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巧用肌理》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通過了解肌理的概念,能夠認識肌理的基本特征。能夠運用拓印的方法,較清晰拓印出肌理并利用這些紙材制作一幅拼貼圖。過程與方法:教學中通過實物展示及教師示范來啟發和幫助學生對肌理的理解。通過動手實踐,進行聯想。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感悟肌理的美。滲透學生對生活美、環境美的審美意識。教學重、難點重點:了解什么是肌理,通過觸摸和視覺感受,發現不同物體表面質地的不同特點。難點:運用多種工具和材料進行拓印獲得肌理并能運用這些紙材制作一幅拼貼畫。教學準備:用于拓印的工具材料,用于舉例的范畫。教學過程:一:觸摸和視覺感受,活動導入。摸一摸,猜一猜。準備兩件質感截然不同的物品(筆和指甲銼,普通石頭和鵝卵石)蒙住一位學生的眼睛,讓他用手摸,感受實物的質,猜出物品并說出觸摸額感覺有什么不同(平滑與不平滑)看一看將一張紙拿出再揉成團展開,上面有了一些什么?小結:根據學生回答進行小結:這張紙被揉成團后形成了很多褶皺,這些褶皺就是今天學習的新知識——肌理(板書)方法探究,拓印肌理。什么是肌理?生回答。師小結:原指皮膚的紋理,后引申為物體表面呈現出來的紋理。思考:在你的周圍,有哪些物體的表面凸凸起伏,形成了規則和不規則的紋理。(樹葉、鑰匙、指紋、石頭、輪胎等)你們能把這些肌理展現在你們的美術作品中嗎?師提示用“印硬幣”的方法來展現。提問學生除了這種方法外,還有其他的拓印方法嗎?(實物拓?。?br/>師師范揉紙拓印。自由創作師提供幾組拓印材料,學生嘗試運用不同的方法和工具拓印肌理。毛線、膠棒、清潔球、豆子、抹布、沙子、絲瓜、顏料、各種色紙等。生動手。整理作業,提出問題。說說你是怎么利用老師的材料來拓印肌理的?你遇到了什么困難嗎?你是怎么解決的?想想自己還能做些什么加工,使它更好看?課件欣賞作品,引導學生把拓印作為素材使用。小組合作,完成一幅拼貼畫。師提醒學生在拼貼的時候注意形、色的對比,根據畫面的效果的需要來擺放,預先安排擺放好位置,仔細調整畫面,然后再貼。作業展評投出你最喜歡(除自己作品以外)的作品,票數最多者發表獲獎感言。課后延伸。小結:今天我們運用了實物拓印、揉紙拓印的方法獲得了一些有趣的肌理。希望同學們課余時間尋找其他獲得肌理的方法,并試著將這些肌理運用到藝術作品中去。板書設計10.巧用肌理肌理:不平滑 褶皺實物拓印拓印揉紙拓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