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Q21教學聯盟2021年初中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學業水平模擬考試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Q21教學聯盟2021年初中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學業水平模擬考試試卷

資源簡介

浙江省Q21教學聯盟2021年初中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學業水平模擬考試試卷
一、選擇題(共20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
1.(2021·浙江模擬)2021年3月13日,國家“ ”規劃綱要公布,描繪了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宏偉藍圖。(  )
A.十二五 B.十三五 C.十四五 D.十五五
【答案】C
【知識點】2021年時事
【解析】【分析】根據時事, 2021年3月13日,國家“ 十四五 ”規劃綱要公布,描繪了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宏偉藍圖。C符合題意,正確。
ABD不符合題意,應排除。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時事內容,解答該題需要多留心、多識記時政知識,做到“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2.(2021·浙江模擬)2021年3月10日歐洲議會投票通過了支持設立“碳邊界調整機制”的決議,意味著從2023年起將對 進口的部分商品征收碳關稅。(  )
A.歐盟 B.東盟 C.非洲 D.美洲
【答案】A
【知識點】2021年時事
【解析】【分析】根據時事, 2021年3月10日歐洲議會投票通過了支持設立“碳邊界調整機制”的決議,意味著從2023年起將對歐盟進口的部分商品征收碳關稅。A符合題意,正確。
BCD不符合題意,應排除。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時事內容,解答該題需要多留心、多識記時政知識,做到“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2021·浙江模擬)2021年3月,“每3個中國菠蘿就有1個來自徐聞”的話題登上各大平臺熱搜。據圖回答下題。
3.徐聞縣所在的省級行政區的簡稱是(  )
A.浙 B.閩 C.贛 D.粵
4.菠蘿原產于南美洲熱帶地區,性喜溫暖,年降水量1000-1500mm最適合生長。徐聞盛產菠蘿的自然條件有(  )
①位于沿海,季風影響,降水豐富
②崇山峻嶺,地形復雜,土壤肥沃
③地廣人稀,機械操作,降低成本
④地處熱帶,全年高溫,熱量充足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答案】3.D
4.B
【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
【解析】【點評】影響農業的主要自然因素有:氣候方面,熱量、光照、降水影響極大;地形方面,影響農業的類型(平原與山區不同)、影響農作物的分布(農作物隨海拔有所不同);土壤方面,作物生長的物質基礎,不同土壤適宜生長不同作物,東南丘陵的紅壤適宜種茶樹等。
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徐聞縣位于廣東省,廣東省的簡稱是粵。因此,徐聞縣所在的省級行政區的簡稱是粵。浙是浙江省的簡稱,閩是福建省的簡稱,贛是江西省的簡稱。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4.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①位于沿海,季風影響,降水豐富 ,正確。 ②崇山峻嶺,地形復雜,土壤肥沃 ,錯誤,地形平坦。 ③地廣人稀,機械操作,降低成本 ,不屬于自然條件。 ④地處熱帶,全年高溫,熱量充足 ,正確。 ①④ ,正確。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2021·浙江模擬)
5.對圖中地理事物的描述正確的是(  )
A.聯通大洋①③之間的海峽是白令海峽
B.②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大的洋
C.AC兩大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
D.B大洲擁有世界上最長的山脈
6.對圖中A大洲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河網密布,萊茵河是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
B.地廣人稀,適合大規模機械化生產
C.西部沿海地區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
D.國家眾多,主要以白色人種為主
【答案】5.A
6.D
【知識點】七大洲、四大洋;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
【解析】【點評】地球上的陸地被海洋分割成六個大塊和許多小塊,面積較大的陸地叫大陸,面積較小的陸地叫島嶼,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合稱大洲。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分別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和大洋洲。各大洲之間往往以山脈、河流、湖泊、運河、海峽等地理事物為分界線。陸地穿插于海洋中,把全球分為四大洋,其中,島嶼最多,面積最大,深度最深的是太平洋,其次為呈“S”型分布的大西洋、大部分在南半球的印度洋,北冰洋是世界上最小,深度最淺,大部分位于北極圈內的海洋。
5.根據圖中信息可知,①是太平洋,②是大西洋,③是北冰洋,A是歐洲,B是北美洲,C是非洲。 聯通大洋①③之間的海峽是白令海峽 ,正確。 ②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大的洋 ,錯誤,應該是北冰洋。 AC兩大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 ,錯誤,應該是直布羅陀海峽。 B大洲擁有世界上最長的山脈 ,錯誤,應該是安第斯山脈。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6.根據圖中信息可知,A是歐洲,B是北美洲,C是非洲。河網密布,萊茵河是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錯誤,應該是多瑙河。地廣人稀,適合大規模機械化生產,錯誤,人口稠密。西部沿海地區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錯誤,當地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多雨。國家眾多,主要以白色人種為主 ,正確。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7.(2021·浙江模擬)浙江省第一個世界遺產地——國家AAAAA級著名旅游風景區是(  )
A.江郎山 B.廿八都 C.龍游石窟 D.爛柯山
【答案】A
【知識點】中國的疆域和行政區劃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浙江省第一個世界遺產地——國家AAAAA級著名旅游風景區是江郎山。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江郎山古稱:玉郎山、金純山,位于浙江省衢州市石門鎮,這里地處三省交界區域,在古代,這里地處山區很難到達,近些年來,交通便利之后,才漸漸成為江浙區域熱門景點之一。江郎山也是“中國最美九大丹霞地貌”之一,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幽深的一線天、大段垂直的陡階,其艱險絕不輸華山。
8.(2021·鎮海模擬)時空觀念是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聯系中對事物進行觀察、分析的思維方式。閱讀中國古代時間軸,下列朝代及其階段特征表述準確的是(  )
A.①處是秦漢時期,大一統國家的建立和鞏固
B.②處是宋元時期,民族交融發展和社會變化
C.③處是隋唐時期,民族政權并立與民族交融
D.④處是明清時期,封建社會繁榮與對外開放
【答案】A
【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
【解析】【分析】根據時間軸結合所學知識可知,①處是秦漢時期,大一統國家的建立和鞏固,表述正確。②處是隋唐時期,封建社會繁榮與對外開放,故題干表述錯誤。③處是宋元時期,民族政權并立與民族交融,故題干表述錯誤。④處是明清時期,民族交融發展和社會變化,故題干表述錯誤。
本題。
A項①處是秦漢時期,大一統國家的建立和鞏固表述準確,符合題意;
BCD三項表述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中國古代時間軸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中國古代的朝代及其階段特征。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
9.(2021·浙江模擬)《元史 地理志一》中稱:“嶺北、遼陽與甘肅、四川、云南、湖廣之邊,唐所謂羈縻之州(在邊疆設立的由當地少數民族首領擔任長官的州)往往在是,今皆賦役之,比于內地”。這從實質上說明元朝(  )
A.政府推行民族分化政策 B.加強了對邊疆地區的管轄
C.邊疆地區人民負擔沉重 D.促進民族大交融
【答案】B
【知識點】元明清對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的貢獻
【解析】【分析】“嶺北、遼陽與甘肅、四川、云南、湖廣之邊,唐所謂羈縻之州(在邊疆設立的由當地少數民族首領擔任長官的州)往往在是,今皆賦役之,比于內地”從實質上說明元朝時加強了對邊疆地區的管轄。羈縻州主要針對的是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長官是由地方各族首領擔任,而且能夠世襲,行政設置也與內地不同,仍保留了原來的統治機構。
A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B項加強了對邊疆地區的管轄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元史 地理志》為依托,考查元朝對邊疆地區的管轄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元朝鞏固統一的措施。
10.(2020·嵊州模擬)“大不列顛國在位國王的歷史……就是想在這些州建立專制的暴政。……它們和大不列顛國家之間的一切政治關系從此全部斷絕。”以上文字最有可能出自(  )
A.《權利法案》 B.《人權宣言》
C.《獨立宣言》 D.《論法的精神》
【答案】C
【知識點】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
【解析】【分析】據題干中的“它們和大不列顛國家之間的一切政治關系從此全部斷絕”等信息,結合所學可知,材料中的文字最有可能出自《獨立宣言》。1776年7月4日,在北美第二屆大陸會議上,通過了《獨立宣言》,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獨立,標志著美國的誕生。
ABD三項和題干文字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獨立宣言》最有可能出現題干文字,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獨立宣言》,要求具備題干準確理解與知識運用的能力。
11.(2021·浙江模擬)運用圖表能有效歸納歷史信息,下表中對不同歷史階段的時代特征歸納正確的是(  )
  歷史階段 時代特征
① 1898—1912年 維新變法,走向共和
② 1919—1927年 “五四”風雷,抗日烽火
③ 1927—1936年 國共對峙, 走向合作
④ 1937—1945年 星星之火,統一戰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知識點】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
【解析】【分析】1931-1945年抗日戰爭時期,②不正確;1946年-1949年屬于國共兩黨內戰的解放戰爭時期,不是星星之火。①③表述正確。
B項①③歸納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近現代史上四個不同歷史時期的時代特征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準確識記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中國近現代史上四個不同歷史時期的時代特征。
12.(2021·浙江模擬)圖片記錄歷史,下列圖片記錄了我國上世紀七十年代重大成就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識點】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恢復了中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進一步提高了中國國際地位。
A項圖片中的新憲法頒布于1954年,不符合題意;
B項圖片反映的是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不符合題意;
C項圖片記錄了我國上世紀七十年代重大成就,符合題意;
D項圖片中的抗戰勝利是在1945年,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我國上世紀七十年代重大成就及學生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理解并識相關史實。
13.(2021·浙江模擬)下表為1838年英國工業重鎮利茲市各行業工種收入狀況。據此可得出的結論有(  )
收入狀況 工種數 典型工種例舉
最高 9 機械安裝工、機修工
居中 16 印刷工、羊毛分類工
最低 6 裁縫、梳毛工
①工業革命促進人口職業的變化
②機器生產極大地提高了人們生活水平
③“蒸汽”的力量催生出新的技術行業
④與機械類工作聯系越密切則收入越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識點】工業革命
【解析】【分析】根據表格中的“機械安裝工、機修工”“ 印刷工、羊毛分類工”“ 裁縫、梳毛工”等信息可以知道,工業革命促進人口職業的變動,“蒸汽”的力量催生出新的技術行業,故①③正確。結合收入情況,可得出與機械類工作聯系越密切則收入越高,故④準確。②機器生產極大地提高了人們生活水平題干表格材料不能體現。
C項①③④是從題干表格中可得出的結論,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工業革命相關知識的掌握,重點識記工業革命的內容與影響。
14.(2021·浙江模擬)2021年1月10日,山東棲霞金礦發生爆炸,井下22名工人被困,黨和政府組織救援隊不惜成本代價營救。11名忍受14天饑餓、黑暗,靠喝泥水的工人,憑著頑強的求生意志,最終獲救生還,共同成就了這一場“不拋棄,不放棄”的生命奇跡。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①面對挫折,要發掘生命的力量,培養面對困難的勇氣和堅強的意志
②生命是脆弱的,寶貴的,生命的價值高于一切
③體現了黨和政府尊重人民的生命
④我們只要珍愛自己的生命,冷漠對待他人的生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知識點】珍愛和尊重生命
【解析】【分析】 11名忍受14天饑餓、黑暗,靠喝泥水的工人,憑著頑強的求生意志,最終獲救生還,這啟示我們 對挫折,要發掘生命的力量,培養面對困難的勇氣和堅強的意志。黨和政府組織救援隊不惜成本代價營救,這說明生命是脆弱的,寶貴的,生命的價值高于一切,黨和政府尊重人民的生命,所以①②③符合題意,正確。
④錯誤,我們既要不漠視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視他人的生命,謹慎地對待生命關系、處理生命問題。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對克服挫折和敬畏生命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題肢選項,結合排除法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
15.(2021·浙江模擬)某校與派出所、社區等單位聯合開展禁毒宣傳教育活動。活動中利用展板和橫幅、毒品仿真盒、發放禁毒宣傳單等方式,向全校教師和學生講解新型合成毒品的危害性,普及禁毒知識。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①有助于青少年徹底拒絕毒品危害
②加強了對未成年人的司法保護
③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社會保護
④強化了青少年對“遠離毒品”的認識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答案】B
【知識點】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
【解析】【分析】 某校與派出所、社區等單位聯合開展禁毒宣傳教育活動,有利于營造防毒拒毒的良好社會氛圍, 強化了青少年對“遠離毒品”的認識,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社會保護,所以③④符合題意,正確。
①錯誤,選項觀點夸大了禁毒宣傳教育活動的作用,是錯誤的。
②錯誤,這體現對未成年人的社會保護。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對未成年人的社會保護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題肢選項,結合排除法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
16.(2021·浙江模擬)對漫畫《伸與縮》理解正確的是(  )
①割裂了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②某些人義務意識淡薄
③公民權利具有廣泛性、真實性
④享受權利是為了更好地履行義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知識點】權利和義務
【解析】【分析】 漫畫《伸與縮》諷刺某些人只注重享受權利,不履行義務,沒有認識到權利與義務的一致性,割裂了二者的關系,表明某些人只享受權利,不履行義務,義務意識淡薄,所以①②正確。
③錯誤,漫畫強調要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不體現公民的權利具有廣泛性、真實性。
④錯誤,履行義務是為了更好地享受權利。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對權利和義務相統一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題肢選項,結合排除法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
17.(2021·浙江模擬)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公布,全國共計1411778724人,從圖可得以下信息(  )
①我國人口總量持續增長,總量增速放緩,但保持了平穩增長
②人口年均增長率下降
③人口素質不斷提高
④城鎮人口持續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知識點】人口問題及對策
【解析】【分析】分析圖表數據找到圖標中的總人口和年均增長率可知, 我國人口總量持續增長,總量增速放緩,但保持了平穩增長, 人口年均增長率下降,所以①②符合題意,正確。
③不符合題意,圖表未體現人口素質。
④不符合題意,圖表沒有體現城鎮人口的情況。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對我國人口現狀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本題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題肢選項,結合排除法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
18.(2021·浙江模擬)2021年2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春節團拜會發表講話,強調要大力發揚“三牛”精神。下圖是“三牛精神”的概述,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①是社會進步的基石
②是對民族精神的豐富、發展
③是激勵中華兒女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
④體現了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知識點】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 “ 三牛”精神,是指為人民服務的甘當牛,創新發展的開拓牛,努力工作的老黃牛的精神。這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豐富、發展,是激勵中華兒女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所以②③符合題意,正確。
①錯誤,教育是社會進步的基石。
④觀點錯誤,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對中華民族精神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題肢選項,結合排除法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
19.(2021·浙江模擬)2020年5月15日通過的《衢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盡顯衢州特色:將“車讓人”、“煙頭不落地”、“自覺排隊”、“使用公筷”等衢州市特色工作融入法規,轉化為法言法語,充分體現立法“三衢味”。該條例(  )
A.體現踐行了法治、公正的核心價值觀
B.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美德
C.體現了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
D.能為總體小康建設提供精神動力
【答案】B
【知識點】依法治國與依法參與政治生活;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 題干中的 《衢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融入法規,轉化為法言法語,有利于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 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美德,所以B符合題意,正確。
AD不符合題意,應排除。
D錯誤,我國已經實現總體小康。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對法治與德治的關系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在正確理解題意的基礎上,根據所學知識,排除不符合題意的干擾項,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
20.(2021·龍灣模擬)2020年11 月,《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 正式簽訂,成員由東盟和中日韓等15個國家組成,RCEP將構建起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區。該協定的簽訂(  )
①順應經濟全球化的趨勢
②體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③將取代世貿組織的作用
④反映了世界和平的主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知識點】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和平與發展
【解析】【分析】《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的簽訂順應經濟全球化的趨勢,體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①②理解正確。③將取代世貿組織的作用說法錯誤,④反映了世界和平的主題在題干材料中不能體現。
A項①②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經濟區域集團化。要求學生具備準確解讀材料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非選擇題(本題有5小題,共50分)
21.(2021·浙江模擬)以色列人克服農業發展的諸多不利因素,在沙漠中建起片片綠洲,使該國躋身于農業發達的國家行列,被稱為改變世界的農業奇跡。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圖6 圖7 圖8
注:以色列全國有約2/3的土地是沙漠
(1)寫出圖7中A海域的名稱以及圖中緯線的分界意義。
(2)根據材料說說制約當地農業發展的自然因素
(3)根據材料和所學的知識分析以色列成為農業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
【答案】(1)A:地中海;30度緯線是低緯度和中緯度的分界線。
(2)①可耕地面積少,土地貧瘠;
②氣候干旱,降水少蒸發快,水資源短缺。
(3)①利用科技“開源”“節流”,采用滴灌、噴灌等技術,科技興農;②嚴格保護有限的水資源,完善并落實水資源使用制度;
③因地制宜地調整農業生產結構,選擇種植高附加值的農作物。④因地制宜地調整農業生產結構,種植節水和附加值高的作物并進行反季節生產等
【知識點】世界典型區域;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
【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圖7中A海域的名稱是地中海。圖中緯線是30度緯線。是低緯度和中緯度的分界線。
(2)、根據材料可知,當地①可耕地面積少,土地貧瘠;②氣候干旱,降水少蒸發快,水資源短缺;不利于發展農業生產。
(3)、根據材料和所學的知識分析可知,以色列發展農業的成功①利用科技“開源”“節流”,采用滴灌、噴灌等技術,科技興農;②嚴格保護有限的水資源,完善并落實水資源使用制度;③因地制宜地調整農業生產結構,選擇種植高附加值的農作物。④因地制宜地調整農業生產結構,種植節水和附加值高的作物并進行反季節生產等。
【點評】以色列發展綠洲農業的舉措, 可供其他干旱地區(比如我國西北新疆等地區)借鑒的措施有:①采用噴灌和滴灌技術,科技興農;②加強廢水處理和循環利用,完善并落實水資源使用制度;③因地制宜地調整農業生產結構,選種合適的農作物(耐早、附加值高);④節約、保護水資源。
22.(2021·浙江模擬)清朝是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雖有康乾盛世,也只是落日的輝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英國對中國茶葉需求量的變化 流入中國的白銀數量變化
1720年 181600千克 18世紀60年代 300萬兩/每年
1800年 10442000千克 18世紀80年代 1600萬兩/每年
材料二:

材料三:(夷船)將來只許在廣州收泊貿易,不得再赴寧波,如或再來,必令原船返棹,不準入浙江海口。
——乾隆二十二年(1757)
(1)材料一反映了當時中國怎樣的經濟現象?1800年前后的英國正在進行哪一革命?
(2)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別反映了清政府實行什么政策?并說說材料二與材料三之間的關系。
(3)馬克思說“一個人口幾乎占人類三分之一的大帝國,不顧時勢,安于現狀……這樣的一個帝國注定最后要在一場殊死的決斗中被打垮”,綜合上述材料,用史實論證馬克思預言的合理性。
【答案】(1)對外貿易繁榮,對英貿易長期處于出超地位,白銀大量流入中國;工業革命
(2)重農抑商政策;閉關鎖國政策;材料二體現了中國耕織結合、自給自足的經濟結構仍占主導地位,是導致材料三清政府實行閉關鎖國的原因之一。
(3)清政府推行“重農抑商”的政策,阻礙了工商業發展,導致中國經濟發展緩慢,仍處于農耕文明階段;清政府下令只開廣州一處為對外通商口岸,實行閉關鎖國政策不能從根本上扭轉中外力量對比,限制了對外貿易和航海事業的發展,導致中國閉塞、使中國錯失了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的機會,使中國錯失了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的機會,中國逐漸落伍于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遠離世界發展潮流的中國終于陷入深刻的危機,最終導致落后挨打的局面。
【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工業革命
【解析】【分析】(1)從表格看出,18世紀時中國出口英國的茶葉增長迅速,說明經濟繁榮,對外貿易發達,流入中國的白銀越來越多,說明貿易順差巨大。18世紀60年代英國開始進行工業革命。
(2)根據材料三“(夷船)將來只許在廣州收泊貿易,不得再赴寧波,如或再來,必令原船返棹,不準入浙江海口”可知,清政府限制外國商人來華貿易,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1757年乾隆下令只開放廣州一處作為對外通商口岸,并規定由朝廷特許的“廣州十三行”統一經營對外并管理外國商人。
(3)清政府推行推行重農抑商的政策,嚴重限制了商業和手工業的發展,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清朝實行閉關政策給中國社會帶來了嚴重的惡果,它限制了我國對外貿易和航海事業的發展,阻礙了中外文化的交流;閉關自守最終不能扭轉中外力量的對比,不能從根本上抵擋殖民勢力的侵略,反而進一步導致閉塞、停滯、倒退,使中國更加遠離世界發展的潮流。
故答案為:(1)對外貿易繁榮,對英貿易長期處于出超地位,白銀大量流入中國;工業革命。
(2)重農抑商政策;閉關鎖國政策;材料二體現了中國耕織結合、自給自足的經濟結構仍占主導地位,是導致材料三清政府實行閉關鎖國的原因之一。
(3)清政府推行“重農抑商”的政策,阻礙了工商業發展,導致中國經濟發展緩慢,仍處于農耕文明階段;清政府下令只開廣州一處為對外通商口岸,實行閉關鎖國政策不能從根本上扭轉中外力量對比,限制了對外貿易和航海事業的發展,導致中國閉塞、使中國錯失了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的機會,使中國錯失了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的機會,中國逐漸落伍于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遠離世界發展潮流的中國終于陷入深刻的危機,最終導致落后挨打的局面。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清時期的中西方發展及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和理解問題的能力。要求運用所學分析材料信息。
23.(2021·浙江模擬)同樣的辛丑年,不一樣的中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注:2021年3月,中美高層舉行戰略對話。中方代表強調:“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中國人不吃這一套。與中國打交道,就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進行。”
(1)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左圖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
(2)結合年代尺中相關史實說明中國共產黨是如何帶領中國人民實現讓“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的。
【答案】(1)清政府統治腐敗黑暗(清政府腐敗無能)。
(2)①1949年,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②1956年,中國完成了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中國建立起來,是中國歷史上最深刻的歷史變革;
③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征程。使中國的社會生產力得到極大解放,綜合國力顯著提升。
【知識點】近代列強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
【解析】【分析】(1)由于清政府腐敗無能,1901年,清政府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戰敗,被迫與列強簽訂《辛丑條約》。
(2)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艱苦奮斗了28年,在1949年10月1日,成立了新中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1956年底,國家基本上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深刻的歷史變革。1978年底,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會議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使中國的社會生產力得到極大解放,綜合國力顯著提升。
故答案為:(1)清政府統治腐敗黑暗(清政府腐敗無能)。
(2)①1949年,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②1956年,中國完成了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中國建立起來,是中國歷史上最深刻的歷史變革;③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征程。使中國的社會生產力得到極大解放,綜合國力顯著提升。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丑條約》簽訂的根本原因,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程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24.(2021·浙江模擬)共筑少年成長路。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 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社會制度實現了偉大跨越,中國政府以消除貧困、保障生活為職責,不斷普及和提高民眾受教育程度,道路、水電等基礎建設也發生巨大變化。“十三五”時期,西藏不斷深化改革,外匯市場持續健康穩定發展,清潔能源產業進一步壯大,產業發展的輝煌成就,是中國共產黨帶領西藏各族群眾團結奮斗創立的豐功偉績。
(1)材料一體現了法律的哪一特征?參與網絡生活未成年人要遵守怎樣的網絡生活基本準則?
(2)閱讀材料二,從自由與法治關系的角度辨析小剛同學的觀點。
(3)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說明不同的社會主體應如何保護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
【答案】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恪守道德和遵守法律 ⑵閱讀材料二,從自由與法治關系的角度辨析小剛同學的觀點。 小剛的觀點是錯誤的。自由與法治相互聯系,不可分割。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學生在校享有人身自由,但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存在不服從、擾亂秩序、行為失范、具有危險性、侵犯他人權益的情形就會受到教育懲戒。法治是自由的保障,學生合法的人身自由不會受到非法的干涉和侵害。《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既規范了學生的人身自由又保障了學生的人身自由 ⑶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說明不同的社會主體應如何保護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 立法機關:科學立法,制定和完善未成年人保護的相關的法律法規;家庭:加強家庭保護,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適當的方法教育和影響未成年人;學校:加強學校保護,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引導;行政機關:嚴厲打擊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違法行為,依法行政;社會:加強社會保護,共同為未成年的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
(1)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恪守道德和遵守法律
(2)小剛的觀點是錯誤的。自由與法治相互聯系,不可分割。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學生在校享有人身自由,但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存在不服從、擾亂秩序、行為失范、具有危險性、侵犯他人權益的情形就會受到教育懲戒。法治是自由的保障,學生合法的人身自由不會受到非法的干涉和侵害。《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既規范了學生的人身自由又保障了學生的人身自由。
(3)立法機關:科學立法,制定和完善未成年人保護的相關的法律法規;家庭:加強家庭保護,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適當的方法教育和影響未成年人;學校:加強學校保護,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引導;行政機關:嚴厲打擊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違法行為,依法行政;社會:加強社會保護,共同為未成年的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
【知識點】法律的特征和作用;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權利和義務
【解析】【分析】(1)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這說明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根據所學, 恪守道德和遵守法律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
(2)小剛的觀點是錯誤的。理由根據題意可以從自由與法治相互聯系,不可分割。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法治是自由的保障兩方面結合材料分析,學生在校享有人身自由,但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存在不服從、擾亂秩序、行為失范、具有危險性、侵犯他人權益的情形就會受到教育懲戒。法治是自由的保障,學生合法的人身自由不會受到非法的干涉和侵害。《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既規范了學生的人身自由又保障了學生的人身自由,即可。
(3)根據所學,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的保護可以從立法機關:科學立法,制定和完善未成年人保護的相關的法律法規;家庭:加強家庭保護,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適當的方法教育和影響未成年人;學校:加強學校保護,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引導;行政機關:嚴厲打擊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違法行為,依法行政;社會:加強社會保護,共同為未成年的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等方面回答即可。
【點評】本題考查對法律的特征,合理利用網絡,自由與法治的關系,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主要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值一般。
25.(2021·浙江模擬)202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西藏將構建“區域發展新格局”,堅持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
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社會制度實現了偉大跨越,中國政府以消除貧困、保障生活為職責,不斷普及和提高民眾受教育程度,道路、水電等基礎建設也發生巨大變化。“十三五”時期,西藏不斷深化改革,外匯市場持續健康穩定發展,清潔能源產業進一步壯大,產業發展的輝煌成就,是中國共產黨帶領西藏各族群眾團結奮斗創立的豐功偉績。
(1)根據材料一,寫出所在的地理區域和圖中青藏鐵路的大致走向。
(2)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從區域經濟發展原則的角度,分析西藏自治區構建“區域發展新格局”的合理性。
(3)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分析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取得的輝煌成就帶來的借鑒意義。
【答案】(1)青藏地區;東北——西南。
(2)區域經濟發展的原則是因地制宜、優勢互補,西藏自治區有優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草場資源等自然環境和眾多的鄰國、交通便利等人文條件,構建“區域發展新格局”有利于因地制宜謀發展,促進區域經濟快速發展;西藏自治區可通過青藏鐵路加強和內地交流合作,構建“區域發展新格局”有利于區域協調發展,走向共同富裕。
(3)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發揮制度的優越性;政府大力支持,推動脫貧攻堅政策實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堅持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把經濟重心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補齊民生短板,增進民生福祉;堅持改革開放基本國策,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實現可持續發展;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發揮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作用;堅持民族團結的基本原則,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弘揚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為經濟發展提供精神動力。
【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運用地圖圖表描述區域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特點;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做主;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解析】【分析】(1)分析圖示可知,是 青藏地區。 青藏鐵路的大致走向是東北——西南。
(2)根據所學,本題可以從 西藏自治區有優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草場資源等自然環境和眾多的鄰國、交通便利等人文條件,構建“區域發展新格局”有利于因地制宜謀發展,促進區域經濟快速發展;西藏自治區可通過青藏鐵路加強和內地交流合作,構建“區域發展新格局”有利于區域協調發展,走向共同富裕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3)根據所學結合材料,借鑒意義可以從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發揮制度的優越性;政府大力支持,推動脫貧攻堅政策實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實現可持續發展;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發揮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作用;堅持民族團結的基本原則,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弘揚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為經濟發展提供精神動力等方面回答即可。
【點評】本題考查對從地表中獲取信息和中國四大地理區域,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維護民族團結,科教興國,黨的領導,中華民族精神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主要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值一般。
1 / 1浙江省Q21教學聯盟2021年初中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學業水平模擬考試試卷
一、選擇題(共20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
1.(2021·浙江模擬)2021年3月13日,國家“ ”規劃綱要公布,描繪了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宏偉藍圖。(  )
A.十二五 B.十三五 C.十四五 D.十五五
2.(2021·浙江模擬)2021年3月10日歐洲議會投票通過了支持設立“碳邊界調整機制”的決議,意味著從2023年起將對 進口的部分商品征收碳關稅。(  )
A.歐盟 B.東盟 C.非洲 D.美洲
(2021·浙江模擬)2021年3月,“每3個中國菠蘿就有1個來自徐聞”的話題登上各大平臺熱搜。據圖回答下題。
3.徐聞縣所在的省級行政區的簡稱是(  )
A.浙 B.閩 C.贛 D.粵
4.菠蘿原產于南美洲熱帶地區,性喜溫暖,年降水量1000-1500mm最適合生長。徐聞盛產菠蘿的自然條件有(  )
①位于沿海,季風影響,降水豐富
②崇山峻嶺,地形復雜,土壤肥沃
③地廣人稀,機械操作,降低成本
④地處熱帶,全年高溫,熱量充足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021·浙江模擬)
5.對圖中地理事物的描述正確的是(  )
A.聯通大洋①③之間的海峽是白令海峽
B.②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大的洋
C.AC兩大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
D.B大洲擁有世界上最長的山脈
6.對圖中A大洲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河網密布,萊茵河是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
B.地廣人稀,適合大規模機械化生產
C.西部沿海地區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
D.國家眾多,主要以白色人種為主
7.(2021·浙江模擬)浙江省第一個世界遺產地——國家AAAAA級著名旅游風景區是(  )
A.江郎山 B.廿八都 C.龍游石窟 D.爛柯山
8.(2021·鎮海模擬)時空觀念是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聯系中對事物進行觀察、分析的思維方式。閱讀中國古代時間軸,下列朝代及其階段特征表述準確的是(  )
A.①處是秦漢時期,大一統國家的建立和鞏固
B.②處是宋元時期,民族交融發展和社會變化
C.③處是隋唐時期,民族政權并立與民族交融
D.④處是明清時期,封建社會繁榮與對外開放
9.(2021·浙江模擬)《元史 地理志一》中稱:“嶺北、遼陽與甘肅、四川、云南、湖廣之邊,唐所謂羈縻之州(在邊疆設立的由當地少數民族首領擔任長官的州)往往在是,今皆賦役之,比于內地”。這從實質上說明元朝(  )
A.政府推行民族分化政策 B.加強了對邊疆地區的管轄
C.邊疆地區人民負擔沉重 D.促進民族大交融
10.(2020·嵊州模擬)“大不列顛國在位國王的歷史……就是想在這些州建立專制的暴政。……它們和大不列顛國家之間的一切政治關系從此全部斷絕。”以上文字最有可能出自(  )
A.《權利法案》 B.《人權宣言》
C.《獨立宣言》 D.《論法的精神》
11.(2021·浙江模擬)運用圖表能有效歸納歷史信息,下表中對不同歷史階段的時代特征歸納正確的是(  )
  歷史階段 時代特征
① 1898—1912年 維新變法,走向共和
② 1919—1927年 “五四”風雷,抗日烽火
③ 1927—1936年 國共對峙, 走向合作
④ 1937—1945年 星星之火,統一戰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2021·浙江模擬)圖片記錄歷史,下列圖片記錄了我國上世紀七十年代重大成就的是(  )
A. B.
C. D.
13.(2021·浙江模擬)下表為1838年英國工業重鎮利茲市各行業工種收入狀況。據此可得出的結論有(  )
收入狀況 工種數 典型工種例舉
最高 9 機械安裝工、機修工
居中 16 印刷工、羊毛分類工
最低 6 裁縫、梳毛工
①工業革命促進人口職業的變化
②機器生產極大地提高了人們生活水平
③“蒸汽”的力量催生出新的技術行業
④與機械類工作聯系越密切則收入越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2021·浙江模擬)2021年1月10日,山東棲霞金礦發生爆炸,井下22名工人被困,黨和政府組織救援隊不惜成本代價營救。11名忍受14天饑餓、黑暗,靠喝泥水的工人,憑著頑強的求生意志,最終獲救生還,共同成就了這一場“不拋棄,不放棄”的生命奇跡。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①面對挫折,要發掘生命的力量,培養面對困難的勇氣和堅強的意志
②生命是脆弱的,寶貴的,生命的價值高于一切
③體現了黨和政府尊重人民的生命
④我們只要珍愛自己的生命,冷漠對待他人的生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2021·浙江模擬)某校與派出所、社區等單位聯合開展禁毒宣傳教育活動。活動中利用展板和橫幅、毒品仿真盒、發放禁毒宣傳單等方式,向全校教師和學生講解新型合成毒品的危害性,普及禁毒知識。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①有助于青少年徹底拒絕毒品危害
②加強了對未成年人的司法保護
③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社會保護
④強化了青少年對“遠離毒品”的認識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16.(2021·浙江模擬)對漫畫《伸與縮》理解正確的是(  )
①割裂了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②某些人義務意識淡薄
③公民權利具有廣泛性、真實性
④享受權利是為了更好地履行義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7.(2021·浙江模擬)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公布,全國共計1411778724人,從圖可得以下信息(  )
①我國人口總量持續增長,總量增速放緩,但保持了平穩增長
②人口年均增長率下降
③人口素質不斷提高
④城鎮人口持續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8.(2021·浙江模擬)2021年2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春節團拜會發表講話,強調要大力發揚“三牛”精神。下圖是“三牛精神”的概述,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①是社會進步的基石
②是對民族精神的豐富、發展
③是激勵中華兒女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
④體現了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2021·浙江模擬)2020年5月15日通過的《衢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盡顯衢州特色:將“車讓人”、“煙頭不落地”、“自覺排隊”、“使用公筷”等衢州市特色工作融入法規,轉化為法言法語,充分體現立法“三衢味”。該條例(  )
A.體現踐行了法治、公正的核心價值觀
B.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美德
C.體現了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
D.能為總體小康建設提供精神動力
20.(2021·龍灣模擬)2020年11 月,《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 正式簽訂,成員由東盟和中日韓等15個國家組成,RCEP將構建起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區。該協定的簽訂(  )
①順應經濟全球化的趨勢
②體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③將取代世貿組織的作用
④反映了世界和平的主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選擇題(本題有5小題,共50分)
21.(2021·浙江模擬)以色列人克服農業發展的諸多不利因素,在沙漠中建起片片綠洲,使該國躋身于農業發達的國家行列,被稱為改變世界的農業奇跡。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圖6 圖7 圖8
注:以色列全國有約2/3的土地是沙漠
(1)寫出圖7中A海域的名稱以及圖中緯線的分界意義。
(2)根據材料說說制約當地農業發展的自然因素
(3)根據材料和所學的知識分析以色列成為農業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
22.(2021·浙江模擬)清朝是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雖有康乾盛世,也只是落日的輝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英國對中國茶葉需求量的變化 流入中國的白銀數量變化
1720年 181600千克 18世紀60年代 300萬兩/每年
1800年 10442000千克 18世紀80年代 1600萬兩/每年
材料二:

材料三:(夷船)將來只許在廣州收泊貿易,不得再赴寧波,如或再來,必令原船返棹,不準入浙江海口。
——乾隆二十二年(1757)
(1)材料一反映了當時中國怎樣的經濟現象?1800年前后的英國正在進行哪一革命?
(2)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別反映了清政府實行什么政策?并說說材料二與材料三之間的關系。
(3)馬克思說“一個人口幾乎占人類三分之一的大帝國,不顧時勢,安于現狀……這樣的一個帝國注定最后要在一場殊死的決斗中被打垮”,綜合上述材料,用史實論證馬克思預言的合理性。
23.(2021·浙江模擬)同樣的辛丑年,不一樣的中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注:2021年3月,中美高層舉行戰略對話。中方代表強調:“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中國人不吃這一套。與中國打交道,就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進行。”
(1)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左圖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
(2)結合年代尺中相關史實說明中國共產黨是如何帶領中國人民實現讓“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的。
24.(2021·浙江模擬)共筑少年成長路。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 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社會制度實現了偉大跨越,中國政府以消除貧困、保障生活為職責,不斷普及和提高民眾受教育程度,道路、水電等基礎建設也發生巨大變化。“十三五”時期,西藏不斷深化改革,外匯市場持續健康穩定發展,清潔能源產業進一步壯大,產業發展的輝煌成就,是中國共產黨帶領西藏各族群眾團結奮斗創立的豐功偉績。
(1)材料一體現了法律的哪一特征?參與網絡生活未成年人要遵守怎樣的網絡生活基本準則?
(2)閱讀材料二,從自由與法治關系的角度辨析小剛同學的觀點。
(3)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說明不同的社會主體應如何保護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
25.(2021·浙江模擬)202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西藏將構建“區域發展新格局”,堅持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
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社會制度實現了偉大跨越,中國政府以消除貧困、保障生活為職責,不斷普及和提高民眾受教育程度,道路、水電等基礎建設也發生巨大變化。“十三五”時期,西藏不斷深化改革,外匯市場持續健康穩定發展,清潔能源產業進一步壯大,產業發展的輝煌成就,是中國共產黨帶領西藏各族群眾團結奮斗創立的豐功偉績。
(1)根據材料一,寫出所在的地理區域和圖中青藏鐵路的大致走向。
(2)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從區域經濟發展原則的角度,分析西藏自治區構建“區域發展新格局”的合理性。
(3)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分析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取得的輝煌成就帶來的借鑒意義。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識點】2021年時事
【解析】【分析】根據時事, 2021年3月13日,國家“ 十四五 ”規劃綱要公布,描繪了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宏偉藍圖。C符合題意,正確。
ABD不符合題意,應排除。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時事內容,解答該題需要多留心、多識記時政知識,做到“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2.【答案】A
【知識點】2021年時事
【解析】【分析】根據時事, 2021年3月10日歐洲議會投票通過了支持設立“碳邊界調整機制”的決議,意味著從2023年起將對歐盟進口的部分商品征收碳關稅。A符合題意,正確。
BCD不符合題意,應排除。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時事內容,解答該題需要多留心、多識記時政知識,做到“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答案】3.D
4.B
【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
【解析】【點評】影響農業的主要自然因素有:氣候方面,熱量、光照、降水影響極大;地形方面,影響農業的類型(平原與山區不同)、影響農作物的分布(農作物隨海拔有所不同);土壤方面,作物生長的物質基礎,不同土壤適宜生長不同作物,東南丘陵的紅壤適宜種茶樹等。
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徐聞縣位于廣東省,廣東省的簡稱是粵。因此,徐聞縣所在的省級行政區的簡稱是粵。浙是浙江省的簡稱,閩是福建省的簡稱,贛是江西省的簡稱。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4.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①位于沿海,季風影響,降水豐富 ,正確。 ②崇山峻嶺,地形復雜,土壤肥沃 ,錯誤,地形平坦。 ③地廣人稀,機械操作,降低成本 ,不屬于自然條件。 ④地處熱帶,全年高溫,熱量充足 ,正確。 ①④ ,正確。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答案】5.A
6.D
【知識點】七大洲、四大洋;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
【解析】【點評】地球上的陸地被海洋分割成六個大塊和許多小塊,面積較大的陸地叫大陸,面積較小的陸地叫島嶼,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合稱大洲。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分別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和大洋洲。各大洲之間往往以山脈、河流、湖泊、運河、海峽等地理事物為分界線。陸地穿插于海洋中,把全球分為四大洋,其中,島嶼最多,面積最大,深度最深的是太平洋,其次為呈“S”型分布的大西洋、大部分在南半球的印度洋,北冰洋是世界上最小,深度最淺,大部分位于北極圈內的海洋。
5.根據圖中信息可知,①是太平洋,②是大西洋,③是北冰洋,A是歐洲,B是北美洲,C是非洲。 聯通大洋①③之間的海峽是白令海峽 ,正確。 ②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大的洋 ,錯誤,應該是北冰洋。 AC兩大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 ,錯誤,應該是直布羅陀海峽。 B大洲擁有世界上最長的山脈 ,錯誤,應該是安第斯山脈。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6.根據圖中信息可知,A是歐洲,B是北美洲,C是非洲。河網密布,萊茵河是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錯誤,應該是多瑙河。地廣人稀,適合大規模機械化生產,錯誤,人口稠密。西部沿海地區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錯誤,當地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多雨。國家眾多,主要以白色人種為主 ,正確。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7.【答案】A
【知識點】中國的疆域和行政區劃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浙江省第一個世界遺產地——國家AAAAA級著名旅游風景區是江郎山。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江郎山古稱:玉郎山、金純山,位于浙江省衢州市石門鎮,這里地處三省交界區域,在古代,這里地處山區很難到達,近些年來,交通便利之后,才漸漸成為江浙區域熱門景點之一。江郎山也是“中國最美九大丹霞地貌”之一,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幽深的一線天、大段垂直的陡階,其艱險絕不輸華山。
8.【答案】A
【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
【解析】【分析】根據時間軸結合所學知識可知,①處是秦漢時期,大一統國家的建立和鞏固,表述正確。②處是隋唐時期,封建社會繁榮與對外開放,故題干表述錯誤。③處是宋元時期,民族政權并立與民族交融,故題干表述錯誤。④處是明清時期,民族交融發展和社會變化,故題干表述錯誤。
本題。
A項①處是秦漢時期,大一統國家的建立和鞏固表述準確,符合題意;
BCD三項表述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中國古代時間軸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中國古代的朝代及其階段特征。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
9.【答案】B
【知識點】元明清對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的貢獻
【解析】【分析】“嶺北、遼陽與甘肅、四川、云南、湖廣之邊,唐所謂羈縻之州(在邊疆設立的由當地少數民族首領擔任長官的州)往往在是,今皆賦役之,比于內地”從實質上說明元朝時加強了對邊疆地區的管轄。羈縻州主要針對的是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長官是由地方各族首領擔任,而且能夠世襲,行政設置也與內地不同,仍保留了原來的統治機構。
A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B項加強了對邊疆地區的管轄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元史 地理志》為依托,考查元朝對邊疆地區的管轄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元朝鞏固統一的措施。
10.【答案】C
【知識點】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
【解析】【分析】據題干中的“它們和大不列顛國家之間的一切政治關系從此全部斷絕”等信息,結合所學可知,材料中的文字最有可能出自《獨立宣言》。1776年7月4日,在北美第二屆大陸會議上,通過了《獨立宣言》,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獨立,標志著美國的誕生。
ABD三項和題干文字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獨立宣言》最有可能出現題干文字,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獨立宣言》,要求具備題干準確理解與知識運用的能力。
11.【答案】B
【知識點】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
【解析】【分析】1931-1945年抗日戰爭時期,②不正確;1946年-1949年屬于國共兩黨內戰的解放戰爭時期,不是星星之火。①③表述正確。
B項①③歸納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近現代史上四個不同歷史時期的時代特征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準確識記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中國近現代史上四個不同歷史時期的時代特征。
12.【答案】C
【知識點】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恢復了中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進一步提高了中國國際地位。
A項圖片中的新憲法頒布于1954年,不符合題意;
B項圖片反映的是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不符合題意;
C項圖片記錄了我國上世紀七十年代重大成就,符合題意;
D項圖片中的抗戰勝利是在1945年,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我國上世紀七十年代重大成就及學生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理解并識相關史實。
13.【答案】C
【知識點】工業革命
【解析】【分析】根據表格中的“機械安裝工、機修工”“ 印刷工、羊毛分類工”“ 裁縫、梳毛工”等信息可以知道,工業革命促進人口職業的變動,“蒸汽”的力量催生出新的技術行業,故①③正確。結合收入情況,可得出與機械類工作聯系越密切則收入越高,故④準確。②機器生產極大地提高了人們生活水平題干表格材料不能體現。
C項①③④是從題干表格中可得出的結論,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工業革命相關知識的掌握,重點識記工業革命的內容與影響。
14.【答案】A
【知識點】珍愛和尊重生命
【解析】【分析】 11名忍受14天饑餓、黑暗,靠喝泥水的工人,憑著頑強的求生意志,最終獲救生還,這啟示我們 對挫折,要發掘生命的力量,培養面對困難的勇氣和堅強的意志。黨和政府組織救援隊不惜成本代價營救,這說明生命是脆弱的,寶貴的,生命的價值高于一切,黨和政府尊重人民的生命,所以①②③符合題意,正確。
④錯誤,我們既要不漠視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視他人的生命,謹慎地對待生命關系、處理生命問題。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對克服挫折和敬畏生命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題肢選項,結合排除法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
15.【答案】B
【知識點】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
【解析】【分析】 某校與派出所、社區等單位聯合開展禁毒宣傳教育活動,有利于營造防毒拒毒的良好社會氛圍, 強化了青少年對“遠離毒品”的認識,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社會保護,所以③④符合題意,正確。
①錯誤,選項觀點夸大了禁毒宣傳教育活動的作用,是錯誤的。
②錯誤,這體現對未成年人的社會保護。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對未成年人的社會保護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題肢選項,結合排除法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
16.【答案】A
【知識點】權利和義務
【解析】【分析】 漫畫《伸與縮》諷刺某些人只注重享受權利,不履行義務,沒有認識到權利與義務的一致性,割裂了二者的關系,表明某些人只享受權利,不履行義務,義務意識淡薄,所以①②正確。
③錯誤,漫畫強調要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不體現公民的權利具有廣泛性、真實性。
④錯誤,履行義務是為了更好地享受權利。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對權利和義務相統一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題肢選項,結合排除法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
17.【答案】A
【知識點】人口問題及對策
【解析】【分析】分析圖表數據找到圖標中的總人口和年均增長率可知, 我國人口總量持續增長,總量增速放緩,但保持了平穩增長, 人口年均增長率下降,所以①②符合題意,正確。
③不符合題意,圖表未體現人口素質。
④不符合題意,圖表沒有體現城鎮人口的情況。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對我國人口現狀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本題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題肢選項,結合排除法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
18.【答案】B
【知識點】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 “ 三牛”精神,是指為人民服務的甘當牛,創新發展的開拓牛,努力工作的老黃牛的精神。這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豐富、發展,是激勵中華兒女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所以②③符合題意,正確。
①錯誤,教育是社會進步的基石。
④觀點錯誤,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對中華民族精神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題肢選項,結合排除法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
19.【答案】B
【知識點】依法治國與依法參與政治生活;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 題干中的 《衢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融入法規,轉化為法言法語,有利于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 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美德,所以B符合題意,正確。
AD不符合題意,應排除。
D錯誤,我國已經實現總體小康。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對法治與德治的關系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在正確理解題意的基礎上,根據所學知識,排除不符合題意的干擾項,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
20.【答案】A
【知識點】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和平與發展
【解析】【分析】《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的簽訂順應經濟全球化的趨勢,體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①②理解正確。③將取代世貿組織的作用說法錯誤,④反映了世界和平的主題在題干材料中不能體現。
A項①②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經濟區域集團化。要求學生具備準確解讀材料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1.【答案】(1)A:地中海;30度緯線是低緯度和中緯度的分界線。
(2)①可耕地面積少,土地貧瘠;
②氣候干旱,降水少蒸發快,水資源短缺。
(3)①利用科技“開源”“節流”,采用滴灌、噴灌等技術,科技興農;②嚴格保護有限的水資源,完善并落實水資源使用制度;
③因地制宜地調整農業生產結構,選擇種植高附加值的農作物。④因地制宜地調整農業生產結構,種植節水和附加值高的作物并進行反季節生產等
【知識點】世界典型區域;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
【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圖7中A海域的名稱是地中海。圖中緯線是30度緯線。是低緯度和中緯度的分界線。
(2)、根據材料可知,當地①可耕地面積少,土地貧瘠;②氣候干旱,降水少蒸發快,水資源短缺;不利于發展農業生產。
(3)、根據材料和所學的知識分析可知,以色列發展農業的成功①利用科技“開源”“節流”,采用滴灌、噴灌等技術,科技興農;②嚴格保護有限的水資源,完善并落實水資源使用制度;③因地制宜地調整農業生產結構,選擇種植高附加值的農作物。④因地制宜地調整農業生產結構,種植節水和附加值高的作物并進行反季節生產等。
【點評】以色列發展綠洲農業的舉措, 可供其他干旱地區(比如我國西北新疆等地區)借鑒的措施有:①采用噴灌和滴灌技術,科技興農;②加強廢水處理和循環利用,完善并落實水資源使用制度;③因地制宜地調整農業生產結構,選種合適的農作物(耐早、附加值高);④節約、保護水資源。
22.【答案】(1)對外貿易繁榮,對英貿易長期處于出超地位,白銀大量流入中國;工業革命
(2)重農抑商政策;閉關鎖國政策;材料二體現了中國耕織結合、自給自足的經濟結構仍占主導地位,是導致材料三清政府實行閉關鎖國的原因之一。
(3)清政府推行“重農抑商”的政策,阻礙了工商業發展,導致中國經濟發展緩慢,仍處于農耕文明階段;清政府下令只開廣州一處為對外通商口岸,實行閉關鎖國政策不能從根本上扭轉中外力量對比,限制了對外貿易和航海事業的發展,導致中國閉塞、使中國錯失了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的機會,使中國錯失了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的機會,中國逐漸落伍于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遠離世界發展潮流的中國終于陷入深刻的危機,最終導致落后挨打的局面。
【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工業革命
【解析】【分析】(1)從表格看出,18世紀時中國出口英國的茶葉增長迅速,說明經濟繁榮,對外貿易發達,流入中國的白銀越來越多,說明貿易順差巨大。18世紀60年代英國開始進行工業革命。
(2)根據材料三“(夷船)將來只許在廣州收泊貿易,不得再赴寧波,如或再來,必令原船返棹,不準入浙江海口”可知,清政府限制外國商人來華貿易,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1757年乾隆下令只開放廣州一處作為對外通商口岸,并規定由朝廷特許的“廣州十三行”統一經營對外并管理外國商人。
(3)清政府推行推行重農抑商的政策,嚴重限制了商業和手工業的發展,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清朝實行閉關政策給中國社會帶來了嚴重的惡果,它限制了我國對外貿易和航海事業的發展,阻礙了中外文化的交流;閉關自守最終不能扭轉中外力量的對比,不能從根本上抵擋殖民勢力的侵略,反而進一步導致閉塞、停滯、倒退,使中國更加遠離世界發展的潮流。
故答案為:(1)對外貿易繁榮,對英貿易長期處于出超地位,白銀大量流入中國;工業革命。
(2)重農抑商政策;閉關鎖國政策;材料二體現了中國耕織結合、自給自足的經濟結構仍占主導地位,是導致材料三清政府實行閉關鎖國的原因之一。
(3)清政府推行“重農抑商”的政策,阻礙了工商業發展,導致中國經濟發展緩慢,仍處于農耕文明階段;清政府下令只開廣州一處為對外通商口岸,實行閉關鎖國政策不能從根本上扭轉中外力量對比,限制了對外貿易和航海事業的發展,導致中國閉塞、使中國錯失了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的機會,使中國錯失了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的機會,中國逐漸落伍于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遠離世界發展潮流的中國終于陷入深刻的危機,最終導致落后挨打的局面。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清時期的中西方發展及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和理解問題的能力。要求運用所學分析材料信息。
23.【答案】(1)清政府統治腐敗黑暗(清政府腐敗無能)。
(2)①1949年,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②1956年,中國完成了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中國建立起來,是中國歷史上最深刻的歷史變革;
③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征程。使中國的社會生產力得到極大解放,綜合國力顯著提升。
【知識點】近代列強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
【解析】【分析】(1)由于清政府腐敗無能,1901年,清政府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戰敗,被迫與列強簽訂《辛丑條約》。
(2)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艱苦奮斗了28年,在1949年10月1日,成立了新中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1956年底,國家基本上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深刻的歷史變革。1978年底,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會議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使中國的社會生產力得到極大解放,綜合國力顯著提升。
故答案為:(1)清政府統治腐敗黑暗(清政府腐敗無能)。
(2)①1949年,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②1956年,中國完成了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中國建立起來,是中國歷史上最深刻的歷史變革;③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征程。使中國的社會生產力得到極大解放,綜合國力顯著提升。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丑條約》簽訂的根本原因,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程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24.【答案】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恪守道德和遵守法律 ⑵閱讀材料二,從自由與法治關系的角度辨析小剛同學的觀點。 小剛的觀點是錯誤的。自由與法治相互聯系,不可分割。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學生在校享有人身自由,但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存在不服從、擾亂秩序、行為失范、具有危險性、侵犯他人權益的情形就會受到教育懲戒。法治是自由的保障,學生合法的人身自由不會受到非法的干涉和侵害。《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既規范了學生的人身自由又保障了學生的人身自由 ⑶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說明不同的社會主體應如何保護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 立法機關:科學立法,制定和完善未成年人保護的相關的法律法規;家庭:加強家庭保護,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適當的方法教育和影響未成年人;學校:加強學校保護,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引導;行政機關:嚴厲打擊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違法行為,依法行政;社會:加強社會保護,共同為未成年的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
(1)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恪守道德和遵守法律
(2)小剛的觀點是錯誤的。自由與法治相互聯系,不可分割。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學生在校享有人身自由,但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存在不服從、擾亂秩序、行為失范、具有危險性、侵犯他人權益的情形就會受到教育懲戒。法治是自由的保障,學生合法的人身自由不會受到非法的干涉和侵害。《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既規范了學生的人身自由又保障了學生的人身自由。
(3)立法機關:科學立法,制定和完善未成年人保護的相關的法律法規;家庭:加強家庭保護,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適當的方法教育和影響未成年人;學校:加強學校保護,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引導;行政機關:嚴厲打擊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違法行為,依法行政;社會:加強社會保護,共同為未成年的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
【知識點】法律的特征和作用;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權利和義務
【解析】【分析】(1)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這說明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根據所學, 恪守道德和遵守法律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
(2)小剛的觀點是錯誤的。理由根據題意可以從自由與法治相互聯系,不可分割。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法治是自由的保障兩方面結合材料分析,學生在校享有人身自由,但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存在不服從、擾亂秩序、行為失范、具有危險性、侵犯他人權益的情形就會受到教育懲戒。法治是自由的保障,學生合法的人身自由不會受到非法的干涉和侵害。《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既規范了學生的人身自由又保障了學生的人身自由,即可。
(3)根據所學,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的保護可以從立法機關:科學立法,制定和完善未成年人保護的相關的法律法規;家庭:加強家庭保護,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適當的方法教育和影響未成年人;學校:加強學校保護,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引導;行政機關:嚴厲打擊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違法行為,依法行政;社會:加強社會保護,共同為未成年的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等方面回答即可。
【點評】本題考查對法律的特征,合理利用網絡,自由與法治的關系,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主要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值一般。
25.【答案】(1)青藏地區;東北——西南。
(2)區域經濟發展的原則是因地制宜、優勢互補,西藏自治區有優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草場資源等自然環境和眾多的鄰國、交通便利等人文條件,構建“區域發展新格局”有利于因地制宜謀發展,促進區域經濟快速發展;西藏自治區可通過青藏鐵路加強和內地交流合作,構建“區域發展新格局”有利于區域協調發展,走向共同富裕。
(3)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發揮制度的優越性;政府大力支持,推動脫貧攻堅政策實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堅持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把經濟重心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補齊民生短板,增進民生福祉;堅持改革開放基本國策,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實現可持續發展;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發揮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作用;堅持民族團結的基本原則,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弘揚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為經濟發展提供精神動力。
【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運用地圖圖表描述區域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特點;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做主;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解析】【分析】(1)分析圖示可知,是 青藏地區。 青藏鐵路的大致走向是東北——西南。
(2)根據所學,本題可以從 西藏自治區有優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草場資源等自然環境和眾多的鄰國、交通便利等人文條件,構建“區域發展新格局”有利于因地制宜謀發展,促進區域經濟快速發展;西藏自治區可通過青藏鐵路加強和內地交流合作,構建“區域發展新格局”有利于區域協調發展,走向共同富裕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3)根據所學結合材料,借鑒意義可以從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發揮制度的優越性;政府大力支持,推動脫貧攻堅政策實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實現可持續發展;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發揮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作用;堅持民族團結的基本原則,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弘揚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為經濟發展提供精神動力等方面回答即可。
【點評】本題考查對從地表中獲取信息和中國四大地理區域,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維護民族團結,科教興國,黨的領導,中華民族精神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主要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值一般。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托克托县| 武安市| 建始县| 襄樊市| 曲松县| 克什克腾旗| 黎川县| 雅江县| 商河县| 洪湖市| 澎湖县| 伊通| 玉屏| 美姑县| 逊克县| 疏勒县| 襄城县| 阿坝| 静安区| 荃湾区| 栾城县| 虹口区| 商城县| 安仁县| 大理市| 策勒县| 延吉市| 新野县| 芜湖县| 泽州县| 增城市| 桦南县| 共和县| 望都县| 金昌市| 塘沽区| 靖宇县| 武夷山市| 绥宁县| 长武县| 白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