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3課 東漢的興衰【2022-2023統編版七上歷史實用備課(教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3課 東漢的興衰【2022-2023統編版七上歷史實用備課(教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三單元 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
第13課 東漢的興衰
【教學目標】
①知道東漢建立的基本概況、光武帝鞏固統治的措施及其影響。
②了解東漢外戚宦官交替專權和黃巾起義的基本史實。
③通過學習東漢的興衰史,認識到社會安定是國家富強的基礎和前提。
【教學重難點】
重點:光武中興
難點:外戚宦官交替專權
【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毛澤東曾這樣評價他:“最有學問、最會打仗、最會用人的皇帝。”“他在家讀書,安分守己,一旦造反,倒海翻江。轟轟烈烈,白手起家,創建了一個新的王朝。”那大家知道這個皇帝是誰么?
答案提示:劉秀
下面讓我們走進本課,一起來了解東漢的建立與衰亡。
環節二:整體感知
問題探究:閱讀教材子目錄,概述本課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答案提示:新朝:王莽奪權 東漢:光武中興、外戚宦官交替專權、黃巾起義
環節三:新課教學
(一)目標導學一:光武中興
1、自主學習:閱讀教材P63,補充信息。
答案提示:新朝:時間:9年 建立者:王莽 身份:外戚
東漢:時間:25年 建立者:劉秀 都城:洛陽
教師指導:皇帝的母族、妻族被稱為外戚。外戚的地位在漢朝一直舉足輕重。而王莽姑母就是當時的太后王政君。后來在姑母的支持下,他就任了大司馬大將軍一職,這一職位幾乎相當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王莽在掌權之后,迅速收攏權力,在平帝去世之后,一手扶持了僅有兩歲的孺子嬰登基。三年之后,王莽廢孺子嬰而自立為帝,定國號為“新”。王莽為緩和西漢末年日益加劇的社會矛盾而采取一系列新的“托古改制”措施。但因政策缺乏物質基礎,反而進一步激化了階級矛盾,終于在新莽天鳳年間爆發了綠林、赤眉起義。一時間,四方響應,天下大亂。劉秀乘勢而起、最終新朝滅亡,東漢建立。
2、自主學習:根據材料說說東漢初年,光武帝面臨著怎樣的社會局面?
“禍拏未解,兵連不息,刑法彌深,賦斂愈重……父子流亡,夫婦離散,廬落丘墟,田疇蕪穢”,以致“匹夫僮婦,咸懷怨怒”。 —《后漢書·桓馮列傳》
答案提示:經濟凋敝、社會矛盾尖銳
教師指導:禍亂相連,戰爭不息,刑法更加殘酷,賦稅更加沉重。人們流離失所,村落成了廢墟,田地荒蕪。人民無不怨恨在心。通過對史料的解讀,培養學生學會依靠可信史料了解和認識歷史,落實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
3、自主學習:閱讀教材,光武帝為了鞏固統治,采取了哪些措施?帶來什么影響?
答案提示:①措施:經濟:多次下令釋放奴婢,減輕農民負擔,減輕刑罰;政治:合并郡縣,裁減官員,加強對官吏的監督,懲處貪官污吏;民族關系:允許北方少數民族內遷,緩和民族矛盾。
②影響:光武帝統治后期,社會出現了比較安定的局面, 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史稱“光武中興”。
4、問題探究:根據材料分析,西漢和東漢時期分別出現了什么盛世局面?概括古代盛世局面出現的共同原因,對此你有何啟示?
答案提示:盛世:西漢-文景之治;東漢-光武中興。
原因:都善于吸取前朝滅亡的教訓;都注重發展生產,輕徭薄賦,減輕農民負擔。
啟示:統治者要勤政愛民,重視民生,愛惜民力;國家統一,社會安定是經濟發展的前提等。
5、核心素養:據材料一可知東漢建立之初采用何種思想治理國家?材料二體現了光武帝怎樣的治國理念?
材料一: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
材料二:“往歲水旱蝗蟲為災,谷價騰躍,人用困乏。朕惟百姓無以自贍,惻然愍之。其命郡國有谷者,給稟高年、鰥、寡、孤、獨及篤癃、無家屬貧不能自存者,如律。二千石勉加循撫,無令失職。
答案提示:道家黃老之學;以民為本
教師指導:根據材料一可知光武帝想用溫和的柔道謀略治理天下,和西漢建立之初的思想一樣,都是道家的黃老之學。根據材料二“往年水旱蝗蟲為災,谷價暴漲,人們的食物缺乏。我念及百姓不能自給,心里難過憐憫他們。現在命令存有谷物的郡國,供給高壽的老人、鰥夫、寡婦、年幼失父的孩子、老而無子的孤獨者及有絕癥和無家屬照顧貧困不能自保者糧食,供給標準依照有關法律。二千石的官員要勤加撫慰,不要失職。可知光武帝從人民利益出發,以民為本。
6、核心素養: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思考東漢出土文物中有這么多說唱俑的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說唱俑又稱說書俑,漢代百戲之一。漢代俳優(古代演滑稽戲雜耍的藝人)往往隨侍主人左右,邊擊鼓邊歌唱,作即興表演。以其滑稽、喜樂的形象,濃縮了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的局面下百姓安居樂業的情景。
答案提示:東漢時期國家統一,政局相對穩定;經濟得以恢復和發展,人民安居樂業;文化發展繁榮等。
目標導學二:外戚宦官交替專權
1、問題探究:材料表明東漢后期出現了什么問題?
沖帝又崩,冀立質帝,帝少而聰慧....曰:此跋扈(hù)將軍也。冀聞....令左右進鳩(zhèn)加煮餅,帝即日崩。復立桓帝。 ——《后漢書.梁統列傳》
答案提示:外戚勢力膨脹
教師指導:沖帝又死了,梁冀就擁立了質帝。質帝年幼卻很聰慧,他知道梁冀驕橫,曾經在群臣朝會時,盯著梁冀說:“這是專橫跋扈的將軍。”梁冀聽了,非常痛恨他,就讓侍從把毒酒加到湯面里給質帝吃,質帝當天就死了。然后他又擁立漢桓帝。由此可見外戚勢力膨脹,威脅皇權。
自主學習:結合示意圖思考,面對外戚勢力膨脹,把持朝政的局面,皇帝是如何應對的?該措施使東漢后期最終形成了什么樣的局面?由此可知該局面出現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答案提示:①依靠宦官,除掉外戚。②形成了外戚宦官交替專權的局面。③繼位皇帝年幼,無法主政。
問題探究:外戚宦官得以亂政的根源是因為利用了誰的權力?最終給東漢帶來什么影響?
直如弦,死道邊。曲如鉤,反封侯。
答案提示:利用了至高無上的皇權作亂。導致政治腐朽不堪,社會混亂,動搖了東漢的統治,東漢王朝走向衰亡
教師指導:性格如弓弦般正直的人,最后不免淪落天涯,曝尸路旁;而不正直的諂佞奸徒,趨炎附勢,阿世盜名,反倒封侯拜相,極盡榮華。由此可見外戚宦官交替專權使得政治黑暗腐敗。
目標導學三:黃巾起義
1、自主學習:閱讀教材,填充表格內容
答案提示:
①原因:朝政腐敗;自然災害頻發
②領導者:張角
③時間:184年
④特點:有組織、有準備
⑤結局:失敗
⑥影響:沉重打擊了東漢統治,使其一蹶不振。
2、問題探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概括指出黃巾起義的原因。
東漢末年,朝中大臣上書提出張角所以能興兵作亂,萬人所以樂附之者,其源皆由十常侍(在皇帝左右侍候的宦官)多放父兄、子弟、婚親、賓客典據州郡,辜榷(搜到)財利,侵掠百姓。百姓之冤無所告訴,故謀議不軌,聚為盜賊。”
答案提示:東漢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專權,重用親信,朝政腐敗等。
3、核心素養:
答案提示:黃巾起義沉重打擊了東漢統治,地方州郡亂作一團。東漢王朝為加強對地方的統治,改刺史為州牧。州牧割據,加速東漢王朝瓦解公元220年,曹丕建立魏國,東漢滅亡。
4、核心素養:讀了這些材料,對此你有何啟示?
“天地之性人為貴,其殺奴婢,不得減罪。
發如韭,剪復生;頭如雞,割復鳴;吏不必可畏,小民從來不可輕。
答案提示:統治者要重視民生,以民為本。從人民利益出發,注重發展生產,減輕人民的負擔,緩和階級矛盾。
【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東漢王朝的建立,為了鞏固這個新生的王朝,光武帝采取一系列發展經濟、鞏固統治的措施,從而形成了光武中興的局面,這是東漢的“興”。東漢中后期,形成了外戚、宦官交替專權的局面,使得東漢王朝走向衰亡。東漢后期的黃巾大起義,沉重打擊了東漢的統治,這是其“衰”。
【鞏固練習】
1.(2020·山東青島·6)“(公元 25 年)九月,赤眉入長安,更始降,旋為赤眉所殺。光武則乘機南下,攻下洛陽, 并定都于此。”后世稱“光武”所建的政權為( )
A.西漢 B.東漢 C.蜀漢 D.后漢
2.(2021·山西省·2)東漢初年,劉秀整頓吏治,合并郡縣;釋放奴婢,減輕農民負擔;減輕刑罰;允許北方少數民族內遷,緩和民族矛盾。社會出現比較安定的局面,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歷史上稱為(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興 C.貞觀之治 D.開元盛世
3.(2020·廣東省·5)東漢梁太后之兄梁冀獨攬朝政20余年。梁冀一門“前后七封候,三皇后,六貴人,二大將軍……其余卿、將、尹、校五十七人”,宗室姻親充斥朝廷和郡縣。這說明當時( )
A.官僚機構腑腫 B.宦官把持朝政 C.豪強地主橫行 D.外戚勢力膨脹
4.(2021·廣西玉林·2)東漢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專權,朝臣不能正常地執行職權。由此導致( )
A.百家爭鳴出現 B.東漢走向衰亡 C.民族政權并立 D.藩鎮割據形成
答案提示:BBBB
【板書設計】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青区| 新和县| 六枝特区| 张掖市| 长兴县| 广宁县| 安阳市| 阿巴嘎旗| 武汉市| 泊头市| 浪卡子县| 阳西县| 岫岩| 桐乡市| 宜州市| 黄大仙区| 大丰市| 贵港市| 彭州市| 大渡口区| 堆龙德庆县| 福鼎市| 潍坊市| 德保县| 上思县| 菏泽市| 东港市| 江华| 娄底市| 大埔县| 盖州市| 府谷县| 郓城县| 青铜峡市| 樟树市| 武宁县| 同江市| 庐江县| 山东省| 运城市| 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