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現代醫療衛生體系與社會生活》教學方案課標要求了解現代醫療衛生體系的建立、發展及其對社會生活的影響。教材分析《現代醫療衛生體系與社會生活》是第六單元《醫療與公共衛生》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課主要講授的內容是現代醫療衛生體系的建立和發展及其對人們生活產生的影響;現代醫療衛生體系保障人類健康,并且對社會生活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因此本課對學生全面了解“醫療與公共衛生”這一主題起著重要作用。本課共分為兩個子目,即現代醫療衛生體系的建立和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與社會生活。其中,第一子目“現代醫療衛生體系的建立”介紹了現代醫療衛生體系的內容、現代醫療衛生體系在東西方國家建立的過程及現代醫療衛生體系的影響等。第二子目“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與社會生活”介紹了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具體表現及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對人們身體健康狀況、生活方式以及衛生觀念所產生的影響。教學目標1.了解西方國家現代醫療衛生體系的建立和發展。2.了解我國基本醫療衛生體系的建立和完善。3.理解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影響。教學重難點本課重點:了解現代醫療衛生事業的建立及發展。本課難點:醫療衛生體系對社會生活的影響。教學過程【導入新課】教師出示應對新冠肺炎組圖教師講述:2020年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乃至世界的醫療衛生體系、人們的日常生活、公共衛生觀念等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現代醫療衛生體系是如何建立的?現代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哪些影響?帶著這些問題,我們開啟今天的課程。(設計意圖)通過時事導入,引起學生共鳴,提出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從而順利過渡到本課教學內容。【講授新課】一、現代醫療衛生體系的建立1.現代醫療衛生體系(1)概念:現代醫療衛生體系,包括基本醫療衛生體系、醫療服務體系、藥品供應體系與醫療保障體系等內容。(2)建立意義:對保障人類健康、提高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出示圖片教師講述:在與疾病的長期斗爭過程中,人類醫學不斷發展,工業革命后,以英國為代表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是受到環境污染和工作壓力增大的影響,患病人數激增,國家開始重視疾病的防治,醫療衛生體系逐步建立?,F代醫療衛生體系,包括基本醫療衛生體系、醫療服務體系、藥品供應體系與醫療保障體系等內容。出示材料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截至2018年,全世界最長壽的國家是日本,人均壽命已經達到84.2歲,有20多個國家的居民人均壽命在80歲以上。中國居民的人均壽命從1949年的35歲提升到2018年的76.7歲。——摘編自楊共樂《歷史長河中的人類社會》2. 基本醫療衛生體系(1)20世紀中期以來,許多西方國家建立了基本醫療衛生體系。各層級的醫院、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基層醫療單位大量出現,公共衛生監督工作也取得很大進展,威脅人類健康的麻疹、百日咳、白喉、骨髓灰質炎、肺結核等許多重大傳染病得到控制。出示材料國際性的官方醫療組織可以追溯至1909年。當時,一個國際公共衛生機構在巴黎成立,以監測鼠疫、霍亂、天花、斑疹傷寒和黃熱病的發病情況,同時嘗試為歐洲國家制定統一的衛生和檢疫標準。在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國聯建立了一個衛生處,下屬的幾個特別委員會討論過瘧疾、天花、麻風病和梅毒等的全球發病情況。……在1948年,新的更為雄心勃勃的世界衛生組織組建成立。借助有力的政府支持,世界衛生組織開始把最先進的科學的醫學知識應用于落后地區,只要當地政府愿意配合。1940年代以后,醫學科學和公共衛生管理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已經整整地全球化了。在大部分地區,傳染病已不再重要。——[美]威廉·麥克尼爾《瘟疫與人》教師講述:20世紀中期以來,許多西方國家建立了基本醫療衛生體系。各層級的醫院、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基層醫療單位大量出現,公共衛生監督工作也取得很大進展。在傳染病面前,各國加強國際合作,建立國際性的官方醫療組織,經過多年的努力,威脅人類健康的麻疹、百日咳、白喉、骨髓灰質炎、肺結核等許多重大傳染病得到控制。(2)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國家搭建起覆蓋全國的醫療網絡,大力推進計劃免疫,積極防治傳染病,把食品、飲用水、藥品的安全監督視為重要的工作。出示圖片教師講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基本醫療衛生體系逐漸建立起來。國家搭建起覆蓋全國的醫療網絡,大力推進計劃免疫,積極防治傳染病,把食品、飲用水、藥品的安全監督視為重要的工作。新中國成立前50年內江西省余江縣有3000人患血吸蟲病死亡,有20多個村莊完全被毀滅。血吸蟲病給人民帶來巨大災難,江西省余江縣飽受其害。1956年余江縣開展大規模防治工作,對4000多名血吸蟲病患者進行治療,有效控制了血吸蟲病。【想一想】兩首《送瘟神》表達了毛澤東怎樣的情懷?1958年7月,江西省余江縣血吸蟲病防治工作取得巨大成功,毛澤東興奮得夜不能寐,“遙望南天,欣然命筆”,創作了《七律二首·送瘟神》:“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牛郎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薄按猴L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后總結:新中國成立后,在黨和政府的引導和組織下,醫護人員和廣大人民群眾做了大量工作,最終消滅了血吸蟲病。毛澤東寫的《送瘟神》,正是表達了他對人民健康事業的高度關注,對血吸蟲病防治工作的充分肯定。3.醫療服務體系、藥品供應體系(1)西方國家的醫療服務體系日益完善,其藥品供應得到了基本保障。城鄉居民無論年齡、性別、職業、收入,都享有一定的醫療服務權利。(2)我國醫療機構的服務職能不斷擴大:國家逐步把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健康教育、預防接種、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處理等內容納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出示中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與國家加大基層醫療服務體系投資示意圖教師講述:我國的醫療服務體系日益改進、完善,醫療機構的服務職能不斷擴大。國家逐步把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健康教育、預防接種、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處理等內容納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3)藥品供應體系不斷完善:國家規范藥品收費標準,加大醫療扶貧力度,有效緩解了我國老少邊窮地區醫療資源匱乏的狀況。出示圖片和材料藥品生產企業應當對藥品進行質量檢驗。不符合國家藥品標準的,不得出廠。藥品生產企業應當建立藥品出廠放行規程,明確出廠放行的標準、條件。符合標準、條件的,經質量受權人簽字后方可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2019年8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第二次修訂)教師講述:藥品供應體系不斷完善,國家規范藥品收費標準,并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加強對藥品質量和價格的監督。不斷加大醫療扶貧力度,尤其是對老少邊窮地區的醫療投入加大,出臺政策降低藥價,有效緩解了我國老少邊窮地區醫療資源匱乏的狀況。4.醫療保障體系(1)現代醫療保障制度得到推廣: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的醫療保障體系在社會保障體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歐洲尤其是北歐國家宣布建成“福利國家”。這為民眾的醫療衛生事業帶來物質支持。出示材料1935年,《社會保障法》的頒布,標志美國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初步建立,它包括社會保險,公共援助,社會服務,老年傷殘保險,醫療補助和孕、殘、兒童補助等六個方面,對于西歐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產生了影響?!瓚鸷蟀l達國家的社會福利已經從單純的救濟發展成為公民的社會權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障。社會保障制度一度曾經功勛卓著:這項制度設置在不平等的雇傭結構中添加了調和劑,使社會階級階層的緊張關系得到了極大的緩沖,從而穩定了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和政治體制。——摘編自黃安年《當代西方國家社會保障制度的演變》教師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現代醫療保障制度在很多西方國家得到推廣。早在二戰前,美國羅斯福新政期間,《社會保障法》的頒布,標志美國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初步建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的醫療保障體系在社會保障體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并影響了歐洲國家。歐洲尤其是北歐國家宣布建成“福利國家”,這為民眾的醫療衛生事業帶來物質支持。(2)中國現代醫療保障制度的建立:20世紀60年代,國家已經把城鎮工作人員納入公費醫療系統;改革開放后,建立了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城鄉醫療救助制度。出示醫療保障圖片教師講述:中國大力推進醫療保障體系建設。20世紀60年代,國家已經把城鎮工作人員納入公費醫療系統;改革開放后,建立了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城鄉醫療救助制度,使全民病有所醫。中國的衛生事業基本保障了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健康,創造了醫療史上的奇跡。教師可播放“醫保的重要性”知識解析視頻,讓學生明確感知醫保重要性及了解中國醫保制度,感受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知識拓展】鄉村醫生【問題探究】概括分析我國農村合作醫療推行的特點、目的及意義。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農村醫療衛生極端落后。1950年前后,東北各省率先自發采用合作制和群眾集資的辦法興辦基層衛生組織。1951年,衛生部要求基層人民政府加強基層衛生工作,大力訓練“接生員”等初級衛生人員,號召個體醫生組建“聯合診所”。1955年,山西、河南、貴州等地農村出現了一批由合作社自發組織的保健站和醫療站。它們基本是在鄉政府領導下,以自愿為原則,每個農民繳納幾角錢保健費,便可享受免費預防保健及免收掛號費、出診費、注射費的服務。到1956年底,這些省的集體保健醫療站發展到1萬個,醫務人員約10萬人。1960年,中共中央充分肯定了合作醫療這一辦醫形式。隨后,衛生部組織大批衛生技術人員下鄉,培養農村衛生技術人員,廣泛建立合作醫療學習范本。20世紀60年代初,農村合作醫療的覆蓋率達到20%—30%,到20世紀70年代末,全國普及率達到90%以上。——摘編自姚力《中國共產黨對醫療保障制度的探索與經驗》教師講解指出特點:從地方自發探索到中央主導推行(政府領導與農民自愿相結合);從局部地區到全國普及;以基本醫療保障為主,重視培養農村衛生人員。主要目的:改變農村醫療衛生落后的狀況,保障人民的身體健康。意義:有利于改變農村醫療衛生落后的狀況;促進了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事業,彰顯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為農村醫療保障事業積累了有益經驗。【知識小結】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怎樣完善醫療保障體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黨和國家興辦了各類衛生服務機構,培養和建設專業衛生隊伍,在城鎮建立職工公費醫療系統,在農村培訓鄉村醫生;改革開放后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城鄉醫療保險救助制度逐漸完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建立起來,覆蓋人數不斷擴大、籌資數額逐年增長。(設計意圖)通過圖片和材料,引導學生了解現代醫療衛生體系的建立及發展,通過材料分析,認識中國醫療保障制度建立的意義。突破教學重點,提升歷史解釋素養。過渡:現代醫療衛生體系的建立,對保障人類的健康起到關鍵作用。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又是如何影響人們生活的呢?二、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與社會生活1.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促進了人民健康狀況的改善(1)西方①20世紀下半葉以來,西方發達國家的基礎醫學突飛猛進,自然科學領域的新技術廣泛應用到臨床中,為治療一系列威脅人們健康的疑難雜癥奠定了基礎。②許多國家把防疫工作視為醫療衛生事業的重中之重,不少長期困擾人類的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乃至較徹底的消除;孕產婦與初生嬰兒死亡率大大降低。③世界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從1980年的62.8歲增長到2019年的72.6歲。出示材料在以醫療服務為基礎的現代醫療衛生體系和公共衛生管理體系的護衛下,民眾的身體健康得到保障,人均壽命大為延長,許多疾病被抑制甚至消滅。一系列危害人類生命與健康的傳染病、寄生蟲病和營養缺乏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人均壽命普遍延長。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截至2018年,全世界最長壽的國家日本,人均壽命已經達到84.2歲,有20多個國家的居民人均壽命在80歲以上?!丝跀盗可?,由于抗生素的發明以及各國政府針對各類常見傳染病的大規模免疫計劃的廣泛啟動,嬰兒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不斷攀升。1750—1900年,世界人口大約從10億增加到16億,1950年,這一數字上升至26億,1999年已經超過60億,2018年世界人口數量達到74億4000多萬。——摘編自楊共樂主編《歷史長河中的人類社會》教師講述: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促進了人民健康狀況的改善。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醫療衛生事業取得巨大進展,西方發達國家的基礎醫學突飛猛進,自然科學領域的新技術廣泛應用到臨床中,為治療一系列威脅人們健康的疑難雜癥奠定了基礎。許多國家把防疫工作視為醫療衛生事業的重中之重,不少長期困擾人類的疫病像傳染病、寄生蟲病和營養缺乏性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乃至較徹底的消除,人均壽命普遍延長。由于抗生素的發明以及各國政府針對各類常見傳染病的大規模免役計劃的廣泛啟動,孕產婦與嬰兒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不斷攀升。(2)中華人民共和國①醫療技術發展迅速,在斷肢再植手術、人工合成牛胰島素、人造瓣膜、試管嬰兒等領域,都取得了世界領先的成就。②人民健康狀況明顯改觀,中國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從1949年的35歲增加到2018年的77歲,達到了世界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出示圖片教師講述: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的醫療技術發展迅速,在斷肢再植手術、人工合成牛胰島素、人造瓣膜、試管嬰兒等領域,都取得了世界領先的成就。人民健康狀況明顯改觀,中國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從1949年的35歲增加到2018年的77歲,達到了世界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出示新冠肺炎期間中國派出醫療隊圖片教師講述:此外,中國還不斷輸出先進的醫療資源,多次派出醫療隊支援其他國家的疫病防控。截至2020年5月,新冠肺炎期間,中國已向19個國家派了21支醫療隊,其中向非洲派遣7支醫療隊,攜帶中國先進的、有效的檢測和防疫防控裝備、藥品。2.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1)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許多國家和地區注重公共衛生的建設,城市、鄉村的衛生條件都有所改觀。刷牙、洗手、洗臉、洗澡等行為成為個人衛生習慣養成。出示圖片教師講述: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許多國家和地區注重公共衛生的建設,凈化飲用水,科學處理垃圾、糞便與污水等許多做法在城市中推廣開來,并影響到鄉村;鄉村居室、廚房、廁所、禽畜圈舍的衛生條件都有所改觀。刷牙、洗手、洗臉、洗澡等行為成為個人衛生習慣。(2)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開展形式多樣的清理環境、預防疾病、保護健康的愛國衛生運動。出示圖片和材料1952年,毛澤東號召:“動員起來,講究衛生,減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敵人的細菌戰爭”各地掀起群眾性衛生運動的高潮,并成立各級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1978年后,各項工作逐漸恢復。除了創建衛生城鎮,1981年,中央愛衛會等還倡議講文明、講衛生、講道德,心靈美、行為美、環境美。2015年,習近平就“廁所革命”和文明旅游做出批示,要求推動我國旅游業邁上新臺階。教師講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把公共衛生事業當作一件大事,將保護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開展形式多樣的清理環境、預防疾病、保護健康的愛國衛生運動。如1952年興起的群眾性衛生運動的高潮、1981年的“五講四美”、2015年的“廁所革命”等等。這些運動體現出我國衛生工作的鮮明特色,有助于人民群眾養成文明衛生的生活方式。3.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強化了全民的衛生意識(1)許多國家的公共衛生觀念日益深化,傳染病的預防、食品藥品與公共衛生的監管,以及衛生知識的宣傳取得巨大進步。(2)講衛生成為現代公民的基本素質。(3)不少國家越來越注重精神衛生,大力普及精神醫學知識。(4)普通人也能夠重視心理健康,采取有效方式預防精神疾患。出示圖片和材料教師講述: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也強化了全民的衛生意識。許多國家的公共衛生觀念日益深化,傳染病的預防、食品藥品與公共衛生的監管,以及衛生知識的宣傳取得巨大進步。講衛生成為現代公民的基本素質。我國更是把強化全民的衛生意識上升為國家方針政策層面,積極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壓力日益增大的現代社會,不少國家越來越注重精神衛生,大力普及精神醫學知識,提倡對精神障礙早發現、早治療,促使精神疾病病患者早日康復。而普通人也能夠重視心理健康,采取有效方式預防精神疾患,從而實現身心幸福。【問題探究】指出當前人類醫療衛生體系發展面臨的問題。實行全民醫療保障是社會的理想目標,但是醫療費用的迅猛增加,以及衛生資源的不合理分配,對醫療保障體制造成了嚴重的沖擊。在英國,國家衛生服務體系處境艱難。在美國,雖然20世紀90年代中期衛生保健費用已占到國民生產總值的15%,但依然有相當數量的人缺少起碼的醫療保險。在發達國家,貧困者依然得不到足夠的治療;在發展中國家,瘧疾和其他熱帶病仍在肆虐。衛生資源分配不平衡的矛盾成為各國共同關注的問題,尤其20世紀60年代以后,臨床醫學高技術發展使這一矛盾更加突出。如何公平與公正地分配衛生資源成為各國政府與衛生行政當局面臨的難題?!詮埓髴c《醫學史十五講》人類社會仍然面臨著艾滋病、癌癥等疾病的威脅;由于各國各區域發展程度不一,尤其是亞非拉地區的發展中國家醫療衛生資源嚴重不足,許多地方甚至嚴重匱乏;發達國家的下層民眾也面臨著缺醫少藥的困境;如何公平與公正地分配衛生資源仍是問題之一。(設計意圖)通過圖片和材料,引導學生認識現代醫療衛生體系對人們社會生活的影響。通過材料分析,認識醫療衛生體系發展仍面臨的問題,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突破教學難點,提升歷史解釋素養,涵養家國情懷。教師可根據時間需要,組織完成“【活動設計】了解中國醫療保險制度”活動。通過本活動,鍛煉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課堂小結】現代醫療衛生體系的建立與發展,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社會生活。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隨著全球化發展的加快,醫療衛生領域的合作變得愈發重要。在面對疫病這一共同敵人的時候,我們更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無論是非洲人、亞洲人、美洲人還是歐洲人,我們都同處一個地球,命運相連,休戚與共,唯有攜手同行,加強合作,才能減少疫病造成的破壞,取得勝利。隨著中國國力的強大,醫療衛生體系的不斷完善,我們在世界醫療衛生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國堅持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完善國民健康政策,讓廣大人民群眾享有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健康服務,提升國民幸福感。10 / 1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