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多民族的大家庭同步練習一、單選題(共7題;共16分)1.我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 )A. 東北、西北、華北 B. 西南、東南、中南C. 西南、西北、東北D. 東北、華北、西南2.下面關于我國各民族分布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 B. 各民族大聚居,小雜居C. 漢族主要分布在東部和南部 D. 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3.我國少數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區是( )A. 東北、東南、西北 B. 西南、西北、東北C. 西南、西北、東南 D. 東北、西南、東南4.某少數民族民居為竹木結構,上下兩層,上層住人,下層堆放雜物。據此回答下面小題。(1)根據建筑風格分析,居住在這里的典型少數民族是( )A. 侗族 B. 傣族 C. 鄂倫春族 D. 滿族(2)該少數民族具有傳統特色的地方文化是( )A. 桑巴舞 B. 火把節 C. 那達慕節 D. 潑水節5.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其中少數民族有( )A. 56個 B. 55個 C. 54個 D. 53個6.當今世界,民族關系錯綜復雜,因民族問題引發的戰爭、沖突和糾紛不斷,如印巴之爭,巴以沖突等.反觀我國,民族團結,社會安定,主要是因為新中國成立后,我們一直貫徹執行正確民族政策是( )A. 各民族不論大小、一律平等 B. 各民族風俗習慣獨特C. 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 D. 民族按大小分等7.《青藏高原》這首歌曲的曲調屬于族的風格( )A. 漢 B. 滿 C. 藏 D. 蒙古族二、填空題(共3題;共15分)8.將下列少數民族與其主要分布的省區以及風俗節慶搭配起來。蒙古族________西藏________潑水節藏族________云南________那達慕大會回族________內蒙古________曬佛節傣族________寧夏________開齋節9.我國各民族中________ 族人口最多。我國有________ 個少數民族。10.連線題①蒙古族________ 那達慕節②藏族 ________ 雪頓節③回族 ________ 潑水節④傣族 ________ 開齋節⑤漢族 ________ 元宵節三、綜合題(共2題;共19分)11.讀圖,完成下列各題.(1)我國共有________個民族,________族人數最多,分布最廣遍及全國,集中在東部和中部.(2)我國民族分布的特點是:________、小聚居,________.(3)少數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________和________地區.(4)分布④的主要少數民族是________,其代表節日是________.(5)民族個數最多的省區是________;分布在臺灣島的少數民族是________,該族的盛大節日是________.12.我國少數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區實行了民族區域自治,圖中A、B、C、D、E為我國5個自治區,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我國民族分布的特點是________ ,其中________ 族居民遍及全國,主要集中于 ________ 部和________ 部.(2)B省區市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是 ________ 族居民的主要聚居地,該省區簡稱是 ________ .(3)A自治區的主要少數民族是 ________ 族.其傳統盛會是 ________ 大會.四、問答題(共1題;共5分)13.我國的民族分布特征是什么?答案解析部分一、單選題1.【答案】C【解析】【分析】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共有56個民族。讀我國民族分布圖可知,漢族主要分布在東部和中部,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地區。故C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我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地區,讀圖解答即可。2.【答案】A【解析】【分析】我國民族分布特點為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漢族地區有少數民族居住,少數民族地區也有漢族居住,漢族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少數民族則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東北部地區。故答案為:A【點評】本小題考查的知識點以識記為主,比較簡單,在答題時注意選項的是否描述正確。本個知識點在日常的學習中要以讀圖為主。3.【答案】B【解析】【分析】熟記我國少數民族的分布特點即可得出答案.我國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東北邊疆地區.故選: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我國的民族分布特點,熟記基礎知識,提高答題效率.4.【答案】(1)B(2)D【解析】【分析】⑴根據題意可知,該地是熱帶比較潮濕的地理環境,應是云南省傣族的建筑風格,故答案B正確。⑵云南省傣族傳統特色的地方文化是潑水節,故答案D正確。故答案為:(1)B;(2)D。【點評】(1)本題考查的是民居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學生理解即可。(2)考查的是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的知識,學生加強理解。5.【答案】B【解析】【分析】我國共有56個民族,55個少數民族。根據題意。故選:B【點評】我國共有56個民族,55個少數民族,民族分布特點為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漢族地區有少數民族居住,少數民族地區也有漢族居住。6.【答案】A【解析】【分析】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和睦的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里,各民族不論大小,一律平等.故選:A.【點評】我國的民族政策主要有:堅持民族平等團結;民族區域自治;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文化事業;培養少數民族干部;發展少數民族科教文衛等事業;使用和發展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等.7.【答案】C【解析】【分析】我國民族眾多,各民族都有自身的風俗習慣.各具特色的民族風情給人們以美的感受.《青藏高原》這首歌曲的曲調屬于當地藏族的風格,歌詞是對青藏高原的贊美.我們要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鞏固和發展民族團結.各民族之間應和睦相處.故選:C.【點評】我國是一個團結統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漢、壯、蒙古、回、藏、維吾爾、苗族等56個民族成員.各民族中,漢族人數最多,接近全國總人口的92%;其他民族人口僅占8%,稱為少數民族.二、填空題8.【答案】內蒙古;那達慕大會;西藏;曬佛節;寧夏;開齋節;云南;潑水節【解析】【分析】中國民族眾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和風俗習慣。各具特色的民族風情是祖國燦爛文化中的瑰寶,也是各民族地區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我們應尊重各民族的傳統文化和風俗習慣,鞏固和發展民族團結。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內蒙古,風俗為那達慕大會;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節慶為曬佛節;回族主要分布在寧夏,節慶為開齋節,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節慶為潑水節。故答案為:內蒙古;那達慕大會;西藏;曬佛節;寧夏;開齋節;云南;潑水節。【點評】中國是一個團結統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漢、壯、蒙古、回、藏、維吾爾、苗等56個民族。各民族中,漢族人數最多,約占全國人口總數的91.5%;其他民族人口總數約占8.5%,統稱為少數民族。中國各少數民族的人口數量相差懸殊,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約1700萬;人數少的民族僅幾千人,如珞巴族、赫哲族等。中國各民族不論人口多少、社會經濟發展程度高低、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如何,都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具有平等的地位。9.【答案】漢族 ;56【解析】【分析】我國有56個少數民族,各民族中漢族人口最多;少數民族中,人口數量最多的是壯族。【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對于我國民族的數量的認識。10.【答案】那達慕節;雪頓節;開齋節;潑水節;元宵節【解析】【分析】蒙古族﹣那達慕節;藏族﹣雪頓節;回族﹣開齋節;傣族﹣潑水節;漢族﹣元宵節.【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我國少數民族的傳統活動及節日,是道基礎題.三、綜合題11.【答案】(1)56;漢(2)大散居;交錯雜居(3)西北;東北(4)蒙古族;那達慕大會(5)云南省;高山族;豐收節【解析】【分析】讀圖分析可知:(1)我國共有56個民族,漢族人數最多,分布最廣遍及全國,集中在東部和中部.(2)我國民族分布的特點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3)少數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東北地區.(4)分布在④內蒙古自治區的主要少數民族是蒙古族,其代表節日是那達慕大會.(5)民族個數最多的省區是云南省;分布在臺灣島的少數民族是高山族,該族的盛大節日是豐收節.故答案為:(1)56;漢;(2)大散居;交錯雜居;(3)西北;東北;(4)蒙古族;那達慕大會;(5)云南省;高山族;豐收節.【點評】我國共有56個民族,漢族人數最多,分布最廣遍及全國,集中在東部和中部,少數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東北地區.我國各民族分布的特點是“大散居,小聚居”,相互交錯居住.漢族地區有少數民族聚居,少數民族地區也有漢族居住.12.【答案】(1)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漢;中;東(2)壯;桂(3)蒙古;那達慕【解析】【分析】(1)我國民族分布的特點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其中漢族居民遍及全國,主要集中于中部和東部;(2)B省區是廣西壯族自治區,該省區主要的少數民族是壯族,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該省區簡稱是桂;(3)A自治區是內蒙古自治區,該省區主要少數民族是蒙古族.其傳統盛會是那達慕大會。故答案為:(1)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漢;中;東;(2)壯;桂;(3)蒙古;那達慕。【點評】我國共有56個民族,民族分布特點為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漢族地區有少數民族居住,少數民族地區也有漢族居住,漢族分布最廣,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少數民族則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東北部地區。四、問答題13.【答案】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解析】【分析】我國共有56個民族,55個少數民族,民族分布特點為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漢族地區有少數民族居住,少數民族地區也有漢族居住,漢族主要分布在我國的中部和東部,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東北地區.我國共有56個民族,55個少數民族,民族分布特點為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漢族地區有少數民族居住,少數民族地區也有漢族居住.故答案為: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點評】本題考查我國民族的分布特點,牢記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