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學三年級勞動技術教學計劃、教學設計及教學總結教學計劃一、班級基本情況分析本學期我擔任三(1)(2)班的勞動課。班里學習氣氛比較濃,在幾位非常優秀的學生在他們地帶動下,形成了良好的班風和學風。孩子們都有著很強的求知欲,其中,大多數學生的基礎較好,有著很強的上進心。大部分同學對這門功課具有濃厚的興趣,在勞動課上,同學們可以充分動手、動腦、動口,學得有趣的知識。本冊勞動課共15課,分五個主題。這些內容不僅注意適應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而且具有思想、科學、實踐和趣味。教材的重難點是手工制作這一部分,本學期每周一節正課剛好。二、本冊勞動課的教學目的 1、使學生掌握一些簡單的勞動方法。2、培養學生動手作能力,自立能力和耐心細致的高尚品質。3、提高學生對勞動生活的學習態度和興趣。4、培養學生愛科學,用科學的創新精神。三、本學期教學工作措施通過我對班級情況的了解和對教材內容的熟悉,依據《新課程標準》和《勞動教學大綱》的要求,本學期對勞動課教學采取以下措施。1、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好習慣。通過了解,班上的'大多數同學都是獨生子女,過慣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壞習慣,面對這種情況,首先要對學生進行好的思想教育,告訴他們勞動創造了人,勞動是最光榮的,講一些熱愛勞動的小故事,來培養他們熱愛勞動的好習慣。2、認真鉆研學習《新課程標準》和《勞動教學大綱》,熟悉教材內容,備好每一節課。3、積極進行勞動課的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效率。4、采用邊授邊練的方法進行學習。5、不斷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在各個環節中都能全身心的投入。6、重視學生每一次勞動成果,在班級舉行成果展示,激發學生勞動熱情、創造火花,體驗活動樂趣。勞動課的教學不僅要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更要重視學生掌握勞動技能和各種能力的培養。因此在課堂上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掌握勞動方法,學會總結規律,在學生掌握了簡單勞動方法的同時,學會創新,給學生創造一個寬松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知識,提高了技能,陶冶了品德。四、教學進度安排教學設計第一單元 家居衛生第 1課 梳洗教學目標1、懂得梳頭、洗頭和洗澡的意義,從而重視儀容美觀、整潔,并逐步養成愛清潔講衛生的習慣。2、掌握梳頭、洗頭和洗澡的方法,學會梳頭、洗頭和洗澡。課前準備:每組臉盆一個,盛水的水桶一個,裝廢水的水桶一個,毛巾兩條,洗發劑一支或者香皂一塊,棉花少許。教學過程1、創設情景 明確要求(1)講述頭發的作用:人的頭發起著保護頭部的作用。頭部的皮膚因為新陳代謝而產生污物,如粘在頭發上的皮屑等。毛孔經常會排出汗漬、皮脂等東西。人們在勞動或者或活動中,頭發、頭部皮膚會粘附者許許多多的灰塵、臟物,甚至沾上一些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這些東西,不但會使人的頭部骯臟、發臭、發癢、甚至能使人患上皮膚病、傳染病等。因此,我們必須勤洗頭,保持清潔,使儀容整潔。(2)學生自主閱讀教材 2至 6頁。2、引導示范 動手實踐(1)指導洗頭的方法。找一位同學現場示范洗頭,邊操作邊講解,讓學生聽懂、看清每一個細節步驟。洗頭過程:(邊講解邊適當板書。)第一步:淋濕涂洗發劑。第二步:揉搓漂洗。注意不要用力過猛,以免傷著頭皮造成皮膚感染。如果覺得頭發還是比較臟,可凃些洗發液重洗一次。第三步:用水沖洗。用溫水沖洗干凈,直到沖洗過的水清而不濁。注意眼睛要閉緊。第四步:抹干。用干毛巾擦干。有條件的可使用電吹方把頭發吹干。第五步:梳理頭發。梳頭時,要從發根數道發稍,理順后再梳成一定的式樣。(2)指導洗澡的方法。通過閱讀討論,明確洗澡的方法步驟。第一步,淋濕。第二步,凃沐浴液或浴皂。第三步,全身擦搓。第四步,沖洗干凈,換上干凈的衣褲。(3)分組練習洗頭,組員互相幫助,教師相機進行指導。3、展示評比 交流收獲(1)寫一寫:我的主要收獲,并與同桌交流分享。(2)評一評:從活動準備情況、步驟方法、成果質量三方面進行小組自評。(3)請洗得最干凈的同學說說收獲或體會。4、拓展延伸 實踐創新(1)全班討論:頭發蓬亂和頭發整潔,給人的印象怎么樣?(2)回家后在自家的洗澡間(衛生間)內按洗澡的方法步驟洗一次澡,比一比,誰洗的干凈整潔。教學反思:第 2課 拖地板教學目標1、認識擦地板的作用,教育學生自覺地積極參加家里和學校的擦地板活動。2、學會正確用運常用工具去擦地板。課前準備每組準備拖把一把,抹地布一條,水桶一個。洗衣粉少許。教學過程1、創設情景 明確要求(1)表揚在家在校經常參加擦地板活動等各種勞動的學生。提問學生擦地板的作用?你會拖地板嗎?(2)學生自主閱讀教材 9至 12頁。2、引導示范 動手實踐(1)教師講解和直觀示范相結合,讓學生明確并掌握擦地板的每一個步驟的道理和操作方法。擦地板過程:第一步:打掃地面,整理桌凳物品第二步:浸泡拖把。第三步;有次序地拖地兩次。雙手一上一下握住拖把柄,身體向前微傾,量比均勻用力來回移動拖把,從一個角落開始,一邊拖一邊往后退,一般要拖兩次。第四步:整理桌凳,晾曬拖把。將拖把清洗干凈,擰干,掛在通風的地方晾曬,等地板干了,再把移動的物品放回原處。(2)實踐練習。按各組分定的區域學習擦洗地板。溫馨提示:a、特別臟的地方要放少許洗衣粉去擦。b、拖把、抹布要勤洗,水臟了要及時更換,最后要換上一桶清水,把地板重新擦洗一次。3、展示評比 交流收獲(1)寫一寫:我的主要收獲,并與同桌交流分享。(2)評一評:從活動準備情況、步驟方法、成果質量三方面進行小組自評。(3)請拖得最干凈的小組說說收獲或體會。4、拓展延伸 實踐創新(1)小結:積極參加家里和學校的擦地板活動不僅能使地面保持清潔衛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生活氛圍,而且能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培養嫻熟的勞動技能。(2)回家后按照拖地板的步驟方法做一次家務勞動。教學反思:第 3課 洗鞋教學目標1、 認識洗鞋的意義,教育學生經常洗鞋,保持鞋子衛生;2、 了解洗鞋常識,學會洗鞋。教學準備每組準備布鞋或膠鞋一雙,鞋刷一把,盆一個,肥皂一條或洗衣粉少許。教學過程1、創設情景 明確要求(1)談話:當布鞋和膠鞋弄臟或穿了一段時間后,不僅外觀不好看,而且氣味也不好聞,這是就要換洗,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洗鞋。(2)閱讀課本 15只 17頁,弄清洗鞋的步驟和方法。2、引導示范 動手實踐(1)指導示范洗鞋的方法,教師邊講解邊示范洗鞋方法。第一步:浸泡初洗。在水中輕輕洗刷,刷掉鞋幫表面和鞋底上的泥土。第二步:細洗。在鞋內、斜面、鞋幫擦上肥皂或洗衣粉再用鞋刷依次刷洗。第三步:清水漂洗。一般要漂洗兩三次。第四步:晾曬。將鞋幫撐起,放在通風的地方晾干,膠鞋不要放在烈日下暴曬或火爐旁烘烤。(2)實踐練習。各小組學習洗鞋子。溫馨提示:a、換水時不要把水撒潑在地板上。3、展示評比 交流收獲(1)寫一寫:我的主要收獲,并與同桌交流分享。(2)評一評:從活動準備情況、步驟方法、成果質量三方面進行小組自評。(3)請洗得最干凈的小組說說收獲或體會。4、拓展延伸 實踐創新(1)小結:經常換洗鞋子既衛生,又可延長鞋子的使用壽命,還能能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培養嫻熟的勞動技能。(2)回家后按照洗鞋的步驟方法幫爸爸媽媽洗一次鞋。教學反思:第 4課 洗襯衫一、 洗衣服常識教學目標:1、 認識洗襯衫的意義,教育學生經常換洗襯衫;2、 了解洗襯衫常識,學會洗襯衫.教學準備每組準備襯衫一件,盆一個,肥皂一天或洗衣粉少許,軟刷一把,衣架一個。教學過程3、 創設情景 明確要求(1)說說你知道的洗衣服的常識。深淺分開、洗滌劑適量、羊毛衫要用專用洗滌劑等。(2)學生自主閱讀教材 21至 23頁。2、引導示范 動手實踐(1)指導示范洗襯衫的方法,教師邊講解邊示范。第一步清水浸濕泡。注意不要把不同顏色的襯衫一起浸泡,第二步:洗滌劑溶解、浸泡、揉搓。袖口、領口、腋下、下擺和前襟是易臟的地方,要多用一些洗滌劑,然后用手揉搓。硬領襯衫要用軟刷刷洗。第三步漂洗。在清水中加小半勺鹽,反復漂洗兩三次,有污漬的地方再用手搓一搓。第四步:掛曬:不能擰得太干,掛在通風向陽的地方晾曬。3、展示評比 交流收獲4、拓展延伸 實踐創新(1)判斷正誤,說出為什么?A、為了節省時間,媽媽把白色的、黃色的、藍色的三件襯衫放在一起同時洗。 ( )B、漂洗時在清水中加點鹽,可以防止衣服褪色。( )C、硬領的襯衫,領子上污漬特別多,要用手反復揉搓。( )(2)回家后自己洗小件衣物。教學反思:第 5課 整理臥室教學目標:1、 認識整理臥室的意義,教育學生經常整理臥室,保持整潔衛生;2、 了解整理臥室基本常識,學會整理臥室。教學準備每組請寄宿制學生準備被子一床。教學過程1、 創設情景 明確要求(1) 說一說:早晨起床后你都做那些事。怎樣才能保持房間的整潔?(2) 學生自主閱讀教材 26至 29頁。2、引導示范 動手實踐(1)教師講解整理房間的步驟和方法。第一步、開窗、整理床鋪第二步打掃房間第三步整理物品及文具(2)教師講解示范折疊被子的方法。(3)小組學習折疊被子,教師相機給予指導。3、展示評比 交流收獲(1)寫一寫:我的主要收獲,并與同桌交流分享。(2)評一評:從活動準備情況、步驟方法、成果質量三方面進行小組自評。(3)請折疊得最整齊的小組說說收獲或體會。4、拓展延伸 實踐創新(1)參觀學生宿舍(2)設計房間物品擺放。教學反思:第二單元 剪紙藝術第 6課 圖案剪紙教學目標:1、簡單了解我國民間傳統的剪紙工藝。2、學會剪出單色對稱的圖案。教學準備:各式團花、花邊作品,相關的電教課件設備每個學生準備:剪刀一把、小刀一把、彩色紙一張、白紙一張、直尺一把、鉛筆一支。教學過程:1、創設情景 明確要求(1)欣賞美麗的圖案花邊剪紙作品。介紹中國剪紙藝術。(2)學生自主閱讀教材 38至 41頁,感知圖案剪紙的步驟和方法。2、引導示范 動手實踐(1)教師講解示范圖案剪紙的步驟和方法:A、選樣裁紙:裁成邊長為 18厘米的正方形。B、折紙。將正方形紙折疊成八折,這只時反面朝外、封口朝左、開口向上。C、花樣。D、剪圖形。E、展平3、展示評比 交流收獲(1)展示學生的剪紙作品。(2)寫一寫:我的主要收獲,并與同桌交流分享。(3)評一評:從活動準備情況、步驟方法、成果質量三方面進行小組自評。4、拓展延伸 實踐創新自己設計一個對稱圖案畫一畫,剪一剪,看誰剪出的圖案最美觀。教學反思:第 7課 彩色拉花教學目標:1、認識制作拉花是融折、剪、拉等幾種技法為一體的。2、學會制作拉花的基本步驟,制作出漂亮的拉花。教具準備:每個學生準備:彩色紙若干、彩線一根、剪刀一把、固體膠一瓶、鉛筆一支教學過程:1、創設情景 明確要求(出示蠟光紙)一張紙,不僅能寫字、作畫,還可以做成剪紙作品,彩紙拉花就是其中的一種(出示彩紙拉花作品)。在節日到來的時候,我們還可以用它來裝點教室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制作彩紙拉花。究竟怎樣做拉花呢?學生自主閱讀教材 44至 46頁。2、引導示范 動手實踐(1)明確拉花是好多張粘貼連接起來的。(2)講解示范拉花制作過程:折疊---設計圖案---剪---粘貼連接---串線。(3)實踐操作3、展示評比 交流收獲(1)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一組拉花并展示欣賞。(2)寫一寫:我的主要收獲,并與同桌交流分享。(3)評一評:從活動準備情況、步驟方法、成果質量三方面進行小組自評。4、拓展延伸 實踐創新(1)動手剪一個拉花,比一比,看誰的拉花展開后最漂亮。(2)用同學們自己制作的彩色蠟花裝扮我們自己的教室。教學反思:第 8課 紙做大紅花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制作步驟圖,掌握制作方法。2、了解大紅花是我國民間傳統的喜慶裝飾工藝品。教學準備:學生每人準備長 18 厘米寬 16 厘米的紅色皺紋紙 3 張,剪刀一把細繩一根教學過程:1、創設情景 明確要求(1)朗讀小詩《大紅花》(2)閱讀教材 51至 53頁,感知大紅花的制作步驟和方法。2、引導示范 動手實踐(1)教師講解示范大紅花的制作步驟方法。第一步、裁紙。把紙裁成長 18 厘米,寬 16 厘米的正方形。第二步、折疊。把 3張裁好的皺紋紙疊放在一起并對齊,然后一正一反來回折疊成寬 2厘米的長條。第三步、扎緊。用細繩從中間扎緊。第四步、剪角。把兩頭剪成圓角或箭頭狀。第五步、展開。把紙一層一層地拉起展開,大紅花就做成了。(2)學生動手操作3、展示評比 交流收獲(1)展示學生制作的大紅花。(2)寫一寫:我的主要收獲,并與同桌交流分享。(3)評一評:從活動準備情況、步驟方法、成果質量三方面進行小組自評。4、拓展延伸 實踐創新紅花代表關榮,戴上大紅花是一件令人感到十分驕傲的事。你最想把大紅花獻給誰?教學反思:第 9課 自制七巧板教學目標:1、初步了解七巧板,并能根據圖例制作七巧板。3、學會使用“七巧板”拼接圖形,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和想象力。教學準備:每個學生準備:邊長 10厘米的正方形硬紙板一塊,顏料一盒,直尺一把、剪刀剪刀一把。教學過程:1、創設情景 明確要求(1)了解七巧板的歷史,激發興趣七巧板是我國傳統的益智玩具,在國外被稱為“唐圖”(2)自主閱讀教材第 57頁。(3)看圖學習制作七巧板的方法。2、引導示范 動手實踐(1)指導學生按照圖樣,用正方形紙剪切出大小三角形 5塊,正方形 1塊,平行四邊形 1塊并涂上不同的顏色。(2)拼圖,體會創造性游戲的快樂怎樣才能拼擺好七巧板呢?這兒有一首兒歌七塊小板都用到,不能多來不能少。不能重疊,不能離,七塊小板緊緊靠。先想想,再拼拼,拼拼、想想有創造。多動手,多動腦,看誰拼得多又好!(3)以小組為單位,發揮各自的聰明才智,完成七巧板的拼圖,看哪一組拼地最多做好。拼完后,給拼圖賦予一定的意義,準備交流。3、展示評比 交流收獲(1)學生自由上臺展示自己所拼的圖案,向老師、同學們說明自己所拼圖案的意義。(2)寫一寫:我的主要收獲,并與同桌交流分享。(3)評一評:從活動準備情況、步驟方法、成果質量三方面進行小組自評。4、拓展延伸 實踐創新教學反思:第 10課 做紙板玩具教學目標:1、能依照圖樣,設計制作“紙板插接公雞”。2、會用一些廢舊材料制作自己設計的動物。教學準備:每個學生準備:硬紙板一張、剪刀一把、膠水一瓶、彩筆一盒、動物圖畫若干幅教學過程:1、創設情景 明確要求(1)展示一些可愛的動物造型,欣賞、評價(2)學生自主閱讀教材 64至 66頁,感知“紙板插接公雞”的制作步驟和方法。2、引導示范 動手實踐(1)教師講解示范制作的方法步驟:第一步、畫樣、裁剪。第二步、剪插口。插口寬度應和紙板厚度相同。第三步、折疊。第四步、將各部分對應插接。(2)學生實踐操作。3、展示評比 交流收獲(1)學生自由上臺展示自己的作品。(2)寫一寫:我的主要收獲,并與同桌交流分享。(3)評一評:從活動準備情況、步驟方法、成果質量三方面進行小組自評。4、拓展延伸 實踐創新用一些廢舊材料制作自己設計的動物。教學反思:教學總結本學期,三年級勞動教育工作將緊緊把握時代脈搏,以課堂教學改革為突破口,以實踐育人為基本途徑,-堅持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地組織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勞動實踐活動,積極探索勞動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增強學生的勞動觀念,培養學生的生活、生存技能,在動手動腦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偨Y如下:一、多渠道宣傳,提高認識,形成良好的勞動教育氛圍。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我國教育方針的重要內容,是培養二十一世紀建設人才必須遵守的守則。對學生加強勞動觀點和勞動技能的教育,是實現學校培養目標的重要途徑和內容,是小學教育的重要教學任務。我校重視勞動教育,把勞動教育作為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緊密與少先隊活動掛鉤,保證勞動教育的實效性和多樣性。我們還將通過家長學校對學生家長進行勞動教育重要性的宣傳,引導家長認識勞動對培養學生優秀的思想品質,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作用,使家長能積極主動配合各項校內外教育活動。二、加強勞動課教學研究,努力探索勞動課新路子,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引導學生學以致用。組織勞動課教師認真研究教育大綱和教材,理清勞動課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態度,思想觀念目標,大力加強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能力以及勞動態度觀念的培養,努力探索勞動課教學新路子。積極探討課程刪減整和,并結合教學實踐編制切合學生生活實際,體現時代特點的勞動課教材,以不斷豐富勞動課程的內容和形成。貫徹興趣貫課堂讓課堂教學活起來。興趣是小學生最直接,最有效的內部活力。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始終遵循主體性原則,創設意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中重視加強教與學的結合,創造條件指導學生實際操作,促進學生勞動技能的形成。三、繼續以服務崗位的創建活動為抓手開展勞動教育活動,打通渠道,拓寬開放外延,為學生搭建多元的成長舞臺。從學生的認知、情感規律出發,以廣闊的舞臺,金色的童年為主題,廣泛為學生創建服務實踐崗位,開展體驗教育,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服務崗位實踐活動中,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心靈去體驗,用自己的理智去感悟生活的意義和做人做事的道理,從而內化為健康的思想、品格,外顯為良好的行為和自覺習慣。1、繼續搞好勞動實踐基地的建設建設,以點帶面,拓寬教育范圍。2、有勞動基地,各班主任要繼續組織學生到勞動基地參加勞動實踐活動,把勞動基地作為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另一課堂,確保時間、地點、人員、效果四落實。3、堅持勞動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開展我做爸媽的小幫手活動。要求學生每天堅持幫助家長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如掃地、洗衣、疊被學生的家庭情況,通過小學生素質發展評價成績記錄反饋到學校,學生在校的勞動情況也由此表反映給家長,以增強勞動教育的實效性,將學校勞動教育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4、加強學校勞動教育與社區教育之間的聯系,充分發揮社區的作用,給孩子積極參與并實踐勞動技能提供更廣闊的空間與平臺,讓其感受勞動的快樂與光榮。四、開展豐富多彩的勞動教育活動,以達到勞動育人的目的。結合自己的實際,有目的,有主題的組織豐富多彩的勞動教育活動,在勞動的過程中,遵循知、情、意、行相統一的原則,并充分注意教育形勢的趣、活、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