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中生物復習(七年級上冊)第一章 認識生物 第一節 生物的特征觀察: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植物的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釋放氧氣)(2)生物能進行呼吸。如:(線粒體中進行呼吸作用:吸入氧氣,排出二氧化碳。植物有呼吸作用。 )(3)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如:植物的落葉能帶走一部分廢物(樹木落葉)(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如:含羞草受到碰撞會合攏;植物的向光性,草履蟲避鹽。(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如:種子萌發;產卵;產子;一貓生四子(6)生物都具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如:“種瓜得瓜”體現的遺傳,一株碧桃上不同顏色的花體現變異(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會打洞遺傳;“一母生九子,連母十個樣”是變異)(7)除病毒外,生物是由細胞構成的。第二節 調查周邊環境中的生物一、調查是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調查時要明確調查目的和調查對象,制定合理的調查方案,有時選取部分調查對象作為樣本。 普查:全面調查(如人口普查)。抽樣調查:當調查范圍過大時,就要選取部分調查對象作為樣本,樣本要有廣泛性和代表性。二、對調查到的生物進行分類1.按形態結構分:動物、植物、其它生物;2.按生活環境分:水生生物、陸生生物;3.按用途分:家禽、家畜、作物、寵物。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環境的總和。它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第一節 生物與環境的關系一、環境的生態因素(影響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溫度、水等)和生物因素(競爭、捕食、寄生、合作等等)二、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生存的影響:(陽光、空氣、水等)春蘭秋菊--受 光照 影響;南橘北枳--受 溫度 影響;貓頭鷹夜晚出行--受 光照 影響;雨后蚯蚓爬出地--受 空氣 影響;對照實驗:科學探究一般包括的環節: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交流;實驗的原則:對照和單一變量原則。概念: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其它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叫對照實驗。這個不同的條件稱為變量。(一組實驗中只能有一個變量)2.對照試驗 :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不做處理的那組,自然狀態)3.實驗中材料要多:避免偶然性,使實驗結果更準確;多次實驗求平均值:減小誤差;4.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1)提出問題:光會影響鼠婦的生活嗎?(疑問句,用問號) (2)作出假設:光會影響鼠婦的生活。(肯定句,用句號)(3)制定計劃:在一個長方形的紙盒里鋪上一層濕土,在里面放上10只鼠婦,一半用玻璃板蓋上,另一半用硬紙板蓋上,觀察鼠婦的活動。 (4)實施計劃;觀察實驗現象。(5)得出結論:光會影響鼠婦的生活,鼠婦喜歡生活在陰暗的環境中。(肯定句,一般與假設相同) (6)表達和交流。三、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生物因素:影響生物生存的其它生物。例:農作物和農業害蟲——生物與生物的關系,最主要的是捕食關系(如貓和鼠),此外還有競爭關系(如田間的農作物和雜草的關系)和合作關系(如同一窩螞蟻中不同蟻種之間的關系),寄生關系(寄生蟲寄生在宿住體內或體表)。四、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生物的適應性具有普遍性。(如:沙漠的駱駝和駱駝刺適應干旱缺水環境、旗形樹適應風大的環境)生物與環境的關系:生物能既能適應環境(駱駝刺根系發達、仙人掌 葉退化成刺 是對沙漠干旱缺水環境的適應;海豹皮下脂肪厚是對寒冷環境的適應、保護色、警戒色、擬態等),也能影響環境(蚯蚓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大樹底下好乘涼”;“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環境也會影響生物(干旱缺水導致農作物減產或絕收等)。第二節 生物與環境組成生態系統一、生態系統: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做生態系統。生態系統的組成:包括生物部分(綠色植物——生產者,動物——消費者,細菌和真菌、蚯蚓——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陽光、空氣、水、溫度等)生態系統的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陽光、空氣、水、溫度、土壤等生態系統的組成 生產者—植物: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生物部分 消費者—動物:不能直接制造有機物,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分解者——細菌和真菌:能夠把有機物分解成簡單的無機物,供生產者重新利用二、食物鏈:在生態系統中,不同生物之間由于吃與被吃的關系而形成的鏈狀結構叫做食物鏈。成分包含生產者、消費者 ,不包含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起點都是從生產者開始的;“→”表示“捕食”關系;也表示生態系統中物質和能量的流動方向 。三、食物網:在一個生態系統中往往有很多條食物鏈,它們彼此交錯連接,形成食物網。四、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但這種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擾超過這個限度,生態系統就會遭到破壞。(自動調節能力最強的是森林生態系統)五、(1)物質和能量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營養級越高,生物相對數量越少、能量越少、有毒物質積累的越多。(2)能量最終來源于太陽能 ,且能量流動是 單向流動和逐級遞減 的。有機物來源于生產者。第三節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一、生物圈的范圍:海平面為標準,向可達10千米高處,向下達10千米深處。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巖石圈的表面。巖石圈:地球表面的固體部分,大多覆蓋土壤,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也是人類活動的立足點。海洋的植物主要受光照影響,動物主要是溫度。二、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綠色水庫”和“地球之肺”)、草原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產氧量占比最多)、淡水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地球之腎”、沼澤地)、農田生態系統(人工的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消費者主要是人的生態系統)。自動調節能力最強的是森林生態系統。三、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第二單元 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體。第一章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第一節 練習使用顯微鏡一、顯微鏡的構造二、使用步驟: 使用顯微鏡的步驟包括:(1)取鏡與安放(2)對光: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轉動遮光器,使大光圈對準通光孔;眼睛看著目鏡,轉動反光鏡(使用凹面鏡),直至看到一個明亮圓形的視野;眼側視著物鏡,(順向)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直至物鏡接近玻片(全程側看物鏡,防止壓壞玻片)。(3)觀察:用左眼注視目鏡,(逆向)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慢上升,直至能看到物像,后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物象更清。(4)低倍鏡換成高倍鏡:先把目標移到視野中央,轉動轉換器,換成高倍鏡,輕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調節反光鏡換成凹面鏡、調節遮光器換成大光圈。(5)收鏡:拿玻片、用擦鏡紙擦物鏡和目鏡、轉動轉換器使物鏡偏于兩旁、降鏡筒至最低。三、注意事項1.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目鏡與物鏡放大倍數的乘積(放大倍數=目鏡放大倍數×物鏡放大倍數).2.在目鏡內看到的物像是倒像。要想把物像移到視野中央,應該是物像往哪偏,標本就應該往哪移。3.所觀察的材料必須是薄而透明的;放大倍數越大,看到的細胞越少、細胞越大、視野越暗;5.怎樣判斷這個污點是在物鏡上、目鏡上還是在玻片標本上?先轉動目鏡,如果污點轉動,該污點在目鏡上,如果污點不跟著轉動,再移動玻片標本上,如果污點跟著轉動,該污點在玻片標本上,如果轉動目鏡和玻片標本污點都不跟著轉動,則污點在物鏡上。第二節 植物細胞一、玻片標本:切片、涂片、裝片二、以觀察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1擦:用潔凈的紗布把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2滴: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保持細胞正常的形態)。 3撕:用鑷子撕取洗干凈的洋蔥鱗片葉的內表皮 4展:把內表皮放入水滴中,用鑷子展平。(避免細胞重疊)5蓋:用鑷子夾起蓋玻片的一側,使蓋玻片的一側先接觸水滴,另一側緩緩蓋下,避免出現氣泡。6染:在蓋玻片的一側滴一滴碘液(染色) 7吸:在蓋玻片的另一側用吸水紙吸,使碘液浸染整個標本。8看:把制好的臨時裝片放到顯微鏡下觀察。三、植物細胞的結構細胞外的一層薄壁,保護和支持的作用緊貼細胞壁的一層薄而透明的膜(不易看清),保護細胞,控制物質進出細胞質中,內有葉綠素,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的場所內有遺傳物質,是細胞的控制中心內有細胞液,儲存水分和營養物質(西瓜甜味、楓葉變紅、洋蔥辛辣味等)進行生命活動的場所第三節 動物細胞一、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①裝片制作順序:擦 → 滴 → 取 → 展(或涂)→ 蓋 → 染(碘液) → 吸。②第二步“滴”:植物細胞滴清水,動物細胞滴0.9%的生理鹽水(維持細胞的形態);主要是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易吸水破裂。③“蓋”時先讓蓋玻片一側接觸液滴,再緩慢地蓋上蓋玻片,其目的避免蓋玻片下出現氣泡。④在顯微鏡下觀察自制的臨時裝片時,發現視野中有一邊緣黑、中間亮的圓形物,用鑷子輕壓蓋玻片時,該物會移動,則該物是氣泡,而不是細胞。二、動物細胞的結構三、比較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植物細胞 動物細胞相同點 都有細胞核、細胞膜、細胞質、線粒體不同點 有細胞壁和液泡,綠色部分的細胞里有葉綠體 沒有細胞壁和液泡,也沒有葉綠體四、細胞是動、植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細胞質中的能量轉換器 葉綠體:光能轉化為化學能線粒體:將化學能釋放出來第四節 細胞的生活一、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一)細胞中的物質:無機物和有機物兩大類。 (從蔗糖溶解在水中證明分子是不斷運動的)無機物:分子比較小,一般不含碳 如:水、無機鹽、氧等有機物:分子比較大,一般含有碳 如:糖類、脂類、蛋白質和核酸等(二)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能夠讓有用的物質進入細胞,把其他物質擋在細胞外面,同時能把細胞內產生的廢物排到細胞外面。(三)細胞質中有能量轉換器——葉綠體和線粒體(存在于細胞質中)葉綠體:存在植物綠色部分的細胞中,含有葉綠素,葉綠素能吸收光能。葉綠體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機物中。線粒體是“動力車間”,將有機物與氧結合,轉變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將有機物中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細胞利用。二、細胞核是控制中心(控制著生物的發育和遺傳)遺傳信息:一個受精卵發育成我們的身體,是因為受精卵中具有指導身體發育的全部信息,這些信息是父母傳下來的。(一)遺傳信息在細胞核中(克隆羊多莉有三個母親,長得像提供細胞核的母羊)(二)細胞核中有儲存遺傳信息的物質——DNA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遺傳信息的載體是一種叫DNA的有機物。三、DNA和蛋白質組成染色體(染色體=DNA+蛋白質)每一種生物的細胞內,染色體的數量是一定的,如人的體細胞內有23對染色體等等。第二章 細胞怎樣構成生物體第一節 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1.生物由小長大與細胞的生長和分裂、分化有關,細胞長到一定大小就要分裂。2.一個細胞→細胞核分成兩個→細胞質分成兩份→新細胞膜(細胞壁)形成→兩個細胞(細胞分裂的順序:“核→質→膜→壁”)3.在細胞分裂時成體細胞時,細胞核中染色體的變化最明顯,它將先復制一份,再平均分成相同的兩份,分別進入兩個子細胞。所以,兩個新細胞的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相同,并和原細胞相同(保持遺傳物質的穩定)。4.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兩種物質組成的。DNA是遺傳物質,因此可以說是染色體是遺傳物質的載體。動物體的結構層次一、細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組織1.細胞分化:在個體發育過程中,一個或一種細胞通過分裂產生的后代,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生差異性的變化,這個過程叫做細胞分化。2.組織:細胞分化產生了不同的細胞群,每個細胞群都是由形態相似,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連合在一起形成的,這樣的細胞群叫做組織。3.動物和人的主要組織:⑴上皮組織:(具有保護和分泌等功能,如皮膚上皮、胃腺、腸腺上皮)⑵結締組織(骨組織、血液、脂肪、軟骨等)細胞間隙大、細胞間質多。⑶肌肉組織:具有收縮和舒張的功能。⑷神經組織:感受刺激,傳導神經沖動,起調節和控制。組織進一步形成器官:由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構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結構,叫做器官(心臟、肺、腎、眼,耳等)。三、器官構成系統和人體人和多數動物:由:運動、消化、呼吸、循環、泌尿、生殖、內分泌、神經系統八個系統構成。四、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由小到大):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人體)例:1.下列人體結構中,屬于組織層次的是( C ) A.口腔 B.心臟 C.血液 D.耳2.人體的四種基本組織: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結締組織和神經組織。如下圖:從圖A到圖D的過程表示細胞分裂,從圖D到圖E、F的過程表示 細胞分化。(2)圖E是上皮組織(具有保護和分泌等功能,如皮膚上皮、胃腺、腸腺上皮);圖F是肌肉組織(具有收縮和舒張的功能,如心肌、骨骼肌)(3)除E、F以外,人體還有神經組織(分布在大腦皮層等各處)和結締組織(如血液、骨)。骨髓主要是結締組織;脊髓主要是神經組織第三節 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植物體的結構層次(從微觀到宏觀):細胞→組織→器官→個體一、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營養器官:根、莖、葉 ; 生殖器官:花、果實、種子。二、植物的幾種主要組織:分生組織、保護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機械組織。如右上圖:圖中A是分生組織的細胞小,細胞壁薄,細胞核大,細胞質濃,具有很強的分裂能力,能不斷分裂產生新細胞;B是保護組織,具有保護內部柔軟部分的功能;C是輸導組織,有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導管,也有運輸有機物的篩管;D是營養組織,細胞壁薄、液泡大,有儲藏營養物質的功能。構成機械組織的細胞細胞壁增厚,機械組織對植物起支撐和保護作用。三、每一種器官都由幾種不同的組織構成;每一種組織都由形態相似、結構和功能相同的細胞聯合在一起形成,這樣的細胞群叫做組織。四、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由小到大):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植物體沒有系統!)第四節 單細胞生物1.單細胞生物(酵母菌、草履蟲、衣藻、眼蟲、變形蟲等):身體只有一個細胞構成的生物,能獨立生活(大多生活在水中)。2.草履蟲的實驗:從培養液的表層吸取培養液(草履蟲靠表膜呼吸,而培養液表層氧氣豐富),放棉花纖維的目的是限制草履蟲的運動,找運動慢的進行觀察(形狀像“倒置的草鞋底”)3.草履蟲吞食浮游生物和細菌(凈化污水)。赤潮是因為有機物大量增多,單細胞生物大量繁殖,耗氧量多,大多魚類缺氧而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