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小伙伴教學設計課題 小伙伴 單元 第二單元 學科 美術 年級 七年級教材分析 書名:義務教育教科書 美術 七年級 上冊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1年學習目標 教學目標:認識人物不同的臉型、表情及發式特點;了解人物頭部比例、形體結構和透視等知識,初步掌握頭像寫生的基本方法。通過對同學的仔細觀察,能抓住同學的神情動態,選擇恰當的表現手法,描繪出同學的肖像特征,提升造型表現能力。能在情感的驅動下愉快的去學習,從而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加深與同學之間的感情,珍惜相互之間的友誼。重點 能分析出人的相貌特征,掌握頭像寫生方法。難點 能準確觀察出同學頭部的突出特點,用簡單的線條或明暗表現方法描繪出人物頭像,完成對同學的肖像描繪。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師生活動講授新課 小伙伴激趣導入我們升入了新年級,走進了新校園,結識了新伙伴。本課我們將了解用不同的繪畫方式表現人物,通過以線造型或明暗造型的方法表現我們的伙伴。導入課題——《小伙伴》(二)新課講授1. 展示一組學生相貌圖片,通過觀察我們會發現,每個人的相貌都是獨特的,各有特點。畫家的眼睛能敏銳地觀察人物的相貌特征和表情變化,并生動地表現出來。藝術作品往往通過刻畫人物面部來揭示內心世界的。2. 教師提出問題:通過上面展示的照片和對應的素描作品我們得出結論,藝術作品是往往通過刻畫人物面部來揭示內心世界的,那么影響人面部的因素有哪些呢?小組交流討論并回答(1)表情 教師設問:想一想,我們的眉、眼、鼻、耳、嘴會是一直僵在那不變嗎 教師展示喜怒哀驚表情圖片,帶領同學們總結不同表情下五官變化。總結:人有豐富的表情,我們常以喜怒哀樂來概括。多種多樣的表情是由面部表情肌的收縮運動產生的。(2)“三庭五眼” 是前人繪畫經驗的總結,是成年人五官平視時的基本比例關系的一般規律。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人基本符合這一比例規律,但由于五官形狀的細微變化,因而產生了人的相貌的差異性。三庭:指臉的長度比例,把臉的長度分為三個等分,從前額發際線至眉骨,從眉骨至鼻底,從鼻底至下頦,各占臉長的1/3。五眼:指臉的寬度比例,以眼形長度為單位,把臉的寬度分成五個等分,從左側發際至右側發際,為五只眼形。(3)臉型 如果用漢字代替,常見的臉型有哪些,我們來看看他們大致都長什么樣子 展示姚明、岳云鵬、王俊凱的照片請觀察他們分別是屬于哪種臉型的 拓展:頭部“八格”:我國民間畫訣將頭部的外形特征概括為“八格”,以“申、甲、由、田、用、國、目、風”八個字的外形比喻八種頭部基本形。(4)頭部的透視 如果人的頭部產生俯、仰或側轉運動,那么畫面中五官的比例、位置和形狀也會相應地發生變化。3. 優秀素描作品欣賞環節欣賞畫家作品,分析畫家是用哪種方法把握與表現人物的形象特征的。了解以線造型、明暗造型的不同表現方法。4. 頭像寫生方法:在我們觀察人物形象時,第一印象往往是最強烈也是最本質的,它包括人物的外形、五官和精神面貌。我們在作畫時要牢牢抓住這一點,對所畫人物形象做到心中有數。具體作畫時,用簡練的線條起稿,確定頭像在畫面中的基本位置,注意頭、頸、肩的銜接關系以及頭發、臉部、頸部的比例位置,進一步明確五官的比例和特征。深入刻畫時,重點突出人物的形象和表情特征,線條要流暢有力。最后,從畫面整體效果出發,調整完成。(三)整理總結這堂課我們共同探究出人物頭像的分布規律及其基本畫法。增加強了同學們對人物頭像的觀察能力和造型能力。希望同學們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更多的去關注身邊的人。課堂練習 1、觀察你熟悉的同學,并概括出他的臉部和五官特征。2、用線造型的方法畫一幅你同學的肖像,要表現出他的相貌特征和性格。3、預習下節課新內容。課堂小結 本課借助情景的創設,以學生感興趣的照片和繪畫作品為切入點,以輕松、歡快的合作為手段吸引學生并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注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探究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想象力,大膽、自由的把所見、所想、所感表現出來,體驗造型表現和成功的樂趣。在教學中運用了合作法、欣賞法、演示法、討論法等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本節課在寓教于樂中獲得了知識,發展了能力,實現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板書 小伙伴表情“三庭五眼”臉型 頭部的透視頭像寫生方法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