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中國象棋教學介紹象棋象棋走法貳玩法口訣叁象棋規則肆壹第一章介 紹 象 棋象棋的起源是一個非常復雜難解的問題,原因是象棋在定型之前,經歷過多次演變的過程。象棋曾被稱為“象戲”。 象棋的發展分為七個時期,即孕育期、童年期、爭鳴期、高潮期、中落潮、鼎盛期和穩步期。象 棋 起 源象 棋 起 源1.戰國時期,已經有關于象棋的名稱了。2.秦漢時期,塞戲頗為盛行,當時又稱塞戲為“格五”。3.北周時期,象棋游戲稱為象戲,意思是象徵的游戲。4.隋唐時期,象棋活動穩步開展,史籍上屢見記載。5.宋代是象棋廣泛流行,形制大變革的時代。6.元明清時期,象棋繼續在民間流行,技術水平不斷得以提高7.新中國成立之后,象棋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1956年,象棋成為國家體育項目。以后,幾乎每年都舉行全國性的比賽。1962年成立了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的下屬組織——中國象棋協會,各地相應建立了下屬協會機構。介 紹 象 棋棋盤介 紹 象 棋如圖所示,這就是象棋的棋盤,在這個平面上,繪有相互交叉的九條直線和十條橫線。直線與橫線相連的地方,稱作交叉點,棋盤上共有90個交叉點,象棋子擺放和活動在這些點上。介 紹 象 棋九宮介 紹 象 棋每方都有一塊由斜交叉線相連的地方,稱作九宮。九宮是雙方帥與將的居所,出自“天子居九垓之田”。如圖中A框內所示。九宮的中心點,稱之“花心”,系雙方要害地區。AA介 紹 象 棋兵行線介 紹 象 棋兵行線又稱卒林線,此線為棋盤中靠近河界的第一條橫線,供雙方置兵、卒。如能占據,就能予對方以壓力和威脅,為兵家必爭之地,有“上二路兵線要道”之說。如圖中B框內所示。BB介 紹 象 棋炮臺介 紹 象 棋炮臺供雙方置炮。古代象棋棋訣中有這樣兩句話:“遠炮勿虛發”和“勢成方動炮”。如圖中C框內所示。DDDD棋 子中國象棋共有32個棋子,分紅方、黑方,每方各16個,各有七個品種。紅方有:帥一個,車、馬、炮、相、仕各兩個,兵五個;黑方有:將一個,車、馬、炮、象、士各兩個,卒五個。其中帥將、相象、仕士、兵卒是對等的,只是寫法不同,為了區分。另外,炮也有用“火”字旁、“石”字旁來區分的。棋子的擺放棋子是擺在“棋盤”交叉點上的,將帥是最高統領,兩側分別有“士”、“象”防護、“馬”、“車”保護。第二章象 棋 走 法帥/將:紅方為“帥”,黑方為“將”。帥、將是棋中的首腦,雙方以保護己方帥/將、攻擊對方將/帥為目標。帥/將只能在"九宮"之內活動,每次可上下左右沿豎線或橫線走動一格,任何時候帥/將的位置只會在“九宮”中九個交叉點的某一點上,不能“出宮”。帥與將中間至少有一個其它棋子,不能在同一直線上直接對面,否則走方判負,術語為“對面笑”、“白臉將”。仕/士:紅方為“仕”,黑方為“士”。它也只能在“九宮”內走動。它的行棋路徑只能是九宮內的斜線,士一次只能走一個斜格。任何時候仕/士的位置只會在“九宮”中心及四角的五個交叉點的某一點上,不能“出宮”。相/象:紅方為“相”,黑方為“象”。走法是“相(象)飛田”,每次沿對角線走兩格,不能過河,且如果斜走的方向上中間有一個棋子(不論是己方的還是對方的),就不能走,俗稱“塞象眼”。因此,任何時候相/象的位置只會己方的七個交叉點上的某一個,不能走到對方的位置上。如圖中的“相”可以走到底線,但因為中間有“炮”相隔,不能飛到河界線,而“象”的周圍雖然有子,但不在中心位置,所以“象”可以向四個方向的任一個方向飛。車:“車行直路”,無論橫線、豎線均可行走,只要無子阻攔,步數不受限制,想走幾格走幾格。車可以走到棋盤上的任一點,且最多可以同時控制十七個點,因此車在象棋中威力最大,有“一車十子寒”之稱。炮:炮的走法與車完全相同,但炮在吃子時,中間必須有一個棋子(不論是己方還是對方的,但必須有且只能有一個棋子),這個棋子稱為“炮架子”,這種吃法俗稱“炮打隔子”、“炮翻山”。馬:“馬走日”,馬走動的方法是先直后斜,即先橫著或直著走一格,然后再斜著走一個對角線,中間的馬最多有八個點可以選擇,有“八面威風”之稱。如果直的方向有其它棋子,為禁止走法,俗稱“蹩馬腿”。如圖中的“炮”“蹩馬腿”,但車不“蹩馬腿”。兵/卒:紅方為“兵”,黑方為“卒”。兵(卒)每次只能直走(橫走)一格,不能斜走。在未過河前,只能向前走,不能橫走,任何時候都不能后退。過河后可以向前走,也可以橫走。兵(卒)過河后,威力也大大增強,特別是殘局階段,兵(卒)頂車。走法小結象棋的吃法,除“炮”是特例,必須無隔子走、隔子吃,其它吃法與走法相同,只要行經路線有對方棋子,就可將其吃掉,當然象棋是為了謀求對方的帥/將為目的,而不是以吃子多少定勝負,所以往往得勢比得子更重要,只有多下多練才能掌握其中的訣竅。第三章玩 法 口 訣將帥不離九宮內,士只相隨不出官。象飛四方營四角,馬行一步一尖沖。炮須隔子打一子,車行直路任東西。兵卒只能行一步,過河橫進退無蹤。象棋易學最難精,妙著神機自巧生。得勢舍車方有益,失先棄子必無成。他強己弱須兼守,彼弱吾強可橫行。更熟此書胸臆內,管教到處有芳名。第四章象 棋 規 則走棋規則對局時,由執紅棋的一方先走,雙方須按照各類棋子走棋路線行棋,雙方輪流各走一著,直至分出勝、負、和,對局即終了。輪到走棋的一方,將某個棋子從一個交叉點走到另一個交叉點,或者吃掉對方的棋子而占領其交叉點,都算走了一著。雙方各走一著,稱為一個回合。對局時一方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為輸棋(負),對方取勝:帥(將)被對方“將死”。走棋后形成帥(將)直接對面。被“困斃”。在規定的時限內未走滿規定的著數。超過了比賽規定的遲到判負時限。走棋違反行棋規定。走棋違反禁例,應變著而不變。在同一棋局中,三次“犯規”。自己宣布認輸。在對局中拒絕遵守本規則或嚴重違反紀律。 勝負規則勝負規則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為和棋:雙方均無可能取勝的簡單局勢。一方提議作和,另一方表示同意。雙方走棋出現循環反復三次,符合“棋例”中“不變作和”的有關規定。符合自然限著的回合規定,即在連續60個回合中(也可根據比賽等級酌減),雙方都沒有吃過一個棋子。若出現平局現象,雙方選擇加賽一局或以抽簽方式分出勝負。觀賞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