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7課會說話的石頭一、教材分析本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以彩經石頭為數學內容,通過對石頭的欣賞、觀察、聯想、彩繪、裝飾來完成教學任務,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操,培養他們的空間想象和造型能力。教材第40頁中,主要引導學生欣賞中外自然界中的石頭風景名勝,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創作思維。教材第41頁中,主要欣賞了優秀的學生作業,引導學生能從不同的角度并用不同的方法來創作石頭畫。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先從單個石頭來認識,重點引導從不同角度或方向仔細觀察石頭形狀,讓學生找到自己認為最適合、最原意去表現的形象來進行作業。然后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石頭的彩、肌理、質地等元素去進行聯想,充分挖掘石頭特有的藝術表現力進行作業。多個石頭的組合創作要循序潮進,拼擺的過程要根據石頭的形狀、大小,邊拼、邊看、邊想、邊調整,直至擺成合適而有趣的形象為止。在遇到如頭發、四肢等表現難度大的地方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廢棄物進行添加表現,會顯得更加生動有趣。二、學情分析三年級的學生已初步認識線條、形狀、肌理等造型元素,有豐富的想象力,在石頭上進行彩繪是全新的嘗試,教師應著重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石頭的色彩、肌理、質地等元素進行聯想,充分挖掘石頭特有的藝術表現力。三、教學目標1.欣賞石頭造型藝術作品,感知石頭的造型之美,根據石頭的色彩、肌理、質地及形狀等特點并合理展開聯想,運用石頭組合和彩繪的基本方法,美化石頭。2.通過觀察石頭,嘗試用夸張、變形等繪畫手法進行石頭組合和添畫,提高學生的觀察、想象和表現能力。3.培養學生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美化生活的意識,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四、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學習石頭組合和彩繪的基本方法。難點:用夸張、變形等繪畫手法進行石頭組合和添畫。五、教學課時1課時。六、教學準備1.教具:多媒體課件、范作、石頭、水粉或丙烯顏料、畫筆和水桶等美術用具。2.學具:形狀、大小不同的石頭若干塊,水粉或者丙烯顏料,畫筆,記號筆以及其他可用于裝飾的生活廢棄品(毛線、瓶蓋、螺絲帽等),廢舊報紙。七、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預計用時3分鐘)1.教師活動:展示中外奇特的石頭最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請學生觀察這些石頭最觀,說一說, 它們像什么 2. 教師活動: 展示帶來的石頭, 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欣賞石頭,并展開聯想。3.學生活動:討論交流,把討論結果反饋給老師。4.教師活動:根據學生的討論和回答進行小結。我們在觀察石頭的時候可以根據石頭的形狀、色彩、肌理、質地等特點把它想象成-個動物或植物, 或者是一個建筑,一個人物,可以是整體想象也可以是局部想象,想象力讓石頭變得不同。5.教師活動:板書揭題:《會 說話的石頭》。普普通通的石頭通過人們的想象和創造被賦予了生命,成了“會說話的石頭”。[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欣賞想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用開放式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對石頭的形狀、色彩、肌理、質地進行大膽地想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在課堂中進行大膽的想象,拓寬學生的思維。(二)欣賞交流(預計用時8分鐘)1.教師活動:出示單個石頭的彩繪作品,引導學生欣賞不同創作題材的石頭畫,歸納出創作彩繪石頭的基本方法。教師:小結:“ 我們可以通過用形狀想象、夸張變形等方法,在石頭上畫動物、房子、植物、水果、人物以及各種有趣的圖案等。”2.學生活動:思考, 自己想在石頭上畫什么內容 用鉛筆在白紙上描出石頭的輪廓,再在輪廓中創作石頭畫的草圖。3.教師活動:點評學生作業。【設計意圖】在欣賞交流中,總結出石頭彩繪的基本方法,讓學生通過簡單的草圖練習,激活學生的創作思維,引導學生欣賞不同的石頭畫題材并進行欣賞分析,讓學生了解石頭畫的創作主題有很多,小小的石頭經過創作可以變成美麗可愛的藝術品,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三)探究方法(預計用時5分鐘)1.教師活動:引導學生思考畫石頭的步驟有哪些。2.學生活動:學生反饋畫石頭的步驟。3,教師活動:小結,出示具體步驟。(1)在紙上畫草圖。(2)用鉛筆或者粉筆在石頭上畫線稿。(3)畫大色塊,涂色均勻。(4)勾畫細節,點、線、面相結合了后再提醒學生畫筆水分不宜過多:等第一層顏料再勾線上第二層顏料:如果石頭表面不易上色,可先鋪底色,再勾線上色。【設計意圖】通過單塊石頭彩繪步驟的學習,讓每一個生都直觀地了解石頭彩繪的基本步驟,學習如何把自己設計的草圖轉變為石頭彩繪,有效地突破本課的學習重點,也為石頭組合創作打下基礎。(四)想象提升 (預計用時5分鐘)1.教師活動:給學生分組,前后桌4人一小組,把石頭組合拼擺出不一樣的造型, 并且添加其他廢棄物材料進行裝飾。2.學生活動:分組進行石頭組合創作。3.教師活動:巡回指導,提問和幫助學生完成作業。4.學生活動:小組進行交流展示。5.教師活動:引導學生欣賞優秀的石頭組合作品。【設計意圖】在了解單塊石頭彩繪的基礎上,采用小組自由組合的方式進行組合創作,降低了難度,提高了作業效率,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五)學生創作(預計用時15分鐘)1.教師活動:方法總結。請學生說一說,你想用什么方法創作石頭彩繪 形狀聯想 夸張變形 多個組合 2.教師活動:出示作業要求。請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大家一起大膽地畫石頭。(1)根據石頭的形狀、大小進行合理想象,大膽創作一件有趣的石頭畫。(2)可以利用其他材料進行美化裝飾。(3)給自己的作品取個名字。3.學生活動:自主創作。4.教師活動:巡回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同學。【設計意圖】通過創作石頭畫,讓學生深入展開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和技能,賦予石頭藝術生命,進一步掌握石頭彩繪的基本方法。(六)展示評價(預計用時2分鐘)1.教師活動:將學生完成的作業放到KT板上,引導學生欣賞評價其他同學的作品。請學生說說,你最喜歡哪一個作品,并且說說你喜歡的理由是什么。也可以給同學們的作品提提意見,說說有什么改進的方法。2.學生活動,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建議。(七)拓展延伸(預計用時2分鐘)1.教師活動:引導學生欣賞國內外各種石頭造型的藝術品,拓展學生視野。2.教師活動:小結:“小小的石 頭通過藝術創造變得生動活潑,感謝同學們賦予了它們生命。在我們的生活中,石頭隨處可見,只要我們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和一。 雙善于創造美的手,我們的生活會變得更加的美好!”【設計意圖】拓展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繼續創作的欲望,培養學生熱愛藝術、 熱愛生活的情感。八、菜單式教學建議(一)導入環節1.學生要搜集多塊大小合適.形狀各異的石頭,這對于學生來說略有難度,教師可以告訴學生搜集石頭的地點,比如可以去公園找,或者通過網購等方法獲得,提高學生找石頭的效率。2.除了石頭之外,讓學生再準備一些樹枝、 細鐵絲、毛線、速干膠等創作工具和材料。3.因為石頭彩繪會用到顏料,所以要提醒學生提前準備好報紙等,對桌面進行保護,保持桌面和地面的整潔。(二)實施環節1.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從多個角度來觀察石頭,發揮想象并隨形賦意,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創作能力,作品也更多元化、更有趣味。2.石頭的創作想象,可以用討論的方式進行,不僅鍛煉學生自主探究與團隊合作的能力,還有助于拓展學生的想象力。(三)作業環節學生可按照自己的能力進行創作, 可以畫單個石頭,也可以組合創作,作業創作形式可讓學生自行選擇。2.學生作品的呈現,可以讓學生將石頭擺在KT板等板材上,再用白膠進行固定,便于保存,也可以用來美化裝飾教室和房間,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