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4課小陀螺, 轉呀轉一、教材分析本課屬于“設計.應用”學習領域,內容較豐富,集中了繪畫、剪裁、拼貼等美術設計、工藝制作手法。通過本本課學習,讓學生了解設計構思與制作的方法,能完成一個自己設計的陀螺玩具,從而提高動手制作能力。 另外,根據陀螺屬于玩具的特殊性,教師要營造快樂的課堂教學氛圍,在學生完成陀螺制作后,讓學生快樂地玩耍。 通過和同學玩陀螺的旋轉游戲,讓學生體會陀螺制作成功的喜悅及游戲的快樂。本課旨在通過以學生熟知的陀螺題材的教學,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的欣賞、探索、創新、表現、評價及游戲活動,從而認識各種陀螺的可愛和美麗,以及陀螺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學習與同學共同合作,提倡自己制作的玩具大家玩,自己的快樂大家分享。通過游戲,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使他們懂得愛護玩具,珍惜勞動成果。二、學情分析三年級學生較之低年段的學生,觀察能力、動手能力都有所提高。他們喜歡動手操作,制作各種好玩有趣的手工。對于紙材的剪裁、拼貼組合也有定的基礎。 陀螺是小朋友們都十分熟悉也喜愛的一種玩具, 他們非常樂意自己來動手制作這一小玩具。三、教學目標1. 了解陀螺的歷史和結構,欣賞陀螺在造型、圖案、色影等方面的美感特征,感受中國玩具的魅力。2運用多種材料,學習設計制作紙陀螺,井進行簡單的裝飾。培養創新意識3.通過制作紙陀螺及開展游戲活動,培養對美術制作的興趣 ,體會創意設計制作的興趣,感受游成的快樂。四、教學重點與難點重:設計制作一個既漂亮又有創意的花陀螺、難點:制作時,陀螺面與陀螺軸的連接。教學課時課時教學準備教具:課件、陀螺學具:卡紙(或硬紙板)、彩紙(相應的材料)、雙面膠、紙杯、小棒(鉛筆或筷子)等制作陀螺的材料及必要的工具。七、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預計用時1分鐘1.教師活動:播放課件圖片,提間:“圖片中的玩具叫什么?你玩過嗎?是怎么玩的?”2學生活動:思考并回答問題。3教師活動: 出示課件打陀螺的圖片并揭示問題:“這是陀螺。傳統的陀螺是用繩鞭抽打使其轉動起來的,很有趣吧!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小陀螺,轉呀轉》。”【設計意圖】通過直接出示陀螺的圖片,引發學生的回憶,從而自然地引入新課。(二)欣賞了解(預計用時2分鐘)1. 教師活動:出示課件《古代風俗之打陀螺》的圖片,陀螺是我國非常古老的民間玩具,《古代風俗 之打陀螺》這幅畫就是描繪了古代小朋友們在打陀螺玩的場景。提問:“你知道陀螺的歷史有多悠久嗎 ”2學生活動:欣賞圖片并猜一猜陀螺的歷史有多悠久。3.教師活動:課件出示考古發現的陶制陀螺。簡單介紹:這是從我國山西夏縣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發掘出來的陶制陀螺。可見,陀螺在我國最少有4000年的歷史了。出示各種材質、不同類型的陀螺的圖片。人們對陀螺的喜愛經久不衰,而且隨著時代和科技的進步,經過不斷地改進,陀螺的造型、材質及玩法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產生了現在形形色色的陀螺。提問:“你喜歡哪一個陀螺 為什么 ”4.學生活動:初步了解陀螺的歷史,欣賞不同造型、材質的陀螺,并說說自己最喜歡哪個陀螺以及喜歡的原因。[設計意圖]通過欣賞《古代風俗之打陀螺》和考古發現的陶制陀螺的圖片,初步了解陀螺的歷史,知道它是中國的傳統玩具。欣賞不同造型、材質以及玩法的陀螺,使學生對陀螺有更多的了解。通過說說自己喜歡的陀螺以及原因,為后面制作紙陀螺進行鋪墊,讓學生注意陀螺的造型、頗色等方面的問題(三) 深入探究 (預計用時10分鐘)1. 教師活動:出示紙陀螺:除了木頭、鐵、塑料等材質制作的陀螺,我們也可以用同學們最熟悉的彩色卡紙來制作既漂亮又好玩的紙陀螺。要制作陀螺,首先要認識陀螺, 提問:“陀螺是由哪幾個部 分組成的呢 ”2.學生活動:觀察并說說陀螺的組成部分。3.教師活動:揭示陀螺由轉軸和轉盤兩個部分組成,提問:“這個陀螺的轉盤是什么形狀的 對了,是圓形,我們把圓形轉盤的陀螺稱為圓片形陀螺。這是最簡單基本的紙陀螺。那么如何來制作呢 ”4.學生活動:討論思考,說說制作方法和步驟。5.教師活動:出示課件圖片并總結制作方法及步驟:第一步,用圓規畫出片的形狀,用剪力明出圓面,標出圓心。第二步,在圓面上進行裝飾。可以采用彩紙剪貼的形式,也可以用繪畫的方式裝飾圓形轉盤。第三步,用針穿孔,用牙簽,鉛筆、塑料林等做轉軸,穿過轉面正中圓心,井固定(轉軸可根據轉盤大小確定材料:牙簽、鐵釘、鉛筆、小棒)。看,一個源亮的紙院螺就誕生了!紙陀螺的圖案在轉動時與靜止時有什么不同 6.學生活動:觀察并回答問題。7.教師活動:出示課件轉軸圖片:除了轉面可以進行裝飾,陀螺的轉軸也可以裝飾的很漂亮。片狀轉盤除了原形,還可以是什么形狀?8.學生活動:思考并回答問題。9.教師活動:小結:可以是正方形、三角形、大邊形等幾何圖形。那么梯形、愛心形可以嗎 為什么 (不行,只有配重均勻,保持平衡,陀螺才能轉起來。)除了圓片形的陀螺,還有圓錐形、圓柱形的陀螺。播放各種優秀的紙陀螺作品,進一步啟發學生。10.學生活動:思考并回答問題,欣賞優秀的紙陀螺作品。【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探究,了解陀螺的基本結構和制作過程,掌握紙陀螺的制作方法。通過欣賞各種紙陀螺作品,進一步啟發學生的創意,為后面自己動手創作紙陀螺打下基礎。(四)創作練習(預計用時23分鐘)1.教師活動:課件播放創作要求:請學生設計創作一個漂亮的紙陀螺。看看誰的陀螺造型最新穎、裝飾最巧妙、色彩最亮麗。播放音樂以及課件中陀螺的圖片,巡視教室。對作業中能利用剪貼、卷折等不同方法的同學給予鼓勵。2.學生活動:聽著歡快的樂曲聲,開始制作紙陀螺。[設計意圖] 提出作業要求與建議,讓學生明確創作要求。通過動手制作陀螺,進一步感受了解陀螺,提高動手制作能力。(五)展示評價(預計用時3分鐘)1.教師活動: 組織學生分組進行紙陀螺展示,請同學說說,你喜歡哪一個陀螺 為什么 (可以從陀螺的造型、 色彩的搭配、裝飾圖案等方面來說。)2學生活動:欣賞同學們做的各種紙陀螺,說說自己喜歡哪一個陀螺,原因是什么。教師活動:對學生作品進行簡單點評,組織學生分組比賽,比比誰的陀螺轉的時間最長。學生活動:分小組玩玩紙陀螺,比一比誰的陀螺轉的時間最久。【設計意圖】通過展示、比賽,增強學生創意設計制作的樂趣及審美體驗,讓其獲得成功的體驗和游戲帶來的快樂。(六)拓展延伸(預計用時1分鐘)1.教師活動:播放課件中其他村料制作的陀螺圖片,鼓勵學生課后嘗試制作。其實任何東西,只要配重均勻,在重心的地方插上一根棒子,再旋轉棒子來帶動整體的旋轉,都可 以成為陀螺,感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以嘗試一下用其他材料制作有趣漂亮的陀螺。2.學生活動:欣賞其他材料和不同方法制作的陀螺的圖片。【設計理念】拓展學生的創作視野。八、菜單式教學建議(一)導入環節1.導入時,可以播放動畫片《魔幻陀螺》的片段視頻。以動畫形式導入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自然地引入課題。2.可以直接以學生玩玩紙陀螺的方式導入新課。 直觀的實物欣賞可以讓學生更加清晰地感受紙陀螺的形態,通過玩轉紙陀螺進一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自然引入新課。3.謎語導入:“小風扇沒有瓣兒, 不用電就會轉。”通過猜謎語的方式,引發學生的思考,激發學生興趣,初步了解陀螺轉動的特點,從而導入新課。(二)實施環節1.在欣賞了解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三年級學生的特點,采用卡通陀螺做介紹的方式,向學生介紹陀螺的歷史和陀螺的種類。例如:小朋友們,你們好啊!我是小陀螺,是你們十分熟悉的玩具,風靡全世界。中國是我的老家。從中國山西夏縣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就發掘了我的祖先一一陶制的陀螺。陀螺的歷史在我國最少有4000年呢!2.在探究陀螺的結構時,也可以讓學生通過拆卸紙陀螺的方式了解陀螺的結構和制作過程。3.探究制作紙陀螺的過程中,提醒學生(或者讓學生通過探究了解) :轉面不宜過大,轉面造型設計要考慮中心對稱,使其均衡。轉軸不宜過長,轉軸底端要平圓,不宜過尖或者過于粗糙。轉面宜固定在轉軸下端,以降低重心,有助于陀螺轉得又快又穩。(三)作業環節1.可以同學分組合作的形式來完成紙陀螺的創作,增強合作的意識,加快陀螺制作的速度。2.作業時教師可以提供一些不同的紙材, 讓學生嘗試用個不同紙材制作陀螺,感受不同的效果。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