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3.5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一、生態平衡與生態系統的穩定性1. 生態平衡(1)概念: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處于相對穩定的一種狀態。(2)特征:結構平衡:生態系統的各組分保持相對穩定。功能平衡:生產—消費—分解的生態過程正常進行,保證了物質總在循環,能量不斷流動,生物個體持續發展和更新。21教育網收支平衡。例如,在某生態系統中,植物在一定時間內制造的可供其他生物利用的有機物的量,處于比較穩定的狀態。21·cn·jy·com調節機制:負反饋機制,是指在一個系統中,系統工作的效果,反過來又作為信息調節該系統的工作,并且使系統工作的效果保持穩定,它可使系統減弱或受到限制。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生態系統的穩定性(1)概念:生態系統維持或恢復自身結構與功能處于相對平衡狀態的能力。(2)原因: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能力。(3)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基礎:負反饋調節。表現:生態系統維持相對穩定的能力。特點: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是有限的,當外界干擾因素的強度超過一定限度時,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急劇下降,生態平衡就會遭到嚴重的破壞。※生態系統的反饋調節作用: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的基礎,能使生態系統達到并保持平衡狀態。結果:抑制和減弱最初發生變化的那種成分所發生的變化。實例:一個草原生態系統中發生的負反饋調節如圖所示:二、抵抗力穩定性和恢復力穩定性1. 抵抗力穩定性(1)含義:生態系統抵抗外界干擾 并使自身的結構與功保持原狀(不受損害)的能力。(2)規律:一般來說,生態系統中的組分越多,食物網越復雜,其自我調節能力就越強,抵抗力穩定性就越高,如熱帶雨林生態系統。www.21-cn-jy.com2. 恢復力穩定性(1)含義:生態系統在受到外界干擾因素的破壞后恢復到原狀的能力。(2)特點:生態系統在受到不同的干擾(破壞)后,其恢復速度與恢復時間是不一樣的。三、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1)原因:處于生態平衡的生態系統可以持續不斷地滿足人類生活所需。處于生態平衡中的生態系統能夠使人類生活與生產的環境保持穩定。(2)措施:控制對生態系統的干擾強度,在不超過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范圍內,合理適度地利用生態系統。對人類利用強度較大的生態系統,應給予相應的物質、能量的投入,保證生態系統內部結構與功能的協調。四、設計制作生態缸,觀察其穩定性1. 目的要求:設計一個生態缸,觀察這一人工生態系統的穩定性。2. 基本原理:依據生態系統原理,將生態系統的基本成分進行組織。在設計時,還要考慮系統內組分及營養級之間的合適比例。2·1·c·n·j·y3. 實驗步驟:(1)鋪土:沙土在下,腐殖質較多的土在上。(2)倒水:在缸內低處倒進水。(3)放置生物:依據生物生活習性合理放置。(4)放置生態缸:封上生態缸蓋,將生態缸放置于室內通風、光線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陽光直接照射。(5)定期觀察,同時做好記錄。4. 結果分析(1)生態缸中的生物只能存活一段時間。雖然生態缸中生態系統成分齊全,但其結構比較簡單,自我調節能力差。21cnjy.com(2)不同的生態缸中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時間有長有短。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