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珍愛國寶—古代陶瓷藝術》教學目標通過賞析,讓學生了解中國陶瓷藝術的發展史和藝術性。了解陶瓷藝術品的制作,找出陶和瓷兩種藝術品的區別。能用正確的方法去欣賞陶瓷的造型、紋飾、釉色。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熱愛祖國的高尚情操。教學重難點重點:分析陶瓷的造型、紋飾和釉色,了解陶器和瓷器的區別。難點: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陶瓷藝術美的感受。三.教學過程(一)導入師: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寶貝,想知道是什么嗎?他們就藏在我們的桌布下面,老師喊123,請組長揭開他的真面目好嗎?大家看到了什么?師:這就是我們生活中常見到的陶瓷。其實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總稱。每個小組老師都準備了一件瓷器和一件陶器,那你能不能分辨出哪件是陶器哪件是瓷器嗎?請同學們摸一摸、敲一敲,再說一說。原來你是這樣來區別的,其實他們之間還有很多異同。今天這節課老師就和大家一起走進陶瓷的世界,去感受他的藝術魅力。新授自主探究課前老師給大家布置了一個預習的任務,現在請同學們按小組進行交流與分享并填寫好研討報告。注意音樂停止討論結束。開始~名稱歷史原料工藝藝術特色外形釉色紋飾總體感受陶器瓷器現在哪個小組的同學來匯報一下你們小組的研究成果。(學生說老師記錄)還有沒有哪個同學想補充一下其中的哪一項?解決問題那剛剛同學們說的并不是很準確,還有一些不夠完善。我們來看一段視頻,能不能從中找到一些更準確的答案。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發現了陶土可以捏出各種造型的容器,但這些容器遇水會變形融化。怎么辦呢?師:一次偶然,人們發現用火燒陶土可以讓他變得更加堅固。于是便產生了裝水裝食物的陶器。后來聰明的人類又發明了釉,把釉涂在陶器的表面,經過120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燒制,可以讓陶器徹底防水。但是陶土在高溫下會變形、塌裂,怎么辦呢?師:聰明的中國人在商朝發現了另一種神奇的原料叫瓷土。瓷土和釉可以在120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下達到完美結合,燒制成既徹底防水又光滑細膩的瓷器中國也就成了瓷器的故鄉。漸漸的追求完美的人們制造出了各種形態各異、色彩漂亮,圖案豐富的陶瓷,使得他的藝術價值不斷提升。所以說陶器是在瓷器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古代陶瓷具有很高的歷史地位和藝術價值。問:從視頻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學生回答能告訴老師,他們分別出現在什么時期?我們還了解到他們的燒制溫度應該是?文字中有介紹陶器是什么土制作的呢?瓷器呢?學生回答那我們校園里、周邊的土能燒制成陶瓷嗎?不能欣賞圖片,感受陶瓷的藝術魅力師: 陶器和瓷器都是土與火的藝術。師:接下來我們就一起欣賞老祖先留下來的陶瓷藝術品,去感受他們的藝術魅力。請看舞蹈紋彩陶盆距今五千多年的陶盆,精彩部分是刻畫了原始先民跳舞的歡樂場景青釉弦紋豆,這是一件原始陶瓷,是陶器向瓷器過渡的典型代表青瓷蓮花尊,這個盛酒的蓮花尊造型精美,像兩朵仰俯的蓮花青花釉里紅開光鏤空花罐明清最流行的青花瓷珊瑚釉粉彩花鳥紋,清代最具代表性的粉彩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