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一課 《平凡的美》教學設計課時:1課時 課堂類型:造型 表現 設計 應用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在生活中找到平凡的事、人、物,感知平凡的美。過程與方法:通過對比欣賞的學習方法,將生活中平凡的事物轉化為藝術創作。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善于發現生活、發現美的能力、提高他們的藝術創作能力。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找到生活中的平凡事物,感知平凡的美。教學難點:根據自己的喜歡表現平凡的美。教具學具:黑色卡紙 水粉顏料 水粉筆 舊報紙等教學過程(一)課前準備課前布置學生收集日常生活中的事、人、物的圖片。使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養成良好課前準備習慣。(二)(導入新課)出示圖片:齊白石《蝦》、潘天壽《秋晨》、米勒《拾稻穗的人》、夏爾丹《銅水器》、梵高《臥室》《向日葵》《麥田》等作品,這些都是大師級的藝術家,欣賞他們的作品,回答一下兩個問題:1、問問學生都看到什么了?2、談談自己的感受!(三)觀察欣賞1、學生發現:這些畫在表現內容上有一個共同特點,(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人或者物或者景色,流露著平凡而樸素的美)。生活是平凡的,但卻充滿著小情趣。出示課題:平凡的美。2、學習目標:(1)通過對比欣賞的方法學習將生活中平凡的事物轉化為藝術創作。(2)培養善于發現生活、發現美、提高藝術創作能力。3、教師講述:簡單、平凡的物品也有形狀、色彩的美感,更能觸動我們對生活的感受。在生活中你發現了哪些平凡之處所展示出來的美。學生描述在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哪怕身邊的一塊石頭也有獨特的美)。(四)嘗試體驗繪畫要求:1、構圖。2、色彩搭配。教師示范:1、用筆、用色的技巧。2、樹葉的點法。3、樹干的貼法。在你的色彩盒里,找一找你喜歡的顏色,用它來表現主人公——胡楊林。學生運用點彩的技法和綜合材料的嘗試。教師在造型上的指導、顏色上的指導。(五)作品展示1、評價建議:(1)色彩搭配是否協調。(2)構圖是否完整。2、自評互評說一說自己的畫,描述想法,同學點評作品,說說感受。老師總結以鼓勵為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3、教師評價(六)收拾整理工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