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金秋果韻長生果——花生教案教學背景秋天,是生命的沉淀,是思緒的靜美。花生——生生不息花生因為一年四季都可以買的到,因此也預示著生生不息。它的吃法很多種,任何時候都可以當做零食吃。花生作為吉祥喜慶的象征,是傳統婚禮中必不可少的“利市果”,寓意多子多孫兒孫滿堂,預示兩個相愛的人永遠在一起,永不分離,象征著愛情的完美,生活多姿多彩;象征長壽多福,如意平安幸福!玲瓏精致、妙趣橫生的花生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的美好祝愿,體現出傳統生活中的雅趣,也預示著果實累累,事業成功。二、教學目標了解腰花生,學習花生的形態特征、生長環境、主要價值、植物起源、地理分布、類型品種、栽培管理和植物文化等等方面知識。希望保護生態環境的理念能深入人心,人們都能愛護大自然,與周圍的生物和諧共處。三、教學重點認真學習花生的知識,欣賞大自然的神奇。培養愛護環境,欣賞大自然的意識。讓同學們懂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道理,熱愛大自然一切生命。深刻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提出建設生態文明,保護生態環境。教學過程老師引入:1、花生的寓意為吉祥喜慶、長生不老、長壽多福、生生不息。2、花生還有一個名字叫做“長生果”,因為自身有著非常厲害的防腐爛的作用,所以自古以來人們就會用花生來象征長生不老,發展到現在花生就寓意著長命百歲,這樣的花生玉制品就特別適合老人佩戴,是對老人身體健康最樸實的祝愿。花生的“生”字和早生貴子的“生”字是一樣的,早生貴子又是對新人最好的祝愿,送一個花生玉吊墜給新人佩戴,則是最真摯地表現了。讓我們了解一下吧:落花生:豆科、落花生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根部有豐富的根瘤;莖和分枝均有棱,葉紙質對生;葉柄基部抱莖,卵狀長圓形至倒卵形,先端鈍圓形,兩面被毛,邊緣具睫毛;葉脈邊緣互相聯結成網狀;花長約8毫米;苞片披針形;花冠黃色或金黃色,旗瓣開展,翼瓣與龍骨瓣分離,長圓形或斜卵形,花柱延伸于萼管咽部之外,莢果膨脹,莢厚,6-8月花果期。分布于巴西、中國、埃及等地。落花生中國各地均有種植,主要分布于遼寧、山東、河北、河南、江蘇、福建、廣東、廣西、四川、吉林等省(區)。落花生的果實為莢果,果殼的顏色多為黃白色,也有黃褐色、褐色或黃色的,這與花生的品種及土質有關。花生果殼內的種子通稱為花生米或花生仁,由種皮、子葉和胚三部分組成。種皮的顏色為淡褐色或淺紅色。種皮內為兩片。是生產食用植物油的原料,花生果仁中提取油脂呈透明、淡黃色,味芳香,種子含脂肪油40-50%,含氮物質20-30%,淀粉8-21%,纖維素2-5%,水分5-8%,灰分2-4%,維生素等。 花生米可以加工成副食品。形態特征一年生草本。根部有豐富的根瘤;莖直立或匍匐,長30-80厘米,莖和分枝均有棱,被黃色長柔毛,后變無毛。葉通常具小葉2對;托葉長2-4厘米,具縱脈紋,被毛;葉柄基部抱莖,長5-10厘米,被毛;小葉紙質,卵狀長圓形至倒卵形,長2-4厘米,寬0.5-2厘米,先端鈍圓形,有時微凹,具小刺尖頭,基部近圓形,全緣,兩面被毛,邊緣具睫毛;側脈每邊約10條;葉脈邊緣互相聯結成網狀;小葉柄長2-5毫米,被黃棕色長毛。花長約8毫米;苞片2,披針形;小苞片披針形,長約5毫米,具縱脈紋,被柔毛;萼管細,長4-6厘米;花冠黃色或金黃色,旗瓣直徑1.7厘米,開展,先端凹入;翼瓣與龍骨瓣分離,翼瓣長圓形或斜卵形,細長;龍骨瓣長卵圓形,內彎,先端漸狹成喙狀,較翼瓣短;花柱延伸于萼管咽部之外,柱頭頂生,小,疏被柔毛。莢果長2-5厘米,寬1-1.3厘米,膨脹,莢厚,種子橫徑0.5-1厘米。 [3] 莢果果殼堅硬,成熟后不開裂,室間無橫隔而有縊縮(果腰)。每個莢果有2-6粒種子,以2粒居多,多呈普通型、斧頭型、葫蘆型或繭形。每莢3粒以上種子的莢果多呈曲棍形或串珠型。百粒重一般50-200克。果殼表面有網絡狀脈紋。種子三角形、桃形、圓柱形或橢圓形,一般底端鈍圓或略平,梢端胚根突出。種皮有白、粉紅、紅、紅褐、紫、紅白或紫白相間等不同顏色。子葉占種子總重量的90%以上。胚芽隱藏在兩片肥厚的子葉中間,由主芽和兩個子葉節側芽組成。花果期6-8月。生長環境花生宜氣候溫暖,生長季節較長,雨量適中的沙質土地區。1、溫度花生作為一種喜溫作物,種植地要求氣候溫暖,全生育期日均氣溫一般應高于21℃,總活動積溫應大于3200℃。其中,播種出苗的日均氣溫須大于15℃,幼苗期日均氣溫須大于20℃,開花下針期日均氣溫須大于23℃,結莢期日均氣溫須大于25℃,飽果成熟期日均氣溫須大于18℃。2、水分花生算是比較耐旱的作物,適宜生長在雨量適中的環境中,正常情況下不需要進行澆水管理,但想要獲得高產或遇上干旱天氣,尤其是處于花針期,則要進行科學的灌溉。成熟期還要及時排水,以免爛果或發芽,導致減少。花生需水規律為“兩頭少、中間多”。3、光照花生全生育期光照時長應大于1250h,日平均8.11h。其中,花生出苗期205h,日均13.67h;幼苗期214h,日均8.56h;開花下針期308h,日均8.32h;結莢期318h,日均6.36h;飽果成熟期275h,日均7.85h。4、土壤花生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但較適宜生長在沙質土地區,想要獲得高產,應當是土層深厚、土質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pH6.3-6.8)土壤,種植地最好是選擇連續幾年都沒有種過花生的地塊。主要價值經濟油料作物中花生的出油率遠高于其他油料作物,出油率高達45%-50%,而大豆則為14%-16%,即使是轉基因大豆,出油率為18%左右。花生中油酸的相對含量高達50%以上,油酸對人體心血管有益,對人體的高血脂、有害膽固醇有降低作用,而不影響或相對提高有益膽固醇。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花生油消費國。2002-2005年數據統計全球花生油年產量520萬噸左右,中國2002-2005年花生油的年產量為220-230萬噸,中國占近40%。同期中國年消費花生油185-190萬噸。從數字上看,中國是世界上花生油的最大消費國。中國花生油大多是經物理壓榨工藝制取的,能夠保證花生油的天然品質和花生油特有的濃香味,完全符合中國人對食品的天然、綠色品質的崇尚消費心理。在紡織工業上用作潤滑劑,機械制造工業上用作淬火劑。藥用【性味】甘,平。 ①《本經逢原》:"甘,溫,無毒。" ②《食物宜忌》:"性平,味甘。" 【歸經】《本草求真》:"入脾、肺。"潤肺,和胃。治燥咳,反胃,腳氣,乳婦奶少。 ①《滇南本草》:"鹽水煮食治肺癆,炒用燥火行血,治一切腹內冷積肚疼。" ②《滇南本草圖說》:"補中益氣,鹽水煮食養肺。" ③《本草備要》:"補脾潤肺。" ④《醫林纂要》:"和脾,醒酒,托痘毒。" ⑤《藥性考》:"生研用下痰,炒熟用開胃醒脾,滑腸,干咳者宜餐,滋燥潤火。" ⑥《綱目拾遺》:"多食治反胃。" ⑦《現代實用中藥》:"治腳氣及婦人乳汁缺乏。"【用法用量】內服:生研沖湯或煎服。 【注意】體寒濕滯及腸滑便泄者不宜服。 【藥理】①止血作用最初發現口服花生米能緩解血友病患者的出血癥狀,后來知道,不僅對A型血友病患者(缺乏Ⅷ因子所引起)有效,而且對B型血友病患者(缺乏Ⅸ因子)更有效,對其他某些出血患者亦有止血功效,但對嚴重出血者,其效果很差。花生米皮的效力較花生米本身強50倍,炒熟后效力大減(弱20倍)。每日口服10克皮的提取物即有作用。最初主張需用己烷提取,現多用乙醇提取,即將花生米200克微炒后,用96%乙醇2公斤浸96小時,每日用力攪拌8小時,靜置、過濾,蒸發濾液,殘渣以96%乙醇稀釋至100克,口服40滴,每日4次。其止血作用的原理尚未完全闡明,它對血友病的血凝缺陷并無特異作用,僅為減輕出血癥狀,不增加患者血漿中Ⅱ-Ⅹ因子的含量。花生油對飼高脂飲食的大鼠,也不增加Ⅱ、Ⅶ、Ⅹ因子含量,對人的纖維蛋白元、Ⅷ因子均無影響。花生米皮能使血友病患者的凝血時間縮短至正常,曾有人提出其止血與血管收縮有關,但未經證實;現多認為其止血與抗纖維蛋白溶解有關。對正常人的纖維蛋白溶解活性,口服花生米皮亦能使其降低(自100%降至40%)。對正常及飼高膽甾醇飲食之家兔,花生米亦有此功效。此種作用或由于它增加了纖維蛋白溶解酶元抑制劑的作用,或由于其抗蛋白分解酶的作用,從花生米中分離出的半精制的胰蛋白酶抑制劑能延緩纖維蛋白溶解,其活性大于從大豆中分離出的胰蛋白酶抑制劑。血友病人的"優球蛋白血塊溶解時間"也有明顯延長。有人提出,花生米對血友病的臨床療效與其所含的膽堿脂類物質有關。此外還有報告其提取物能降低血友病人的"再鈣化時間"、加速血漿凝血致活酶的活性,增進血栓彈性,其所含的胰蛋白酶抑制劑大劑量能延緩凝血酶生成,更大劑量可輕度延緩"組織凝血致活酶時間",對"凝血酶時間"則無影響。在動物身上也證明,花生水溶液給正常犬注射(10%2毫升/公斤)可縮短凝血時間,再鈣化時間,提高血漿對肝素的耐受力,增進血栓形成及凝血酶元活性;如先使纖維蛋白溶解活性很明顯的受抑制或纖維蛋白元濃度降低時,它還能增進第Ⅸ及第Ⅷ因子的血中含量。在體外試驗中,它無任何加速血凝的作用。早年曾有報告,花生種子中除去脂肪及大部分蛋白質的浸出液,有肝素樣作用,能阻止血液凝固。 ②其他作用種子中含某種植物血球凝集素,能凝集以涎酸酶處理過的人紅細胞,屬抗P凝集素。花生米中易產生黃曲菌毒素,能致肝癌。花生的內皮含有抗纖維蛋白溶解酶,可防治各種外傷出血、肝病出血、血友病等。但花生米很容易受潮變霉,產生致癌性很強的黃曲霉菌毒素。黃曲霉菌毒素可引起中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這種毒素耐高溫,煎、炒、煮、炸等烹調方法都分解不了它。所以一定要注意不可吃發霉的花生米。植物起源落花生為豆科作物,優質食用油主要油料品種之一,又名“花生”或“長生果”。落花生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起源于南美洲熱帶、亞熱帶地區。約于十六世紀傳入中國,十九世紀末有所發展。又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中國2次出土了炭化花生種子,提供了遠在新石器時代已存在花生的實物資料。因此,花生的起源問題,還需進步一探索.關于花生的原產地,文獻記載有原產巴西、原產中國、原產埃及等三種說法。據Brukill記載(A. Dictionary of the Economic Products of the Malay Peninsula, 206. 1966),哥倫布在1492年發現美洲,不久,西班牙派出Oviedo到海地任管理資源長官,Ovido于1513-1524年在海地。他記載在當時印第安人園圃中已大量種植花生。林奈的植物種志(1753)記載,花生產地為巴西、秘魯Hutchinson (Evolution and Phylogeny of Flowering Plants, 1964)記載花生原產于熱帶美洲。又據J. C. Willis原著A Dictionary of Flowering Plants and Ferns, 8 ed. 1973:花生屬有15種,產于巴西及巴拉圭。可見花生原產于南美洲巴西一說較為可信。在中國,山東生長最佳。現世界各地廣泛栽培。地理分布中國花生分布很廣,各地都有種植。主產地區為山東、遼寧東部、廣東雷州半島、黃淮河地區以及東南沿海的海濱丘陵和沙土區。其中以北方的河北、河南,蘇、皖兩省北部等地區較多,山東半島、魯中南丘陵、冀東灤河下游、豫東黃泛區以及蘇皖兩省淮北地區是中國北方花生的重點產區。世界生產花生的國家有100多個,亞洲最為普遍,次為非洲。但作商品生產的僅10多個國家,主要生產國中以印度和中國栽培面積和生產量最大,前者約720萬公頃,560萬噸,后者為355.3萬公頃,675.7萬噸(1985)。其他國家有塞內加爾、尼日利亞和美國等。類型品種中國花生品種可分為4個主要類型:⑴普通型。側枝上交替著生花序,分枝多,葉片倒卵圓形。深綠色。株叢直立、叢生以至匍匐。果形較大。種子長圓柱形。生育期較長。⑵龍生型。植株匍匐,交替開花,多毛茸,有花青素,莢果有龍骨(背脊)和勾嘴,曲棍狀。果殼網紋深,果針脆弱易斷。⑶珍珠豆型。側枝近主莖,可連續著生若干花序節,僅少數 2次分枝。葉片橢圓形,淺綠色或綠色。植株直立或叢生。果型較小。種子桃形。休眠性弱。⑷多粒型。側枝每節均可著生花序,很少有 2次分枝,主莖有花序。植株高大,莖枝上有明顯的花青素。莢果棍棒狀,以3-4粒種子莢果占多數。種子圓柱型。中國在生產上曾大面積栽培的品種類型不一,大多數是珍珠豆型和普通型叢生花生。通過兩個類型間的雜交育成的品種,在生產上顯示出一定優越性。世界上高產、穩產、推廣面積最大的品種是美國“佛羅蔓生”,也屬類型間雜交種,占美國當前花生生產面積的90%以上。“馬庫魯紅”對葉斑病也有一定抗性,曾是世界上普遍利用的一個品種。中國的“協抗青”對花生細菌性枯萎病的抗性較優。栽培管理花生在中國不同地區與其他作物組成一年一熟、二年三熟、一年二或三熟的種植制度,從而有春花生、麥套花生、夏花生和秋花生之分,廣東個別地區還可種植冬花生。在水稻田中發展了部分花生種植,形成花生—水稻或水稻—花生的輪作制度。有的地方生育季節較長,水稻品種搭配合適,還可與雙季稻輪作。廣東、福建等種植秋花生收莢果留作第2年春播用種,可以提高出苗率,保證苗全、苗壯,當地俗稱“翻秋留種”或“倒種春”。因地下結莢,要求疏松的沙土、砂礫土或砂壤土,以利果針入土、莢果發育和收獲。深耕、深翻有利花生的生長發育。 種子發芽要求較高的溫度,其適溫珍珠豆型為12-15℃,普通型為15-18℃。有些品種的休眠性較強,低溫情況下很難發芽。另外,種子吸水后,內含物轉化為醣,又易吸引螞蟻等地下害蟲嚙食。因此掌握適時播種是全苗壯苗的關鍵。覆土不宜過厚,墑情較好時以5-7厘米為宜。覆土厚度超過胚軸的正常延伸長度時,應設法清除。“清棵蹲苗”就是出苗后用手鋤刨開土表層,使子葉節露出土面的措施,有利于第一對側枝的生長,多開花、多結果。種植密度原則上除保持田間通風透光外,生育后期應能封行覆蔽地面,防止土壤水分蒸發并能抑制雜草。一般生產條件下北方地區普通型花生畝栽1.2-1.5萬株,珍珠豆型花生宜稍密;南方地區珍珠豆型品種畝栽1.8-2.2萬株。 苗期施氮不宜過多。依據土壤情況施用硼等微量元素效果顯著。氮、磷、 鉀和硼均可根外追肥。畝產250千克左右時,每產100千克莢果約吸收氮5-7千克,磷1-1.2千克,鉀2-3.5千克,對鈣的需要量僅次于鉀。鈣肥能調節土壤酸度,改善花生營養狀況,并促進氮的代謝,減少空殼,提高飽果率。花生器官對鈣質的吸收利用功能不同,根系吸收的僅能向上運輸,很少能轉運供應莢果發育。為了使果針和莢果能直接吸收利用土壤中的鈣,鈣肥宜撒施在結莢區的土壤中。不同類型品種對鈣的需要量不同,珍珠豆型較低,普通型較高。花生較耐旱,但需水量大,每生產1千克干物質,約需水 225千克。需水最多、影響最大的是花莢期,約占總需水量的50%左右,此期受旱,會影響花芽分化、開花、受精和果針的伸長。地面干燥也有礙果針入土。南部多雨地區則要注意排水,以免影響莢果的正常發育。莢果成熟時間很不一致。可剝開莢果,根據內壁顏色由白轉褐變黑的程度來判斷。一般以大部分莢果的內壁或內果皮顏色變褐至黑色時開始收獲。收獲過晚,休眠性弱的品種易在田間發芽;有的品種則易致果柄折斷,難以收獲干凈。大面積生產用收獲機挖掘翻曬,而后用摘果機摘果清選、干燥。莢果安全貯藏水分含量為10%。及時充分干燥非常重要,否則會發熱、生霉。由于黃曲霉污染而產生的黃曲霉素有致癌作用。花生存儲(一)、花生貯藏的特點 花生包括花生果(帶殼)和花生仁,貯藏穩定性以花生果為好,但花生果比花生仁多二倍半的倉容。花生仁種皮薄,含油量高(40—50%),不宜在烈日下曝曬,以免發生走油、變色、起皺等現象,收獲花生時值晚秋,溫低雨多,導致花生原始水份高達40%左右,因此,晾曬不及時,易發生霉爛、發芽和凍害。(二)、貯藏方法 1.花生果的保管 花生果的水份低于9%,可長期貯藏。冬季空氣濕度低于15%時,花生果可在小露天囤貯存,次年晚春轉入倉內保管。 2.花生仁的保管 (1)干燥 先把花生果干燥后再脫殼,使花生仁的水份保持10%以下,以便長期貯藏,如超過10%的水份就不能貯存,要及時攤晾。 (2)低溫 水分低于10%,在20℃以下可長期貯存,溫度高了,會產生異味,導致變質。 (3)密閉 在3月份,氣溫在5℃以下時,開始密閉(壓蓋或套囤均可),防止蟲霉感染和外界溫濕的影響,確保安全貯藏。花生選購花生又名落花生、地果、唐人豆,由于花生滋養補益,有助于延年益壽,所以也有著“長生果”的稱號。花生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脂肪,特別是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很高,很適宜制作各種營養食品,挑選花生時注意:1、看外表:優質的花生粒大,顆粒飽滿,外層紅衣光亮,光澤均勻,一般紅衣呈深桃紅色的質量最好。如果花生干癟不均,表面起皺紋,濕潤無光,質量則差一些。發霉、發芽、有外傷的花生最好不要挑選。2、看白點:花生的一端一般有個小白點,如果花生經過染色,這些小白點也會被染紅。3、剝紅皮:花生的紅衣很薄,如果花生米經過染色,顏色會滲透紅衣,把紅衣剝下后,可以看到紅衣內側也是淡紅的。4、聞味:聞花生,如果有異味,可能是霉變的花生,不要購買。5、浸泡:將花生浸泡,然后在白紙上用力摩擦,如果有紅色出現,則是染色的花生。植物文化各家論述①《本經逢原》:"長生果,能健脾胃,飲食難消者宜之。或云與黃瓜相反,予曾二者并食,未蒙其害,因表出之。" [1] ②《本草求真》:"花生,按書言此香可舒脾,辛可潤肺,誠佳品也,然云炒食無害,論亦未周。蓋此氣味雖純,既不等于胡桃肉之熱,復不類烏芋、菱角之涼,食則清香可愛,適口助茗,最為得宜。第此體潤質滑,施于體燥堅實則可,施于體寒濕滯,中氣不運,恣啖不休,保無害脾滑腸之弊乎仍當從其體氣以為辨別,則得之矣。"花生是一種地上開花,地下結果的食物,既營養又美味,當然花生不僅僅美味,還是一種寓意吉祥的植物,也是玉雕中常見的雕刻題材。玉雕中講究的是雕必有意,意必吉祥,以花生為題材的玉制品非常受歡迎!花生的寓意之一是長命百歲,長命百歲之所以是花生的寓意是因為花生還有一個名字叫做“長生果”,因為它自身有著非常厲害的防腐爛的作用,所以自古以來人們就會用花生來象征長生不老,發展到現在花生就寓意著長命百歲,這樣的花生玉制品就特別適合老人佩戴,是對老人身體健康最樸實的祝愿。花生的寓意之二是早生貴子,花生作為喜慶的象征,是婚禮中必不可少的“吉利果”,這是因為花生的“生”字和早生貴子的“生”字是一樣的,早生貴子又是對新人最好的祝愿,送一個花生玉吊墜給新人佩戴,則是最真摯的表現了。花生的寓意三是多子多福,花生是一種多果實的植物,不僅一脈下有很多的花生,花生中的籽也很多,因此也就會借花生來寓意多子多福子孫滿堂的美好祝愿了。教學總結通過學習,我們懂得了花生的形態特征、生長環境、主要價值、植物起源、地理分布、類型品種、栽培管理和植物文化等等方面知識。培養了同學們的愛護環境,保護植物的意識。希望保護生態環境的理念能深入人心,愛護環境,與周圍的生物和諧共處!六、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