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1學年第一學期七年級期中檢測中國歷史參考答案一、選擇題(30題,共6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A C D A B B C C A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C B B D C D C A D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C A D C D C C A D C二、非選擇題(4題,共40分)31.本題10分。(1)河姆渡人、半坡人(各1分,共2分),因為他們都從事原始農業、畜牧業的生產,為定居生活創造了條件。(言之有理也可給分,2分)(2)墓地陪葬品的差異表明良渚古城出現階級的分化。(2分)修建大型水利工程表明出現了強制性的權力系統。(2分,寫“建大型廣場和高等級建筑”“有祭祀神靈使用的玉琮、玉壁”也可)以上考古發現證明良渚在距今約5000年前已是早期國家。(2分)32.本題11分(1)商朝;凡事占卜吉兇(迷信鬼神);(各1分)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于商朝。(2分)(2)這種觀點是片面的。(1分)戰爭給人民帶來了災難和痛苦;(2分)但是兼并戰爭使諸侯國數量減少,加快了中國的統一;(2分)客觀上戰爭促進民族交融。(2分)(本題采意給分)33.本題11分(1)秦朝(1分) 郡縣制(2分)(2)問題:諸侯王勢力強大,威脅中央。(意思相近即可,2分)舉措:實施“推恩令”(答出推恩令的具體內容也可,2分)。(3)①靈渠,②張騫,③匈奴,④黃巾起義。(各1分,共4分)34.本題8分(1)①-- A ②-- C ③-- D ④-- B(各1分,共4分)(2)張仲景、華佗(2分) 主張治未?。ɑ蝾A防疾?。?分)12022學年第一學期七年級期中檢測考生須知:.1.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滿分100分。2.答題前,必須在答題卷的密封區內填寫校名、班級、姓名、學號。3.所有答案都必須寫在答題卷標定的位置上,務必注戀試題序號和答題序號相對應。中國歷史試題卷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下圖是某同學籌備的“北京人遺址”??牟糠炙夭?,以下還能放到專刊里的是(▲)頭蓋骨化石動物燒骨灰燼堆A.打制的石錘。B.磨制的骨針C.碳化稻粒D.彩繪陶盤2.我國是世界上人類起源最早的國家之一。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是(▲)A.元謀人,·B.北京人C,山頂洞人D.半坡人3.傳說黃帝能制造船只。考古工作者在杭州跨湖橋遺址發現了獨木舟殘骸。這說明(▲)A.傳說中的內容都是真實的.,白,B.考古是了解歷史唯一途徑C。傳說中包含一些歷史信息D,考古發現證實了所有傳說4.右圖是炎帝、黃帝、蚩尤三個部落發展演變的歷程,其中③、④位置應該分別填寫的內容是(▲)》@A.黃帝炎帝B.炎帝黃帝C.華夏族漢族②蚩尤D.炎黃聯盟華夏族5.傳說中炎帝教我們祖先耕種,被尊為神農。袁隆平培育雜交水稻,貢獻巨大,被人們稱為·“當代神農”。假如某人被稱作“當代大禹”,此人的身份應該是(▲)密gA.水利專家B.農業專家C.醫學專家D.紡織專家6,“國家”一詞是由表示地緣關系的“國”與表示血緣關系的“家”合成的。夏朝體現“國”與“家”融合的制度是(▲)A.禪讓制益.B.世襲制C.'分封制D.郡縣制(7.商朝因戰亂、環境變遷曾多次遷都,都城遷到殷后,商朝統治才穩定下來。這次遷都的組織者是(▲)A,商湯B,盤庚C.武丁D.商紂王七年級中國歷史第1頁共6頁8。右圖文物名為利簋,作器者名“利”,內底銘文記載了他參加牧野大戰,因立功受到獎貨的史實。這可以佐證(▲)A,秦滅六國B.商湯滅夏C.武王伐紂D.平王東遷9.商周時期的青銅器紋飾繁復。最具代表的紋飾為三層花式,第一層是幾何紋,第二層是轡面紋,第三層主要是利用立體突起的紋飾進行裝飾,如圓雕的獸首等。這說明商周時期青銅器(▲)A.種類十分豐富B.體現等級的差異C.制作工藝精湛D.是國家權力象征10:春秋時期,隸屬于諸侯的卿大夫,紛紛篡奪諸侯國國君的權位,卿大夫手下的官員,又紛紛篡奪卿大夫的權力。這種現象反映的實質是(▲)A.分封制瓦解B.諸侯爭霸C.民族融合D,國家產生1.右圖是某同學制作的課堂筆記〔部分),筆記中橫線部分的內容應是(▲)A,政治思想秩序重新確立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B,新興地主階級勢力增強政治:各國變法C.富國強兵在戰爭中取勝經濟:▲D.鐵制農具和牛耕的推廣思想:百家爭鳴12.以下兩則資料共同反映的歷史時期是(▲)“七雄戈戟亂如麻,四海無人得坐家?!保ㄔ伿吩姟读魃场罚?br/>“命蜀守李冰奎(注:堵塞)江水作壩,…使四川沃野千里”(《史記·河渠書》)A.商朝B.春秋C.戰國D.秦朝13.商鞅變法“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榮耀、顯赫)?!贝隧椬兎ù胧ā?br/>A.提高了糧食產量B.提升了軍隊戰斗力C.增加了財政收入D.加強了中央集權臺州和合文化,與余姚陽明文化、衢州南孔文化合稱為浙江三大文化。據此回答14-15題。14.春秋戰國時的諸子百家尊崇“和合”思想。孔子說“以和為貴”;墨子認為“離散不能相和合”,因而要“兼相愛”;主張“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學派是(▲)A.儒學B.道家C.法家D,墨家15,佛教天臺宗、道教南宗、儒家理學在臺州天臺山和合包容,共同構成了和合文化的有機整體。歷史上,儒、釋(佛)、道三教并存的局面最早出現在(▲)A.戰國時、。。B.秦朝時C.西漢時D,東漢時16.孔子的學生來自10多個諸侯國,其中既有貴族,也有農夫。這反映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是(△):A.實行德政。B.仁者愛人C,有教無類D,學思結合!7,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中,奠定了境內各民族共同的經濟和文化生活基礎的是(▲)。A.設置基層社會組織B.確立儒家學說為正統思想七年級中國歷史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2學年第一學期七年級歷史與社會期中檢測(答案).doc 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2022-2023學年第一學期七年級歷史期中檢測(高清掃描版,含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