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歷史地理·法治答題卷 2021.11一、選擇題(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每小題2分,共22題,計44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二、非選擇題(共5題,計56分。)23.(12分)小夏在參觀博物館的研學中,看到了下列四副不同景觀的民居圖片。(1)上述四圖的景觀中,屬于黃河流域的是 。(2分)(2)圖三是哪一原始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如果你有幸到這個原始部落去做客,請設想一下主人會用什么飯菜招待你?(4分)(3)圖四屬于哪一原始居民的房屋?房屋屬于什么類型的房屋?請說說該民居與當地自然環境的關系?(4)(4)結合所學知識,總結人類從居住洞穴到蓋房定居說明了什么問題。(2分)24.(10分)國慶節期間,一隊驢友(戶外運動愛好者)穿越某山區。下面是他們準備的該山區等高線地形圖,請根據該圖完成下列各題。(1)該地形圖采用 定向法,E在D的 方向。(2分)(2)該地形圖的等高距是 ,圖示區域最高處的海拔在 米之間。(2分)(3)圖中白水河的兩條支流都發源于 (地形部位);白水河的大致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4)圖中居民點分布特點 分布,最有可能是 聚落。(2分)(5)已知驢友被困在山中溶洞口下坡約100米遠的地方,那么該地位于圖中A、B、C、D中的 地。該點與最近的村莊圖上距離大約8厘米,兩地的實地距離是。(2分)25.(10分)在古老中華大地上,我們的先祖在艱苦的環境中用勤勞和智慧創造了燦爛的文明。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圖1和圖2中的工具分別是采用什么方法制作而成的?(2分)材料二:(2)圖3和圖4出土的農作物,反映了我國哪一原始行業的發展?這一行業興起和發展的標志是什么?(3分)材料三:(3)圖5和圖6這兩幅圖片共同反映了商周時期哪一手工業部門的發達?兩幅圖片反映了當時的青銅器生產有哪些特點?(3分)(4)綜合以上材料,我們研究和了解真實歷史的可靠來源或途徑是什么?(2分)26.(12分)在以“學習伴成長”為主題的班會上,701班的小麗和小雨分享了《道德與法治》學習過程中的感受。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思維導圖中的ABC有一處錯誤,請指出并說明理由。(3分)(2)友誼是需要精心呵護的。在合作中,小麗和小雨是如何讓友誼之樹常青的?(3分)(3)結合小麗分享的內容,說說我們在豐富多彩的初中生活中如何學會學習?(6分)27.(12分)青少年要“敢于有夢、勇于追夢、勤于圓夢”。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近代以來,在西方堅船利炮的侵略下,中華民族遭受了深重苦難,中華民族從此開始了百年中國夢的辛苦求索、艱難追尋……直到中國共產黨正式宣告成立以后,中國革命的面貌才為之一新。中華民族實現中國夢的歷史由此翻開了嶄新的一頁。(1)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辛苦求索、艱難追尋的中國夢是什么?其內涵是什么?(5分)材料二:在2018年央視《開學第一課》的節目里,著名攝影家解海龍向大家展示了自己三十年來為“希望工程”拍攝的一張張照片:蘇明娟手握鉛筆頭、兩只大眼睛直視前方,對學習知識充滿渴望;小光頭張天義用他渴望上學的眼神在告訴大家“我要上學”;胡善輝皺著眉頭,流著鼻涕特別賣力的讀著“山、石、水、火”等字的鏡頭讓我們難忘。"大眼睛"蘇明娟 “小光頭”張天義 “大鼻涕”胡善輝(2) 蘇明娟、張天義、胡善輝都有學習夢。他們為什么如此渴望圓學習的夢想?(3分)材料三:“我曾經做了一個夢,夢見水稻長得像高梁一樣高,稻穗長得像掃把一樣長,米粒長得像花生米一樣大……”這是“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夢。為了實現這個夢,奮斗了40多年的他仍一如既往地在田間奔波。但研究之路并不是一帆風順,面對困難,他執著追求,自主創新,培育出雜交水稻,解決了13億人口的吃飯問題。(3)結合所學知識回答,袁隆平院士的追夢過程對我們實現自己的夢想有哪些啟示?(4分)七年級歷史地理·法治參考答案2021.11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2題,計44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B A A C B D C B C D A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D B A C B D A D C B A二、非選擇題(共5題,計56分。)23.(12分) (1)圖二、圖三。(2分)(2)居民:半坡原始居民。(1分)飯菜有:粟(必寫,1分);魚、肉、野果等(2分)(3)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房屋:干欄式房屋。(2分)我國長江流域,氣候潮濕溫熱(溫暖濕潤),降水充沛,房屋屋頂坡度大,有利于排水,下層懸空有利于通風防潮等(2分)(4)人類社會的進步,生產力的提高;原始居民已經學會建造房屋;人類進一步擺脫對自然界的依賴,生活環境的改善等。(言之有理,任意2點即可,2分)24.(10分)(1)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東)(1分)西北方向(1分)(2)100米(1分); 900-1000(1分) (3)山谷(1分) 東北向西南流(1分)(4)沿河分布(1分) 鄉村(1分) (5)B地(1分) 1600米(1分,注意單位)25. (10分)(1)圖1打制;圖2磨制。(2分)(2)原始農業。(1分)農作物種植、家畜飼養的出現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發展。(2分)(3)青銅鑄造業。(1分) 特點:制作工藝高超;能夠鑄造出大型器物等。(2分)(4)考古發掘(2分)26. (12分)(1)B錯誤,(1分)因為競爭并不必然傷害友誼,關鍵是我們對待競爭的態度。(1分)在競爭中能坦然接受并欣賞朋友的成就,做到自我反省和激勵,我們會收獲更多。(1分)所以說“競爭=傷害友誼”是錯誤的。(2)①呵護友誼,需要學會尊重對方; ②呵護友誼,需要學會正確處理沖突;③呵護友誼,需要學會正確對待交友中受到的傷害。(每點1分,共3分)(3)①小麗與小雨對思維導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分),說明學會學習,需要發現并保持對學習的興趣。(1分)②她們一起交流合作完成了思維導圖(1分),說明學會學習,意味著要善于運用不同的學習方式。(1分)。③她們制作思維導圖的方法幫助掌握知識(1分),說明學會學習,需要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1分) (每點內容1分,結合材料每點1分,共6分,要求材料和知識點一一對應。)27. (12分)(1)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2分)內涵: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3分)(2)學習,不僅讓我們能夠生存,而且可以讓我們有更充實的生活;學習就是給生命添加養料;學習點亮我們心中的明燈,激發前進的持續動力。(每點1分,共3分)(3)①少年的夢想,要與個人的人生目標、與時代的脈搏緊密相連,與中國夢密不可分。②少年有夢,不止于心動,更要付諸行動。努力是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橋梁。③作為當代青少年,為共圓中國夢我們需要不懈努力。努力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不服輸的堅韌和失敗后從頭再來的勇氣。努力需要立志;努力需要堅持;努力也有方法。(每點2分,2點即可,共4分)七年級歷史地理·法治試題卷2021.11考生須知1. 本試題為開卷考試,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2.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卷,答題前,請在答題卷密封區內填寫試場、姓名、班級和學號。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卷上,寫在試題卷上無效,務必注意試題序號和答題序號相對應。4.考試結束后,上交答題卷。一、選擇題(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每小題2分,共22題,計44分。)1.為迎接北京冬季奧運會到來,各賽區加強了社區安保人員的巡邏,這點體現了社區的A.政治功能 B.管理功能 C.經濟功能 D.文化功能2.讀右邊某地等高線地形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乙村位于甲村的南方B.丙河自東南向西北流C.乙村的海拔比甲村高D.該圖的等高距是 200 米3.不同類型的聚落呈現出的景觀有較大差異,其主要原因是A.自然環境的差異 B.建筑風格的差異C.風俗習慣的差異 D.生活方式的差異4.右下圖為某大洲不同海拔陸地面積所占比重示意圖,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該洲顏色大部分是A.褐色 B.黃色 C.綠色 D.藍色5.下列各區域之間的聯系中,屬于信息交流的是A.用輯里湖絲制作的絲綢銷往海外B.教師通過網絡下載教學資源,交流教學心得C.浙江省派干部支援西部大開發D.新疆人到湖州賣新疆產的葡萄干6.下列四幅圖的圖幅相同,但比例尺不同。表示河流最寬的是7.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歷史悠久,很早就有人類居住于此。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居住在A.黃河流域 B.錢塘江流域 C.長江流域 D.遼河流域8.下圖中,與北京人生活相關的是A. B. C. D.9.如果把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河姆渡人、半坡人、炎帝與黃帝、大禹治水等概念作為一個學習主題,那么這個學習主題應該是A.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B.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C.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 D.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10.下列文物所存在的年代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 ② ③ ④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②④①③ D.②①④③11.《禮記禮運》中記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是謂大同。”下列政治制度中,體現“天下為公”政治制度是A.禪讓制 B.分封制 C.世襲制 D.郡縣制12.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戰役中,中醫從發病早期到重癥救治階段,一直在全程參與。古代傳說中有不少關于神農氏嘗百草而產生中醫藥學的記述。“神農氏”是指A.黃帝 B. 蚩尤 C. 嫘祖 D.炎帝13.“初一的生活,甜,又不全是甜;酸,又不全是酸;苦,更不盡是苦。它充滿了酸甜苦辣,這就是我豐富多彩又實實在在的初一生活。”七年級某學生的這段感悟說明了A. 初中生活總是讓人感到快樂 B. 中學時代充滿了機會和挑戰C. 中學生要珍視當下美好時光 D. 中學生活是多姿多彩的14.進入中學,新的目標和要求激發著我們的潛能,激勵著我們不斷實現自我超越。我們似乎每天都有做“最好的我”的生命沖動。下列名言、詩句中與之最為一致的是 ( )A.“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禮記·大學》B.“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沁園春·長沙》C.“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D.“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禮記·學記》15.如圖漫畫《你會嗎?》表現了小雞和小鴨各逞其能,顯擺自己。這啟示我們①要敢于向他人發出挑戰②要能夠看到別人的優點和長處③要發掘自己的潛能④要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及他人。A. ②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②16.“做不了太陽,就做星星,在自己的星座閃閃發光;做不了大樹,就做小草,以自己的綠色裝點大地。”這啟示我們A.欣賞自己,驕傲自大 B.接納自己,自我激勵C.欣賞他人,學習榜樣 D.認識自己,追求完美17.“你學習的樣子真美!”13 歲女孩寧欣然,因新冠肺炎疫情滯留山區老家,村里只有山上信號比較好,她就每天搬著小桌子爬到山頂上網課。寧欣然的樣子“美”在A.關愛他人,熱心公益 B.與人為善,寬以待人C.文明有禮,平等待人 D.克服困難,努力學習18.多少真誠的友誼因詩詞而長存。“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是激勵;“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是真摯;“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是牽掛。這啟示我們①友誼是一種心靈的相遇 ②友誼是一成不變的③友誼能帶來溫暖和力量 ④友誼需要精心呵護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19.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是認識自己的一種途徑。下列四個人的行為與俗語所體現的認識自我的途徑相一致的是①小明喜歡獨自對著鏡子表演、規范自己的動作②小梅樂于請同班同學幫助她改正缺點③小霞每天堅持自我反省,完善自己④在父母的眼中,小紅是一個尊老愛幼的好孩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宿管阿姨考上了廣西大學的研究生,保安考上北大……很多類似的大學“掃地僧”的勵志求學故事告訴我們①學習沒有終點 ②學習只是發生在校園中③只有不斷堅持務力,才會實現夢想 ④即使離開了學校,也要不斷學習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1.時下,智能手機普及,火車地鐵上、路邊公園里,無論何時何地總能看到擺弄手機的人。小巧便捷的手機本應該方便我們的生活、加強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現在卻因為“過度控’,而“綁架”了我們的生活,甚至擾亂了我們的生活秩序。被手機綁架的人應該懂得①網上交往讓我們有更多的機會結交新伙伴②虛擬交往無法接觸到生活中最真實的部分③沉迷于虛幻的網絡生活會帶來消極的影響④重視現實交往可以為友誼奠定可靠的基礎A.①②③ B. ②③④C. ①③④ D. ①②④22.如圖“學習金字塔”告訴我們①不同的學習方法會產生不同的學習效果②學會學習,提高學習效率非常重要③要學會學習,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④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年級社會期中參考答案 - 2021.docx 七年級社會期中答題卷 - 2021.docx 七年級社會期中試題卷 - 2021.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