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絲 綢 之 路名稱由來陸上絲綢之路是古代橫貫亞歐的通道。它東起我國的漢唐古都長安(今陜西西安),往西一直延伸到羅馬。在通過這條漫漫長路進行貿易的貨物中,以產自我國的絲綢最具代表性,“絲綢之路”因此得名。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該路主要以南海為中心,所以又稱南海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形成于秦漢時期,發(fā)展于三國至隋朝時期,繁榮于唐宋時期,轉變于明清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天竺樂,古印度樂。是最早傳入中國的外國音樂之一龜茲樂,琵琶七調起源于印度北宗音樂。肆叁壹貳出使西域的張騫投筆從戎的班超西天取經的玄奘七下西洋的鄭和對外交流張騫張騫(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漢中郡城固(今陜西省漢中市城固縣)人,中國漢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險家,絲綢之路的開拓者,故里在陜西省漢中市城固縣城南2千米處漢江之濱的博望村。班超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扶風郡平陵縣(今陜西咸陽東北)人。東漢時期著名軍事家、外交家,史學家班彪的幼子玄奘玄奘(602年~664年),本名陳祎(yī),洛州緱氏(今河南洛陽偃師市)人 ,其先潁川人 。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創(chuàng)始人,被尊稱為“三藏法師”,后世俗稱“唐僧”,與鳩摩羅什、真諦并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鄭和鄭和(1371年- 1433年),回族,本姓馬,為明成祖朱棣賜姓鄭,世稱“三保太監(jiān)” (又作“三寶太監(jiān)” ),云南昆陽州(今云南省昆明市晉寧區(qū)昆陽街道 )人。明朝太監(jiān),航海家、外交家。海上絲綢之路張騫帶回:汗血馬、葡萄、核桃、石榴、樂器、歌舞帶去:絲綢、漆器、鑄鐵、開渠、鑿井技術鄭和帶回:珍寶類:象牙、瑪瑙、珊瑚香料類、沉香、龍涎香、奇南香動物類:長頸鹿、斑馬、鴕鳥帶去:絲綢和瓷器對東南亞影響巨大日本有一位音樂大師為“絲綢之路”創(chuàng)作了一部作品1953年出生于日本豐橋市,日本當代作曲家、音樂家。所創(chuàng)作的樂曲《絲綢之路》風靡全球整整20年,喜多郎憑借著對中國音樂的間接認識和音樂人對歷史特殊感悟,創(chuàng)作出了充滿中國韻味的絲綢之路樂曲,并由此一舉成名。喜多郎(Kitaro)作者簡介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media1.mov media10.mp4 media11.mp4 media12.mp4 media13.mp4 media14.mp4 media15.mp4 media2.mp4 media3.mp4 media4.mp4 media5.mp4 media6.mp4 media7.mp4 media8.mp4 media9.mp4 人教版八年級音樂上《絲綢之路》.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