳回歸的時間和意義。 (2)難點:對“一國兩制”深刻內涵的理解。 二、說教法 1、媒體運用:多媒體課件教學 2、教學手段:充分運用媒體,把要授課的重要知識點、難點等一一講清楚。 3、教學方法:直觀法、問題法、自主學習法、討論法、講授法等。 三、說學法 1、學習方法:學生要自主學習,要事前預習,對要學的內容有一個大概的了解。上課的時候,要認真,而且要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中,學有所成,學有所得。 2、能力培養: (1)充分運用多媒體的優勢,培養學生使用地圖學習歷史的習慣,教會學生運用歷史地圖獲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2)引導學生閱讀課文,結合教師提供的影像資料、史料和圖片,訓練學生從資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歷史史實的方法。 (3)通過問題討論、互助合作等方式方法,培養學生協作解決問題等能力。四、說教學程序: 1、導入:多媒體播放《七子之歌》歌曲,讓學生通過音樂了解港澳人民希望回到祖國懷抱的迫切心情。之后由一位同學擔當導游,通過展示一組圖片給大家介紹港澳知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由此導入新課教學。 2、新知識的學習: (1)關于香港問題、澳門問題、臺灣問題的由來,事先吩咐學生搜集相關的資料,然后從中選出三個,我幫助潤色修改。三個學生先后出示查找結果,而我用多媒體展示香港、澳門被侵占示意圖,讓全班學生都通過多媒體認識到此問題的由來,也復習了舊課,聯系了新知。 (2)關于“一國兩制”的內容。我巧妙導入:渴望回歸的中華兒女,會用什么樣的辦法來解決香港和澳門問題呢?設想下你是當時的領導人你會用什么辦法或者你要提什么建議?現在,請我們班的同學討論一下,解決香港和澳門問題的途徑和方式有哪些?不同的方式會有什么樣的結果?(電腦顯示問題)教師指導學生看書,尤其是60頁的課本內容和63頁的活動與探究的想一想。 學生組成四人小組討論,隨后教師提問,肯定學生的踴躍,然后總結: 1、武力解決。其弊端是影響中英、中葡關系的正常發展,傷害港澳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2、和平解決。和平的方式卻有利于港澳的正常發展,更符合人民的心愿。) (多媒體演示答案) 教師總結,過渡到新知識點:兩種方法,當然是第2種方法好。要想和平解決香港和澳門問題,我們就必須照顧到香港和澳門地區的歷史和實際情況。怎樣才能照顧到港澳的歷史和實際情況?(電腦顯示問題) 學生看書及展開討論后,自然過渡到“一國兩制”。 然后教師展開“一國兩制”的教學,講授與提問結合。 (3)關于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 教師補充一些中英、中葡談判的一些資料和圖片,尤其是同英國的談判是最考驗領導人的智慧和原則立場的,中英談判的成功為中葡談判的成功奠定良好基礎。教師多作講授。 附如下資料: 從1982年6月開始,我們開始和英國展開了收回香港問題的談判。整個談判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1982年至1983年6月,英國提出繼續統治香港,不肯歸還。鄧小平堅決地說:“主權問題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中國政府沒有回旋的余地,我們可以明確告訴你們,中國在1997年要收回的不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和九龍。如果在新中國成立48年后還不收回香港,任何一個中國領導人都不能向中國人民交代,甚至不能向世界交代。”鄧小平又說:“中國希望和平收回香港,談判收回。如果談不成,中國也要收回。” 第二部分:1983年7月至1984年9月。英國這時企圖以主權換治權。對此,中國政府寸步不讓,因為主權和治權是不可以分割的。 接著總結:終于經過兩年的談判,兩國在1984年12月簽署了《中英關于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多媒體演示)(提問主要內容) 教師:中英談判成功后,接著中國政府和葡萄牙政府通過談判,相對中英談判,中葡談判較順利。在1987年4月中葡兩國簽署了《中葡關于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多媒體演示)(提問主要內容) 談判成功了,明確規定了香港和澳門回歸的時間。終于,經過漫長的等待,詩人聞一多的心愿終于得嘗所愿,中國人先后在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迎來了香港和澳門的回歸,洗血了恥辱,國人的夙愿終于實現了。通過電視直播,我們親眼看到了祖國的統一向前邁進了一大步,看到了回歸那激動人心的一刻;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了英國和葡萄牙落寞的神情,無奈的心酸。現在讓我們通過圖片重溫一下香港和澳門回歸那激動人心的一天。 (多媒體演示關于港澳回歸相關的眾多圖片,加以解說。) (4)知識拓展:我們看到了港澳的回歸,也通過圖片看到了港澳的區旗。現在,讓我們了解一下國旗(五星紅旗)與港澳區旗的關系。同學們也可以翻開書本64頁了解一下。(多媒體演示答案)3、檢測練習: (1)本課大家學了港澳的回歸,那么回顧中國近代歷史,想一想,英國政府和葡萄牙政府把香港主權交還給中國說明了什么?(課本的動腦筋題目,主要提升學生的思想感情) (2)你如何看待祖國統一前景,并說出理由? 4、總結鞏固: 本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兩個知識點,一是“一國兩制”,二是港澳回歸祖國的時間和意義。中國還沒有完成最終的統一,臺灣問題還沒有解決,但黨和政府一直致力推進祖國統一的大業。“一國兩制”在港澳的成功,為解決臺灣問題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我們希望最終看到中國的完全統一。 五、說板書設計: 香港和澳門問題的由來回歸一國兩制:背景內容意義香港、澳門的回歸回歸的時間回歸的意義(三)發展與展望 六、結束語:本說課稿是根據自己的教學具體實踐而加以總結,現在多媒體教學是大勢所趨了,運用得好,能夠對教學起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體教學宜精不宜多,我覺得本課用多媒體教學是較好的,授課還是比較成功的。當然,我的多媒體課件(POWERPOINT)比較簡單,希望以后能用FLASH制作課件,更生動、更直觀。總之,我的教學設計理念是“以生為本”,將“教室”變成“學堂”,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最大限度的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最終達到“教得輕松”、“學的愉快”的教學效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