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11課門票設計教材分析本課屬于“設計+應用”學習領域,通過欣賞生活中的門票,感知設計在生活中的作用。通過門票設計現場這個載體,了解平面設計中,圖形、文字這兩個最基本的元素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教學中,教師應組織學生進行自主研究性學習,引導學生觀察門票構成的基本無素,研究門票的版面構成、配色方法,并能根據門票的主題內容,進行版面形式沒計,培養設計能力,進一步了解設計與生活的密切關系。二、學情分析三年級上冊,學生已經學習了《漢字的創意與設計》對美術字、藝術字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所以本課的重點在門票形狀、圖文關系及配色等個性創意上。三、教學目標1. 通過各式各樣的門票,了解門票的特點、意義與作用:分析與探討門票的基本組成元素和設計方法:學習門票外形與圖文協調的排版設計方法,學會設計與主題相符的兒童趣味門票。2.通過小組合作探究設計具有獨創美感的門票,激發個性創意設計思維,提高設計能力。3.關注設計與生活,提升創新精神。四、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通過探究學習,啟發學生進行有獨創美感的門票設計難點:設計符合主題的門票,能有個性地編排圖與文字。五、教學課時1課時。六、教學準備1.教具:課件、各種不同形狀和主題的門票實物、門票圖與文字的編排方式的微課等。2.學具:身邊的紙材、廢棄的報紙雜志、馬克筆、油畫棒、彩色鉛筆、水彩筆、剪刀等。七、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預計用時2分鐘)1.教師活動:創設情境,小明為什么過不了檢票口 2.學生活動:回答:因為他沒有門票。3.教師活動:揭示課題:了解門票的意義與作用。[設計意圖]用情境方法導入,以此激發學生的設計敬望。(二)探究學習(預計用時13分鐘)通過欣賞分析,以小組合作、集體探討等形式,學習門票構成的基本要素、結構,學習門票的形狀、色彩造型變化的設計思維與方法。探究一(小組合作、集體探究門票的構成)1.教師活動:欣賞成人風格的門票和兒童創意門票。2.教師活動:分析門票的基本構成要素(主券、副券以及它們的不同作用)3. 教師活動:主要分析主券的構成部分:由圖形和文字兩部分組成,分析兩者之間的關系。圖形:尋找適合主題的圖形。文字:主題及設明文字。寫清楚主題內容,注明時間、地點、編碼、票價、存根等。這些內容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發生變化,可以出現在主券上,也可以出現在副券上。4.學生活動: 共同探究模式門票主券的構成形式:主圖與文字組合的形狀對比(微課展示)。根據主次分為:構成法1:對稱。構成法2:不對稱。5.學生活動:小組探究。尋找自己喜歡的豎成門票的構成形式。6.教師活動:總結:整式門票與模式門票的構成是一樣的。構成形式:傾斜型、滿版型、左右型、上下型、 對稱型等,鼓勵創新。7.教師活動:請學生欣賞不同構成形式的門票作品,開拓視野,進一步探究學習。探究二(集體探究(票的形狀)1.師生活動:引導學生集體談話探討,“說一說,你覺得門票是怎樣的形狀 ”2.教師活動:欣賞些學生 提供的門票收藏作品。3.師生活動:啟發學生根據主題有創意地設計門票的形狀。提問:“ 你覺得還可以有哪些形狀的門票 ”( 如圓形、方形、愛心形.... 探討:門票的形狀與主題有什么關系 (通過比較法找出最適合主題的一個形狀。)4.教師活動:總結:門票的形狀創意通過切挖創意法來設計(抽象式和具象式)。探究三(集體探究門票的色彩)1.教師活動:色彩設計一(同類色):票面的主色是什么 是怎樣變化的 探尋色調與畫面構成的關系。2.教師活動:色彩設計二(相似色) :票面上哪些是相似色 3.教師活動:色彩設計三(對比色):對比色是什么 請在票面上找一找。4.學生活動:在彩筆中尋找出以相應關系的色彩, 直觀學習。【設計意圖】舉一反三的教學,分組探究學習,能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自主學習門票構成的基本要素、結構, 學習門票的形狀,色彩造型變化的設計思維與方法。(三)實例反向思維,集體分析與探討(預計5分鐘)1.實例一:反向思維,用“改進式”教學法,學習如何設計門票,提升設計能力。(1)教師活動:讓學生觀看微視頻:為什么小明手中的門票沒有通過檢票口如果你是設計師,何來設計?(2)學生活動:討論:①主題、圖形要鮮明、突出。②文字大小主次區分,突出主題。文字的字體,大小、位置及排版形式要合理。文字可采用美術字、隸書等。主題文字最大,具體的時間等有關注明文字最小。文字排版有橫排,豎排、交叉等。(3)教師活動:小結。好的文字排版與畫面是互相融合的,與畫面的意境是互相貫通的。(4)教師活動:設問:“主券與副券之間有沒有聯系 如何讓主券與副券統一起來,更具有設計感?”(5)學生活動,體會到票面上的色彩、文字和圖形與參觀內容是緊密相連的。(6)教師活動:結合學生設計的門票存在的問題進行修改演示。總結:主券與副券比例要恰當,在顏色、文字、圖形方面是緊密聯系的,兩者合在一起構成完整的門票。2.實例二:正向引導欣賞,加強體驗。(1)學生活動:欣賞優秀門票作品。(2)教師活動:提出設計問題,如何使你設計的門票更受歡迎 3.教師活動:小結:外形、排版、色調,還可以有一些人性化的設計,例如:加注拼音、加注盲文等。【設計意圖】通過反向思維武的糾錯,讓學生更加清路西何設計與內容相符的門票 :讓學生正向思維,直觀感更不同的版式帶來的不同視覺效果以及設計的注意點。(四)自主創作,設計門票(預計用時15分鐘)1.教師活動:出示作業要求:為學校藝術節設計張門票。要求與主題相符,排版美觀,有創意。(藝術節信息,地點:艮山校區二樓多媒體室,時間: 2017年6月1日晚上6點。)2.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逐步指導作業設計。3.學生活動:思考創作主題與形式。說說主題,選擇門票外形與內部結構分割形式,并用鉛筆、尺標注。4.學生活動:思考與主題一致的圖形, 用鉛筆填寫文字。5.學生活動:選擇同類色、相似色或對比色,給作品上色。【設計意圖】分層設計:以最熟悉的校園生活為題材,進一步引導學生自己尋找主題,更能激發其設計欲望。在設計過程中,循序漸進式地引導學生設計,使學生有條理地學習設計方法,順利完成門票設計制作。(五)欣賞交流,拓展延伸(預計用時5分鐘1.師生活動:播放學生作品,師生共同評出最佳門票設計獎。2.教師活動:總結:門票具有歷史、藝術、欣賞等多種價值。每張小小的門票像是在講述著一個美麗的故事,使我們為之驚嘆、為之感動、為之驚喜。生活中要做個有心人,去觀察生活,設計生活。【設計意圖】交流學習,鼓勵性評價。進一步激發學生對門票設計的興趣,在交流學習中,提升設計能力。八、菜單式教學建議一)導入環節1.了解學生喜愛的活動,探討相應的門票,以此激發學生的設計欲望。2.組織學生介紹自己收藏的門票,例如:敦煌莫高窟門票的“飛天形象”。從有興趣的故事入手引入,激發學生對門票設計知識的興趣。(二)實施環節1.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對圖形與文字的不同位置置擺放,讓學生直觀地感受不同的排版形式。在票面構成元素相同尺寸相同的情況下,不同的排版設計帶來不同的視覺效果。2.教師可以正反舉例,學習設計方法。文字在畫面中的位置要考慮到全局的因素,說明文字應小于主題文字,在一定的形狀內有序排列, 分清主次,關注視覺順序。(三)作業環節1.分層設計。對于設計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自己確定主題,設計創意異形門票。2.抓住門票外形與主題的關系,設計門票;抓住圖形與主題的關系,設計圖形;抓住主題與文字的關系,設計文字。教師要循序漸進地引導練習,讓學生開動腦筋,大膽設計出與眾不同的門票來。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