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2學年第一學期八年級社會作業質量檢測卷(一)溫馨提示:1.全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答案必須做在答題卷的相應位置上,做在試題卷上無效。2.全卷共25小題,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全卷實行閉卷考試。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1.下列有關中國概況的描述,正確的有( )①中國的陸地面積幾乎與整個大洋洲面積相等②中國行政區域劃分為省縣鄉三級,有23個省級行政區③中國位于歐亞大陸的東部,東面瀕臨太平洋④中國大陸瀕臨的海洋由北到南依次為渤海、黃海、東海、南海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 下列詩句中,隱含地形地勢對氣候影響的是( )A.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B.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C.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D.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山脈是我國地形的骨架,許多山脈成為重要的地理界線。讀圖,完成3-4小題。3.對圖中所示山脈的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①山脈北側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盆地 ②山脈大致位于江西省與福建省的分界線上③山脈西側是內蒙古高原,東側是東北平原 ④山脈西側是四川盆地,東側是華北平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我國地勢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包括(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5.內蒙古高原的地表特征是( )A.起伏平緩,開闊坦蕩 B.山環水繞,沃野千里C.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D.雪山連綿,冰川廣布2022年4月1日12時,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進入全域禁漁期。讀某地貌景觀圖(左圖)及黃河水系圖(右圖),完成下面6-8小題。6.對黃河干流各河段特征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甲河段有凌汛現象 B.乙河段含沙量劇增C.丙河段已成為“地上河” D.各河段均有結冰期7.圖示地貌區域,流經河流含沙量最大的月份是(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8.下列關于黃河全流域禁漁的敘述,正確的是( )A.促進黃河航運業的發展 B.促進黃河旅游業的發展C.促進黃河漁業高質量發展 D.擴大流域周邊圍網養殖規模9. 下列關于中國人口與民族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我國人口數量最多的民族是壯族 B. 我國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C. 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D. 我國各民族大聚居小散居10. 中國的飲食文化折射出鮮明的地域特色,下列餐飲招牌與其所屬省區的簡稱對應一致的是( )A. ①—滇 B. ②—皖 C. ③—甘 D. ④—隴讀30°N的地形剖面圖,回答11-12小題。11.圖中①所示的區域是( )A.華北平原 B.長江中下游平原C.珠江三角洲 D.東北平原12.下列地理現象中,受圖所示地勢特點影響的有( )①長江自西向東流入東海 ②南方降水多于北方③有利于海洋濕潤氣流進入內地 ④階梯交接處水能資源豐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 讀臺灣地形剖面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平原主要分布在臺灣島的西部 ②臺灣地勢特征是四周高、中部低③與臺灣隔海相望的A是福建省 ④受地形影響,西部降水比東部多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4.以下對臺灣自然環境和地理位置認識錯誤的是( )A.臺灣島動植物資源豐富,被譽為“天然植物園” B.臺灣西望祖國大陸,東臨太平洋C.臺灣地形以平原為主 D.火燒寮是我國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15.下列氣候類型中,我國缺少的是( )A.亞熱帶季風氣候 B.熱帶沙漠氣候C.溫帶季風氣候 D.溫帶大陸性氣候16. 我國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線“黑河—騰沖”一線所在的省分別是( )A. 甲省和乙省 B. 乙省和丁省 C. 丙省和丁省 D. 丁省和甲省17.鴉片戰爭爆發后,廣大人民和部分愛國官兵進行了英勇抵抗。其中,壯烈殉國的愛國將領是( )①林則徐 ②琦善 ③關天培 ④陳化成 A.①③ B.②③ C.①③ D.③④18.《北京條約》和《天津條約》都簽訂于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二者在內容上的共同點不包括①賠款②割讓土地③開埠通商④設立使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9.歷史史實是指客觀發生的歷史事件,歷史觀點是人們對歷史史實的看法和評價。下列選項中,屬于歷史觀點的是( )A.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沙俄共割占了中國150多萬平方千米的領土B.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C.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火燒圓明園D.《北京條約》增開天津為商埠,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20.有人說:“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的繼續”,其主要依據是( )A.兩次戰爭都是由英國發起 B.兩次戰爭都簽訂了不平等條約C.兩次戰爭的起因和性質基本相同 D.兩次戰爭相隔時間很短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有5小題,每小題12分,共60分。)21.暑期,陜西女孩丫丫跟隨爸爸從成都出發,沿川藏公路318國道,歷時26天到達拉薩,完成“追尋陽光、倡導環保”的騎行夢想。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2分) (1)丫丫騎行出發地所在省區的輪廓是________(甲或乙)輪廓圖,該省區簡稱是________。(2分)(2)川藏線道路艱險,沿途自然環境復雜多變。請從地形角度推斷丫丫在騎行途中需要克服哪些不利的自然條件。(4分)(3)騎行出發前丫丫和爸爸都準備了“沖鋒衣和短袖衫”“防曬霜和防曬衣”等物品,請從氣候的角度解析他們攜帶這些物品的理由。(2分)(4)丫丫騎行的318國道,起點是從上海終點是到西藏友誼橋,長達5000多公里,是一條美景高度集中的景觀長廊,被譽為“中國景觀大道”。運用所學知識分析為什么被稱為“中國景觀大道”。(4分)22.2022年9月23日,杭州亞運會迎到倒計時一周年,各項籌備工作結出累累碩果。根據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材料一:材料二:杭州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人間天堂 ”等美譽。今天,杭州是長三角經濟區的核心城市,該地區是中國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地區。2016年G20峰會、2018年世界短池游泳錦標賽等都在杭州舉辦…材料三:新疆小伙哈迪爾現就讀于浙江某高校,他報名了亞運會志愿者的選拔。為了能在眾多選拔者中勝出,他對杭州作了較全面、深入地了解。對比家鄉的發展,他萌發了這樣的想法:我的家鄉與杭州各有優勢,如果……,從而互利共贏、協同發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請寫出圖一中杭州所在省區對應的位置(填字母)及杭州所在的主要地形區名稱。(2分)(2)請根據材料一、二,分析杭州成功申辦亞運會的原因。(6分)(3)請寫出哈迪爾家鄉所在省區的行政中心。并用“地域差異顯著”的相關知識,把材料三中的省略號部分補充完整。(4分)23.長江是橫貫我國東西的水運大動脈,素有“黃金水道”之稱。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關系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材料一:見下圖材料二:(1)寫出材料一圖中①(山峰)、②(湖泊)、③(支流)、④(省區)數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4分)(2)寫出長江上、中、下游的分界點。(2分)(3)根據材料二的圖1分析長江的水運的特點。(2分)(4)根據材料二的兩幅圖,分析長江成為“黃金水道”的自然原因。(4分)24.閱讀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2分)(AB)(1)根據圖1寫出我國此季節氣溫分布的主要特點,并運用所學知識簡要說明這一特點形成的原因有哪些?(4分)(2)根據圖2寫出我國年降水量分布特點,并運用所學知識簡要說明其原因。(4分)(3)寫出地理區域③的主要地形種類。并根據圖1和圖2,說明圖3中劃分地理區域的界線A和界線B的主導因素分別是什么?(4分)2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材料一 : 以下是英國歷史學家馬士的一段話:“當中國人實行一種激烈的禁煙運動而使危機加劇的時候,戰爭果然就來到了;可是它并不是為了維持鴉片貿易而進行的斗爭,它不過是一個持續了二十年,并且要決定東方和西方之間應有的國際和商務關系的斗爭的開端。”——《中華帝國對外關系史》材料二:這場戰爭,當時中國投入陸軍兵力約10萬人,水師約1萬人,船只多系木質鐵皮,鐵炮質差,殺傷力小;英軍約2萬人,直接參戰的陸海軍約0.6~0.7萬人,出動戰艦20艘,“船堅炮利”,其結果以中國慘敗和英國勝利而結束。材料三 這場戰爭后,侵略者并沒有停止侵略中國,清王朝也并沒有因為割地賠款而獲得安寧,相反,侵略者得寸進尺。皇家園林被毀、大片領土被割占,中國仍處在劫難之中……(1)材料一中所說的激烈的禁煙運動發生在哪個皇帝統治時期?哪一事件顯示了當時禁煙斗爭的勝利?(2分)(2)材料一所指的戰爭是哪一次戰爭?馬士認為戰爭的目的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你認為英國發動戰爭的根本目的是什么?(3分)(3)材料二顯示中國在這場戰爭中慘敗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慘敗后簽訂了哪一不平等條約?其對中國社會性質造成怎樣的影響?(5分)(4)看完材料三,你有何感想?(2分)62022 學年第一學期八年級社會作業質量檢測卷(一)溫馨提示:1.全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答案必須做在答題卷的相應位置上,做在試題卷上無效。2.全卷共 25小題,滿分 100分,考試時間 90分鐘。全卷實行閉卷考試。一、選擇題(本題共 20 小題,每小題 2分,共 40 分。)1.下列有關中國概況的描述,正確的有( )①中國的陸地面積幾乎與整個大洋洲面積相等②中國行政區域劃分為省縣鄉三級,有 23 個省級行政區③中國位于歐亞大陸的東部,東面瀕臨太平洋④中國大陸瀕臨的海洋由北到南依次為渤海、黃海、東海、南海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 下列詩句中,隱含地形地勢對氣候影響的是( )A.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B.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C.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D.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山脈是我國地形的骨架,許多山脈成為重要的地理界線。讀圖,完成 3-4小題。3.對圖中所示山脈的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①山脈北側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盆地 ②山脈大致位于江西省與福建省的分界線上③山脈西側是內蒙古高原,東側是東北平原 ④山脈西側是四川盆地,東側是華北平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我國地勢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包括(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5.內蒙古高原的地表特征是( )A.起伏平緩,開闊坦蕩 B.山環水繞,沃野千里C.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D.雪山連綿,冰川廣布2022年 4月 1日 12時,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進入全域禁漁期。讀某地貌景觀圖(左圖)及黃河水系圖(右圖),完成下面 6-8小題。6.對黃河干流各河段特征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甲河段有凌汛現象 B.乙河段含沙量劇增C.丙河段已成為“地上河” D.各河段均有結冰期7.圖示地貌區域,流經河流含沙量最大的月份是(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 月8.下列關于黃河全流域禁漁的敘述,正確的是( )1A.促進黃河航運業的發展 B.促進黃河旅游業的發展C.促進黃河漁業高質量發展 D.擴大流域周邊圍網養殖規模9. 下列關于中國人口與民族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我國人口數量最多的民族是壯族 B. 我國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C. 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D. 我國各民族大聚居小散居10. 中國的飲食文化折射出鮮明的地域特色,下列餐飲招牌與其所屬省區的簡稱對應一致的是( )A. ①—滇 B. ②—皖 C. ③—甘 D. ④—隴讀 30°N的地形剖面圖,回答 11-12小題。11.圖中①所示的區域是( )A.華北平原 B.長江中下游平原C.珠江三角洲 D.東北平原12.下列地理現象中,受圖所示地勢特點影響的有( )①長江自西向東流入東海 ②南方降水多于北方③有利于海洋濕潤氣流進入內地 ④階梯交接處水能資源豐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 讀臺灣地形剖面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平原主要分布在臺灣島的西部 ②臺灣地勢特征是四周高、中部低③與臺灣隔海相望的 A 是福建省 ④受地形影響,西部降水比東部多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4.以下對臺灣自然環境和地理位置認識錯誤的是( )A.臺灣島動植物資源豐富,被譽為“天然植物園” B.臺灣西望祖國大陸,東臨太平洋C.臺灣地形以平原為主 D.火燒寮是我國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15.下列氣候類型中,我國缺少的是( )A.亞熱帶季風氣候 B.熱帶沙漠氣候C.溫帶季風氣候 D.溫帶大陸性氣候16. 我國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線“黑河—騰沖”一線所在的省分別是( )2A. 甲省和乙省 B. 乙省和丁省 C. 丙省和丁省 D. 丁省和甲省17.鴉片戰爭爆發后,廣大人民和部分愛國官兵進行了英勇抵抗。其中,壯烈殉國的愛國將領是( )①林則徐 ②琦善 ③關天培 ④陳化成A.①③ B.②③ C.①③ D.③④18.《北京條約》和《天津條約》都簽訂于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二者在內容上的共同點不包括①賠款②割讓土地③開埠通商④設立使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9.歷史史實是指客觀發生的歷史事件,歷史觀點是人們對歷史史實的看法和評價。下列選項中,屬于歷史觀點的是( )A.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沙俄共割占了中國 150 多萬平方千米的領土B.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C.1860 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火燒圓明園D.《北京條約》增開天津為商埠,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20.有人說:“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的繼續”,其主要依據是( )A.兩次戰爭都是由英國發起 B.兩次戰爭都簽訂了不平等條約C.兩次戰爭的起因和性質基本相同 D.兩次戰爭相隔時間很短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有 5小題,每小題 12分,共 60分。)21.暑期,陜西女孩丫丫跟隨爸爸從成都出發,沿川藏公路 318國道,歷時 26 天到達拉薩,完成“追尋陽光、倡導環保”的騎行夢想。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2 分)(1)丫丫騎行出發地所在省區的輪廓是________(甲或乙)輪廓圖,該省區簡稱是________。(2 分)(2)川藏線道路艱險,沿途自然環境復雜多變。請從地形角度推斷丫丫在騎行途中需要克服哪些不利的自然條件。(4 分)(3)騎行出發前丫丫和爸爸都準備了“沖鋒衣和短袖衫”“防曬霜和防曬衣”等物品,請從氣候的角度解析他們攜帶這些物品的理由。(2 分)(4)丫丫騎行的 318國道,起點是從上海終點是到西藏友誼橋,長達 5000多公里,是一條美景高度集中的景觀長廊,被譽為“中國景觀大道”。運用所學知識分析為什么被稱為“中3國景觀大道”。(4 分)22.2022年 9月 23日,杭州亞運會迎到倒計時一周年,各項籌備工作結出累累碩果。根據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材料一:材料二:杭州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人間天堂 ”等美譽。今天,杭州是長三角經濟區的核心城市,該地區是中國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地區。2016 年 G20 峰會、2018 年世界短池游泳錦標賽等都在杭州舉辦 材料三:新疆小伙哈迪爾現就讀于浙江某高校,他報名了亞運會志愿者的選拔。為了能在眾多選拔者中勝出,他對杭州作了較全面、深入地了解。對比家鄉的發展,他萌發了這樣的想法:我的家鄉與杭州各有優勢,如果 ,從而互利共贏、協同發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請寫出圖一中杭州所在省區對應的位置(填字母)及杭州所在的主要地形區名稱。(2 分)(2)請根據材料一、二,分析杭州成功申辦亞運會的原因。(6 分)(3)請寫出哈迪爾家鄉所在省區的行政中心。并用“地域差異顯著”的相關知識,把材料三中的省略號部分補充完整。(4 分)23.長江是橫貫我國東西的水運大動脈,素有“黃金水道”之稱。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關系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材料一:見下圖4材料二:(1)寫出材料一圖中①(山峰)、②(湖泊)、③(支流)、④(省區)數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4 分)(2)寫出長江上、中、下游的分界點。(2 分)(3)根據材料二的圖 1 分析長江的水運的特點。(2 分)(4)根據材料二的兩幅圖,分析長江成為“黃金水道”的自然原因。(4 分)24.閱讀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2 分)5B A(1)根據圖 1 寫出我國此季節氣溫分布的主要特點,并運用所學知識簡要說明這一特點形成的原因有哪些?(4 分)(2)根據圖 2 寫出我國年降水量分布特點,并運用所學知識簡要說明其原因。(4 分)(3)寫出地理區域③的主要地形種類。并根據圖 1 和圖 2,說明圖 3 中劃分地理區域的界線 A 和界線 B 的主導因素分別是什么?(4 分)2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 分)材料一 : 以下是英國歷史學家馬士的一段話:“當中國人實行一種激烈的禁煙運動而使危機加劇的時候,戰爭果然就來到了;可是它并不是為了維持鴉片貿易而進行的斗爭,它不過是一個持續了二十年,并且要決定東方和西方之間應有的國際和商務關系的斗爭的開端。”——《中華帝國對外關系史》材料二:這場戰爭,當時中國投入陸軍兵力約 10 萬人,水師約 1 萬人,船只多系木質鐵皮,鐵炮質差,殺傷力小;英軍約 2 萬人,直接參戰的陸海軍約 0.6~0.7 萬人,出動戰艦 20 艘,“船堅炮利”,其結果以中國慘敗和英國勝利而結束。材料三 這場戰爭后,侵略者并沒有停止侵略中國,清王朝也并沒有因為割地賠款而獲得安寧,相反,侵略者得寸進尺。皇家園林被毀、大片領土被割占,中國仍處在劫難之中 (1)材料一中所說的激烈的禁煙運動發生在哪個皇帝統治時期?哪一事件顯示了當時禁煙斗爭的勝利?(2 分)(2)材料一所指的戰爭是哪一次戰爭?馬士認為戰爭的目的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你認為英國發動戰爭的根本目的是什么?(3 分)(3)材料二顯示中國在這場戰爭中慘敗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慘敗后簽訂了哪一不平等條約?其對中國社會性質造成怎樣的影響?(5 分)(4)看完材料三,你有何感想?(2 分)62022學年第一學期八年級社會作業質量檢測卷(一)答案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D B A A C C C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C C C B D D C B C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有5小題,每小題12分,共60分。)21.(1)乙;川或蜀(2分)(2)海拔高,地形復雜崎嶇,地勢起伏大。(4分)(3)因高海拔,氣候寒冷,早晚溫差大;光照充足,紫外線強(2分)(4)從我國地勢的第三階梯到第一級階梯,沿線地勢落差巨大;從長江中下游平原到四川盆地再到青藏高原,地形種類豐富,該國道與30°N緯線大致平行,跨越了我國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和高山高原氣候區。從高溫到高寒,從濕潤到干旱,溫度、濕度差異顯著。沿線人口密度變化大,還能欣賞到少數民族風情(4分)22.(1)D 長江中下游平原(2分)(2)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濕潤;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經濟較發達;多次舉辦重大國際盛會,經驗豐富。 (6分)(3)烏魯木齊 利用新疆的礦產、能源資源與浙江(杭州)的資金、人才、技術和信息等方面的優勢,進行交流與合作,實現互利互惠,協同發展。(4分)23. (1)①是各拉丹冬峰,②是洞庭湖,③是贛江,④是上海。(4分)(2)湖北宜昌 江西湖口(2分)(3)通航里程長;運量大。(2分)(4)長江支流多,流域面積廣闊;大部分河道一月月均溫高于0攝氏度,全年無凍,宜賓以下四季通航;流域內降水豐富,河流徑流量大。(4分)24.(1)南北溫差大,越往北,氣溫越低。緯度位置的影響,冬季風的影響。(4分)(2)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減少。海陸位置的影響,夏季風的影響。(4分)(3)高原和盆地 A線劃分的主導因素是降水量。B線劃分的主導因素是地形。(4分)25.(1)道光 虎門銷煙 (2分)(2)鴉片戰爭。馬士認為戰爭的目的是:決定東方和西方之間應有的國際和商務關系。根本目的是英國為了打開中國市場,向中國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材料。(3分)(3) 根本原因:落后的封建制度不敵先進的資本主義制度。南京條約 使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5分)(4)落后就要挨打;努力學習,將來為祖國建設貢獻力量;只有國家富強了,我們才能挺直腰桿。(符合題意,言之成理即可)(2分)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2學年第一學期八年級社會作業質量檢測卷.docx 2022學年第一學期八年級社會作業質量檢測卷.pdf 2022學年第一學期八年級社會作業質量檢測卷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