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 五 課 花卉與紋樣第2課時 二方連續紋樣設計一、認知目標:了解二方連續紋樣的基本知識,掌握其創作規律及基本制作方法,能設計出美觀而獨特的二方連續紋樣。二、能力發展目標:能夠從臨摹中初步嘗試將單獨紋樣設計到二方連續紋樣的藝術實踐,并嘗試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三、情感培養目標: 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積極思考、發散思維的習慣以及欣賞美、體驗美、創造美的能力,體現對自然、對生活的關愛之情。四、教學重點:掌握二方連續的基本知識及制作方法。 五、教學難點:設計二方連續紋樣,并運用到日常生活之中。六、教學過程:【舊知回顧】復習導入:課件圖片展示 :花卉紋樣在自然寫生的基礎上有哪四種變形手法?(簡化、添加、夸張、幾何化)幻燈片3:木棉花的花語:珍惜你身邊的人,珍惜你眼前的幸福,不要在失去后才追悔莫及,那時一切為時已晚。【新知盤點】 幻燈片5、6:藝術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使用紋樣來裝飾、美化我們的生活與環境。它是藝術與生活密切相連的橋梁,促進了人們的生活藝術化及藝術生活化的審美進程。 自主探究:二方連續紋樣(課件圖片7、8、9展示)要求學生觀賞——思索——分析——歸納:僅憑簡化、添加、夸張、幾何化這四種方法就想完整地設計出這樣的花卉圖案作品,還有點難度,這節課我們繼續深入學習——花卉與紋樣:二方連續紋樣設計 (展示課題)1、二方連續在生活中的應用(展示二方連續在服裝、食品、居住環境中的應用)2、二方連續紋樣的概念:①從單獨紋樣引出二方連續。(幻燈10、11:展示2組二方連續的圖片)②二方連續有什么特點呢?總結關鍵詞:反復、連續、循環排列。③二方連續的概念:指一個單位紋向上下或左右兩個方向反復連續循環排列,產生優美的、富有節奏和韻律感的橫式或縱式的帶狀紋樣。3、二方連續紋樣的排列方式:①活動:A、讓幾位學生上臺進行單位紋樣的二方連續組合排列嘗試,;B、進行簡短點評,接著引出散點式、波浪式的概念。②拓展:斜線式、折線式的基本骨式。【創新實踐與活動】4、連續紋樣的設計過程與繪制方法:①畫兩根平行線,并適當定出長度,劃分若干等分單位.②構思設計: A、設計單位紋樣 B、設計排列方式即骨式③根據二方連續紋樣的骨架形式復制紋樣:A、單位紋樣和骨架形式都確定了,接下來要把它組合成由N個單位紋樣組合起來的二方連續紋樣,我們得啟動怎樣模式才可以更高效更快速地做出這些一模一樣的重復圖案呢? (學生可能會聯想到描紅書法的經驗)B、師做小結:復印模式、鏤刻模式……C、二方連續的制作方法很多:剪紙法、拓印法、拼貼法……、(噴繪法、抗水法、刮紙法、折紙法、遮擋法)簡單介紹三種:繪畫,剪紙,拓印。繪畫:用一張薄紙或者復印紙,在上面畫一個紋樣,背面涂上4B以上的鉛筆,用復印的方法,畫出一條二方連續花紋。剪紙:將長條的紙折疊好,在上面畫一個紋樣,用剪刀剪,每個圖形都是一樣的,排列在一起就是一條二方連續。拓?。河靡黄瑯淙~或厚點的紙材剪出的一個花紋做底版,在上面涂上水粉色,要注意顏色中水分要少一點。然后轉印到另外的白紙上。④著色(簡單提一下同類色配色、近似色配色、對比色配色、互補色配色)⑤收拾調整完成【鞏固提升】5、課堂練習:選擇本地有代表性的花卉——木棉花,運用一定的裝飾手法和二方連續紋樣的組織形式,設計一個二方連續的裝飾紋樣(鼓勵運用剪貼、拓印、繪畫等多種形式完成作業)。學生作業的過程中老師要不停的巡視,并多與學生交談,詢問其創作意圖、構思,多啟發學生鍛煉其對自己設計構思的評述能力。七、學生作業、教師引導設計:1、學生自我評價 :主動展示自己的作品2、學生互評 :派代表上臺打分3、教師綜合評價:教師點評讓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作品進行評價, 評價參考為:立意健康、骨式準確、單位紋一致、構圖飽滿、色彩鮮明、制作精細。八、布置作業:繼續完成二方連續紋樣設計,并運用所學色彩知識搭配顏色。整體效果要求:具有二方連續紋樣的特征,同時有個性而富于形式美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