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7張PPT)第三章 恒定電流第十節 實驗:測定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提出問題】電動勢和內阻是電源的兩個重要參量,若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未知,如何測量電源的這兩個參量呢?有哪些測量方法?分別需要什么器材?1課堂導入1. U-I法:E=U+Ir【原理一】“伏安法”測定電源電動勢和內阻創設情景:給你一節使用過的干電池、一個滑動變阻器、一個電流表、一個電壓表、一個開關和導線若干,如何測量這節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 E=U2+I2rE=U1+I1rAVSR方法一:伏安法測電動勢和內阻一、伏安法測電源電動勢和內阻的器材選擇:電流表:0~0.6A電壓表:0~3V滑動變阻器:阻值較小的,最大阻值10~20Ω被測干電池:內阻較大開關和導線AVSR1.恰當選擇實驗器材,連接好實物圖二、實驗方法和步驟2.把變阻器的滑片移到電阻值最大的一端。3.閉合開關,調節變阻器,使電流表有明顯示數,記錄一組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用同樣的方法測量并記錄六組U、I值。4.斷開開關,整理好器材。方法一:公式法改變R的值,從電流表和電壓表中讀取兩組I、U的值,代入方程組聯立求解,多測量幾次I、U的值,算出E、r取平均值。三、數據處理E=U2+I2rE=U1+I1r方法二:圖象法EIr=短EU軸截距等于電動勢E在坐標紙上以I為橫坐標,U為縱坐標,用測出幾組的U、I值畫出U-I圖象。R是直線的斜率的絕對值例2. 一個學生利用實驗方法測得數據 ,根據這些數據,畫出了如圖所示的 U-I 圖象 ,從圖中可得出電源電動勢為 ______V,內阻為______Ω。2.92.6四、實驗注意事項(1)如果使用的是水果電池,它的內阻雖然比較大,但不夠穩定,測量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測量盡量迅速。如果使用干電池,則選擇內阻大些的、已使用過的電池。(2)不要將I調得過大,每次讀完U、I讀數立即斷電。(3)畫U-I圖線時,縱軸的刻度可以不從零開始,而是根據測得的數據從某一恰當的值開始(但橫坐標必須從0開始),這時圖線與橫軸的交點不再是短路電流,而圖線與縱軸的截距仍為電動勢E,圖線的斜率的絕對值仍為內阻r。五 誤差分析1.偶然誤差:主要來源于電壓表和電流表的讀數以及作U-I圖象時描點不是很準確。2.系統誤差:系統誤差來源于未計電壓表分流,近似地將電流表的示數看作干路電流。實際上電流表的示數比干路電流略小。怎樣理解?系統誤差分析:如果由實驗得到的數據作出甲圖中實線(a)所示的圖象,那么考慮到電壓表的分流后,得到的U-I圖象應是圖中的虛線(b),由此可見,按乙圖所示的實驗電路測出的電源電動勢E測甲乙說明:①外電路短路時,電流表的示數(即干路電流的測量值)I測等于干路電流的真實值,所以圖中(a)(b)兩圖線交于短路電流處。②當路端電壓(即電壓表示數)為U1時,由于電流表示數I1測小于干路電流I1真,所以(a)(b)兩圖線出現了甲圖所示的差異。【例1】.用伏安法測定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電阻的實驗中,下列注意事項中錯誤的是 ( )A.應選用舊的干電池作為被測電源,以使電壓表示數的變化比較明顯B.移動變阻器的觸頭時,不能使滑動變阻器短路造成電流表過載C.根據實驗記錄的數據作U-I圖象時,應通過盡可能多的點畫一條直線,并使不在直線上的點大致均勻分布在直線兩側D.出于安全的考慮,在選擇電表時,量程越大越好D創設情景:給你一節使用過的干電池、一個電流表、一個電阻箱、一個開關和導線若干,如何測量這節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 2.I-R法:E=IR+Ir方法二:用電流表、電阻箱測電動勢E和內電阻r【原理二】安阻法測定電源電動勢和內阻3. U-R法:VRS創設情景:給你一節使用過的干電池、一個電壓表、一個電阻箱、一個開關和導線若干,如何測量這節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 方法三:用電壓表、電阻箱測電動勢E和內電阻r【原理三】伏阻法測定電源電動勢和內阻【例2】.在測定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的實驗中,待測電池、開關和導線配合下列哪組儀器,可以達到測定目的( )A. 一只電流表和一個滑動變阻器B. 一只電流表和一只電壓表C. 一只電流表和一個電阻箱D. 一只電壓表和一個電阻箱ACD課堂小結3、某同學采用如圖甲所示的電路測定電源電動勢和內阻,已知干電池的電動勢約為1.5V,內阻約1Ω,電壓表(0-3V,3kΩ),電流表(0-0.6A,1.0Ω),滑動變阻器有R1(10Ω 2A)和 R2(100Ω 0.1A)各一只;(1)實驗中滑動變阻器應選用 (選填R1或R2).(2)在乙圖中用筆畫線代替導線連接實驗電路.(3)在實驗中測得多組電壓和電流值,得到如圖丙所示的U-I圖線,由圖線可較準確求出該電源電動勢E= V;內阻r= Ω.1.50 0.1 0.2 0.3 0.40.91.11.31.21.00.81.4I/AU/VVA圖甲圖乙R11.50圖線的斜率為0.7/0.37=1.85Ω r=1.85-RA=0.85 Ω0.854、現有器材:量程為10.0mA、內阻約30—40Ω的電流表一個,定值電阻R1=150Ω,定值電阻R2=100Ω ,單刀單擲開關K,導線若干。要求利用這些器材測量一干電池(電動勢約1.5V)的電動勢。(1)按要求在實物圖上連線。(2) 用已知量和直接測得量表示的待測電動勢的表達式為= ,式中各直接測得量的意義是: .R1R2R1R2(1)連圖:左圖只用R1接入電路;右圖用R1和R2串聯接入電路。(2) I1是外電阻為R1時的電流,I2是外電阻為R1和R2串聯時的電流.測量原理:mAR1mAR2R1E=I1(R1+ Rg+ r) ①E=I2( R1+ R2+ Rg+ r) ②聯立① ②解得注意:若只用R2接在電路中,則電流將超過電流表的量程,所以用 R1和R2串聯接入電路。[解答]:5、圖中R為已知電阻, Rx為待測電阻,S1為單刀單擲開關, S2為單刀雙擲開關,V為電壓表(內阻極大),E為電源(電阻不可忽略)。現用圖中電路測量電源電動勢及電阻Rx(1)寫出操作步驟:(2)由R及測得的量,可測得E= ,Rx = .S2S1RxRVabE畫出電路圖如圖示: E rVRRxabS1S2E rVRRxabS1S2解:①S1斷開,S2接到a 端,記下電壓表的讀數U1;由于電壓表內阻極大,所以 E=U1② S2仍接到a 端,閉合S1,記下電壓表的讀數U2,如圖a示U2E rVRRx圖a③ S1仍閉合,S2接到b端,記下電壓表的讀數U3.如圖b示RRxE rVU3圖b6、已知太陽能電池組的電動勢約為8V,短路電流約為4mA,為了精確測出它的電動勢和內阻,除導線和開關外,可供選擇的儀器有:A. 電流表, 量程5mA,內阻約10ΩB. 電流表, 量程20mA,內阻約40ΩC. 電壓表, 量程5.0V,內阻約5kΩD. 電壓表, 量程15V,內阻約15kΩE. 滑動變阻器電阻4 kΩF. 滑動變阻器電阻40 kΩ(1) 為使實驗盡可能方便、準確 ,應選用上述儀器中的 (用所給器材的代號填寫).(2) 在虛線框內畫出電路圖.(3)該電路測得的電源電動勢和真實值相比較 。測得的內電阻和真實值相比較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A C EAV相等偏大某同學在實驗室先后完成下面二個實驗:①測定一節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電阻;②描繪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1)用①實驗測量得到數據作出U一I圖線如圖中a線,實驗所測干電池的電動勢為 V,內電阻為 Ω.00.5 1.0 1.5 2.0 2.50.51.01.52.02.53.0I/AU/Va1.500.75(2)在描繪小燈泡伏安特性曲線的實驗中,為減小實驗誤差,方便調節,請在給定的四個電路圖和三個滑動變阻器中選取適當的電路或器材,并將它們的編號填在橫線上.應選取的電路是 ,滑動變阻器應選取 ·E.總阻值15Ω,最大允許電流2A的滑動變阻器F.總阻值200Ω,最大允許電流2A的滑動變阻器 G.總阻值1000Ω,最大允許電流1A的滑動變阻器SVARLE rVAE rSVAE rSVARLE rSABCDCE(3)將實驗②中得到的數據在實驗①中同一U-I坐標系內描點作圖,得到如圖所示的圖線b,如果將實驗①中的電池與實驗②中的小燈泡組成閉合回路,此時小燈泡的實際功率為 ,若將兩節與實驗①中相同的干電池串聯后與該小燈泡組成閉合回路,則此時小燈泡的電壓為 ,實際功率為 .00.5 1.0 1.5 2.0 2.50.51.01.52.02.53.0I/AU/Vab解:P1=0.60×1.20=0.72W0.72±0.02W畫出這時的U-I圖線如圖c示c0.85~0.88VP2=0.88×1.40=1.23W1.2~1.3WR0E rRSv(1)實驗室備有的定值電阻R0有以下幾種規格:10Ω , 2.5W B. 100Ω , 1.0WC. 200Ω ,1.0W D. 2000Ω, 5.0W本實驗應選哪一種規格 答: ( )現有一種特殊的電池,它的電動勢為E,約為9V,內阻約為50Ω,已知該電池允許輸出的最大電流為50mA,為了測定這個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某同學利用如圖(a)所示的電路進行實驗,圖中電壓表的內阻很大,對電路的影響可不考慮,R為電阻箱,阻值范圍0-9999Ω ,R0是定值電阻,起保護電路的作用C1/(R0+R )/10-2Ω-11/U / V-106120.20.40.10.30.60.50.742810(2)該同學接入符合要求的R0后,閉合開關S,調整電阻箱的阻值,讀取電壓表的示數U,再改變電阻箱的阻值,取得多組數據,作出了如圖(b)所示的圖線,(已知該直線的截距為0.1V-1 ),則根據該同學所作出的圖線,可求得電池的電動勢E為 V,內阻r為 Ω.解: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得化簡得可見圖線的截距為1/E∴E=10V圖線的斜率為r/E=(0.65-0.1)/0.12=4.6∴r=46 Ω1046注:原題圖中數據有問題。(3)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利用右圖所示電路測量電池組的電動勢E和內阻r。根據實驗數據繪出如下圖所示的R~1/I圖線,其中R為電阻箱讀數,I為電流表讀數,由此可以得到E= V,r= Ω。ARE rS103.01.02.0–202468R/Ω解: E=I(R+r)R= E/I - r在R~1/I圖線中,斜率等于電動勢的數值,E=(10+0.9)/3.8=2.9V截距的絕對值等于內阻的數值,r=0.9Ω2.90.912.(11分)某同學設計了一個如圖7所示的實驗電路,用以測定電源電動勢和內阻,使用的實驗器材為:待測干電池組(電動勢約3V)、電流表(量程0.6A,內阻小于1Ω)、電阻箱(0~99.99Ω )、滑動變阻器(0~10Ω )、單刀雙擲開關、單刀單擲開關各一個及導線若干??紤]到干電池的內阻較小,電流表的內阻不能忽略。(1)該同學按圖7連線,通過控制開關狀態,測得電流表內阻約為0.20Ω 。試分析該測量產生誤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圖7AASCDE rBPK滿偏時滑動變阻器阻值與電流表阻值之比偏低;電阻箱的阻值不能連續調節。(2)簡要寫出利用圖7所示電路測量電源電動勢和內阻的實驗步驟: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2.03.04.05.06.07.08.09.004.54.03.53.02.52.01.51.00.5R/Ω(3)圖8是由實驗數據繪出的 圖象,由此求出待測干電池組的電動勢E= V、內阻r= Ω 。(計算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斷開K,將R旋至最大值,S擲向D調小R直到電流表指針有足夠偏轉,改變R值測幾組I隨R變化的數據;2.76—2.962.27—2.47解見下頁解: E=I(R+r)R= E/I - r在 1/I ~ R圖線中,斜率的倒數等于電動勢的數值,E=8.80/(4.00-0.87)=2.81V截距跟斜率之比值等于內阻的數值,r=2.81×0.87=2.44Ω1.02.03.04.05.06.07.08.09.004.54.03.53.02.52.01.51.00.5R/Ω(2)將電流表A2(較小量程)改裝成電流表A(較大量程)如果(1)中測出A2的內阻為468.0Ω,現用R2將A2改裝成量程為20mA的電流表A,應把R2調為 Ω與A2并聯,改裝后電流表A的內阻RA為 Ω。(3)利用電流表A、電阻箱R3測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用電流表A、電阻箱R3及開關S接圖①所示的電路測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實驗時,改變R3的值,記錄下電流表A的示數I,得到若干組R3、I的數據,然后通過作出有關物理量的線性圖象,求得電池電動勢E和內阻r。a.請寫出與你所作線性圖象對應的函數關系式.b.請在虛線框內坐標中作出定性圖象(要求標明兩個坐標軸所代表的物理量,用符號表示)。c.圖中 表示E,圖中 表示r。1211.7見下頁(3) 答案一0R3+ RA1/Ib.a. R3+RA=E/I - rc. 直線斜率表示E縱軸截距的絕對值表示r答案二0R3+ RA1/Ib.c. 直線斜率的倒數表示E縱軸截距除以斜率表示r答案三0R31/Ib.c.直線的斜率縱軸截距的絕對值與 RA 的差表示r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實驗:測定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pptx 測定電源電動勢和內阻.mp4 誤差分析和其他方法.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