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認識經濟全球化【教材分析】本課是選擇性必修一《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第三單元第六課第一框,教材從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影響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因素,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載體三個方面介紹經濟全球化。對于這三個方面表面淺層次知識很容易理解和掌握,但是向深處挖掘卻又具備相當的難度,比如生產全球化和貿易全球化涉及的比較優勢理論、國際分工理論,比如跨國公司的積極作用和消極影響等。因此,需要靈活把握知識的深度和難度。【學情分析】高二年級的學生,通過初中階段和高一階段的學習,對于歷史學科的相關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有一定的政治專業知識的積累,對國際國內發生的事情關注度、興趣度較高,但是缺乏理論思考,不能夠深究其背后本質,對于世界經濟格局和趨勢還缺乏相應的了解和掌握。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聯系現實生活,引入生活的事例,運用相關資料,加深學生對于經濟全球化認識,提高其分析問題和理解問題的能力,逐步加強學生歷史思維能力,實現有效教學。【教學目標】(政治認同)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科學精神)正確理解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及影響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因素,理解經濟全球化的利弊影響。(公共參與)融入經濟全球化,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教學重點】1.經濟全球化的主要主要表現2.影響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因素【教學難點】1.區分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2.比較優勢【教學方法】1.教法:講授教學法、創設問題情境法2.學法: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教學過程】教學內容與教學活動設計 二備批注一、自主學習 1. 課前3分鐘 復習與回顧 2. 完成導學案填空題 二、情境引入 請學生說一說,自己接觸過的外國品牌的商品和知道的在國際市場上暢銷的中國商品 三、新知探求 議題1: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 下列材料分別體現了經濟全球化的哪一表現? (1)華為手機的生產是由不同國家共同完成的,其中主板和硬盤是由美國提供的,光驅是由日本提供的,聲帶網卡是由中國臺灣提供的,組裝工作在中國完成。(生產全球化) (2)華為在海外市場的表現一直十分搶眼。2019年上半年,我的高端智能機(P&Mate系列)在德國、波蘭、日本等20多個大國市場,發貨量同比增長超過100%,創下了發布28天全球銷量超150萬臺的成績。(貿易全球化) (3)在全球195個國家中,公司投資創立了241家子公司,“我”的大領導任正非先生在新西蘭宣布,即將要在新西蘭追加投資4億新西蘭元。(金融全球化) 議題2:影響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新科技革命如何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 從生產力和運輸和通訊手段兩個角度來回答 議題3: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載體 3.有人認為,跨國公司是鮮花;也有人認為,跨國公司是禍水。 你如何看待這一說法?(要求:根據課件上的材料進行小組合作探究,3分鐘,小組選派代表發言,語言精煉。) 【典例剖析】小組討論(時間:3分鐘) 中國如何順應經濟全球化不可逆轉的歷史大勢?(自由發言) 五、課堂小練 (小組搶答)判斷題 1.目前,經濟全球化已經形成。( × ) 2.經濟全球化的表現就是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 ( × ) 3.經濟全球化形成和發展的根本原因是世界各國對本國、本民族利益的追求,特別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對利潤的不斷追求。 (× ) 4.經濟全球化的重大意義之一是為市場經濟體制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 ) 5.跨國公司是經濟全球化的主導。( × ) 選擇題 1.近幾年,一些美國消費者喜歡購買“美國制造”的汽車,但某汽車資訊網站指出,在全球化的今天,想買完全在美國本土制造的“美國車”恐怕不容易。其直接原因是( C ) A.貿易全球化 B.金融全球化 C.生產全球化 D.科技全球化 2.改革開放以來,世界各國的跨國公司紛紛落戶中國,作為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載體,它們對我國社會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其中包括( D ) ①提供了就業崗位,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我國的就業壓力 ②徹底解決了我國進行經濟建設的資金難題 ③促進生產要素全球流動,實現了全球的資源共享 ④加強了我國與世界的聯系,促進了經濟交流與合作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六、課堂小結 結合板書進行本節課知識總結 課后作業 對應練習冊上相關練習【板書設計】【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