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作業設計優秀案例案例名稱 《村晚》作業年級 四年級作業學科 音樂作業設計 指導理念 為落實中央“雙減”政策與教育部“五項管理”的文件精神,切實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和文化理解等音樂素養,有效提升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實踐能力,我在四年級上冊的《村晚》音樂作業設計方面,對應新課標中的“運用樂譜進行音樂實踐”,對樂譜中符號、記號的辨識和表現準確度高,視唱簡單樂譜,音高、唱名、節奏基本正確,聽記簡單的節奏、曲調,做到記譜規范,準確度高。作業設計 學科統籌 方案 第四單元以“山鄉牧童”為主題,選用不同國家不同風格以“牧童”為主題的音樂作品,表現牧童的活潑、歡快和憂傷的不同情緒。本單元主要學習內容包括:演唱二部合唱斯洛伐克民歌《牧童》、以古詩《村晚》為詞的二部合唱歌曲《村晚》,欣賞鋼琴曲《牧童短笛》、雙簧管獨奏《牧羊姑娘》、經典童聲合唱《山童》。 能用優美、抒情的聲音演唱二部合唱歌曲《村晚》,表現出歌曲寧靜、美麗的意境,并能背唱這首歌曲,認識反復跳躍記號,并能在歌曲演唱中正確表現反復跳躍記號。 在時間安排上,我根據整個教學計劃及學生的成長階段來區別對待。高年級一般一周安排一次音樂作業,低年級一般一周安排兩次或三次,每次作業時間大約0-30分鐘,學生能從容完成。作業 設計展示 基礎性作業: 1、跟著音樂完整演唱《村晚》,并錄制視頻傳給老師,演唱過程中注意演唱姿勢和表情。 準確完整演唱歌曲 ★ 準確完整演唱歌曲,聲音洪亮,富有感情。 ★ ★ 拓展性作業: 1、學唱《村晚》歌譜 正確視場歌譜 ★ 正確視場歌譜,富有感情 ★★ 2、參考《村晚》手勢舞,以手勢舞的形式演繹這首歌曲,錄制成視頻傳給老師。 完整表演《村晚》手勢舞 ★ 完整表演《村晚》手勢舞,表情自然,動作流暢富有美感。 ★ ★創新與發展 以“培養學習興趣,發展創新能力”為宗旨,布置音樂作業,音樂作業必須緊緊圍繞這一宗旨,作業只是一種手段,我們的目的是是否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否發展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內容的選擇上應豐富多彩,一般分為口頭作業和書面作業。比如上完欣賞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給學生布置作業是早上升旗領會國旗的莊嚴;在學了新的拍子后回家用學過的音符自制一條簡單的節奏練習。 實踐證明,音樂作業不僅沒給學生造成負擔,還很受學生歡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