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0學年第一學期城區期中教學質量檢測八年級歷史與社會(學科)試題卷一、選擇題(共30分,每小題2分)1 2 3 4 5 6 7 8 9 10D A D C C A B D D B11 12 13 14 15C A C D D二、非選擇題(共20分,每題10分)16、(1)翻譯并保存古希臘、古羅馬的文獻(著作)。(2分)(2)日本大化改新。(1分)留學生成為推動改革的重要力量。(2分)日本農民生產積極性提高,農業、手工業、商業得到發展;日本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3分)(3)交流互鑒推動人類文明發展。(2分)言之有理即可。17、(1)A:公民大會,中央集權制(中央集權官僚制度)。(2分)(2)國家統一;百家爭鳴提供了多種治國學說。(4(分)(3)對秦朝: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統一。對后世:秦制被后世歷代王朝所沿用,影響深遠;或后世的政治制度是在秦制基礎上不斷完善、創新的;或權力的統一與集中成為后世王朝的總體趨勢。(4分)2020學年第一學期城區期中教學質量檢測八年級歷史與社會(學科)試題卷一、選擇題(共30分,每小題2分)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二、非選擇題(共20分,每題10分)16、人類文明在傳播、交流中得到發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共10分)(1)依據材料一,指出阿拉伯人在哪一方面作出的重要貢獻。(2分)(2)材料二中“最終導致的日本社會的一次重大變革”是指哪一變革?聯系材料二,指出這場變革能夠成功推行的因素有哪些?并說說此次改革對日本產生了怎樣的影響?(6分)(3)綜合上述材料,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哪些啟示?(2分)17、政治制度的創新是歷史演進的一種常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共10分)(1)材料一中圖一反映的是雅典民主制度,請填寫圖一A的名稱;并根據圖二寫出秦朝在政治制度上的創新舉措。(2分)(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說說秦統治者創新制度具備了哪些歷史條件?(4分)(3)依據材料三,分析秦統治者創新制度對當時和后世分別有哪些影響?(4分)12020學年第一學期城區期中教學質量檢測八年級歷史與社會(學科)試題卷考生須知:1、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滿50分,考試時間為30分鐘。2、答題前,必須在答題卷的左邊填寫校名、班級×××、姓名、座位號。3、所有答案都必須寫在答題卷標定的位置上,務必注意試題序號和答題序號相對應。一、選擇題(共30分,每小題2分)1、歷史推論離不開對史實的正確解讀。下列關于亞非文明的史實與推論,正確的是( )選項 史實 推論A 尼羅河每年定期泛濫 促進了埃及手工業的發展B 楔形文字的發明 推動了古印度文化的發展C 種姓制度的存在 使希臘形成嚴格的等級制度D 禹的兒子啟繼承王位 禪讓制的終結A. A B. B C. C D. D2、某班同學以話劇形式再現了古印度歷史,涉及“種姓制度”時,哪一句臺詞是不正確的( )A. “本國王把持軍政大權,國家唯我獨尊”B. “別看我只是一個武士,但我和國王同屬剎帝利”C. “我是一個擁有萬貫家財的大商人,卻屈居第三等級”D. “我很苦惱,我愛上了一個上一等級的姑娘,但我們不能步入婚姻的殿堂”3、下列諸侯國中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戰國七雄的是( )①齊 ②魯 ③楚 ④趙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4、下圖是出現于商鞅變法后的磚畫,反映內容與商鞅變法中哪一條有關( )A、允許土地自由買賣B、統一度量衡C、獎勵耕織D、推行縣制5、 在人類文明發展的今天,面臨著技術進步與戰爭災難、經濟發展與道德淪喪并存等問題。早在1988年,諾貝爾獎獲得者漢內斯·阿爾文在巴黎集會上就宣稱“如果人類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文中的“智慧”是指( )A. “民貴”和“君輕” B. “無為而治” C. “仁”和“禮” D. 實行“法治”6、浙江紹興是一座古城,最早建于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這一時期古希臘和古羅馬可能處于 ( )A.克里斯提尼執政時期 羅馬共和國時期 B.克里斯提尼執政時期 羅馬帝國時期C.伯利克里執政時期 羅馬共和國時期 D.伯利克里執政時期 羅馬帝國時期7、公元前453年, 羅馬組團去希臘考察,最終得出結論: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觀的民主,實質的獨裁”考察團做出判斷的主要依據是( )A 婦女、兒童不能參加城邦的公民大會 B、城邦的實權掌握的少數奴隸主手中C、陶片放逐法維護民主制度 D 、伯里克利當政期間,雅典民主制進入全盛時代8、位于西亞兩河流域的伊拉克,曾是下列哪些政權的政治中心( )①古巴比倫王國 ②古羅馬帝國 ③亞歷山大帝國 ④阿拉伯帝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9、一副撲克牌中的四張K,分別代表著世界歷史上四位著名的君王(King):①黑桃K:大衛(公元前10世紀以色列王國的首任君主);②紅桃K:查理曼帝國皇帝查理;③方片K:凱撒大帝;④梅花K:亞歷山大大帝。按照牌面人物所生活的歷史時期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 ①②③④B. ④③②①C. 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10、在中世紀歐洲社會發展過程中,催生了市民階級,并為資本主義興起準備了條件的是( )A. 西歐封建等級制度形成 B.西歐城市重新興起 C.封建莊園經濟發展 D.西羅馬帝國滅亡11、穆罕默德完成的雙重歷史使命是( )① 創立伊斯蘭教 ② 出走麥地那 ③ 基本完成阿拉伯半島的統一 ④ 建立橫跨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國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2、下面這幅漫畫的主題應是( )A.文明交流 B.民族交融 C.習俗差異 D.國家沖突13、阿拉伯人創造了輝煌的文化,下列有關阿拉伯文化的論述中,正確的是①阿拉伯人將中國的造紙術、糖、稻米、棉花等傳入歐洲。②阿拉伯文化具有鮮明的特性,這與阿拉伯帝國當時地跨歐、亞、非三大洲有關。③帝國時代的阿拉伯人在數學、天文學等方面取得了當時世界領先的科學成就。④阿拉伯人創造了輝煌的文化,這與他們重視教育和知識有關。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14、《國家寶藏》第五期節目中說道:小小馬鐙是改變世界軍事史的偉大“中國發明”。以下能為這個評論提供依據的是( )①馬鐙的使用推動了人類作戰方式的演變 ②馬鐙的傳播歷程見證了西方文明的傳播③馬鐙的使用促進了人類貿易的發展 ④使用成熟的馬鐙后,騎兵的戰斗力大大增強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5、現在流行的影視穿越劇,因其許多劇情與歷史史實不符,而遭到學者批評。下列電視劇情節符合秦朝統一后的史實是( )A. 一位商人攜帶五銖錢前往南海郡做生意 B. 讀書人可以進私學并閱讀列國史記C. 各地官員均用大篆寫告示 D. 農民繳稅時用相同容量的“斗”二、非選擇題(共20分,每題10分)16、人類文明在傳播、交流中得到發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共10分)材料一:西歐人對希臘知識已缺乏直接的了解,甚至長期不知道它的存在,因此,穆斯林這一學術成就在西歐準備重新恢復他們的研究之前,起到了保存希臘古典著作的作用。——選自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二:那些游歷“天朝”的日本人,作為熱情的皈依者,回國后所起的作用更為重大,他們對變革的推動,最終導致日本社會的一次重大變革,這場變革試圖以中國唐朝為模式,將日本改變成中央集權制的國家。 ——選自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依據材料一,指出阿拉伯人在哪一方面作出的重要貢獻。(2分)(2)材料二中“最終導致的日本社會的一次重大變革”是指哪一變革?結合材料二,指出這場變革能夠成功推行的因素有哪些?并說說此次改革對日本產生了怎樣的影響?(6分)(3)綜合上述材料,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哪些啟示?(2分)17、政治制度的創新是歷史演進的一種常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共10分)材料一:見下圖材料二:公元前 230 年到公元前 221 年,秦陸續滅了六國,采用法家為主、兼蓄并用其他學派思想的做法,追求“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執要,四方來效”的格局。——摘編自韋政通《中國思想史》等材料三:秦朝作為中華帝國的開端,確立君、臣、民三層一元的政治結構,君主與官僚構成統治階級。他們對千萬小民的控制和支配,是其最突出特點。秦漢政治體制規范了最基本的特征、傾向。隋和唐初的制度,是在總結前代制度的基礎上、適應新的時代特點而形成的三省制。元由三省簡化為一省制,明制遠追唐宋承元制……——摘自吳宗國《中國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1)材料一中圖一反映的是雅典民主制度,請填寫圖一A的名稱;并根據圖二寫出秦朝在政治制度上的創新舉措。(2分)(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說說秦統治者創新制度具備了哪些歷史條件?(4分)(3)依據材料三,分析秦統治者創新制度對當時和后世分別有哪些影響?(4分)八年級歷史與社會地(第1頁 共4頁)八年級歷史與社會地(第2頁 共4頁)八年級歷史與社會地(第3頁 共4頁)八年級歷史與社會地(第4頁 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0下半年期中答卷.doc 2020下半年期中答案.doc 2020下半年期中問卷.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