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十二生肖 》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了解生肖的相關文化知識,學會概括生肖形象并進行裝飾,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動手能力。過程與方法目標:教師通過了解、觀察、欣賞、示范等方法引導學生探索生肖文化,啟發學生充分發揮想象用卡紙、彩泥的自身特點來裝飾制作富有民俗民間特色的生肖香包。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培養學生熱愛中國傳統民俗民間文化以及滲透學生應適時向家人表達感恩的情感。教學重點:1、了解十二生肖的歷史文化。2、根據卡紙和彩泥的自身特點裝飾富有個性生肖香包形象。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從造型、色彩、花紋等方面塑造富有個性及特點的生肖作品。教學準備:教師:搜集與生肖相關的圖片資料,制作課件、準備范作等。學生:準備相應的手工制作工具及材料。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幫助學生安排手工用具,穩定課堂秩序。做好上課準備。二、導入: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位好朋友。不過,它們的名字需要大家開動腦筋來猜一猜。看誰能先認出它們。(集中學生注意力,引發孩子的好奇心。)教師在黑板上用簡練的筆法迅速畫出幾種生肖動物的主要特征部位。邊畫,學生邊喊出動物的名字。看來,大家對這些動物朋友都非常熟悉,馬上就猜到它們的名字了。其實,它們都是十二生肖里的一員。你知道十二生肖里還有誰嗎?同學們請看大屏幕,猜一猜還有哪些動物?(教師大屏幕遮蓋探照燈移動的方式只露出一些動物身體的某個部分,讓學生通過這些細小的地方猜你還能看到誰?)學生補充。(引入新課,板書課題。)3、認識十二生肖,了解有關的文化藝術形式。1、十二生肖,我們也稱作“十二屬相”,是我國民間計算年齡的方法。關于十二生肖的來源,有很多傳說。可能有人會奇怪,這十二生肖是怎樣選出來的?為什么有老鼠卻沒有貓?為什么沒有大象呢?(出示視頻)2.了解生肖的作用(1)“了解了十二生肖的來歷,那么十二生肖作什么用的呢?” ——“記年 ”(2)了解干支紀年法“老師想考考大家,你知道古代人是怎么記年的呢?”“古人通過對星象的觀測,將十二生肖與十二地支相配,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就有了子鼠、丑牛、寅虎 的說法。十二地支又與十天干按順序兩兩相配,形成我國傳統的干支紀年法。3、生活中人們非常喜歡這些動物,采用了各種藝術形式來表現它們的美。四、對比發現,學生探索學習1、出示不同形式的十二生肖藝術形式 ,這些藝術形式各不相同,但是我們仍然一眼就能認出它們。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生:這是因為突出了動物們的特征。比如雞的冠子,兔子耳朵,牛角,虎的‘王’字、豬鼻子等等。(讓孩子善于發現問題,學會獨立思考,自行解決問題,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總結:畫動物關鍵不在五官,而是他們的外形特征。找到特征,加以突出、大膽夸張,大的更大,長的更長,才能使動物的形象栩栩如生 教師總結出藝術家在進行藝術創作的時候通用的幾種方法(概括、夸張、變形),學生進一步觀察這些生肖藝術品運用了哪種方法來進行形象塑造,培養學生觀察總結的能力。2、引導學生通過真實動物老虎與其他年畫、泥塑、剪紙作品進行對比,發現其中區別(色彩與花紋),培養學生細心觀察,大膽總結的能力,同時引導學生欣賞中國的傳統民間藝術形式,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3、通過彩泥制作的公雞作品來進行展示,引導學生發現公雞的形態,色彩,引導學生在表現生肖的時候可以利用彩泥并且運用民俗的元素去創作,舉例:慶陽的香包藝術。(出示香包的圖片)五、教師示范彩泥香包的制作步驟:1、設計外型,將生肖形象畫在卡紙上;2、將生肖勾線并剪下來;3、用彩泥制作花紋裝飾;4、完善繩子和吊穗。六、學生實踐設計、制作。1、設計一個你喜歡的生肖動物香包,運用概括、夸張、變形等方法將生肖動物畫在彩紙上,特別注意動物的外形,裝飾的圖案一定要有特點。提示學生注意用剪安全,衛生保持。從細節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習慣、2、學生展示、介紹自己的作品。可分組討論,讓學生互評、自評,從形象特征和制作中的態度、興趣、能力、組織、設計方法等各方面來進行再評價。每組派代表,上臺介紹自己組的最佳設計作品,教師做小結性講評。五、拓展延伸:1、十二生肖已經成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祖國歷史悠久,文化更是源遠流長。你還知道哪些傳統文化?(學生舉例:京劇、臉譜、詩詞、毛筆書法、國畫、民間年畫等)看來我們還要加深對祖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只要我們在生活中時時處處留心,你會發現,文化藝術無處不在。(學生獲得中國傳統文化的浸染,激發愛國主義情感。)2、今天大家做得都很棒,大家都開動了腦筋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制作出了一個個生動的生肖形象。同學們可以把自己的作品拿回家掛在自己的房間里,美化自己的小臥室,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利用課外時間再粘貼幾幅爸爸媽媽的生肖圖與自己的生肖圖一起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