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夸張的臉》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知道夸張是藝術家進行創作的手段之一,通過夸張臉型、五官、表情畫或做一件“夸張的臉”的作品。2、欣賞夸張而精彩的美術作品,研究夸張的繪畫方法。3、體會夸張的手法帶來的藝術魅力。二、教學重難點:重點:引導學生觀察并掌握對人物進行夸張的藝術手法。難點:掌握五官整體與臉型、眉毛等局部和諧的夸張畫法。教學準備:教師:PPT課件、帶有夸張表情的美術作品或作品圖片等。學生:繪畫工具和材料四、教學過程:(一)、欣賞圖片導入新課師:在上節課《喜怒哀樂》中,大家學到了畫人笑、畫人哭、畫人怒、畫人愁的一些美術知識。今天我們將認識一種不一樣的表現手法,老師給大家帶來一段《會跳舞的臉》,請大家欣賞,視頻中的人臉部有什么特點?生:比較夸張師:夸張也可以應用于美術創作中,今天我們就用夸張的表現手法來走進本節課——《夸張的臉》師:同學們,夸張是藝術家進行創作的手段之一,那么什么是夸張呢?總結:夸張是為了達到某種表達需要,把事物的特征、作用、大小等刻意的擴大或縮小的方式。(二)、感受夸張的魅力1、下面讓我們一起欣賞雕塑作品,看夸張的藝術手法是如何在經典藝術中展現得淋漓盡致的。(引導學生分析、認識夸張藝術手法的表現形式)《北方多聞天王》——中國明代佛教雕塑:給你什么樣的感受?師生總結:眼睛怒視前方,眉毛異常厚實,額頭處可見到常人沒有的圓形突出,這些特征都顯示了天王的尊嚴與不可侵犯。《青銅人頭像》——中國商代,看一看它有哪些特征呢?師生總結:嘴巴扁平且非常長,眼睛耳朵都超出正常人;耳朵比現代人經常說的“招風耳”更夸張,且有很大的耳洞;眼睛呈三角形,凸出。這件文物為揭開四川三星堆文化提供了歷史證據。《頭像》——非洲尼日利亞雕塑,這個作品有什么特點?師生總結:眼睛很大,臉鼓得異常飽滿,脖子上掛的圈圈“淹沒”了下頜,很好地體現了非洲某部族的形態。師小結:藝術家運用夸張手法是為了突出事物本身的特征,但并不是無限地夸張而使事物失去真實。小練筆相信現在同學們一定對夸張這種藝術表現手法有了自己的理解,下面我們來個小練筆,用簡單的線條給雞蛋表面畫上夸張的表情。總結:運用夸張的藝術表現形式進行創作,作品也增添了不少趣味。3、欣賞漫畫作品師:將夸張的藝術手法應用于藝術創作中,卻有不一樣的魅力。我們看看漫畫作品中夸張的臉,讓我們一起來猜一猜,他們都是誰?這是電影演員葛優、成龍,他抓住了他的什么特征?生:夸張了葛優的耳朵和大板牙,擴大了成龍的鼻子。師:再看這位,他擴大了他的什么特征,縮小了他的哪些特征?生:擴大了他的臉和嘴巴,縮小了他的眼睛眉毛。師小結:人物特征的夸張表現有:擴大夸張法和縮小夸張法。夸張臉部時,只要突出表現臉上某部分的特征,如眼睛、鼻子、嘴巴、或者額頭、顴骨、下巴等,進行縮小夸張、擴大夸張,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3、教師展示作品以這位同學為例,看看老師是怎樣對人物特征進行夸張的。4、欣賞學生作品5、學生創作,老師巡回指導。(1)運用夸張的藝術手法,選擇自己喜愛的人物用繪畫、泥塑等形式進行創作表現.(2)突出人物主要特征。(3)構圖飽滿。6、作品展評比一比誰畫的臉最有趣評價要點:(1)是否運用了夸張的藝術手法。(2)是否抓住了人物的主要特征。(三)、課外拓展今天我們學習了運用夸張的藝術手法進行創作,下課之后同學們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設計一個面具,來一場假面舞會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