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下學期期末測試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1.有關中國人口現狀的說法,正確的是( )A.中國人口東密西疏,有利于整體經濟的發展B.中國有句古話叫“人丁興旺”,說明人口越多越好C.“人滿為患”說明人口越少越好D.人口增長應與經濟發展水平和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2.一些科學家測算,全球氣溫有明顯變暖的趨勢。為了防止這種現象,合理的方法有( )①立即停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氣等燃料②積極開發使用新能源③植樹造林,保護好現有的原始森林④擴大海洋面積,調節氣溫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3.有關我國自然資源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土地資源類型單一,后備耕地充足B.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C.耕地集中分布在西部的干旱和半干旱區D.水資源西北多東南少4.舟山瀕臨的東海每年都會實行“禁漁期”,這是為了( )A.保障漁民的休息 B.實現漁業的可持續發展C.減少居民的魚類消費 D.加強文化教育水資源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顯得越來越重要。讀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示意圖,回答5-7題。5.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特征是( )A.從西向東減少 B.東北多,西南少C.北多南少 D.東南多,西北少,南多北少中國水資源空間分布示意圖6.過渡帶與多水帶的分界大致經過( )A.長江一線 B.秦嶺一淮河一線C.大興安嶺一太行山一線 D.南嶺一淮河一線7.對于豐水帶的敘述,正確的是( )A.是我國平原主要分布地區,耕地資源廣闊,水土配合良好,特別利于農業發展B.水資源豐富主要是因為距海洋近,降水豐富C.水資源非常豐富,區域永遠都不會缺水,所以不需要節約用水D.我國已將豐水帶多余的水資源大量調到了缺水帶,解決了缺水帶地區水資源不足的問題8.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并指出,為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該政策旨在( )A.優化人口年齡結構 B.全面提高人口素質C.大幅增加人口數量 D.促進人口合理流動9.婺城區“白沙溪三十六堰”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為讓更多人了解三十六堰,更好地傳承婺城智慧、婺城文明,區委區政府推出獻禮片《白沙溪》,各校師生觀看學習,為了更好地將保護白沙溪變成公民的自覺行動,要求公民( )A.倡導綠色生活,杜絕丟棄垃圾B.提高環保意識,積極主動參與C.完善基礎設施,科學有效保護D.堅持以法治國,加強執法力度10.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該法是為了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防治固體廢物污染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而制定的。下列行為屬于違反該法的有( )①外賣店采用一次性塑料制品②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處理③某電鍍廠私自傾倒固體廢棄物④醫院將醫療廢棄物分類收集、運送、處理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1.目前我國已在省、市、縣、鄉四級,全面建立河長制。建立“河長制”是為了更好地實現“河長治”。建立“河長制”能更好地( )①分清河流的所有權和使用權②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③共建共享美麗中國④把保護環境放在優先的戰略地位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2.下列行為有利于資源保護的有( )①在節假日買大量賀卡送給老師和同學②拒絕購買過度包裝的商品③使用一次性筷子④購物使用環保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②③④13.據統計,我國每年因為生態環境破壞和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6000億元。這說明( )①我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②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已嚴重制約著我國經濟的發展③我國必須把環境保護作為一切工作的中心④我國必須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關系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14.過去,某市的支柱產業--畜禽養殖業長期以來對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一是威脅飲用水源的水質安全;二是惡臭氣體污染環境:三是影響城市景觀。現在,該市推行經濟適用技術模式,實現了專業化能源利用、固體糞便和污水肥料化利用、糞污全量收集還田利用等,盡量讓畜禽養殖廢棄物變“廢”為“寶”。某市的經濟適用技術模式( )A.要求我們以保護環境為中心工作B.制約了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C.說明政府和企業擔責就能解決問題D.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發展循環經濟的良策15.習近平總書記察看長江沿岸生態環境和發展建設情況,考察調研長江生態環境修復工作,把脈長江經濟帶建設。針對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關系,習總書記指出,不搞大開發不是不要開發,而是不搞破壞性開發。對此,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A.保護生態環境須禁止開發自然資源B.經濟發展必然會造成生態環境破壞C.經濟發展要與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D.要將環境保護擺在一切工作的首要部分16.我國2/3以上的可開發水電資源分別在四川、西藏和云南,而我國電能消費的集中地區在東部。解決這一問題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 )A.開源與節流 B.加強能源立法C.跨區域調配 D.加大宣傳力度17.漫畫《撐不住了》說明了( )①人口老齡化問題嚴重②人口數量少問題突出③計劃生育基本國策過時了④國家須完善社會保障體系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8.打開電視卻不看,無意間你已經造成了電力浪費;去市場購物,明知塑料袋會造成白色污染,仍然習慣性接受:明知紙張應該雙面使用,但…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有( )①環保節能要注重生活細節②環保節能要成為生活習慣③環保節能關鍵靠法治建設④環保節能要重在實際行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9.《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明確提出推進以長江為重點的漁政執法能力建設,確保十年禁漁令有效落實。3月1日起,我國首部有關流域保護的專門法律—長江保護法也正式施行。這些措施體現了( )①正確處理環境與發展的關系②保護環境是我國的中心工作③踐行尊重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④保護長江生物資源的多樣性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20.2030年力爭碳達峰,2060年爭取實現碳中和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也成為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們討論的“熱詞”。“碳達峰”指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指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這體現哪一新發展理念( )A.協調 B.開放 C.共享 D.綠色二、非選擇題(共60分)21.(12分)小亮家準備搬進新居,需要購置冰箱、空調等家庭生活用具。小亮和幾個同學來到一家電器商店進行考察,下表是他們了解到的相關信息。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相關鏈接:※低碳經濟,簡言之就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經濟模式。※低碳生活,就是借助低能量、低消耗、低開支的生活方式,把生活耗用能量降到最低,從而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護地球環境。根據低碳生活的要求,你認為小亮家應購買哪款冰箱?請你對小亮家其他生活用具的購置提出兩個具體建議。(4分)(2)請你談談國家對節能產品給予補貼的理由。(4分)(3)由以上信息及對問題的思考,你能得出哪些發展低碳經濟的啟示?(4分)22.(12分)中老鐵路的開通,為老撾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閱讀中老鐵路示意圖,回答問題。(1)據圖判斷,老撾位于亞洲的哪一地理分區?其疆域有何特點?(4分)(2)據圖和所學知識,推測在修建中老鐵路過程中會面臨哪些自然環境方面的挑戰。(4分)(3)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闡述老撾該如何利用中老鐵路抓住發展新機遇。(4分)23.(14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水是生命之源。人體有70%左右是水構成的,當人體失去全身水分的20%時就會危及生命;生產1噸谷物約需要1000噸水;制造1噸鋼,約需用25噸水。材料二:山下湖鎮依靠淡水珍珠的發展,獲得了“中國千強鎮”的稱號。但由于湖水受污染,水質明顯下降,珍珠產業曾一度陷入困境。為此,山下湖鎮政府實現了史上最嚴“禁養令”,按“退養一批、整改一批、示范一批”原則開展消滅珍珠養殖V類水整治,并實行“一戶一檔”長效管理:該鎮A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工廠化養殖,養殖密度達到傳統模式的50倍以上,公司研發的廢水處理裝置,實現了水資源循環利用,做到廢水零排放:該鎮B村村民發起了“五水共治”募捐,成立護水志愿隊,勸說大家護水成為每日“功課”。(1)根據材料一,指出水資源對人類的重要性。(2分)(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材料二中的做法給“建設美麗水鄉”提供了哪些有益的借鑒?(6分)(3)作為青少年,我們能為美麗水鄉建設做些什么?(6分)答案一、選擇題1.D 2.A 3.B 4.B 5.D 6.B 7.B 8.A 9.B 10.C11.B 12.C 13.A 14.D 15.C 16.C 17.A 18.B 19.A 20.D二、非選擇題21.(1)購買B款冰箱。(2分)購買節能燈:購買太陽能熱水器:購買節水龍頭等。(任答兩個即可,2分)(2)①我國面臨嚴峻的資源、環境形勢。②國家對節能產品給予補貼有利于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促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有利于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3)①發展低碳經濟需要技術創新。②發展低碳經濟需要國家政策的引導。③發展低碳經濟需要每個公民自覺承擔起相應的責任,①發展低碳經濟需要全社會的廣泛支持和參與。(任意兩點即可)22.(1)東南亞。(1分)深居內陸:疆域狹長(或南北狹長)。(任意一點,意思相近即可,3分)(2)地形角度:多山,海拔高,地表起伏大;河流角度:需要跨越多條河流,技術難度大:氣候角度: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濕熱(高溫多雨,氣候炎熱,雨季時間長,降水豐富)。(每個角度2分,兩個角度即得4分,寫出多洪水、滑坡等自然災害:原始森林區野生動物的侵襲等合理答案也可得2分)(3)①老撾可借助中老鐵路加大農產品、礦產資源的出口力度,促進經濟發展:②老撾可通過中老鐵路優化國內礦產資源和勞動力的流動配置,促進國內工業發展;③老撾可憑借中老鐵路的便利交通條件,吸引國外游客和外資,促進旅游業和經濟發展。(或遵循因地制宜,優勢互補的原則;利用中老鐵路開發當地的礦產資源,發展采礦業;依托當地的世界遺產,利用中老鐵路發展旅游業;利用中老鐵路與中國開展優勢互補,互通有無,發展當地經濟,)(每個角度2分,兩個角度即可,言之有理即可)23.(1)水資源是人類安身立命的基本條件,也是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2)政府要加大環境綜合治理力度,加強對水資源的保護與管理:企業要加強科技研發,轉變傳統經濟發展模式,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和水污染防治力;村民要積極參與和努力,從自身小事做起,增強護水意識與行動。(每點2分)(3)要堅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要開展文明勸導活動,宣傳環保意識與節約意識:不向河道排放污水、傾倒垃圾等。24.(1)經濟可持續發展、社會可持續發展、生態可持續發展。(2)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促進經濟發展、社會發展和生態發展相互協調;要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經濟,增強經濟實力;要加強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發揮農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要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高農民的道德素質(3)坐公交車;使用再生紙:垃圾分類回收;少用一次性用品;提倡重復利用;節約用水用電;垃圾分類回收利用;自備籃子或布袋購物:將舊衣服、玩具、書籍捐贈給有需要的人;以節儉為榮;愛護花木;拒食野生動物;向家人、朋友宣傳環保知識等。(至少寫出三點)25.(1)環境污染(或大氣污染)。(2分)阻礙社會經濟發展,影響社會安定。(2分)(2)①英國頒布空氣污染防治法,通過制定法律、法規干預污染治理,使環境保護做到有法可依;②關停電廠,通過行政手段加以具體執行,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③改造城市居民的傳統爐灶,減少煤炭用量,逐步實現居民生活天然氣化等,通過科技改善生產、生活條件防治污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