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議題二 探究“全過程民主”的制度密碼(課時二)(第五課 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課標要求列舉憲法有關民主主體地位的規定,說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教學目標1.政治認同全面分析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情,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適合我國國情的好制度,認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具有優越性。深刻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自信。2.科學精神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基本內容。領悟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制度優勢。3.公共參與通過調研模擬撰寫議案,領悟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維護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通過收集資料,對比當代國家的政治制度,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學習任務任務一 探究我國的政權組織形式任務二 探究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探究活動任務一 探究我國的政權組織形式活動1. 回顧史實,展望現今,把握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內容活動設計:典型案例1: 視頻《歷史上的今天》 典型案例2: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參會代表人數一共1200多名,第一次會議于1954年9月15日開幕,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并根據憲法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織國務院,選舉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和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參會代表人數一共2954名,第一次會議于2018年3月5日開幕,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并根據憲法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和中央軍委主席,通過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選舉國家監察委員會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典型案例3: 視頻《人臉識別第一案》 教師活動: 1. 播放視頻,展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視頻史實資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政治認同。 2.展示兩次人民代表大會的議程,引導學生思考議程內容的共同之處,引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內容。 3.播放視頻。引導學生認識到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由我國國家性質決定的,通過人大立法實現維護人民的利益。 4.教師總結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內容。 學生活動: 1. 觀看視頻,注意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議程。 2.兩段材料進行對比,找到共同之處。 3.預測案件判決結果,透過案件進行深入的思考。提問: 1.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有什么重要意義? 2. 兩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議程有哪些共同之處? 3. 預測“人臉識別第一案”的法院審判結果。 4.你對“人臉識別第一案”有哪些深入的思考?解析: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標志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全國范圍內正式確立。國家權力開始由人民選舉產生的人民代表大會統一行使。 兩次人民代表大會都通過人民選出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作為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其他國家機關。 2021年4月9日,終審判決:在原判決的基礎上,被告杭州野生動物世界被判刪除原告郭兵辦理指紋年卡時提交的包括照片在內的面部特征信息和指紋識別信息,并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履行完畢。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由我國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性質決定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一項基本功能,就是把體現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依照法定程序轉化為國家意志,并使之成為全體公民共同遵守的法律規范。 “人臉識別第一案”具有標志性的個案判決,往往會成為法治生成正義的落腳點、法治不斷進步的增長點。設計意圖:意圖1:(史實現今 感悟歷程)通過播放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珍貴視頻,讓學生能夠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有了更加直觀的感受,通過兩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議程的對比,跨越時空,學生更加深刻領悟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內容。意圖2:(激發熱情 政治認同)通過設計史實和現今的對比,學生可以感悟到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發展歷程,感悟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內容,感悟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從而對制度有初步的認知,有利于樹立制度自信。活動2. 登錄中國人大網,收集資料,梳理我國國家權力運行活動設計:探究活動 1.登錄中國人大網,收集以下資料,資料格式圖片或文字皆可。 (1)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1份。 (2)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主要職權的事例,2則。 (3)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議程,1份。 2.整理資料,用思維導圖畫出我國國家權力運行流程。 教師活動: 1.課前布置探究活動任務要求。 2.課中檢查學生的思維導圖的科學性。 3.點評。 學生活動: 1.登錄中國人大網,找到準確的資料,下載收集。 2.研讀信息,找到我國的國家權力運行機制,制作思維導圖。提問: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為什么不能行使立法權? 2. 結合以上材料和思維導圖,描述我國的國家權力是如何運行的。解析: 國家最高立法權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行使。中國人民共和國主席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設計意圖:意圖1:(收集資料 合作學習)活動設計為學生課前登錄中國人大網,按照教師的要求收集相關資料,并研讀資料進行初步學習。意圖2:(真實情境 政治認同)學生通過登錄中國人大網,直觀感受我國的國家權力運行,通過收集資料,學生能夠深刻理解我國國家機構行使職權及各機構之間的關系,從而對我國的國家治理體系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任務二 探究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活動3. 集中統一高效運行抗擊疫情,彰顯制度優勢活動設計:探究活動1: 視頻《紐約州長吐槽美政府》 視頻《美食藥監局前局長-中國抗疫速度“美可能永遠做不到”》 探究活動2: 1.學生分為3個探究合作小組,分別查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 2.梳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五個階段,在每個階段我國是如何部署的。 3.結合自身的抗疫經歷,選取一個白皮書中讓你感到震撼、感動的數據,分析數據背后體現的我國制度優勢。 4.小組選派代表發言。 教師活動: 1.播放兩段視頻,引導學生關注思考美國的“慢”和中國的“快”的根源。 2.檢查學生收集資料和表述的準確性。 3.分析數據背后的制度優勢,注意學生的個人體驗和政治認同。 學生活動: 1.觀看視頻,思考中美制度差異導致的抗擊疫情的態度和能力巨大反差。 2.展示探究成果,分享表達。提問: 1. 紐約州購買呼吸機效率為何如此之慢? 2. 抗擊疫情“中國速度”為何可以如此之快? 3. 抗擊疫情第二階段,我國是如何部署的? 4. 結合自身的抗疫經歷,選取一個白皮書中讓你感到震撼、感動的數據,分析數據背后體現的我國制度優勢。解析: 兩段視頻通過一“慢”一“快”,鮮明對比美國和中國在抗擊疫情的態度、能力的巨大差異。引導學生思考出現這種差異的根源。美國聯邦制、選舉制度、政黨制度、三權分立等帶來的扯皮、互相牽制、效率低下。我國的疫情防控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能夠保障人民當家作主;能夠保證各部門國家機關協調一致高效運行。 每一個數據的背后,都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的強大領導力、中國制度的治理能力、中國日益增強的綜合國力、中國人民的磅礴偉力。 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動員了全體人民投身現代化建設,保證了國家機關協調高效運轉,維護了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設計意圖:意圖1:(真實情境 鮮明對比)通過設置中美兩國在抗擊疫情方面的“慢”和“快”,形成巨大的反差,引導學生思考制度是導致差異的根源。通過探究收集資料分享感悟,引導學生加深對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優越性的感受。意圖2:(結合實際 制度自信)通過結合學生本人在抗擊疫情中的所看所作所想所思,結合真實直觀的數據,激發學生對我國制度的自信,樹立對我們黨領導人民戰勝疫情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活動4. 當代國家政治制度對比,堅定制度自信活動設計:探究活動: 1.學生分為3個探究合作小組,分別完成:英國、美國、法國政體的思維導圖。 2.分析每種政體的特點,收集政治實踐案例。 3.理解習近平對不同國家政治制度的論斷:“‘物之不齊,物之情也。’各國國情不同,每個國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獨特的,都是由這個國家的人民決定的,都是在這個國家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長期發展、漸進改進、內生性演化的結果。” 4.小組選派代表發言。 教師活動: 1. 布置探究活動任務。 2.判斷學生分析政體的特點的科學性。 3.注意學生手機政治實踐案例的準確性。 4.引導學生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自信。 學生活動: 1. 收集資料,制作各國政體的思維導圖。 2.結合思維導圖,分析政體的特點。 3.理解習近平關于不同國家政治制度的論斷。樹立制度自信。提問: 1. 分析每種政體的特點,收集政治實踐案例。 2. 理解習近平對不同國家政治制度的論斷:“‘物之不齊,物之情也。’各國國情不同,每個國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獨特的,都是由這個國家的人民決定的,都是在這個國家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長期發展、漸進改進、內生性演化的結果。”解析: 各國的國情不同,每個國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獨特的。我們應科學辯證的分析每種政體的特點。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偉大創造,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和突出的制度優勢。設計意圖:意圖1:(對比學習 明確優勢)學生通過對西方典型國家的政體進行梳理和政治實踐案例的收集,能感受到不同國家的政體各自的特點,都是本國在長期歷史發展中逐漸發展改進演化的結果。意圖2:(理論實踐 制度自信)通過對不同國家政體的結構梳理和政治實踐,引導學生在理論和實踐兩個角度思考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適合我國國情的制度,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偉大創造。◎議題小結同學們,本議題我們通過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誕生、發展的探究,把握了制度的內容,明確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適合我國國情的,是能夠把體現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依照法定程序轉化為國家意志,并使之成為全體公民共同遵守的法律規范的政治制度。通過具體案例的探究,我們更加深刻體會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堅定對我國的制度自信。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政治活動參與中,通過自身的政治實踐,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完善發展創新,作出屬于自己的貢獻。◎課時作業1. 2021年6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數據安全法、海南自由貿易港法、軍人地位和權益保障法、新修訂的軍事設施保護法、關于修改安全生產法的決定、印花稅法、反外國制裁法。國家主席習近平分別簽署第84、85、86、87、88、89、90號主席令予以公布。材料表明( D )①全國人大常委會是國家主席的執行機構②民主集中制是國家機構的組織和活動原則③全國人大常委會可以代行人大的表決權④國家主席公布法律是依法治國的制度安排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解析】①錯誤,全國人大常委會是全國人大的常設機構,不是國家主席的執行機構;②④正確,依據題意,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一系列法律,國家主席習近平分別簽署主席令予以公布。材料表明民主集中制是國家機構的組織和活動原則,國家主席公布法律是依法治國的制度安排;③錯誤,人大代表有表決權,人大沒有表決權。2.“物之不齊、物之情也”。各國國情不同,每個國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獨特的。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走過了輝煌的歷程,日益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無比的優越性。這一制度( A )①保證了國家機關協調高效運轉②保障了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權力③是我國的政體,決定了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④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答案】A【解析】①④符合題意,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適合我國國情,保證了國家機關協調高效運轉,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②錯誤,在我國人民不能直接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③錯誤,國體決定政體,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決定了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3. 結合自身的生活體驗,選取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某項偉大成就,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為主題,寫一篇小論文。要求:邏輯清晰,表述準確。字數200左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