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做個胸卡送老人》 教學設計課題:《做個胸卡送老人》學習領域:設計·應用學習方式:合作、探究單元重點:關注社會與生活課型:線描、色繪、剪貼的綜合課課時:1課時教材說明:《美術課程標準》指出:美術課應重視對學生個性與創新精神的培養,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創造潛能。本課屬于設計·應用的范疇,教學內容與社會聯系緊密,學生創造空間大。通過做個胸卡送給身邊的老人,培養學生關心人、幫助人、尊重人的良好品德和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操。設計理念:《做個胸卡送老人》屬于設計·應用的學習領域,本課設計由學生的自我回憶切入,喚起學生內心的尊老愛老之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從自己的老人到身邊的所有老人,培養學生由此及彼愛護所有老人。接著從老人走失的真實案例導入課堂,讓學生感知胸卡對老人的重要性,通過“引導探究,學習新知”等環節的學習,引導學生探討:胸卡制作包含哪些要素?包含哪些文字?如果做一個漂亮的胸卡?從而讓學生學會制作實用而美觀的胸卡。最后通過新技術,學生和教師人手一臺平板電腦,將胸卡作品拍照上傳至平臺,在短時間內每位學生都可以看到全班的作品。一、教學目標:1.了解胸卡的用途,學習制作胸卡的方法。2.結合胸卡的外形、色彩、圖案、文字等要素進行大膽的設計制作。3.通過作胸卡獻給老人,培養學生關心人,尊重人的良好品德和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操。4.通過欣賞、學習,掌握胸卡設計的基本要素。二、學情分析五學生有一定的美術手工制作經驗,對手工課有濃厚的興趣;本課內容貼近學生生活,每個家庭都有老人,為身邊的老人做一張實用的胸卡更能激發學生的制作樂趣。三、教學重點: 了解胸卡藝術的四要素:外形、色彩、圖案、文字,進行大膽創新制作。四、教學難點: 運用設計胸卡的四要素,制作美觀實用的胸卡。五、課前準備: 1.準備各種胸卡的樣本、相關圖片。 2.準備與胸卡有關的相關故事及顯示案例。 3.準備剪刀,彩色卡紙、夾子、固體膠棒、彩色筆、手工輔料等工具。六、教學過程:課前布置:讓學生在家與老人們交流溝通,了解老人的個性、愛好。一方面為其設計制作美觀而又實用的胸卡做好鋪墊,另一方面還鍛煉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了解老人的生活所需、所好,老人在生活中會經常遇到什么情況等等,同時培養學生關注社會,關心生活、關心他人、尊敬老人的良好品格,從而感悟個人胸卡的重要性。(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播放第一張PPT——《回憶》)請說一說你與爺爺奶奶或身邊其他老人最幸福的一件事。生1:有一次,奶奶冒著大雨來學校給我送雨傘,奶奶對我的這種關懷,讓我覺得很幸福。生:和爺爺奶奶一起出去玩,一家人在一起團團圓圓,其樂融融,是我覺得最幸福的一家事情。師:是呀,老人家對我們的關懷和愛護讓我們覺得很幸福。當我們和身邊的老人一起過著幸福生活的時候,同學們有沒有想過,我們身邊還有些老人,卻正在經歷這樣的事情:(播放第二張PPT ——《尋人啟事》),他們找不到自己的家,找不到自己的親人。同學們有在戶外看過這種《尋人啟事》招貼嗎?生:有。師:除了戶外招貼的《尋人啟事》,還有登報的新聞(播放第三站PPT——《報紙新聞》)。你們知道為什么他們會找不到家嗎?生:他們患有失憶癥,有些患有老年癡呆癥,所以找不到家。師:同學們這里提到的,只是老人身體的原因。其實,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社會的進步與變遷。比如,有些外地老人隨子女來廣州務工,一是他們對廣州的環境不熟悉,二是有些老人既不會粵語也不會普通話,只會老家的方言,這些原因也會造成他們會出現走失的情況。現在你們也許長大了,不需要老人家的的陪伴,你們有關心他們現在的生活嗎?在龐大的老年人群中,有相當比例的老年人患有老人癡呆癥、心臟病、高血壓,加上城市建設和生活方式的不斷變化,都會導致老人走失事件。“老人走失”已經成為越來越嚴重的社會問題,我們能如何幫助老人呢?怎樣能夠讓他們多一些安全感,自行地穿行于城市的街巷,感受生活環境的美好變遷。引出課題——《做個胸卡送老人》 (二)引導探究,學習新知:1.引導探究⑴教師建議:為了能幫助更多的老人家,我們今天來動手設計制作一個美觀別致的胸卡送給有需要的老人家。⑵學習探究。我們做什么樣的胸卡才能讓老人家喜歡呢?在老人家需要幫助的時候起到重要作用?播放胸卡范例的PPT,并請學生分別欣賞總結各張胸卡的特色。生:1:這一張的外形是長方形,主要用綠色的卡紙制作,圖案用的是代表長壽的壽桃,文字方面寫了老人的姓名、聯系電話,用畫圖的方式展示聯系地址。生2:這張胸卡的外形是一個不規則的圖形,主要畫了一些建筑和公路,用的色黃色的卡紙,文字寫了老人的姓名,聯系人、住址和聯系電話。我覺得這張胸卡最好的地方是,用粗體字強調了老人的姓名。生3:我最喜歡這張胸卡,因為它的外形很特別,是一個桃子的形狀,用大大的字體強調老人的姓名,還用小字體寫了住址、聯系人、聯系電話,色彩鮮艷、造型大方簡潔。師:同學們都說得很好。首先外形有特色,色彩鮮艷或有格調,圖案漂亮又新意,文字工整大方,有美術感的胸卡更受老人們喜歡。設計理念:引導學生欣賞感受各式各樣的胸卡,引發學生思考,激發創作興趣,啟發創作靈感。從中領悟胸卡的造型元素,胸卡制作的外形、色彩、圖案、文字的技能要領,明白胸卡的設計內容、方法等。2.歸納制作胸卡的設計要素:師:現在請同學們提煉出胸卡的制作要素分別有哪些?生1:首先要設計胸卡的外形。生2:畫圖案,選擇老人家適合的圖案。生3:配上漂亮的色彩。生4:寫上工整大方的文字。師:那么,胸卡上的文字都要包含哪些內容呢?同學們結合這張尋人啟事(播放尋人啟事的PPT)內的文字和剛才優秀的范例胸卡圖思考。生5:胸卡的的文字包含:老人的姓名和年齡,聯系人姓名、電話、地址,還可以寫老人的身體狀況,比如他有沒有過敏藥和疾病史,寫上血型,老人如果發生意外進醫院,可以馬上進行輸血救治。設計理念:通過學生自己欣賞胸卡總結出胸卡的四要素,而不是老師灌輸四要素。文字內容可以通過胸卡范例得出,而尋人啟事則是另一個非常好的例子,學生從這2方面可以理解為什么要寫這些文字內容。3.歸納制作胸卡的步驟:⑴設計外形:在硬卡紙上畫出外形,再用小剪刀裁剪。⑵設計圖案,選擇老人家適合的圖案。⑶配上漂亮的色彩。⑷寫上工整大方的文字。⑸裝上胸卡或吊繩。思考:除了以上的制作形式,你還能想出更有意思的制作方法嗎?(黏貼、切割、立體手工等)4.嘗試探索、設計與制作(PPT循環播放優秀范例圖片、四要素和制作步驟)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和大膽嘗試,鼓勵學生大膽創新,盡情表現。制作時注意胸卡設計美觀實用的特點,能恰當的選材,工具的正確使用,操勞過程中畫、剪、刻、折疊、切割、粘貼等手藝的靈活運用。老師做巡回輔導。滲透手工制作時的環保教育和德育教育,如要注意衛生與安全,不要破壞桌面,零碎紙屑、雜料不要亂扔等等。及時對做得好的同學給予表揚,對稍落后的同學給予鼓勵。5.展示評價與拓展應用——作品展示與評析評價完成胸卡制作的學生,每人用平板電腦拍照上傳至網絡平臺,學生在自己的平板電腦上會看到全班的作品,并給最喜歡的一張作品點贊。學生自評:教師通過新技術展示學生作品,將點贊數最高的學生作品投入大屏幕,并請作者談談制作設計的想法、收獲。師:同學們,通過點贊的投票方式,我們一起來看看得票數最高的三位同學分別是:簡碧云、蔡奕儒、符詳維。生1:我設計的胸卡是一朵云的外形,因為我的奶奶做過手術,現在走路不方便,我希望她可以向云朵一樣自由自在。胸卡整體是一朵云和一個月亮的設計,顏色用了藍色、白色和黃色。生2:這張胸卡的外形是2支小鳥的造型,主要運用了藍色和白色,老人的姓名我用了粗體字進行強調。生3:我做的胸卡是一條大鯨魚的外形,用藍色筆畫了它身上的圖案,再撒上閃粉。師:這3位同學從胸卡制作的四要素入手,各方面都做得不錯,外形新穎、色彩鮮明、內容實用,有沒有同學能給他們提一些建議呢?比如:這一張(播放第二位同學的作品),他的胸卡是小鳥的造型,他用褐色的筆畫了小鳥的羽毛,可是褐色圖案和黑色文字色彩比較接近,導致圖案和文字混淆,同學們以后記得要避免這種情況。學生互評:學生通過平板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張作品進行點評。拓展師:除了為身邊的老人做一張胸卡,我們還可以把今天學習的內容,做其他的卡片,你還能想到什么?生:可以做新年賀卡、教師節祝福卡、給同學們的祝??ǖ鹊?。設計理念:展示評價環節通過新技術,教師和學生人手一臺平板進行這一環節的學習,更加直觀、方便。同學們通過平板,就可以在短時間內欣賞到全班的每一個作品,并且互相點贊的方式,選出最優秀的作品。拓展應用的環節,希望學生可以對所學知識能舉一反三,四要素和步驟可以運用在任何一個手工制作中。(三)小結滲透。 師:同學們,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生:這節課我學習到了制作胸卡的技能,包含了四要素:外形、圖案、色彩、文字,還學會了要更加關心和愛護身邊的老人。設計理念:進一步加強這節課的重難點:胸卡的四要素,教育學生樹立尊敬老人、幫助老人的美德。(四)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