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燃燒與滅火》第一課時教學設計1、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認識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2)會運用相關的知識解釋和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相關問題。2、過程與方法:通過活動與探究,學習通過實驗得出事實,進行分析而得出結論的科學方法。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對燃燒條件和滅火原理的探究活動,體驗科學探究過程的樂趣,激起對化學的學習欲望。培養學生合作交流意識和探索精神。(2)激發學生熱愛生活,重視防火安全,珍愛生命,關注社會的責任感。二、教學重難點重點: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難點:對燃燒條件的實驗探究。三、學情分析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在第二單元關于氧氣的學習中,已經認識了一些物質在空氣和氧氣中的燃燒,再加上日常生活經驗的積累,具備了對燃燒現象及滅火原理進行深入研究,以獲得理論上升華的能力和條件。本課題是對之前所學過的“燃燒”進行深入了解并且應用于實際之中。對以后將學習的“化學反應中能量的變化”可以起到鋪墊的作用。四、教學過程【情境設疑】:酒精可以燃燒嗎?手帕可以燃燒嗎?如果我們把手帕用酒精浸濕后點燃,會出現什么現象呢?【演示實驗】:魔術實驗——燒不壞的手帕【設疑引入】:酒精可以燃燒,手帕也可以燃燒,為什么用酒精浸濕手帕之后點燃,酒精燃燒了起來,燃燒之后手帕完好無損呢?燃燒需要哪些條件呢?這些都與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燃燒與滅火》的知識點有關,學習完今天的課程我們再來解決這些問題。【溫故知新】:回憶我們學過哪些物質燃燒,思考一下這些燃燒有什么共同點?事 例 觀 察 到 的 現 象硫在氧氣中燃燒 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熱、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木炭在氧氣中燃燒 發白光,放出大量的熱,生成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黑色的固體燃燒反應的特征:發光、放熱、劇烈的氧化反應【講述】: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叫做燃燒。【小試牛刀】:下列變化中哪一種是燃燒?1.燈泡通電后發光.發熱2.食物的腐爛3.鐵的生銹4.動植物的呼吸5.點燃火柴【過渡】:燃燒需要哪些條件呢?【思考】:下面哪些物質可以燃燒?火柴、玻璃棒、蠟燭、泥土【歸納】:燃燒的條件:(1)可燃物【實驗7-1】探究燃燒的條件在500mL燒杯中加入300mL熱水,并放入用硬紙圈圈住的一小塊白磷。在燒杯上蓋一片薄銅片,銅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紅磷,另一端放一小塊已用濾紙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如圖Ⅰ),觀察現象。用導管對準上述燒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氣(或空氣,如圖Ⅱ),觀察現象。【演示】:實驗7-1探究燃燒的條件【討論】:1.由上述實驗中薄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紅磷燃燒的事實,說明燃燒需要什么條件 2.由薄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熱水中的白磷燃燒的事實,說明燃燒還需要什么條件 3.由本來在熱水中不燃燒的白磷,在通入氧氣(或空氣)后燃燒的事實,再次說明燃燒需要什么條件 【歸納】:燃燒的條件(1)可燃物;(2)氧氣(或空氣);(3)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也叫著火點)【講述】:燃燒的條件是缺一不可的,必須三個條件同時滿足才能夠燃燒。【提出問題】:如何根據燃燒的條件推論出滅火的原理和方法?【引導】:滅火的根本就是要破壞燃燒的條件。【思考】:1、森林著火應該怎么滅火?為什么?森林著火時,將火勢蔓延前方的樹木砍掉,形成一段隔離帶。這樣的做法是隔離可燃物。所以滅火的第一種方法是:清除或使可燃物與其他物品隔離。2、實驗結束后,如何熄滅酒精燈?利用的是什么原理?用燈帽蓋滅酒精燈,隔絕氧氣。3、發生火災時消防員如何滅火?消防員一般利用高壓水柱來滅火,因為水能夠降低溫度,使溫度達不到可燃物的著火點。【歸納】:滅火的方法1.清除或使可燃物與其他物品隔離;2.隔絕氧氣(或空氣);3.使溫度降低到著火點以下。(其中一個條件成立即能滅火)【演示實驗】探究滅火的原理點燃3支蠟燭,在其中一支蠟燭上扣一個燒杯;將另兩支蠟燭分別放在兩個燒杯中;然后向一個燒杯中加適量碳酸鈉和鹽酸。蠟燭燃燒的現象有什么不同?請用滅火的原理來分析。【現象及分析】:現象 分析Ⅰ 熄滅 燒杯隔絕空氣Ⅱ 正常燃燒 同時具備燃燒的3個條件Ⅲ 產生氣泡,蠟燭熄滅 生成的CO2不能燃燒且不支持燃燒,其密度比空氣的大,可隔絕空氣【過渡】:我們生活中用到的滅火器原理實際上和實驗Ⅲ中的原理是一樣的。【播放視頻】:滅火器的原理【思考】:那么誰能根據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來解釋一下“燒不壞的手帕”的趣味實驗中為什么酒精燃燒之后手帕不會被燒壞?【魔術原理】:實驗中用到體積分數為70%的酒精,其中酒精的著火點較低,它很快地燃燒了。而且酒精的沸點只有78℃,水的沸點是100℃,所以,酒精很容易從手帕中揮發出來燒掉,一部分水仍然留在手帕上,保護著手帕。另外,在酒精燃燒的過程中,有一部分水變成水蒸氣揮發了,這些揮發的水汽帶走了手帕上的一部分熱量,從而降低了手帕的溫度,使其達不到著火點。以上的兩個因素保護了手帕的安全。【牛刀小試】:下面是一些滅火的實例,試分析其滅火的原理。1.炒菜時油鍋中的油著火,可用鍋蓋蓋滅或放入蔬菜。2.堆放雜物的紙箱著火時,可用水撲滅。3.森林火災,是將大火蔓延路線前的一片樹木砍掉。4.做實驗時不慎碰倒酒精燈,酒精在桌上燃燒,可用濕抹布蓋滅。【鞏固練習】:1.《三國演義》中的“赤壁之戰”,周瑜的軍隊點燃戰船,借助東風直沖曹軍的木船。請根據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回答以下問題:(1)根據燃燒的條件可知,曹軍的木船是: ,“火箭”能使木船著火的原因是: 。(2)根據滅火的原理,起火后曹軍的部分戰船逃脫,這些戰船沒有被燒的原因是: 。(3)孔明“借”來的“東風”不僅使火勢吹向曹軍,還為燃燒提供了 ,使火勢燒得更旺。2.請用“燃燒和滅火”的化學知識解釋下面的成語?杯水車薪 釜底抽薪 火上澆油 煽風點火 抱薪救火3、紙比煤易點燃的原因是( )A.紙比煤接觸空氣面積大 B.紙比煤的著火點高C.紙比煤的著火點低 D.紙比煤的密度小4.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A.消防隊員用高壓水降低可燃物的溫度進行滅火B.炒菜時油鍋著火可以用鍋蓋迅速蓋滅C.室內著火時,立即打開所有門窗D.撲滅森林火災,可將大火蔓延路線前的一片樹木砍掉,形成隔離帶5.通過比較、推理等方法可以總結歸納出滅火的規律并加以應用,請回答下列問題:(1)圖A所示的“火三角”可表示燃燒條件,圖中缺少的一個條件是______________;(2)圖B熄滅酒精燈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扇子扇煤爐火,越扇越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業】:書本第135頁課后習題1、2、3、4、6五、板書設計六、教學反思課題1 燃燒和滅火1.可燃物一、燃燒的條件 2.氧氣(或空氣) 3.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也叫著火點)1.清除或使可燃物與其他物品隔離;二、滅火的原理 2.隔絕氧氣(或空氣);3.使溫度降低到著火點以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