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單元階段檢測(第2課)一、選擇題1.2021年9月.第十四屆全運會在陜西西安舉行,讀右圖,判斷下列選項正確的有 ( )①地形類型比較單一 ②地勢南、北高, 中部低③高原山地面積廣大 ④關中平原位于南方地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讀我國沿36°N的地形剖面圖,圖中第一、二、三級階梯對應的地形區分別是 ( )A.青藏高原、云貴高原、長江中下游平原B.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C.青藏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D.內蒙古高原、四川盆地、云貴高原3.中國地形第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是 ( )A.秦嶺一淮河一線B.昆侖山一祁連山一橫斷山C.大興安嶺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D.大興安嶺一陰山一賀蘭山一巴顏喀拉山一岡底斯山4.第19屆亞運會將在浙江杭州舉行。下列關于杭州的描述錯誤的是 ( )A.位于長江以南地區 B.氣候類型為亞熱帶季風氣候C.屬于第二級階梯 D.受季風氣候影響5.黃河在下游形成的生態環境問題是 ( )A.草地退化 B.水土流失 C.地上河 D.水污染6. 縱橫交錯的山脈構成我國地形的骨架,下列有關山脈的分析,錯誤的是 ( )A.雪峰山是第二級階梯與第三級階梯的分界線B.祁連山是第一級階梯與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C.大興安嶺以東是東北平原,以西是內蒙古高原D.昆侖山以北是準噶爾盆地,以南是塔里木盆地7.下列四幅圖,最能反映甘蔗主要產區農業生產方式的是 ( )各地流傳著的許多諺語往往反映當地的自然環境或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據此回答8-9題。8.“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這種生活場景時常出現于我國的 ( )A.東北地區 B.東南地區 C.西南地區 D.西北地區9.“一山分南北”中的“山”指的是秦嶺,它不僅是我國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線,也是( )①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分界線②南方水田與北方旱地分界線③第一級階梯與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④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0.治理黃河的關鍵是 ( )A.加固黃河大堤 B.在黃河下游挖沙C.加大用水量,使水量減少 D.中游治沙11.居住在哈爾濱的同學邀請浙江的朋友冬天到他家鄉看最著名的景觀,請你猜一猜可能是 ( )A.賽龍舟 B.冰雕 C.綠洲農業 D.熱帶風光12.長江中上游與黃河中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 )A.流量大 B.有結冰期C.水能資源豐富 D.含沙量大13.讀中國某區域地圖,其中信息判斷正確的是 ( )A.河流③處江闊水深,終年不凍B.圖中①②③處年降水量均大于800毫米C.山脈②是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D.山脈①以東是華北平原,以西是內蒙古高原14.今年放寒假的時候,小明去了哈爾濱滑雪,小劉則去了海南島領略海島風情,造成兩地氣候差異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的影響 B.海陸位置C.緯度位置 D.地勢的影響15.讀“中國地形剖面圖”,下列法不正確的是 ( )A.有利于海上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帶來充沛降水B.使許多大江大河滾滾東流,溝通了東西交通C.西高東低的地勢特點有利于發展內河航運D.河流在階梯交界處產生了巨大的水能資源16.下列的信息資料中,關于黃河的有 ( )①發源于巴顏喀拉山 ②三峽水利樞紐工程 ③“塞上江南”④虎跳峽 ⑤地上河 ⑥壺口瀑布A.①②④⑥ B.①③⑤⑥ C.②③④⑥ D.①③④⑥17.與沙海連綿,荒漠廣布的西亞相比,緯度大體相當的珠江流域卻綠野相連,城市集中,人口密集。其主要自然影響 因素是 ( )A.地勢 B.季風 C.緯度 D.海洋18.2022年暑假,蕭麗到省內某地旅游,看到成片的梯田、茶樹和竹林。該地區的地形可能是( )A.丘陵 B.高原 C.山地 D.平原19.我國西部的主要地形為 ( )A.山地、高原、盆地 B.丘陵、高原、平原C.平原、丘陵、盆地 D.盆地、高原、平原20.有“魚米之鄉”美譽的地區,主要得益于 ( )①溫帶海洋性氣候 ②亞熱帶季風氣候③竹青茶綠的丘陵地帶 ④河湖密布的平原地形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非選擇題21.(12分)長江、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1)長江、黃河發源地所在的A地形區是 高原,這兩條母親河流向大致為自西向東流,注入 洋。(2分)(2)圖中兩條河流,含沙量更大的是 (填名稱),有“水能寶庫”“黃金水道”之稱的是 (填名稱)。圖中C是我國在長江干流建成的最大的水利樞紐 。 (3 分)(3)黃河干流呈巨大的“幾”字形,圖中B地形區是 高原。該河的某段被稱為“地上河”,請在圖中相應位置 用字母D表示并說明其形成的自然原因。(3分)(4)長江中下游地區是 災害嚴重的地區,所以治 理長江的首要任務是 。為此,國家近年來采 取了哪些舉措?有何積極作用?(4分)22. (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見右圖。材料二:華東師范大學發布的“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能力指數(2016)研究報告”采用由科技創新、經濟、交流服務、生態保護四個領域16個指標構成的評價指標 體系以及加權平均并求和的計算方法,對長江經濟帶110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協同能力進行了綜合計算。根據協同能 力得分,報告將長江經濟帶110座城市分為五類:第一類城市 (100分)為龍頭城市,只有上海一座城市。材料三:《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了長江經濟帶的 四大戰略定位: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示范帶;引領全國轉型 發展的創新驅動帶;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內河經濟帶;東中西 互動合作的協調發展帶。(1)材料一圖中可以看出長江經濟帶覆蓋了 11個省市,其中長江干流沒有流經的省級行政區有哪些?(2分)(2)為什么上海能成為長江經濟帶的龍頭城市?(5分)(3)指出長江所流經的地形區。(3分)23. (13分)讀我國冬、夏季節風向示意圖,回答問題。(1)受海陸位置和緯度位置的影響,我國大多數地區冬、夏季 節盛行風向 (填“相同”或“相反”),把這種風向 隨季節而顯著改變的現象稱為 氣候。(2分)(3)據圖可知,我國的降水集中在 (季節),其水汽來源于 洋和 洋。如果夏季風活動不穩定,容易導致的氣象災害是 。(4分)(3)冬季,我國盛行 風和 風。 如果冬季風活動強烈,容易形成 (災害性天氣)。四川盆地受冬季風影響 (填“大”或 “小”)主要原因是 (5分)。(4)我國東西跨度大,自東南向西北,受 的 影響越來越小, 越來越少。(2分)24.(9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根據圖1判斷,寧夏平原位于 (填“季風區”或“非季風區”),有“ ”之美譽。(2分)(2)根據圖2,描述寧夏回族自治區年平均氣溫的分布特點,并結合圖1分析其原因。(3分)(3)水稻是寧夏平原的主要農作物之一。根據圖1、圖2描述 寧夏平原種植水稻的有利和不利條件。(4分)25. (16分)讀“我國沿32°N地形剖面圖”,完成下列題目。(1)圖中字母代表我國地勢的階梯等級是:A代表地勢第 級階梯,B代表地勢第 級階梯,C代表地勢 第 級階梯。(3分)(2)圖中序號代表的主要地形區是:① 高原,② 盆地,④ 平原,⑤ 海。(4分)(3)我國長江等大江大河大多自西向東流,這主要是由我國 地勢 所決定的。從A流入B地段時,河流的落 差 ,形成了豐富的 資源。(3分)(4)④地區與同緯度阿拉伯地區自然景觀為何完全不同?它對農業有何影響?(6分)答案一、選擇題1.C 2.C 3.C 4.C 5.C 6.D 7.B 8.D 9.A 10.D11.B 12.C 13.A 14.C 15.C 16.B 17.B 18.A 19.A 20.D二、非選擇題21.(1)青藏 太平(2)黃河 長江 三峽大壩(3)黃土(1分)標字母略。自然原因:黃河進入下游平原地區,河道變寬,河床坡度變緩,水流速度減慢,河水攜帶的泥沙沉積下來,使河床逐漸拍高,于是,人們被迫不斷加高堤壩,黃河成為“地上河”,(2分)(4)洪澇(1分)防洪(1分)近年來,國家在長江流域實施保護水資源、治理水污染、修復水生態等一系列重大舉措。(1分)它們使流城內生態環境明顯改善,防洪減災能力顯著提升。(1分)22.(1)資州省、浙江省,(2)自然條件: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氣候條件好,(2分)歷史背景:是中國開放較早的商埠。(1分)工業基礎:工業基礎良好,新中國成立后發展為我國重要的綜合性工業基地。(1分)政策支持:1992年國家實施浦東開發戰略,上海成為我國的金融中心和高科技中心。(1分)(3)青藏高原、橫斷山脈、四川盆地、云貴高原、墨山山脈、長江中下游平原,(寫出一個1分,任寫三個)23.(1)相反季風(2)夏季(或夏秋)太平印度(順序可交換)水災,旱災(或旱湖災害)(3)西北東北(順序可交換)寒潮小盆地地形阻擋了外部冷空氣的入侵(4)夏季風降水量24.(1)奉風區(1分)塞上江南(1分)(2)分布特點,氣溫北高南低。(1分)原因,地勢南高北低,(2分)(3)有利條件,地形平組:水源穩定,便于灌溉。不利條件,年降水量少。(2分)25.(1)一 二 三(2)①青藏 ②四川 ④長江中下游 ⑤黃(3)西高東低 大 水能()主要原因是兩地的氣候不同。長紅中下靜地區是亞熱靜垂風氣候,而阿拉伯地區展然和長江中下靜地區基本同作度,但是它的東面沒有大面積的海洋,常年少雨屬于熱帶沙漠氣候。(4分)影南:農作物生長所需要的水分不足,需要解決灌溉水源問題。(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