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書法教案(第2課)教學版塊(課題) 行楷字形(二) 課時 40分鐘核心素養目標 文化自信:了解書法的重要性,曉知并學習古代名人學有所成的精神,激發學生熱愛藝術之感情和奮發向上的信心,從小養成喜好、愛好藝術的良好習慣,既學本領,又學做人。語言應用:學生了解行楷字形的特點,掌握行楷字形的漢字寫法。進一步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思維能力: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和臨摹范字,逐步學會規范地寫好范字,進而舉一反三,寫好左右結構的漢字。審美創造:不同方式的教學,培養學生的書法審美能力,逐步提高學生欣賞美、鑒賞美的能力。 教學內容 講解行楷字形的特點。讓學生練習例字。教學重難點 例字的寫法學具準備 筆、墨、紙、硯、書法作品教學過程 利用點名冊點名,將未到的學生及時做記錄。一、引入課題蔡襄書法蔡襄(1012- 1067),北宋著名的 書法家、政治家。字君謨,興化軍仙游(今屬福建)人,天圣年間進士。蔡襄為人忠厚、正直,講信義,學識淵博,是北宋“蘇、黃、米、蔡”四大書家之一。蔡襄書法渾厚端莊,溫淳婉媚,自成一體,充滿妍麗溫雅氣息,在其生前就備受時人推崇,極負盛譽。蘇東坡在《東坡題跋》中指出:“獨蔡君謨天資既高,積學深至,心手相應,變態無窮,遂為本朝第一。”總體來看,蔡襄書法恪守晉唐法度,創新的意識略遜一籌,但他以自身完備的書法成就,在晉唐法度與宋人意趣之間搭起了一座技巧的橋梁。蔡襄傳世墨跡有《自書詩卷》《謝賜御書詩》《陶生帖》《郊燔帖》及《持書帖》等,碑刻有《萬安橋記》《晝錦堂記》及福州鼓山靈源洞“忘歸石”“國師巖”題刻等珍品。 二、課程新授1、技法講解(毛筆楷書)斜梯形趙孟頫《三門記》出示例字,要求學生邊看邊思考例字的特點。老師示講解,并講述書寫這類字的書法要領:(教師示范)書寫技法:此類字形上窄下寬,呈右斜勢。書寫時要使字的右部盡量伸展,要左收右放。 正三角形趙孟頫《三門記》老師示講解,并講述書寫這類字的書法要領:(教師示范)書寫技法:此類字形上尖下寬。書寫時要使字的下部伸展,左右基本對稱,呈正三角形。 菱形趙孟頫《三門記》老師示講解,并講述書寫這類字的書法要領:(教師示范)書寫技法:此類字形上下左右伸展,呈菱形。書寫時要收放有度。 (學生練習例字,老師下位指導并糾正學生的錯誤寫法。)2、技法講解(硬筆行楷)楷書結體端莊嚴謹,在書寫時一定要注意行筆不可過快,不可輕飄,要做到筆筆運行有始有終,穩健挺拔,用力要輕重分明,提按有序,才能不失楷書的風范。行楷結體瀟灑飄逸,但用筆上卻不可一味盲目求快,關鍵是要做到輕重徐急,節奏分明,輕重不同,主次有別。行楷與楷書的一大區別在于其連筆,然而絕不可凡是連筆處便一連到底。要講究些筆斷意連,虛實相間,以免潦草雜亂,弄巧成拙。右扁形老師示講解,并講述書寫這類字的書法要領:(教師示范)書寫技法:右偏形字的鉤應寫得舒展,以求字的挺拔有力。 正三角形老師示講解,并講述書寫這類字的書法要領:(教師示范)書寫技法:正三角形的字要寫得上尖下寬,下部伸展,左右基本對稱,呈正三角形。倒三角形老師示講解,并講述書寫這類字的書法要領:(教師示范)書寫技法:倒三角形的字要寫得上寬下尖,上部伸展,呈倒三角形。菱形老師示講解,并講述書寫這類字的書法要領:(教師示范)書寫技法:菱形的字要注意上下左右伸展,呈菱形,書寫時要收放有度。(學生練習例字,老師下位指導并糾正學生的錯誤寫法。)知識拓展:練習鋼筆字,應選用什么樣的紙 大部分的書寫用紙,都可以用來寫鋼筆字,皆可產生良好的書寫效果。但初學者在用紙上則要注意以下幾點: -是色澤要潔白;二是紙面要光滑平整;三是落筆不酒墨水;四是薄厚要適中。具體說,太吸墨不行,落筆會洇;不吸墨更不行,書后不干;太薄不行,用力易破;太厚不行,沒有彈性。還須注意的是,在書寫時要在紙下襯墊一定厚度的同樣紙張或薄厚恰當的書本,絕不應把紙直接放在硬質桌面上書寫,否則將不利于行筆的起伏變化,表現不出筆畫粗細與輕重的不同。三、歸整文房四寶作 業 練習“例字”內容,要求漂亮、工整。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